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怎样结绳?     
绳子是登山、渡河常用的重要工具,我們靠它可以攀越悬岩和山塹,救护或保护战友等。打绳結要求牢固、簡单、易解。下面介紹几种常用的結绳法。 1、織布結;登山时,在危险地段一般都要結組进行,为了保证安全,防止滑墜,可在胸前綁一绳,另用主绳牵引。織布結就是作胸绳的一种绳結(图1)。这种結可使胸绳既不抽紧也不放  相似文献   

2.
蝌蚪互答     
2010年第12期黄晓宇读者问:若有一根长1光年的绳子,两端站两人。其中一个人拉一端绳,那么另一个人会很快(或在1年内)看见他这一端绳晃动吗?力在绳子上传播,靠的是绳子发生的形变,而力在传播途中会有所消耗。你可以做个实验:用长短不一的两根绳子(尽可能长短相差大一点)完成你所说的这个实验,你会发现你看到你这一端摆动的时间和绳子的长短成正比,即设绳长为s,速度为v,你看  相似文献   

3.
救援最终目的就是及时、正确的救援挽救灾害、受害人员生命,其核心是对生命的拯救,救援关键是时间,时间就是生命。矿山事故具有突发性、高危性和复杂性,矿山事故医疗救援涵盖事故现场矿山职工自救与互救、矿山救护指战员的现场初期医学救治和专业的医疗救护,其中救护队员的医学初期救治是上述三个内容中最为重要的环节,直接关系到生命救援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山地救援行动需要救援人员具备一定的医学处理常识,错误的施救方式和先期处理会令伤员致残或死亡。包括派出所、部队在内的基层应急人员应在专业卫勤人员的辅导下围绕急症处置、高寒病处置、伤员转送这三个多发问题开展简易的医学常识培训,可显著提高救援行动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对国内消防与欧洲、北美绳索救援技术从绳索、绳结、抓绳器材、锚点、突然死亡原则预防、基于升降操作的绳索救援系统、综合特点和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比较研究,阐述了国内消防螺旋绳技术、北美救援技术的不足和欧洲基于RATA技术的绳索救援技术的优势,提出了国内消防绳索救援技术的改革方向,以及建立专业性或综合性高空救援队伍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灾害事故救援中的心理干预是指在遇到灾难事故时对当事人进行的一系列心理疏导活动.面对社会突发事件,心理干预是非常必要的.积极的心理干预对消除公众的心理恐惧,平息灾难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军事救援人员往往是最先接触灾难事故的相关人员,因此开展心理干预工作不仅要关注受灾的公众,更需注重对军事救援人员的心理干预,并且要不断加强对心理干预专业人员的培养.将心理干预纳入灾害事故救援的程序之中.  相似文献   

7.
强化对救护队员针对性和多技能训练一直是救护管理的重点和难点。为适应现代化救护工作的需要,确保在各种条件和环境下实现救护、救援的有效性,提高抢险、救援成功率,也是救护工作管理的重中之重。然而受多种因素和条件  相似文献   

8.
航空医疗救援是指通过配有医疗设备并符合医疗救护条件的直升机、固定翼飞机等民用航空器对伤患者提供医学相关的救援支持.目前主要应用于利用救护直升机或飞机将医护人员送到伤病员处,快速运送伤病员到医院并在运送途中提供生命支持,以及运送活体器官等方面.  相似文献   

9.
直升机具有"纵深跨越""垂直起降""独立悬停"等性能特点,相比其他飞行器更易于执行现场伤病员应急医疗救援任务.国内外学者大量研究均表明,直升机转运可以显著降低创伤及严重创伤伤员的死亡率.救护直升机可在平战时危险环境下对遇险人员实施伤员搜寻、紧急医疗救护和伤员立体后送,是空中立体救援的重要工具."5.12"汶川地震后,我...  相似文献   

10.
针对突发事件应急救援人员分组问题,本文考虑突发事件救援团队中领导成员交换关系(Leader-Member Exchange Relationship,简称LMX关系)对救援团队效果的影响,以完成所有救援任务效果最好为目标,建立了体现救援团队领导对救援人员绩效产生影响的救援人员分组指派模型,并用动态规划模型求解。最后用一个算例说明本文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把一只贮有水的塑料桶系于粗棉绳的一端,若把棉绳单挂在水平放置的粗圆木棒上,绳子和桶肯定会滑落下来。若把棉绳在棒上绕3—4圈,则绳子和桶就不会掉下来(如图所示)。粗绳在圆木棒上绕若干圈后,重物为什么就不会滑落呢?  相似文献   

12.
电梯属于特种设备,全国保有量大,截止到2018年底电梯数量为627.83万台。当电梯因发生故障或突然停电等原因而停止运行时,如果轿厢停在层距较大的两楼层之间,遇到电梯底或冲顶等情况时,乘客将被困在轿厢中。电梯应急救援装置就是为了在出现上述情况下,使救援人员可通过非常规的操作将轿厢移动到平层位置,并将轿厢内乘客救援到能够保证其人身安全的地方而设置的救援装置。  相似文献   

13.
5.12汶川大地震中,救援人员在四川绵竹汉旺镇东汽中学教学楼的废墟里搜到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两人相互推让,要救援人员先救对方.当女孩走出时,灿烂地笑着说:"我没事,大家放心."而当救援人员将男孩抬上救护车时,他突然说:"叔叔,我要喝可乐."救援人员被逗乐了,说:"好,给你拿可乐."谁知男孩又说:"要冰冻的."救援人员马上答应:"好的,拿冰冻的."  相似文献   

14.
当煤矿井下发生矿难时,迅速准确掌握井下人员数量和位置信息非常重要。本文采用信号飞行时间定位技术组成无线传感器网络,构建井下人员无线定位系统,研究并设计出煤矿矿难救援和安全预警系统。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建立完善的社会救援体系的客观需要的研究,探讨我国建立社会救援体系的途径及建立社会救援体系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措施,得出建立集消防、救援、救护功能于一身的救援体系有利于城市整体抗御灾害能力的提高。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灾害事故不断增多,突发性、特殊性、复杂性特点明显,救援难度大,这都迫切需要城市建立快捷、高效、功能齐全的社会救援体系,全面提高救灾功能。整合社会资源,完善社会救援机制,建立以消防部队为主体,社会各种抢险救援力量共同参与的集消防、救灾、救护于一体的社会抢险救援体系是全面提高城市救灾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在灾难中或受困时,心理越坚强,就越能成功获得救援,反之则会在绝境中越陷越深,失去救援的机会。而心理坚强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自我的心理调适,二是来自群体中其他人的心理支持。成功获救的心理支持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心理支持以增强受灾者的心理是成功地自救和互救的重要基础。汶川8级大地震中就出现了无数获得心理支持而获救的典范。  相似文献   

17.
2006年1月,一场爆炸袭击了美国西弗吉尼亚州的Sago煤矿,13名矿工被埋在了下面。救援人员搜索了一块宽150米、长3200米的区域,但是未能发现这些失踪矿工。直到爆炸发生41个小时之后,救援人员才终于找到了他们,但是已经只有1个人还活着。领导救援队伍的吉姆·庞瑟洛夫称,救援工作最大的困难在于迅速定位受困人员的位置。只要确定了他们的位置,救援人员就可以挖一口竖井,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由于在灾害事故现场重大突发险情时未能及时警示,造成一线参战力量不能及时得知险情而撤离,给消防部队部队官兵的生命安全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灾害事故救援现场远距离报警设备的研制,解决了在灾害事故现场遇有直接威胁参与救援人员生命安全的重大突发险情而又不能及时控制时,撤离信号传输不及时、传输面狭窄和现有报警设备体积庞大、携带不方便、实战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最大限度保证了指挥部和安全员在灾害事故现场任何一点发现险情都能够及时将指令或信号传递至各个区域,使救援力量能够及时安全撤离。  相似文献   

19.
利用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对井下人员信息及位置进行实时监控,管理部门可以通过网络实时了解井下人员信息、分布位置并及时掌握井下人员工作异常等情况,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可辅助救援,保障人员安全。  相似文献   

20.
制造地狱     
对可能发生的灾难最好的准备是什么?先制造一个灾难来临的场景,让救援人员去熟悉、适应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