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档案是人类社会记忆大厦的基石,档案信息资源是人类社会记忆的源泉,其质量和完整性都影响人类社会记忆的留存。本文阐述了档案信息资源形成条件,并从横向、纵向不同纬度分析档案信息资源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2.
闵然 《云南档案》2013,(9):48-50
为了保留城市记忆,塑造有个性且富有情感和竞争力的城市印象,档案工作者应明确档案在构建城市记忆中的重要意义,积极参与到城市记忆的构建中,从战略层面和战术层面整合档案资源,更好地利用档案来保护城市记一亿。  相似文献   

3.
任敏 《档案》2014,(11):51-53
城市记忆档案记载着城市的历史变迁、承载着厚重的城市历史文化,开展城市记忆档案资源的收集整理、归档管理和开发利用,构建城市记忆档案信息资源体系,是维护城市记忆、保护和弘扬城市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4.
"城市记忆工程"是从建构城市记忆的视角,对城市记忆档案资源进行整合、激活、再现、传承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基于构建城市记忆的视角对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程序、路径进行重新解读.档案信息资源在"城市记忆工程"中的分布、构成和地位如何,"城市记忆工程"中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手段方式、程序有何变化,本文就这些问题做一些粗浅地探讨.  相似文献   

5.
档案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原始记录,是社会记忆构建的资源和重要载体。精准扶贫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由政府主导,综合各方资源进行的以反贫困、经济发展、支持农业、乡村社会建设、农村社会保障为多重目标的减贫行动,在其实践活动中留存了大量的原始记录和记忆素材。在精准扶贫档案管理中,不仅要保护好政府部门形成的记录材料,还要突出档案馆的社会价值,建立专题档案资源库、选择典型代表区域实景保护等留存社会记忆。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城市发展,城市记忆受到社会关注,而城市档案的积累保护和开发利用,就是城市记忆的保持、再现和传播过程。为此,一些城市档案部门相继开展了城市记忆活动。2002年,青岛市率先提出“城市记忆工程”,随后,武汉、柳州、大连、上海等也相继开展。他们将记录重大活动、城市变迁与抢救性收集城市记忆档案资源相结合,将城市记忆档案资源建设与开发并举,取得了显著成果。为了交流和总结这些经验,中国档案杂志社和上海市档案局共同组织了“档案与城市记忆”论坛。14座城市档案部门派代表参加,带来了12篇精彩发言。[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档案文化是在档案利用过程中对承载城市历史文化、地域文化的档案资源进行解读、编研而升华出的档案成果。伴随着记忆工程在档案管理领域中的渗透发展,档案记忆逐步成为研究档案文化的全新视角。在城市档案管理中,档案记忆承载城市的文化,通过文化同构等方式为城市档案文化建设提供信息资源和信息服务。档案文化不仅是一种文化资源同时还是一种文化品格和文化传承,档案文化承载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8.
留存于高校师生大脑中的个体记忆借助一定的媒介,上升为高校集体记忆。高校记忆工程是立足于当下需求对高校历史记忆信息进行建构的系统工程。高校记忆工程框架下记忆信息资源建设路径主要有: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实物记忆信息保护、高校纪念活动开展、校史展建设、机构知识库建设、口述历史收集、校史研究等。  相似文献   

9.
"社会记忆"即社会共有的记忆,是人类社会历史和传统的继承和连续。作为历史承载物的档案,与社会记忆之间具有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集中表现为"社会记忆工程"档案文献资源。它包含档案文献遗产与社会记忆、城市档案与城市记忆、家庭档案与平民记忆、乡村档案与乡村记忆等方面。本文从主体、客体、协作三方面剖析了"社会记忆工程"档案文献资源的不足及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10.
社会记忆档案化是将社会记忆以档案的方式加以留存,档案记忆社会化则是将档案留存的记忆重新转化为社会共享的记忆。两者是一种双向转化的行为、过程和结果,需要我们超越单向度的思维,在社会记忆再生产的统一性中把握双方的互化融合,认识到它们是“良药”,而非“毒药”。  相似文献   

11.
城建档案,是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中形成的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等各种形式的历史记录.城建档案是记载城市建设发展变迁历史的载体,是一座城市变迁的记忆.每一页档案、每一张照片、每一段录像,都包容着城市建设的片段,印显着城市发展的足迹,留存着城市变迁的记忆.城建档案馆是一个储存城市记忆、讲述城市建设历史故事、展示城市发展变化轨迹的地方.2007年新民市提出了"建设新新民冲刺百强县"这一宏伟目标,新民市的城市建设步伐发生了质的飞越.  相似文献   

12.
城市记忆是城市历史的见证,城市记忆建构过程实质是对城市记忆资源的深度开发利用的过程。档案是城市记忆的载体,是建构城市记忆的重要资源,本文以档案为基础构建城市记忆资源建设的全过程模型,具体分析输入-处理-输出三大阶段的流程、步骤和方法,并通过实例验证过程模型的可行性,深化理论研究,为工程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刘瑛 《兰台世界》2012,(35):110-111
本文试从城市记忆理论学说入手,详细阐述城市记忆工程与档案工作的关系,并提出了城市记忆工程中档案文化资源的整合策略。  相似文献   

14.
当前,"档案文化建设"已成为档案界的热词,怎样使档案在社会文化建设的大舞台上发挥其独特作用,已成为档案工作面临的首要课题。对此,笔者结合工作实际谈点粗浅认识。一、提升馆藏档案文化内涵,留存社会文化记忆资源建设是档案文化建设的基础,丰富馆(室)藏档案资源,尤其是丰富具有文化元素的档案资源,是开展档案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由于历史原因,以往的档  相似文献   

15.
为更好地留存"城市记忆",本文提出以下设想:以"城市记忆"数字化展品资源为切入点,以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塔的今昔对比为例,通过对数字化展品信息进行语义组织,挖掘推理潜在信息资源,为用户提供个性化、便捷化、智能化的服务体验。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分析几年来“城市记忆”工程所形成的档案信息资源的特点,对如何整合“城市记忆”工程档案信息资源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正>地方特色档案资源是我国档案资源宝库中的一方瑰宝,其在传承乡土基因、发扬地方文化、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留存地方记忆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档案资源的创新性开发是一个永恒的主题。现阶段,微博、微信两大主流社交媒体不断普及和朝着纵深方向发展,全国各级各类档案馆相继开通社交媒体微平台帐号,发布档案资讯,提供线上服务,以扩大影响,提升服务能力。运用社交媒体开发地方特色档案资源,具有便捷高效、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以构建城市记忆、延续城市文脉为核心的"城市记忆工程"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相关实践取得很大进展。但整体来看,"城市记忆工程"建设尚处于初级阶段,主要表现为:建设主体单一,记忆内容、结构有失偏颇,广度和深度有待拓展,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受限等。[1]本文以高校记忆档案资源建设为着眼点,在明确高校记忆档案对"城市记忆工程"建设重要性基础上,提出高校记忆档案的考察标准、组  相似文献   

19.
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成就辉煌,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同时城市的历史文化也在不断消逝,城市记忆正在日渐变得模糊。自2002年以来,已有50多个大中小城市相继推出"城市记忆工程"项目,对保护城市历史文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大多数城市记忆工程的开展还存在纵深度不足、缺乏系统性、成效不显著等问题,所以,笔者认为应该将城市记忆工程提升到城市记忆档案资源体系的构建上来。一、构建城市记忆档案资源体系的内涵古往今来,一座城市承载着不知多少包罗万象的浩瀚记  相似文献   

20.
迪莉娅 《北京档案》2007,(10):44-45
欧盟是超国家组织,目前已经有27个成员国.欧洲的档案为每一个国家和欧洲书写历史提供了必不可少的资源,很好的利用和保管档案将有助于欧盟社会的民主功能,良好的档案政策和有效的档案管理也为利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①.欧盟认为档案是历史文明的记忆,档案的留存促进了民主、责任和善治.历史的责任和记忆驻留在文件和档案中,档案不仅是交易和法律意义上的证据而且是历史事实的证据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