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大众传播是指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书籍、电影等传播媒介向人们传递信息、思想和观念的过程。体育信息无疑地要通过各种大众媒介才能得以传播。本文试图研究大众媒介的特点及其与体育信息传播效果之间的关系,为建立体育学和进一步提高体育信息传播效果,促进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在大众传媒的介入和影响下,现代体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文章从大众传播在现代体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两个方面论述了大众传播与现代关系:一是充分认识有大众传播在现代体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二是积极利用大众传媒更好地发展我国的各项体育事业。  相似文献   

3.
通过从两个层面阐述体育产业与大众传播媒介之间的行业互动,分析体育产业的媒介化趋势问题:一是“体育产业媒介依附论”,即体育产业对大众传播媒介具有依附性;二是“体育媒介论”,即体育、体育产业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媒介,揭示出大众传播媒介与体育产业之间特殊的关系和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4.
新闻媒介中的妇女体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媒介中的妇女体育邱小慧编译透过大众传播媒介视点看妇女体育运动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众所周知,大众传播媒介的本质特征及作用、妇女的形象及地位随着国家的变化而变化。在此,透过北美新闻报导来探讨一下世界各国的大众传播媒介是如何对待妇女体育的。在过去的十...  相似文献   

5.
2009年哈尔滨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的举办为黑龙江省体育事业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将进一步完善面向大众的健身服务体系、提高冬季项目的整体实力、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提高体育科技的水平、拓展国际体育交流领域、带动体育大众传播的发展,促进体育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6.
史俊伟 《体育科研》2007,28(6):13-18
以媒介生态学为研究框架,在体育传播学的视野下,研究奥运大众传播生态系统。根据媒介生态学基本观点,将奥运大众传播生态系统划分为奥运传播原生态、内生态、外生态3个层次。通过对奥运大众传播生态3个层次中诸多关系的研究,对"营造北京奥运会平衡、稳定的传播生态环境"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体育作为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对人类的影响广泛而深远,而网络媒体作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发展起来的与传统大众传播媒体并存的新媒体的介入,使得体育对现代社会有着深刻的影响,同时也对体育事业的发展有着更加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8.
媒介体育:现代社会体育的拟态图景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郭晴  郝勤 《体育科学》2006,26(5):21-24,32
以传播学经典理论为框架,探讨了现代社会体育与媒介结合的产物——媒介体育的内涵、产生背景,并援引符号学和批判学派的观点,对媒介体育的生产及本质进行了梳理与解读。结果认为,媒介体育是体育信息的媒介文化形态,传播工具与媒介技术的进步为体育大众传播时代的到来提供了必要条件,体育新闻传播的制度化宣告体育大众传播时代的到来,受众对大众媒介的依赖促使了媒介体育的生成;在文化工业时代背景下,媒介借助符号,通过营造话题、制造明星等手段,解构了现实的体育,建构了一个拟态的体育世界。媒介体育表现出真实性与超真实、历史性与去历史性、商业性、跨文化性、情感性及娱乐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9.
针对我国体育媒介市场的发展现状,借助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综合分析了我国体育媒介的产业化进程动因,即市场、资本以及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等方面的因素,认为在我国要保证体育媒介产业化进程的顺利发展,必须从加强立法、加快融合、扩大开放以及完善理论研究和信息共享体系四个方面入手,才能使我国的体育媒介健康有序的发展,应对WTO的挑战,为我国体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0.
从体育赛事与大众媒介、大众媒介对体育赛事的影响、体育赛事对大众媒介的影响、体育赛事的媒介运营等4个层面,阐述体育媒介与大众传播媒介之间的互动关系,并通过分析得出二者良性互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赛事转播权的价值规律与经营风险的规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体育赛事的电视转播权是体育产业和传媒产业联系的纽带,它是现代职业体育的经济命脉,也是大众传媒的优质内容资源。转播权能够成为珍贵的商品,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是体育组织和传播机构互助、博弈的结果。近年快速膨胀的赛事规模和动辄数十亿的转播费,放大了电视机构的经营风险,如果电视台稍有疏忽,就可能滑到破产的边缘。对此,体育组织和电视机构都要深入了解转播权背后的市场规律和定价策略,通过风险预测、互相支持、开发资源等途径帮助电视机构规避经营风险,共同推动现代竞技体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利用传播学的理论简要分析体育运动的传播特点,体育媒体的传播学分析方法和研究手段。初步研究我国体育运动的传播理论和体育媒体的传播效果。提出体育运动的发展应积极、合理的利用大众传播媒体。  相似文献   

13.
《Sport Management Review》2017,20(2):170-183
Sport communication research has experienced exponential growth since the 1980s. As one of the four primary sport management functions, sport communication has formed a synergistic relationship with sport management. Researchers have documented this relationship and the continued role of communication within sport. The current study explored the evolution of sport communication research through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SNA). This methodological approach offers a visual display of research collaborations and helps identify areas for growth—among researchers, academic institutions, and topics—in an effort to expand research productivity and diffusion. From January 1980 to June 2015, 1255 sport communication researchers shared 2537 collaborations and authored 1283 publications. Their studies most frequently examined topics such as gender, mass media, and sport consumption. The number of researchers, publications, collaborations, and researchers per publication increased over time. A select group of researchers hailed from a smaller number of universities and emerged as key contributors to the field. The findings underscore the importance of prominent researchers, academic institutions, and collaborations in the production of sport communication research. The study also outlines the benefits of using SNA to investigate a field's development and growth opportunities.  相似文献   

14.
郭晴 《体育科学》2012,32(3):92-97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和逻辑分析法回顾了体育组织与媒介关系发展的历史,从两者相互交织的利益取向出发,将体育组织与媒介关系分为:媒介对体育及体育组织的介入期、体育组织与媒介关系稳定发展期和共生成熟期。研究结果认为,体育组织与媒介关系形态表现为单向传播关系、合作关系和共生关系;这3种关系形态不仅仅是纵向的、历史演变的结果,同时也是一种横向的、在当今社会也同时存在的关系形态;决定体育组织与媒介关系形态的因素包括体育制度与媒介制度、媒介传播力以及受众对媒体的依赖程度。  相似文献   

15.
李迎  黄聚云 《体育科研》2012,33(6):68-73
摘要:运用内容分析法,对我国的瑜伽媒体传播现状进行了定量研究,发现以下几个问题:(1)瑜伽媒体传播越来越脱离瑜伽传统的精神内涵;(2)女性化倾向严重,女性成为媒体传播的焦点;(3)片面强调瑜伽的身体功效,促使其面临“异化”。据此认为:消费主义作祟、市场解构、审美泛化等深层原因导致了媒体传播偏颇,受众认知“单向度”,进而阻碍我国体育文化的良性发展。鉴于此,对“请进来”的优秀体育文化,应更加客观与理性地对待,避免其成为消费主义的附庸,同时,也为我国体育文化的“走出去”敲响警钟。  相似文献   

16.
陈伟  郝勤 《体育科学》2006,26(6):6-11
通过查阅国内、外有关资料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研究,对体育传播学这一新兴学科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阐述;对目前国内、外体育传播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进行总结;对体育传播的特征尤其是体育传播学的重要理论之一——体育信息与符号特征进行探讨。研究认为,体育传播是指以体育为传播媒介和传播内容的信息传播活动与行为。体育传播学是以体育的传播现象与规律作为研究对象的学科体系。研究指出,体育的本质是传播。体育既是传播媒介,同时又是传播内容。体育传播的重要特点之一,是以非语言符号作为主要传播介质。  相似文献   

17.
当代传媒话语权下对女性体育文化的思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传媒的声音遍布全球的每个角落,伴随传媒技术的提高,传媒对女性体育文化的影响和控制日趋加强。传媒是文化变动的、延续的载体,体现在女性体育文化领域方面,传媒运用电视、网络、报纸、广播等媒介工具,通过对文化的出版、播出、整合、构建,使女性体育文化不间断地被继承、扬弃、塑造。事以利弊而区之,从广度上来说,当代传媒正推动着女性体育文化为更多的人所认知,而与此同时,当代传媒的发展却给女性体育文化的健康、深度发展造成危机,女性原本薄弱的体育意识得不到强化。受社会父权制的影响,在收视率、点击率等因素的操纵下,媒体中有关女性体育内容的占有时间、占有版面少之又少。在网络传媒等传播体育文化的版面,女性以“足球宝贝”、“球星女友”、“赛车美女”等相对男性处于辅助地位的角色频繁、醒目出场,性感、漂亮、美丽的身体文化俨然成为女性体育文化的象征,女性体育文化正被传媒扭曲、利用和淡化。面对传媒话语的强权控制,本文对女性体育文化发展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资料、调查问卷等方法,分析研究了金华市城市民众对体育行为和活动的现状;以及影响参与体育活动等问题。结果表明:城市民众体育行为和实际参加体育活动的行为之间存在着较大的不一致性,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除了群众主观因素外,客观上场地设施的限制以及缺乏科学的指导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还应进一步加强传播媒体宣传全民健身意义,挖掘潜在人才资源,强化主体意识进而影响其行为。  相似文献   

19.
体育媒介的理论溯源及与传统媒介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传武  赵歌  王建强 《体育科学》2007,27(1):85-89,96
运用传播学的相关理论,详细探讨了体育传媒产生的理论来源,并运用实际案例——奥运的形成机制和交易形式来验证体育媒介存在的合理性。体育传媒与传统媒介是紧密联系的,体育传媒和传统媒介的结合产生了体育报刊、体育电视以及体育网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体育报刊、体育电视、体育网站作为体育媒介的重要延伸和组成部分,增加了体育传媒的传播广度和深度,近几年也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