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创刊主编在创办学术期刊中的重要作用,以期对国内英文期刊的创办和快速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结合办刊实践,总结了创刊主编在创办新刊中所做的工作以及具体实践方式,并为新刊遴选主编提出了建议。【结果】 主编在创办新刊时,在建立编委团队、遴选优秀文章、策划前沿专题、提高审稿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结论】 新创办期刊要切实发挥主编的责任和义务,才能保证新刊的正常发展,迅速得到学术界的认可。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美国数学学会期刊出版布局、刊群建设和学会对期刊发展所起的作用,为我国数学领域学会期刊建设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文献分析法和网络调研法,研究美国数学学会期刊建设情况,并总结我国数学领域学会的期刊发展现状和特点。【结果】 创办新刊,发行电子期刊,OA出版,期刊集团化、集群化发展,建立国际化出版平台,建立评奖制度等是美国数学学会促进期刊发展采取的措施。我国数学领域学会在期刊出版、数字化平台建设及国际化发展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结论】 采取优化科技期刊出版结构布局、推进科技期刊集群化发展、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化学术出版和传播平台、加大对期刊的宣传推介和政策扶持力度等策略,可促进我国数学领域科技期刊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新创英文期刊的办刊策略,为创办世界一流期刊提供参考。【方法】利用网络渠道梳理2021年“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高起点新刊项目资助期刊(以下简称“高起点新刊”)的基本信息和运营情况,总结其共性办刊模式和个性发展举措。【结果】以高起点新刊为具体案例,总结归纳新创英文期刊在精准定位、精细分工、精诚合作、精心策划、精密布局、精巧运营等方面的办刊经验及举措。【结论】新创英文期刊要充分发挥内部优势和把握发展机遇,采取适合的办刊策略,加快影响力提升。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2017—2021年我国人文社会科学新刊的现状及问题,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新刊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遴选出我国在2017—2021年新创办或者更名的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111种。通过期刊网站、中国知网、期刊微信公众号等采集新刊基本信息、发文量、新媒体使用和开放获取情况等数据,对新刊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其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新刊发展建议。【结果】高校、科研院所和出版企业是创办新刊的主力军。新刊以季刊为主,也普遍重视新媒体传播,很多新刊来源于创办多年的集刊。人文社会科学新刊存在地区分布和学科分布不均衡、出版周期长、发文量少、国家扶持力度小等问题。【结论】对我国人文社会科学新刊,在优化新刊结构和布局的前提下,国家应该启动新刊资助计划。新刊自身也应该通过多种途径吸引优质稿件,适时调整出版周期。  相似文献   

5.
【目的】在国外出版机构不断扩大集群化运作规模的环境下,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英文期刊集群化发展之路。【方法】以中国激光杂志社6种英文期刊为研究对象,按照创刊顺序,从期刊定位、办刊特色和发展实践等方面探讨英文期刊集群化发展的可行方案。【结果】通过打造层次分明的期刊布局、自主办刊实现期刊可持续发展、推动集群化运作和融合发展等举措,中国激光杂志社力争打造世界一流英文科技期刊,建设国际出版平台。【结论】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和创新,中国激光杂志社英文期刊的影响力持续提升,数字化平台建设初具规模,其集群化发展实践可为国内出版机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研究英国皇家化学会期刊学科集群发展模式,探寻对我国科技期刊集群发展有益的启示。【方法】 采用文献调研法和网站查阅法,研究英国皇家化学会在新刊孵化、编辑出版流程、品牌推广方面采取的措施。【结果】 通过加强国际合作、专业分工、数字出版、市场化运作等策略,英国皇家化学会刊群进入良性发展轨道。【结论】 学科集群是科技期刊集群发展的重要模式,我国科技期刊应借鉴英国皇家化学会期刊集群的成功经验,积极提升资源整合能力,注重品牌建设,提高数字化出版和市场化运作水平,从而提升中文科技期刊集群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学科和不同出版机构在开放获取(OA)方面的表现,提出加快我国科技期刊OA出版的举措。【方法】基于2021年度JCR,系统采集不同学科和不同出版机构的OA期刊和论文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并选取代表性巨型OA期刊作为案例,探讨OA期刊和论文的发展演变。【结果】JCR收录期刊的OA出版模式快速发展,2021年SCIE收录的OA期刊占比为19.2%,OA论文占比为29.8%;不同学科的OA期刊出版规模有显著差异,多学科科学期刊OA论文占比最高,达到83.5%;20个主要学科的OA期刊影响因子中位数高于非OA期刊;35种巨型OA期刊(2021年单刊发文量超过3000篇)的发文量占全部1852种OA期刊总发文量的37.1%,表现出较强的商业运营能力;国际传统商业出版机构和OA出版机构的OA期刊和论文数量均呈快速增长的趋势,自然出版集团已基本实现由订阅出版向OA出版转型。【结论】在开放科学环境下,我国科技期刊应在OA出版的政策与机制支撑、OA出版与传播平台建设、规模化OA出版与运营、论文处理费用定价与支付机制、中文期刊OA出版规范与标准等方面加强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我国学会期刊国际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对照国际知名学会期刊建设经验,尝试提出我国学会期刊国际化建设路径建议。【方法】广泛开展文献和网络调研、专家学者访谈形成基本思路观点,全面收集整理我国学会期刊数据,对照国际知名学会期刊最新数据,分析印证观点结论。【结果】我国学会期刊存在英文期刊数量少、国际影响力有限和新刊创办进展缓慢等制约国际化发展的结构性问题,同时,学会期刊的集群化建设、经营能力和国际参与度亟待加强。【结论】我国学会要着力创办高水平英文期刊,整合学科期刊资源,提升学会期刊市场运营能力,积极参与国际科技出版治理,加快学会期刊的国际化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9.
摘 要 【目的】探索科技期刊规模化的可行之道。【方法】以化学工业出版社化工系列精品期刊建设为例,总结了在合理的整体规划下每种期刊的办刊特色,探索化工期刊系列化的途径。【结果】从整体规划出发,以建构合理的化工刊群为目标,夯实《化工学报》、《中国化学工程学报》(英文版)的学术基础,以名刊带动新刊发展,提高社会效益;以技术期刊《化工进展》为平台,提升经营能力和经济效益;以创办新兴交叉学科新刊《生物产业技术》和《储能科学与技术》为增长点,实现刊群的可持续发展。【结论】走规模化办刊之路是科技期刊在现行体制下的一种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分析我国卓越农业期刊和农业领域高起点新刊的发展现状,探索我国农业期刊发展趋势,提出对我国农业期刊发展的启示,为我国农业期刊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方法】以2019年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的19种农业期刊、2019—2023年入选“卓越计划”高起点新刊项目的农业期刊为研究对象,从卓越农业期刊优先建设的农业领域学科分布、期刊国内影响力、期刊国际影响力和农业领域高起点新刊的基本特征4个方面分析我国卓越农业期刊的发展趋势,并总结出对我国农业期刊整体高质量发展的启示及展望。【结果】与中国科协、中国科学院和农业农村部主管的农业期刊相比,教育部主管的农业高校所办期刊实力相对较弱,存在“强学科与弱期刊”现象,入选“卓越计划”的农业期刊数量较少。我国农业高校近年已在优势学科中全面布局,高起点新刊的数量呈上升趋势,同时通过挖掘交叉学科的空白领域,创办一批强劲新刊以逐步实现农业期刊与学科协同发展。【结论】我国农业领域虽然入选“卓越计划”的期刊数量较少,但优势学科明显,期刊发展动力十足,势头强劲,呈显著上升趋势。我国卓越农业期刊优先发展,将带动普通农业期刊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1.
喻菁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6,27(10):1023-1027
【目的】针对目前大量“小微”科技期刊出版单位无法加入期刊集群,或被动集群缺乏积极性导致无法形成合力的问题,提出借鉴淘宝模式为“小微”科技期刊出版单位提供期刊集群平台。【方法】用“免费”平台吸引海量用户,通过第三方支付实现期刊出版单位与平台提供商之间利益分成透明化,统一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分工细化,自主经营调动其参与“期刊集群”的积极性、主动性,即时通讯和评价功能则能建立起编辑和读者、作者、专家等用户之间的沟通、激励和约束。【结果】该平台将唤起“小微”科技期刊出版单位“大众创业”的热情,实现编辑出版相关资源和服务的共享。【结论】借鉴淘宝模式可以为期刊集群提供一种可以尝试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索区域性医药期刊集群建设与发展思路,为强化期刊集群的资源叠加效能、树立品牌形象提供参考。【方法】 以江苏省医药期刊集群建设为着力点,通过打造专业期刊互助、军地期刊联动的区域性期刊方阵,构建功能穿插、资源互补的期刊集群发展平台。【结果】 在共建平台的基础上健全和完善精品期刊项目提升计划,集群内各刊在人才培养、质量审读、编校规范、出版发行、装帧设计等方面得以提升。【结论】 区域性期刊集群的影响力整体化提升,为强化期刊学术质量与整体竞争力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IEEE Xplore科技期刊出版平台品牌文化建设策略,为我国科技期刊品牌文化建设提供参考。【方法】利用案例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和归纳总结法,研究IEEE Xplore科技期刊出版平台品牌文化建设现状和整体情况。【结果】IEEE Xplore科技期刊出版平台的品牌文化建设策略主要包括强化使命感,制定中长期战略规划,重视青年科学家早期培养与专家引领,推动学术伦理与多样性、包容性建设,构建科技仪式感、价值感和荣誉感,提升行业不可替代性并加强人文关怀等。【结论】建议国内期刊数字出版平台明确使命和愿景,积极布局中长期战略规划;广布有效关联节点,重视科学家早期培养体系;紧密连接专家、媒体和受众,形成“专家—期刊文章—媒体/受众—受众/媒体—专家”的闭环品牌宣传模式,发挥专家引领作用;从学术伦理规范、多样性、包容性、科技仪式感、价值感和荣誉感、服务能力、人文关怀等方面多方位提升科技期刊的品牌文化价值,增强不可替代性。  相似文献   

14.
开放获取——学术期刊低成本高显示度的重要出版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摘 要 【目的】了解国内外开放获取的发展现状,分析实现开放获取对学术期刊的影响。【方法】 研究Springer旗下新刊Nanoscale Research Letters和Nano Research以及进行开放获取改造后的现有学报Optics Express、Cell Research的出版速度、下载量、影响力等。【结果】 数字化出版、开放获取是新创办学术期刊低成本高显示度的重要途径,也是快速提高期刊学术影响力的重要出版形式。数字化在线开放获取已经被Nature、Science、Cell实践于新刊创办中,也是NPG集团与我国合作创办新刊的出版模式。【结论】学术期刊在出版传播方式上采用开放获取是取得快速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与世界知名且相对成熟的数字化出版商合作,借用其便捷成熟的Open Access通道,可以提高读者覆盖范围、传播效率和下载频次。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中国高校主办的SCI收录期刊对基本科学指标(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ESI)学科发展的贡献度。【方法】 利用ESI和InCites数据库,研究2007—2017年高校主办的42种SCI收录期刊对ESI学科的贡献度。【结果】 高校主办的SCI收录期刊从发文量和被引频次两个方面对其高校ESI学科建设作出较大贡献,但整体而言期刊的学术影响力落后于学科发展。【结论】 高校主办SCI收录期刊的影响力有待提高,以更好地助力学科建设;高校可进行综合性学报改革,以提升高校主办期刊的专业影响力,也可依托ESI学科优势创办新刊,填补ESI学科空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针对开放获取(Open Access,OA)期刊的学术声誉风险,提出识别异常OA期刊的预警方案,引导OA期刊规范出版行为,净化学术环境。【方法】 从声誉激励理论分析OA期刊学术声望的构成:先赋优势和自致努力,评估OA期刊承担的学术声誉风险维度并且提出相应指标。选择某种异常国际OA期刊进行测度分析,实证异常OA期刊识别模式的可行性,并分析该模式的适用范围。【结果】 OA期刊比传统期刊具有更明显的先赋优势,但是在后天发展过程中经常出现异常行为,主要体现在发文规模、自引行为、研究价值、作者来源和同行评议等方面。提出的识别异常OA期刊的模式具有一定的可行性,适用于自然科学以及综合类学科期刊。【结论】 OA期刊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自致努力,异常OA期刊的识别能够帮助作者、读者筛选期刊来源,规范学术行为。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总结Open Access(OA)2020战略背景下欧洲开放获取运动发展新趋势,探索开放获取期刊出版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为我国开放获取期刊发展提供参照。【方法】 整理第十二届欧洲学术出版会议的资料和交流情况,分析内容,研究文献。【结果】 阐述了当前国际开放获取运动发展状况以及欧洲开放获取期刊出版目前存在的问题。【结论】 OA2020战略的提出以及实施切实推动了开放获取运动的发展,促进了开放获取期刊的繁荣,但是同时也存在出版商缺乏原生动力、开放存取期刊面临信任危机、缺少资金的领域和机构难以实现开放获取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美国农业领域学会联合体ACSESS(Alliance of Crop,Soil,and Environment Science Societies)的期刊出版和平台建设现状,为我国农业领域学会期刊的集群化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网络调研法分析ACSESS网站汇集的由美国农学会、美国农作物科学协会和美国土壤科学协会主办的期刊的出版模式以及ACSESS学术平台建设现状,并与我国农业领域3个学会(中国农学会、中国作物学会和中国土壤学会)的平台建设和期刊出版现状进行比较。【结果】ACSESS促成2个层面的合作,即学会与Wiley出版社的合作以及3个学会之间的合作。ACSESS学术平台集约化出版和运营美国3个农业学会的期刊,实现学会联合办刊、联合办会、期刊资源整合及多元化推广。我国3个农业学会在学会合作、集群化出版平台建设、创办英文刊群等方面仍然存在不足。【结论】成立学会联合体有助于多个农业学会建立常态化的合作机制,共建农业科学集群化数字出版平台,通过学会联合办刊、联合办会和集群化推广,推动我国农业期刊的集群化发展以及农业科学的交叉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深入研究并分析DOAJ的选刊标准和运作模式,为中国OA期刊加入DOAJ并快速实现规范化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数据分析法对中国已加入DOAJ的OA期刊的基本情况进行探讨,通过网站调研法和文献综述法对DOAJ的加盟准则、选刊流程和收费标准等内容进行总结与分析。【结果】 DOAJ有严格的遴选规则,其选刊标准对中国OA期刊的网站建设、开放获取协议规范化和学术评价指标体系化等均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并可对COAJ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结论】 积极加入DOAJ平台,是中国OA期刊尽快实现标准化、国际化、精品化的可行之路,可以促使OA期刊的发展模式尽快成形,实现与国际期刊发展的接轨,从而逐步扩大期刊的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20.
回顾了Physical Review(PR)从1893年创刊,后期不断创办PR系列新刊,直至形成全球物理学期刊集群最大品牌的发展过程,探讨、分析了其成功的主要原因,并与国内情况进行了类比,以期对国内科技期刊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