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在省会城市都市报和生活报抢占地盘的情况下,在本地党报强力挤压下,地市级晚报副刊如何突出重围、做出特色,最主要的办法就是要树立平民意识,秉持百姓情怀。要关注百姓话题,尊重百姓习惯,培养百姓作者,引领百姓生活。在思想上秉持为人民服务的办刊宗旨,在行动上积极探索更能贴近百姓、服务百姓的办刊手段,这样的副刊才能得到百姓的欢迎,也才能走得更远。  相似文献   

2.
新闻报道必须多关注百姓、关注民生,记者应深入到百姓中去,做到新闻平民化,写出更多质量更高的为百姓所喜闻乐见的新闻来。这一点对于广播来说尤为重要。如何才能使广播新闻更平民化呢?  相似文献   

3.
王靖 《传媒》2012,(6):60-61
只有走进基层,才能把握百姓的思想脉搏,养成回应百姓关切的创作风格;只有深入基层,才能知道百姓衣食住行生活百味,也才能找到我们创作的着力点。——这是全国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以来媒体人最直观的感受。在深入推进"走转改"的过程中,我们的媒体人越来越认识到这项活动的目的所在、价值所在、意义所在。为此,本期《媒体实战》栏目选取业内电视媒体、行业媒体和高校媒体三个角度关注"走转改"话题,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刘刚 《传媒观察》2013,(4):41-42
新闻真正的源头在基层。只有到了一线,才能听到百姓的心里话,只有俯下身、弯下腰,才能深切体会和感受百姓情怀。只有关注世俗人生、普通人群和凡情小事,体味生活百态之真,才能在人民群众中学习和掌握舆论宣传的规律与科学方法.准确地把握报业市场的脉搏,充分发挥耳朵和嘴巴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在报业市场激烈竞争的今天,只有那些真心实意地关注普通百姓的生存境遇、热忱反映百姓呼声的媒体,才能受到百姓的欢迎,在市场竞争中站住脚。《唐山晚报》在这方而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从2000年起开没的“有困难找晚报”专栏,因为热心为广大读者和普通老百姓服务,成为连通百姓的连心桥。“有困难找晚报”也已经成了唐山百姓的流行语。  相似文献   

6.
李冶 《视听纵横》2008,(5):72-73
县级广播电台是最基层、最贴近老百姓的媒体,县级广播电台只有在党和政府中心工作的社会舆论和氛围的引导上,走在最前面,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更好地以主流媒体的姿态走进百姓、贴近百姓、服务百姓,才能提高广播的影响力。这既是县级广播自身肩负的责任所在,也是县级广播自身发展的需要所在。  相似文献   

7.
人生最美的视角——平视。思想上真正尊重人民群众。感情上真正亲近人民群众,才能抓住活鱼,获得丰富的给养。真正让广大人民群众成为我们报道的主体,用百姓的视角和语言,用易于接受的阐述方式和百姓平等交流,才能把我们的广播电视媒体建成人民群众的贴心传媒。  相似文献   

8.
杨正文 《新闻世界》2013,(10):50-51
党报的经济报道作为党报新闻产品的重要构成之一,落脚点在于为百姓提供有用有趣的经济信息服务。这就需要以百姓视角去关注经济生活中的本地人和本地事。报道要以人为本,从百姓关注出发,积极创新报道方式,下移视线,放低身段,善用数字,写人见事。只有这样生产出来的受众爱看、有用的新闻,才能赢得读者认同。  相似文献   

9.
高质量的新闻需要记者留心获取,只有贴近生活、贴近百姓的题材才能新鲜、有活力。新闻来自交谈、聆听、观察和接触,用心体验,对身边的人和事留心,就一定能获得满意的新闻。  相似文献   

10.
为政府监督,为百姓伸张正义,舆论监督报道如今已经成为督促有关部门工作,反映百姓呼声的一个重要途径。做好舆论监督报道,要求记者自身要端正采访报道心态,摆正自己的身份,认清自己的角色,并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只有这样才能既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又能更好地发挥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  相似文献   

11.
遵守职业道德,激情饱满地工作新闻热线记者每天会接听许多的咨询、投诉电话,有的热线必须到现场才能了解事件的真实性,因此,优秀的热线记者应该勤跑、多看、多听,到现场发现事实,并且忠实地报道事实;应该弘扬真善美,揭露假丑恶;应该有敬业精神,不怕累,不怕苦,不怕险.百姓利益无小事,在百姓需要帮助的时候,只要我们用心去做,就算问题一时难以解决,也会得到百姓的谅解.优秀的热线记者还应该具备足够的激情,对采访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韧劲.每天,热线记者都会接到不同类型的热线,每天都是对热线记者的考验.优秀的热线记者要敢于面对挑战,敢于了解事件真相,挖掘事件真相,为百姓排忧解难.  相似文献   

12.
宗绪昌  吕丽萍 《青年记者》2007,(22):150-150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历史进程中,作为医疗保险这项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积德行善的事业,如何才能做实、做好,让政府和百姓满意?平度市医疗保险管理中心倾力打造"真情相助,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张市级党报,承担民生报道重任的《阜新日报》专门设立了民生部,开辟了民生版,力图求新求变,走亲民路线,倾力打造读者必读的民生新闻。民生新闻的存在,拉近了报纸和百姓之间的距离,受到了百姓的青睐,使其公信力和号召力得到了进一步加强。那么,怎么才能采写好民生新闻呢?  相似文献   

14.
治国先治吏,怎样的县委书记才能得到总书记的认可?跟着党走、心怀群众的县委书记才会得到群众的认可和组织的认同。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的讲话和表态,告诉我们怎样做才算是合格的县委书记。一副对联2013年11月27日,习近平在山东调研,曾给县委书记们念过一副对联:"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他说,对联以浅显的语言揭示了官民关系。封建时代官吏尚有这样的认识,今天我们共产党人应该比这个境界高得多。习近平总书记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  相似文献   

15.
随着走基层活动的深入开展,报纸版面上许多百姓成了新闻主角,很多文章少了浮躁、多了朴实。更多的记者通过基层这个大课堂,也更加懂得如何才能写出反映基层真实状况、语言生动鲜活的好作品。作为一名地市报记者,笔者长期坚持走基层,从百姓中获取新闻线索。新闻富矿在基层每次下基层,笔者都收获良多。2014年,笔者接到报社领导安排的任务,到安  相似文献   

16.
2006年春运结束了,但除夕夜北京西站旅客蜂拥检票的场景,深深地定格在我的脑海中.在经历了10多年的大发展后,我国百姓回家过春节,仍然还走着艰辛的旅途.新时代的交通如何定位才能满足社会需要?记者如何透过自己的观察和手中的笔,推动交通业进一步以人为本,满足百姓需求?  相似文献   

17.
户外电视:打开宽广的缝隙市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百姓通常把在电梯旁和公交车上看到的电视叫做户外电视,是出了门才能看到的电视.实际上户外电视有三种:手机电视、楼宇电视和移动电视,本文主要谈楼宇电视和移动电视.  相似文献   

18.
“沉下去”与“活鱼”是我们新闻从业人员熟知的两个词。前者的意思就是深入到基层、百姓中采写新闻。它是我们提倡的“三贴近”的形象化比喻。而“活鱼”则指的是鲜活的、有新闻价值的人或事。“活鱼”在水中,记者只有“沉下去”才能发现、才能捉住、才能做出诱人的新闻美餐。  相似文献   

19.
关注细节,做有温度的新闻,才能写出让百姓认可的文章,更好的承担媒体的社会责任。细节彰显魅力,每一个细节背后都会"藏"着故事,让人细细品味,不断回味。  相似文献   

20.
主题报道是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组织开展的具有一定规模的重要报道,是媒体发挥引领作用、体现权威性和影响力的重要手段。主题报道只有抓住社会和民生热点。才能吸引百姓的关注和参与,从而推动中心工作的贯彻落实和有效展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