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九五四年,杜鹏程同志的《保卫延安》刚刚出版,我便借来阅读.未读几页,便被他那环境描写的生花妙笔所吸引.他把延安描写得太美了,美得叫人心驰神往,不禁要投入那场保卫延安的战斗!书中写道: 夏秋交接的季节,是陕北最好的时日.早晨大雾罩着延安,罩着延安城周围的山川和流水,几十步远,就什么也看不清.雾气里,牲口的铃当声怪中听地响着,报告一天劳动的开始.远处,雾气罩  相似文献   

2.
延安时期曾是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被中外人士誉为"只见公仆,未见官"的模范政府。毛泽东在延安13年,领导和指挥了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创建了新中国。2013年,是一代伟人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笔者怀着对一代伟人深厚的感情,依据陕西省  相似文献   

3.
延安时期,在毛泽东倡导下,李六如(毛泽东办公室秘书长)与和培元(毛泽东办公室秘书)编写<陕甘宁边区实录>一书.1939年1月22日,毛泽东给陕甘宁边区政府教育厅厅长周扬写信说:"此稿李六如、和培元各写一半,我全未看.  相似文献   

4.
晓尤 《湖北档案》2016,(2):29-35
南汉宸,山西省赵城县(现并入洪洞县)人.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特地召他回延安,说:“中央研究决定,让你来管这个家务,由你来当陕甘宁边区政府的财政厅长,想办法解决大家的穿衣吃饭问题.”南汉宸临危受命,坚决执行毛泽东的指示,协助中央狠抓财政工作,很快使延安的财政走出低谷,不仅较好地解决了延安党政军各界5万余人的吃饭问题,而且使边区的财政经济工作形势发生根本好转.解放后,南汉宸出任第一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为建设新中国的金融体系做出杰出贡献.他在财经与金融战线出色的工作成绩,受到毛泽东多次赞赏.  相似文献   

5.
黄禹康 《档案天地》2011,(12):23-29,49
“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时期给我的印象是一个最能平等待人的党的领导人之一。他总能吸引你在他面前无拘无束地畅所欲言.你愿意把自己的心里话坦率地倾吐出来。你不必担心。  相似文献   

6.
人民来信来访工作,是党和政府密切同人民群众联系,保护人民民主权利,倾听人民心声,接受人民监督的重要途径。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就告诫全党:"群众生产,群众利益,群众经验,群众情绪,这些都是领导干部们应时刻注意的。"毛泽东非常重视人民群众来信,他把认真处理人民来信看成是加强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联系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7.
周巍峙 《出版参考》2005,(14):19-20
周扬自二十多岁就步入左翼革命阵营,担任"左联"党团书记,1937年从上海来到延安,作为文化艺术界的领导人,周扬一直为毛泽东所倚重.在"文化大革命"前十七年,周扬一直是中国意识形态的最主要的领导人之一,并被称为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权威解释者、执行者.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史诗般的宏篇巨著,大量的新闻佳作,熔铸了古今中外语言精华,堪称运用现代汉语写作的语言艺术大师。幽默诙谐,是毛泽东新闻写作语言的一个突出特点。夸张格:极力夸大合理想象举重若轻飘洒俊逸1942年10月24日,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后,毛泽东为延安《解放日报》写  相似文献   

9.
延安时期,林伯渠被尊为"延安五老"之一,作为边区政府主席,他始终坚持党的政治方向,在艰苦的环境中以身作则,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传播着延安精神。他的革命思想及人格魅力是延安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我有幸于1939年9月16日,作为重庆《新民报》的记者,同“中央通讯社”记者刘尊棋、《扫荡报》记者耿坚白一道,在延安访问毛泽东。这在我半个多世纪的新闻生涯中是一件大事。在现代中国新闻史上,也是被记上了一笔的。在中共中央《南方局党史资料大事记》中,把毛泽东在延安接见我们重庆去的三记者,作为一件大事记录下来,并作了详细的介绍。这是因为,毛泽东在延安时期,多次会见过中外记者。在我们之前,他会见过重庆商务日报赴延安采访的温田丰等,更不用说他还在延安自己的窑洞中,同著名的《大公报》记者范长江作“竟夜之谈,直到天已黎明”。在我们之后,1944年6月12日他在延  相似文献   

11.
略论毛泽东延安时期的报刊思想周昭宜,傅德本中国革命的延安时期为党和人民留下了丰厚的思想遗产。毛泽东思想在这里形成和发展。作为毛泽东思想的一个组成部分,毛泽东的无产阶级报刊思想也在这里得以成熟。本文拟对延安时期毛泽东的新闻报刊思想及其形成过程作一番回顾...  相似文献   

12.
胡明 《档案与建设》2011,(11):28-30
毛泽东自青年时代直至他的晚年,在半个多世纪的风云岁月里,曾公开或秘密地经过和视察江苏20余次。毛泽东最早一次到江苏是1920年。当时年仅27岁的毛泽东为进一步开展湖南驱逐张敬尧的斗争,并给即将赴法国勤工俭学的朋友送行,于4月11日离开北京南下上海。他沿津浦线南行,"在天津、济南、泰山、曲阜、南京等处游览一  相似文献   

13.
2021年5月24日,由延安革命纪念地管理局、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上海市教委指导,延安新闻纪念馆、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主办的"万众瞩目清凉山——记延安时期的新闻出版事业"主题展在上海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汇创空间"隆重开幕.  相似文献   

14.
黄炎培在旧中国历尽艰险曲折:清末险被“就地正法”,国民党统治期间屡受恐吓,不得已多次流亡海外,国共和谈时国民党特务抄了他的家(菁园),上海解放前夕国民党军统暗杀名单将他列为第一,尔后竟又再枪杀了他的次子黄竞武。 1945年黄炎培访问延安,回重庆后书成《延安归来》,风靡那时大后方。而其与毛泽东关于“周期率”和民主的对话。至今尚脍炙  相似文献   

15.
延安时期是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关键时刻。中共结合抗战形势和边区实际、妇女实际,制定和颁行了许多保护女子权利的法律制度,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多个层面加强了针对妇女的文化教育、生活教育、政治教育,翻开了妇女解放的新篇章。延安时期中共对妇女的教育,促进了妇女思想认识、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保卫延安、保卫边区和抗战的最终胜利做出了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16.
才子邓拓     
1945年,洪水奉命到延安,参加整风学习,直到抗战胜利。这年胡志明指名要洪水回国参加武装斗争。临行前,毛泽东、周恩来、叶剑英等中央领导同志和来接洪水的越南同志话别。据《人物》杂志说:毛泽东曾戏谑地说:“洪水的性格是执著、透明的。这样的干部使用得好,是驰骋千里的骏马,否则就是爱尥蹶子的马。使用不好,小心他踢人。”毛泽东的话是有所用心的,可是并未被越南同志所理解。洪水回国后战功显赫,胡志明写给他12个字以示祝贺:胆育大,新育牢;智育圆,幸育方。但是他不被别人所理解,不能留在越南工作了。 洪水回到中国后,在中南海居住。1955年评军衔,他被评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少将。国庆节他在天安门城楼,周恩来特意把他领到毛主席身边。毛泽东得知他评为正师级少将,便说:“这不合适!他是黄埔时期参加军队的,是否改为正军级?” 1956年洪水患了癌症,提出回国要求,毛泽东、彭德怀、叶剑英、黄克诚等在政协和他话别。周恩来在门口迎送。  相似文献   

17.
延安读书最多 在毛泽东的一生中,延安时期读书最多。  相似文献   

18.
有些记述延安时期出版史的文章,把《实践论》、《矛盾论》、《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等毛泽东著作,列入当年的出版物,这是违背历史的真实的。“两论”是毛泽东对抗大讲课稿《辩证法唯物论(讲授提纲)》的两个部分,当时延安只有油印本,著者并未同意正式出版,只在绥德、晋东南、晋察冀等地曾经据油印本出版过单  相似文献   

19.
正延安十年(1937~1947),毛泽东思想在这里形成,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事业从这里转危为安。延安生活中的毛泽东,思想敏锐,演讲生动,作风朴实,尤其是整风运动之前,任何来宾或革命队伍里的同志,都可能在延河边碰见他,都可以写信索取他的签名题字,甚至可以预约倾谈。延水河边,黄土地上,他以作风感染人,言语打动人,思想震撼人。经过延安整风运动,毛泽东被称为革命领袖,是当时人心所向,众望所归。  相似文献   

20.
李丹 《传媒》2021,(18):94-96
"群众办报"一直是我国新闻研究学界的一个焦点话题,但大部分研究是以新闻媒体为研究对象,忽视了基层非专业性媒体的传播形式.本文以延安时期毛泽东群众办报思想与群众读报组为研究对象,挖掘延安时期部分报纸的一手资料,通过一个微观的窗口回观历史,试图从媒介实践、组织功能、传播模式等多角度具象的方式复原"群众办报"的一种实现路径,使"毛泽东原创的传受互动与'受众中心论'"显得更加立体,从而丰富毛泽东群众办报思想的图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