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对比分析国内外光学类权威期刊英文摘要,找出国内作者英文摘要撰写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其提高摘要的写作质量提供有价值的借鉴。【方法】随机抽取国内外光学类权威期刊摘要共180篇,对其宏观体裁结构和微观语言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国际期刊摘要相比,宏观体裁结构方面,国内期刊英文摘要采用了过多的背景语步和嵌入语步;微观语言特征方面,国内期刊英文摘要超用了被动语态和一般现在时,而第一人称代词和主动句使用明显不足,与国际期刊倡导使用主动句和第一人称代词的新趋势不符。【结论】国内作者应该及时了解国际期刊的新要求,适当使用第一人称代词和主动语态,尽量减少研究背景的介绍。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国内外航空航天类科技期刊英文摘要写作的现状,统计并分析了8种国内外中英文期刊英文摘要的长度及时态和语态的使用特点。统计结果表明,国内期刊英文摘要长度普遍比国外期刊短,句式单一刻板,对文章创新点及细节描述不够;国内外期刊英文摘要都存在过度使用、甚至滥用一般现在时的状况;国内外期刊的大部分作者倾向于使用被动语态来表述研究内容,但是也有极少部分作者已开始尝试以主动语态和第一人称的写作方式来写英文摘要。并就如何改善英文摘要的写作给国内作者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目的】促进我国科技期刊国际化,提升其国际影响力,提高我国科技期刊在国际科技期刊领域的话语权。【方法】从EI取消收录的30种中国科技期刊名单中选取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作为语料。从语步结构、第一人称代词we、语态、时态、拼写及语法错误五个方面,统计分析2015年1月至12月期间发表的337篇论文英文摘要,考察其是否符合EI收录标准。【结果】(1)语步存在结构重复或者信息不完整等问题;(2)第一人称代词we使用不足;(3)被动语态使用偏多;(4)时态表达过于依赖一般现在时;(5)存在语法错误。【结论】论文作者与编辑应关注学术语篇文体特征的新变化,努力提高英文摘要质量,使其符合EI收录标准,有助于期刊通过EI遴选。  相似文献   

4.
【目的】 基于期刊网站英文界面再加工中文论文,提升中文科技期刊的国际显示度。【方法】 通过统计分析复旦大学及其附属医院主管或者主办医学类期刊网站英文界面的建设及维护情况,总结我国中文科技期刊网站英文界面的现状,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建议。【结果】 我国中文科技期刊网站英文界面内容和功能等形式单一、形同虚设。以中文科技论文为核心内容,提供英文长摘要,推出网络出版与英文出版相结合的中文科技论文英文网络出版,将发表在国内科技期刊上的优秀科研成果利用国内数字平台实现国际化传播与推广。【结论】 再加工中文论文后通过期刊网站英文界面发布,是提升中文科技期刊国际显示度的可行措施。  相似文献   

5.
科擞论文摘要的写作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其趋势是不断变化的。作者抽样选取了2010和2011年SCI由英语为本族语的学者撰写的20篇英文摘要和国内期刊上中国作者的20篇英文摘要,通过对一些语法项目的定量分析指出了国内外学者在英文摘要语法写作上的不同:国外学者在时态上常采用灵活的形式,语态上倾向主动语态,人称上以第三人称为主并使用一定的第一人称;而国内学者大多采用一般现在时,倾向于被动语态和使用第三人称句。另外,作者还分析了产生诸上不同的原因,以期对国内学者英文摘要写作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促进中文科技期刊更好地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准确地反映中文科技期刊在国际上的显示度。【方法】针对我国一些较有影响的中文科技期刊的英文刊名与国外英文期刊的刊名雷同现象,分析了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及其危害,提出了应对策略。【结果】指出中文科技期刊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应注意自身英文刊名的唯一性。【结论】 相关期刊和期刊管理部门应引起重视,以免因英文刊名雷同给读者、文献情报人员带来不便,影响期刊在国际上的有效传播和期刊的显示度。  相似文献   

7.
中外科技期刊英文摘要文体格式的变化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中外科技期刊使用不同中英文摘要形式的变化趋势,探讨相关原因,为提高我国科技期刊英文摘要的表达水平提出建设。【方法】通过查阅Medline、ESI及CNKI等数据库,统计部分学科的中外主要科技期刊的英文摘要格式,进行一段式及结构式摘要使用情况的数据分析,解读摘要文体的演变过程及摘要形式使用情况的变化趋势。【结果】从国际整体科技期刊英文摘要格式看,两种文体格式共存,一段式摘要为主,且有逐步增加的趋势;在生物医学领域期刊中结构式摘要的使用仍有较大比例。【结论】为了更好地适应科技期刊国际化的需要,建议国内科技期刊按中英文刊的不同,选择不同的英文摘要形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促进科技期刊对科研论文标题与摘要英译的正确导向,提高英文摘要的写译质量。【方法】以65篇Nature和Science原创科研论文为例,从标题句式、摘要人称与时态、悬垂分词的使用三方面进行分析,将国际顶级期刊论文标题和摘要的特点与国内现有行业要求、论文撰写书刊中的相关描述进行对比。【结果】发现Nature和Science论文标题除名词短语外,完整句比例较高;近全部摘要使用第一人称we;动词时态使用多样,可分为单一时态与混合时态两大类;无悬垂分词使用现象。【结论】类比语料的分析结果,可为国内科技期刊的英文摘要写译提供借鉴,为国内科技论文写作教学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客观评估与分析我国中英文化学科技期刊在国内国际的影响力,并据此提出中国化学科技期刊现阶段发展的建议。【方法】以中国16种SCI收录的化学期刊为样本,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其2011—2020年在JCR、CJCR、CSCD-JCR 3个数据库的定量指标,包括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IF)、总被引频次(Total Cites,TC)、自(被)引率或他引率等。【结果】JCR收录期刊的IF、TC与自引率等数据反映出近10年来我国英文化学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明显提升,中文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略有提升。CJCR与CSCD-JCR收录期刊的相应指标反映出近10年来中文科技期刊在国内具有高影响力的优势在减弱,2016—2020年英文化学科技期刊国内影响力明显提升。【结论】建议重视规划中文化学科技期刊的发展、优化现有英文化学科技期刊的结构以及新创办化学二级或交叉领域英文期刊以扩大该学科期刊方阵,促进我国中英文化学科技期刊全面深入的发展以及在国内国际的影响力大幅度提升。  相似文献   

10.
刘倩 《今日科苑》2010,(16):48-48
根据中外数学期刊英文摘要中人称、语态用法的对比分析,指出第一人称、主动语态已替代被动语态,成为国际数学论文写作的最新趋势,这体现了科研工作者在交际中的主导地位,加强了科技语言表达的人际意义。  相似文献   

11.
医学期刊论文结构式英文摘要中时态、语态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医学论文结构式英文摘要中时态、语态的使用规律。方法 随机挑选Medline检索系统(光盘版)收录的1996至2003年5月不同生物医学期刊发表的结构式英文摘要900篇,对摘要的各项目中时态、语态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在900篇结构式英文摘要中,“目的”项里完整句子(thecompletesentence,CS)与动词不定式短语(theinfinitive,to-ph)使用频次之比为482:543,主动语态(the active voice,AC)与被动语态(thepassive voice,PA)使用频次之比为480:68,一般过去时(the simple past tense,SP)与一般现在时(the simple present tense,PR)的使用频次之比为335:358。“方法”项里主动语态与被动语态使用频次之比为1012:2135,一般过去时和一般现在时态使用频次之比3092:32;“结果”项里主动语态与被动语态使用频次之比为1246:2853,一般过去时和一般现在时使用频次之比为3812:93;“结论”项里主动语态与被动语态使用频次之比为956:328,现在时(包括一般现在时、现在完成时、一般将来时)与一般过去时使用频次之比为1265:480。结论结构式英文摘要中时态、语态的应用有其规律:“目的”项里主要采用动词不定式短语或完整句子,时态多用一般现在时或一般过去时,语态主要采用主动语态;“方法”和“结果”项里主要采用一般过去时态和被动语态;“结论”项里主要采用现在时和主动语态。  相似文献   

12.
【目的】进一步提高当前中国学者发表的国际英文期刊论文对国内学术的实际影响效果,探索构建国际英文期刊论文的中文发布体系。【方法】 通过中国知网(CNKI)选取被SCI收录的我国化学学科19种中、英文期刊进行统计,对比分析了中、英文期刊影响因子等方面的差异;通过多方论证,剖析了构建国际英文期刊论文中文发布体系的必要性,提出了路径选择。【结果】 在CNKI平台上英文期刊论文并没有中文期刊论文对中国学术的实际影响力大。由于中国学者英语语言障碍等原因,导致了英文论文国内传播困难等问题,因此构建国际英文期刊论文中文发布体系非常必要。【结论】 国际英文期刊论文中文发布体系,主要包括建设专用的英文期刊论文中文发布平台,改进国内英文期刊的中文发表机制,以及增强中国现有数据库的中文发布功能等内容。构建该体系需要做好顶层设计、知识产权、学术评价、人才队伍以及政策扶持等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在国外出版机构不断扩大集群化运作规模的环境下,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英文期刊集群化发展之路。【方法】以中国激光杂志社6种英文期刊为研究对象,按照创刊顺序,从期刊定位、办刊特色和发展实践等方面探讨英文期刊集群化发展的可行方案。【结果】通过打造层次分明的期刊布局、自主办刊实现期刊可持续发展、推动集群化运作和融合发展等举措,中国激光杂志社力争打造世界一流英文科技期刊,建设国际出版平台。【结论】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和创新,中国激光杂志社英文期刊的影响力持续提升,数字化平台建设初具规模,其集群化发展实践可为国内出版机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我国英文科技期刊被ESCI数据库收录的策略。【方法】 以2016年ESCI收录的我国31种英文科技期刊为样本,从出版周期、国际出版社合作和其他数据库收录、国际编委比例与引文影响力4个方面采集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国内英文科技期刊申请ESCI收录的策略包括创刊时采用季刊或双月刊出版;与国际出版社合作,采用国际投审稿系统处理稿件等。在申请ESCI收录的同时,多数期刊也在寻求被其他重要数据库如Scopus收录。国际编委会在提升期刊学术质量和影响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此外,注重文章被引频次的积累,从而提升竞争优势,争取被ESCI收录后能快速被SCIE收录也是多数期刊采取的重要策略。【结论】 建议国内英文科技期刊借鉴已收录期刊的经验,重视ESCI对提升期刊影响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整合科技期刊网络平台及国内权威引文库,在期刊网站提供文献引用数据统计服务,提高网站的服务水平和期刊影响力。【方法】 编写应用程序调用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引用服务接口,获取文献引用数据,更新到网站后台数据库。【结果】 在期刊网站上展示文献引用数据,实现引用数据的定期自动更新及读者定制引用提醒等功能。这对期刊、作者和读者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结论】 中文科技期刊应充分利用平台优势向读者提供更多个性化定制服务,还应尝试与国际上更多通用的数据库合作,提高中文科技期刊的显示度和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调研分析上海市英文科技期刊出版现状,为提高其出版质量提供借鉴。【方法】 调研期刊的基本情况、期刊采编系统、期刊网站建设、期刊国际出版、期刊出版模式等方面。【结果】 上海市30种英文科技期刊中,90.0%的期刊采用期刊采编系统,93.3%的期刊建立期刊网站,83.3%的期刊实施国际合作出版,70.0%的期刊出版模式为订阅模式,60.0%的期刊被SCI检索系统收录。【结论】 上海市英文科技期刊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其发展依然任重道远,亟需增加英文科技期刊数量和提高办刊质量,期刊发展要更加专业化,新媒体时代下期刊网站建设需进一步完善,期刊的国际影响力需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对国内外物理学类期刊移动出版现状进行调研,提高国内期刊对移动出版的了解和重视,提出适合国内期刊移动出版的发展建议。【方法】 以四大出版集团和美国物理联合会、英国物理学会的代表性物理学期刊为研究对象,重点调研移动出版的技术应用情况;同时选取国内9种物理学英文核心期刊和28种物理学中文核心期刊,调研其移动出版现状。【结果】 响应式网站设计和HTML全文技术满足移动出版需求,在国外科技期刊出版中的应用已成常态,相比之下,当前国内期刊网站建设技术较为落后。【结论】 科技期刊的移动出版虽然对技术要求较高,但是对期刊和文章的传播非常重要,因此国内科技期刊编辑人员应当认识到移动出版模式的巨大潜力,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式,推动期刊的移动传播。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取定量分析的方法,随机抽取了国内核心期刊和国外高影响力医学期刊英文摘要各40篇,建立了两个小型英文摘要语料库,对其摘要结果及结论部分的语言特征进行比较和分析,以描述国外高影响力医学期刊英文摘要结果和结论部分的语言特点。研究发现,国外高影响力医学期刊词汇量丰富,信息量大,情态动词使用较为婉转,较少使用复合句,多使用短语结构和名词化现象,较少使用被动语态,主动态有增多之势,结果部分多使用过去时,结论部分多使用现在时。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以《中国科学院院刊》为例,阐述中文科技智库期刊国际传播的意义与实践,助推我国该类刊物参与对外传播体系构建的进程。【方法】通过梳理创新发展、科技期刊发展、国际话语权提升等方面的国家战略及政策,分析中文科技智库期刊国际传播对构建新时代对外传播体系的意义与路径。【结果】目前国际影响力较高的中文科技期刊的国际传播经验对中文科技智库期刊有借鉴意义,《中国科学院院刊》的国际传播实践进一步证明中文科技智库期刊国际传播恰逢其时且有据可依。【结论】中国科技以英文期刊为承载传播于世界是联结中国与世界的必然步骤,而中国科技以中文期刊为承载被世界认可则是文化自信的体现。内容与平台是国际传播的重要支撑,通过对《中国科学院院刊》传播内容与传播平台的分析与阐述,为我国中文科技智库期刊的国际传播提供可供借鉴的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以《中国科学院院刊》为例,阐述中文科技智库期刊国际传播的意义与实践,助推我国该类刊物参与对外传播体系构建的进程。【方法】 通过梳理创新发展、科技期刊发展、国际话语权提升等方面的国家战略及政策,分析中文科技智库期刊国际传播对构建新时代对外传播体系的意义与路径。【结果】 目前国际影响力较高的中文科技期刊的国际传播经验对中文科技智库期刊有借鉴意义,《中国科学院院刊》的国际传播实践进一步证明中文科技智库期刊国际传播恰逢其时且有据可依。【结论】 中国科技以英文期刊为承载传播于世界是联结中国与世界的必然步骤,而中国科技以中文期刊为承载被世界认可则是文化自信的体现。内容与平台是国际传播的重要支撑,通过对《中国科学院院刊》传播内容与传播平台的分析与阐述,为我国中文科技智库期刊的国际传播提供可供借鉴的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