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洪亮 《传媒》2021,(10):65-67
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新华社进行了一次大胆的跨界尝试,以"航空视角"俯瞰华夏大地,创意融合航拍技术与新闻视频,推出可视化卫星新闻产品《60万米高空看中国》,将新闻镜头伸向太空,开创了"卫星新闻"报道先河.视频气势恢弘,以"一省一地"之景勾勒出祖国70载伟大成就.新华社与各地各类平台密切合作,最大限度地实现了优质新闻产品在行业内和全社会范围内的发声、拓展.  相似文献   

2.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我们相聚在一起,纪念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成立20周年,颁发王选新闻科技奖,探讨新闻传播技术研究运用最新进展状况。过去的20年,是世界新闻传播技术突飞猛进的20年,是世界新闻传播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的20年,也是新闻技联大显身手,为我国新闻技术发展变化做出重要贡献的20年。在此,我代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新闻报刊司对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成立20周年表示热烈祝贺!向各位获奖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祝贺!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媒科技》2003,(11):38-38,11
(2003年10月20日)同志们、朋友们:大家好!作为一名新闻技术工作者,被评为“十佳”新闻技术工作者,感到十分荣耀和自豪,内心充满着喜悦和感激。我们十分珍视这个荣誉,这是对我们的鞭策和鼓励。下面,我谨代表“十佳”和优秀新闻技术工作者谈几点感想。一、“十佳”和优秀新闻技术工作者的评选,是新闻技术队伍发展壮大的标志,是中国新闻技联工作卓有成效的标志中国的新闻技术,在近20年里,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科技这第一生产力,不断推进中国新闻技术进步的过程,也是作为其先进代表的,中国新闻技术队伍不断发展和壮大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正>在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新闻报道中,海事卫星站被广泛使用。但是,海事卫星系统保密性不够,不能传输敏感新闻。我国自主研发、独立运营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下文称北斗系统)具有短报文功能,在敏感新闻应急传输中,得到越来越多关注。新华社作为国家通讯社,使用北斗系统短报文传输敏感新闻,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一、应急敏感新闻传输现状目前,在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应急传输中,我社记者常携带海事卫星前往现场。对于普通新闻,采用海  相似文献   

5.
尊敬的新闻技联各位领导、各位与会嘉宾、各位同业: 大家好!首先我要代表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祝贺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成立20周年,同时还要感谢新技联和我们的合作伙伴紫光新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你们的大力支持、帮助和辅导,今年黑龙江报业多通道跨地域多媒体新闻制作共享平台项目,获得了国内传媒业科学技术的最高奖项——王选新闻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这是业界的厚爱,也是我们的荣幸!在这里,  相似文献   

6.
李军 《中国广播》2009,(9):73-75
国际海事卫星电话指通过国际海事卫星接通的船与岸、船与船之问的电话业务。海事卫星电话用于船舶与船舶之间、船舶与陆地之间的通信,可进行通话、数据传输和传真。海事卫星电话的业务种类有遇险电话、叫号电话和叫人电话。我国各地均开放海事卫星电话业务。海事卫星电话通过国际公用电话网和海事卫星网连通实现。海事卫星网路由海事卫星、海事卫星地球站、船站以及终端设备组成。海事卫星在恶劣的通信条件下可保证广播应急传输,是广播应急传输的一种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我们在素有“天府之国”美誉的四川省成都市隆重集会,同来自全国的新闻媒体领域、传媒科技和学术领域的各界朋友们欢聚在一起,热烈庆祝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成立20周年,共同祝贺第五届“王选新闻科学技术奖”颁奖大会胜利召开,共议新闻媒体“十二五”规划及其实施。  相似文献   

8.
江坪 《新闻实践》2008,(9):43-43
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新闻网站和兄弟媒体一样,精心策划,各显其能,推出了许多创新的报道,东北网的《中国志——改革开放30周年》就是其中之一。阅读专题中设置的众多栏目,使人深刻感受到了30年的巨变。  相似文献   

9.
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我们在素有“天府之国”美誉的四川省成都市隆重集会,同来自全国的新闻媒体领域、传媒科技和学术领域的各界朋友们欢聚在一起,热烈庆祝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成立20周年,共同祝贺第五届“王选新闻科学技术奖”颁奖大会胜利召开,共议新闻媒体“十二五”规划及其实施。  相似文献   

10.
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30年,就历史而言不过是弹指一瞬,中国的传播媒介却经历了涅磐新生的漫长历程。如果没有持续不断的新闻改革,就不可能有中国新闻界蓬勃发展的今天。  相似文献   

11.
2006年10月21日至22日,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东方卫视、美国杜克大学中国媒体与传播研究所共同主办的“中国电视英语新闻20周年论坛——暨首届全球新闻与传播研讨会”,在清华大学召开。这次研讨会展示了在全球传播时代,中国对外传播的实力和创新。  相似文献   

12.
15年的岁月弹指一挥间,1991年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成立时的那一幕我们记忆犹新。值此“中国新闻技联”成立15周年之际,让我们再次感怀两位新闻界元老曾经对我们的谆谆教诲,虽然他们已经故世,但今天,重温他们的教诲,必将激励广大新闻技术工作者在各自的岗位上奋力拼搏,开拓创新,为推动我国新闻事业的信息化、现代化作出更大的业绩。这也是我们首次披露吴冷西、穆青这两位已经故世的新闻界的元老在“中国新闻技联”成立大会上的讲话摘要的初衷。  相似文献   

13.
<正>2月20日,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正式向各媒体会员单位下发了征集2009年新闻科技学术论文的通知,为今年即将召开的"中国新闻技联"五届一次理事会暨学术年会做准备。据《通知》中的内容显示,此次论文征集的范围和内容包括:新闻科技  相似文献   

14.
(1)先头部队——海事卫星 海事卫星在应急通信中的应用非常频繁,从第一次海湾战争期间至今,成为了新闻报道“常规”装备,是必不可少的应急通信手段。海事卫星可实现全球覆盖,方便特殊地区和条件下的通信。具有体积轻巧、携带方便、终端体积最小、操作简单、信号稳定等特点。应急通信系统中应考虑将海事卫星作为重要配置使用。海事卫星可以满足一些带宽需求不高的业务,如语音通信、E-mail、低码流视频、Internet访问等。  相似文献   

15.
刘思扬 《传媒》2020,(2):13-14
2019年以来,新华社和相关机构合作,采集处理卫星遥感大数据,同时融合地面、无人机拍摄画面,打造了“60万米高空看中国”系列短视频,多层次、多角度捕捉中国各个省份的自然景观、人文特点和发展变化,透视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伟大成就,引发广泛关注。在2019年国庆报道中,新华社独家推出“60万米高空瞰阅兵”系列融媒体报道,以太空视角、最高机位呈现阅兵盛况,引发强烈反响。“太空瞰阅兵”是中国新闻史上第一次使用卫星拍摄正在发生的重大现场新闻,也是中国卫星应用史上第一次对阅兵现场进行实时成像。下一步,新华社将在空间大数据采集、加工和媒体应用方面持续探索,构建空、天、地、海信息一体化融合生产模式。  相似文献   

16.
淑英  邸兰 《中国广播》2006,(12):66-67
2006年12月12日,是唐山交通文艺广播开播十周年纪念日。十年中,这个仅有二十几名记者主持人的队伍,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精品意识不断增强,节目质量不断提高。十年奋斗,硕果满枝。消息《蒸汽机车载入史册》荣获中国广播奖三等奖、中国交通广播奖一等奖、河北新闻奖一等奖。现场直播《新年新希望》荣获中国新闻、中国广播三等奖。特别节目《无悔的选择》荣获全国抗击非典优秀作品;《300吨活性炭急送哈尔滨》、《跑车驶入玄武湖》荣获河北新闻奖一等奖。《乡音乡韵自多情》、《姥姥京城唱大戏》、《克  相似文献   

17.
电视技术飞速发展,直接影响着电视传播方式。随着数字技术,卫星新闻采集技术的大量应用,电视直播技术越来越成熟,现场直播作为报道新闻事件,体育赛事的最快捷高效电视手段,已成为各电视台扩大影响,提高节目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我台在2004年先后建成了4+1与2+1讯道的高质量的DSNG(数字卫星新闻采集系统)直播车。DSNG车集新闻采集与卫星传输功能于一体,以其灵活性,机动性在对重大突发事件的现场报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INMARSAT国际海事卫星组织(International Maritime Satellite Service,简称INMARSAT),成立于1979年,1994年12月,更名为国际移动卫星组织,英文缩写保持INMARSAT不变。INMARSAT系统是世界最早的GEO(Geosynchronous Earth Orbit,地球同步轨道)全球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也是世界最大的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国际海事卫星组织是海事卫星系统的所有者和运营者。  相似文献   

19.
从古至今,人们对获取新闻和信息的渴望总是存在的。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特别是国际互联网广泛兴起,获取新闻信息不再是问题。如何为不同的人群,以适合他们的方式,传递对他们有用的信息,成为了我们研究的课题。通过对不同技术的关注和研究,结合工作实际,我们主要对Web、卫星推送、电子邮件、新闻组和RSS等服务方式进行分析和比较,希望借助这些技术更加有效地为用户传递新闻和信息。  相似文献   

20.
今年6月20日,在人民日报创刊6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到人民日报社考察,并作了重要讲话。胡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了一系列新闻宣传工作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要工作部署,完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丰富和发展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关于新闻宣传的重要思想,是对改革开放以来新闻宣传工作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创新闻宣传工作新局面的纲领性文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