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华锐铸钢:大连重工借壳预期强烈传闻:大连重工整体上市预期强烈,或借壳华锐铸钢(002204)。记者连线:华锐铸钢证券部工作人员称,目前关于大股东整体上市的所有传闻都是建立在猜测的基础上,我们不予评论。公司公布三季报时曾预计第四季度业绩会有一定幅度的下滑,目前来看,还没有调整这个预告的必要。  相似文献   

2.
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2005年的数据为样本,检验了控股大股东的利益侵占行为对公司管理层激励强度的影响作用。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大股东对上市公司的资金占用程度越高,公司管理者的持股比例越低;但是大股东对上市公司资金占用程度没有对管理者的薪酬水平产生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传闻:定增将接近尾声,大股东拟注入拟置入优质资产。记者连线:大橡塑证券部工作人员称,目前定向增发已经正式获得了中国证监会核准,根据该方案控股股东大连国投集团以现金认购本次发行的全部股份。本次增发资金仅限用于大连大橡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的建设,资产注入传闻一直都在,大股东方面近期并未在此事上有所行动。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2011-2014年部分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资产剥离决策作为切入点,实证检验了不同的内部控制质量下,民营上市公司大股东持股对资产剥离决策的影响,并据此探讨内部控制是否可以抑制民营上市公司大股东影响,从而完善公司治理机制.研究发现内部控制质量高的公司,大股东影响是不显著的,而内控质量低的公司,大股东的影响是显著的.我们的研究表明完善民营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可以抑制大股东的影响,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促进民营企业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理论分析基础上,以制造业国有控股公司2008~2011年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披露对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影响。实证分析表明: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状况在2010年后得到了显著抑制,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披露对大股东占款现象有显著影响。研究结果的政策含义在于: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有待完善并应推进企业实施,企业披露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质量须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6.
市场传闻风华高科大股东广晟集团拟将旗下的电子信息相关资产广东粤晶注入上市公司。风华高科证券部工作人员称,公司作为整合平台的预期是不变的,广东粤晶跟上市公司存在同业竞争,肯定要注入上市公司,只是具体注入时间尚不能确定。粤晶08年和09年上半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业绩不太好,目前在复苏中。大股东目前还在考虑是否注入其他资产,这次估计能有个大动作。不过大股东广晟作为广东省大型国企,有自己的通盘考虑,公司也只能等正式的文件通知。目前时间很紧迫,7月底前就得出结果,所以应该也快了。  相似文献   

7.
“债转股”作为市场经济下的一种客观需求,是企业债务重组的一种手段。上市公司的“债转股”包括“普通债权转股权”和“大股东的债权转股权”两种方式,而避免退市是上市公司大股东采取“债转股”的主要目的。ST厦华的增发预案,具有典型的上市公司大股东“债转股”的特点,其一定程度上化解了上市公司的退市风险,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公司的财务困境。  相似文献   

8.
股权分置改革后中国上市公司大股东的行为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作为一次制度性变革,股权分置改革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上市公司大股东的利益实现机制.相应地,大股东的行为特征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从改革前的倾向于采取“隧道行为“,变成改革后的积极采取支撑行为和市场套利行为。其中,支撑行为主要包括大股东注入优质资产、大股东积极与上市公司开展业务合作、大股东提供支持下的债务重组、大股东直接收购上市公司不良资产等四大类,这种行为对于改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公司业绩具有重要作用;而市场套利行为一旦失范,将会对二级市场造成破坏性的冲击.因此,有关部门应当对该行为进行必要的规范。  相似文献   

9.
我国大股东资金侵占与上市公司违规担保现象严重。文章立足于我国国企改制上市的历史背景,通过对"*ST宝硕"案例的分析,剖析了产生大股东资金侵占与上市公司违规担保行为的原因和动机。发现在国有企业集团发起设立且处于绝对控股的股权结构下,由于上市公司业绩水平低下、分红有限,大股东从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出发,容易产生资金侵占行为;同时,由于大股东的资金侵占导致上市公司资金不足,为获取银行融资,又容易引发上市公司之间的互保等违规担保行为。资金侵占及违规担保行为,严重地损害了上市公司和中小股东的利益。最后,文章基于对案例的分析,为了减少乃至杜绝资金侵占及违规担保行为,提出了在国企改制的上市公司中形成国有股权交叉持股的模式、扶持大股东提升自身的盈利能力及加强商业银行对互保、关联担保的外部约束机制等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上市公司先宣布回购股份,给予二级市场买入信心,此后大股东择机减持,待大股东大量套现后,上市公司再象征性的回购少量股份以示履行"承诺",这样的操作是否属于违规?  相似文献   

11.
一、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股权结构单一 ,国有股“一股独大”。我国大多数上市公司是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成 ,上市公司改制不彻底 ,股权结构不合理现象普遍存在 ,这种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不少上市公司中 ,国有股比例偏高 ,国有股“一股独大”。据统计 ,截至 2 0 0 1年 4月底 ,我国共有上市公司 112 4家 ,其中发行A股的公司 110 2家 ,第一大股东持股份额占公司总股本超过 5 0 %的有 890家 ,占公司总数的 79 2 % ,而且第一大股东持股份额明显高于第二、三股东。在大股东中 ,国有股东和法人股东占绝大多数 ,相当一部分法人股东也是国…  相似文献   

12.
文章将研究主题落脚于企业的过度投资行为,构建了一个大股东特征、自由现金流与过度投资关系的结构体系。研究发现:自由现金流与过度投资之间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国有控股企业与自由现金流的过度投资之间的相关性显著,国有企业的自由现金流的过度投资倾向更加严重;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上市公司的自由现金流的过度投资越明显,大股东成为控股股东时,上市公司的自由现金流的过度投资更显著,但通过研究大股东深入到管理层,即大股东兼任企业高管问题上发现,大股东兼任高管能够显著抑制自由现金流的过度投资。  相似文献   

13.
上市公司股权融资与大股东会计寻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市公司发行股票筹集的资金总是被大股东无偿侵占,这是大股东主要通过会计程序寻祖的结果。在一定假设前提下,“股权融资-利益输送-会计寻祖”模型揭示了大股东在上市公司不创造利润情况下,在股权融资过程中利益输送和会计寻祖的一般规律,这为研究和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了系统思路。  相似文献   

14.
大股东利益侵占的经济后果和制度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2002-2006年上市公司数据为基础考察大股东利益侵占的经济后果和制度成因,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具体检查其他应收款对公司绩效的影响以及股权结构对其他应收款的影响.研究发现:(1)其他应收款余额对公司经营绩效和公司盈利能力具有较强的负面影响.(2)当控股地位较弱时,第一大股东会减少对上市公司资金的无效占用;但是当控股地位较强时,第一大股东具有较强的动机和能力施加对公司利益的侵占.另外,经验结果还显示,在2005-2006年间,第一大股东持股增加所导致的利益侵占现象有明显减弱趋势.  相似文献   

15.
传闻:雷鸣科化(600985)大股东淮北矿业集团拟注入煤炭和伴生矿资源。记者连线:雷鸣科化证券部工作人员称,大股东淮北矿业明确今年推进IPO,所以煤炭资产和上市公司的  相似文献   

16.
传闻:渤海物流(000889)大股东即将启动注资,拟将百货门店秦皇岛金都店注入上市公司。记者连线:渤海物流证券部工作人员称,这件事情要看大股东的意向,我们目前没有接到任何通知。况且大股东当初承诺是在今年9月份之前"解决同  相似文献   

17.
日本富山县两位专家从2002年第三季度开始至2003年1月末,对大连市的大连大显模具股份有限公司、大连叉车厂、大连重工集团、大连起重集团四家企业进行为期三个月的五轮技术指导。共举办讲座10期,培训300人次。 二位专家来连期间,围绕人才培养、现场管理,质量管理,新产品的开发、设计,立体停车库、集装箱周转装置、污水处理机械、胶带输送机等方  相似文献   

18.
正近一个月市场大幅度调整,同时不少上市公司大股东或高管发布增持公告,二者联系起来不禁让部分投资者开始预期:大股东增持潮的到来是否意味着A股已经寻底成功,可以进场买票了?截至5月17日,5月份进行增持行为的上市公司共有9家,以下我们将逐一分析。  相似文献   

19.
历史不会重演,但是有惊人的相似。A股市场同样遵循这一规律。2011年5月份A股市场快速下跌至2700点附近,以上市公司大股东为代表的产业资本,  相似文献   

20.
传闻:红豆股份(600400)大股东注资不久会有所行动,注入紫杉醇和红豆杉资产的可能性最大。记者连线:红豆股份证券部工作人员称,大股东不能把紫杉醇注入上市公司,公司前期已经发布了澄清公告,请投资者以公司的公告为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