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是落实"三贴近"、增强新闻宣传吸引力感染力的重要途径,是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新闻工作者综合素养的有力抓手。教育和引导采编人员在密切联系群众中学习群众语言、熟悉群众语言、善用群众语言,使群众能听得明白、听得进去,着力提高宣传群众、组织群众的本领。重点在新闻报道中大力倡导"短、新、实"的清新文风,改变经济报道工作  相似文献   

2.
中宣部等五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在新闻战线广泛深入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意见》,要求广大新闻工作者在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中自觉站稳群众立场、增进群众感情、强化群众视角、运用群众语言、回应群众关切,不断提高新闻宣传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3.
自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联合下发《关于在新闻战线广泛深入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意见》以来,引导广大新闻工作者在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中自觉站稳群众立场、增进群众感情、强化群众视角、运用群众语言,不断提高新闻宣传质量水平。一"、走转改"新闻报道框架构建分析  相似文献   

4.
《新闻前哨》2011,(9):28-28
为推动新闻工作者切实将群众观点、群众路线体现在新闻宣传实践中,促进新闻单位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一步制度化常态化,我国决定在新闻战线组织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日前,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联合下发《关于在新闻战线广泛深入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引导广大新闻工作者在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中自觉站稳群众立场、增进群众感情、强化群众视角、运用群众语言、回应群众关切,不断提高新闻宣传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5.
全国新闻工作者正在开展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根本宗旨就是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上,站稳群众立场、增进群众感情、强化群众视角、运用群众语言、回应群众关切的问题,更好地把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统一起来,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群众心声统一起来,把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通达社情民意统一起来,不...  相似文献   

6.
坚持新闻的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原则,是做好新闻宣传工作的基本要求,是新闻工作者任何时候都必须恪守的重要准则。而增强群众观念,是坚持新闻宣传党性原则和提高新闻宣传质量的关键之所在。  相似文献   

7.
如何改进新闻宣传质量、提高新闻宣传效果,是党报新闻工作者永恒的课题。新的历史时期,党中央明确提出,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从“三贴近”入手,改进和加强新闻宣传工作,为新的历史时期党的新闻宣传事业和广大新闻工作者指出了方向,提出了目标,“三贴近”成为新时期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的着力点和突破口,也是党报新闻工作者做好新闻工作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8.
典型宣传作为一种重要的新闻宣传方式,在引导群众、教育群众、鼓舞群众、激励群众方面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充分发挥典型宣传在“唱响主旋律”中的领唱作用,切实增强典型宣传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已经成为各级新闻媒体和广大新闻工作者的共识。《衡水日报》2006年、2007年先后对林秀贞、王晓勋这两个重大典型进行了宣传报道,均获得巨大成功。  相似文献   

9.
新闻报道要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这是对新闻工作者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多出作品,出好作品的一个基本要求。我们的各级党报,是党的喉舌,也是人民群众的喉舌,我们要面向人民群众办好党报。党报新闻宣传的源泉在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中,党报新闻宣传的直接对象是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10.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正在全国新闻战线持续深入地开展着,这是坚持党的新闻事业性质宗旨,履行新闻工作责任使命的必然要求,是增强新闻宣传吸引力、感染力的重要途径,是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新闻工作者综合素养的有效举措。许昌电视台以开展"走转改"活动为平台,抓住新闻报道的关键点,回应基层群众的关注点,把握服务社会的着力  相似文献   

11.
无论是从实现新闻宣传工作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这"三贴近"的角度,还是从强化对新闻工作者进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新闻职业道德这"三项"教育的角度,以及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深入学习毛泽东新闻  相似文献   

12.
正党的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做好宣传思想工作,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这就是要求我们新闻工作者只有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新闻宣传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的伟大奋斗和火热生活,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使新闻报道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才能更好地宣传群众、动员群众、服务群众,真正达到舆论引导、宣传教育、凝心聚力的效果。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把党性和人民性有机统一起来,牢牢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这就切实  相似文献   

13.
报纸新闻宣传的感召力和影响力,是反映和衡量新闻单位或新闻工作者办报导向、办报质量、办报艺术与办报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报纸,特别是党报,应不断增强新闻宣传的感召力和影响力,这是党的事业的需要,是时代的要求.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希望,也是新闻工作者的职责。  相似文献   

14.
姚书铭 《新闻知识》2012,(10):112-113
新闻已经不是新近发生的事实,而是正在发生的事实。随着电视新闻的现场直播,随着用手机随时随地上传信息的网络新闻的诞生,新闻已经不是过去时,而是正在进行时。搭乘着时代快车的新闻工作者,如何在瞬息万变的生活中用事实说话,最有效的途径是,贴近,贴近,再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新时期党的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原则。电视新闻工作者践行"三贴  相似文献   

15.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对新闻宣传工作提出了新要求,要求新闻工作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高度重视反映人民群众的心声,使党的主张和人民利益更好地统一起来。强调新闻报道要进一步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指出这是用“三个代表”统领新闻宣传工作的必然要求,是增强新闻宣传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的根本途径,是新闻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工作原则,是对新闻工作者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做好工作,提出的一个很具体的基本要求。它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而且具有更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胡锦涛总书记在考察人民日报社时,对新闻宣传工作引确提出"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并着重就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提出"五个必须"的明确要求,这是对我们党新闻宣传工作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在新时期开创新闻宣传工作新局面的纲领性文献,也是对新闻工作与时俱进的新要求,作为新闻工作者必须回答好这一时代命题.  相似文献   

17.
杨先慧 《青年记者》2012,(15):39-40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人民群众民主法治意识逐步增强的新形势下,舆论监督作为新闻媒体的一项重要功能,其作用日益得到党和政府的肯定与支持,也越来越为广大群众关注和欢迎.面对党和政府的厚望,面对人民群众的企盼,党的新闻宣传媒体和新闻工作者,无疑要更准确、更有效、更全面地掌握和运用好舆论监督这个"武器",让它在更大的程度上造福于党和人民.因此,如何处理好开展舆论监督与服务稳定大局的关系,成为新时期党的新闻宣传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丁子洋 《新闻实践》2003,(12):45-46
在新闻报道中坚持"三贴近",是党报新闻工作者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有效途径。"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说到底,就是要在新闻宣传中多关注热点问题,多反映群众的呼声,多报道基层的内容,按新闻规律办事。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引导好社会舆论,为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结合《酷暑毁掉百万菌棒香菇生产遇新难题》一文的编辑,笔者谈些实践"三贴近"、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体会。一、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引导社会舆论为中心工作营造良  相似文献   

19.
不断提高新闻宣传质量,是党和政府及人民群众对新闻单位和新闻工作者的殷切希望和严格要求,是新闻单位和从业人员应尽的职责和努力奋斗的目标。作为《乌鲁木齐晚报》记者,笔者在多年的采访工作中深刻认识到:做好新闻策划,是提高新闻宣传质量和引导舆论走向的最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0.
吴玉峰 《报刊之友》2013,(10):126-126,137
如何面对新形势做好经济新闻宣传,使群众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及时、准确、全面的掌握国内外和本市的经济信息,是新闻工作者面临的一个新课题。作者立足铜川实际,通过深入的调查和分析,提出了通过舆论引导、围绕特色、加大创新等手段来加强经济新闻宣传工作,对于地市广播媒体做好经济宣传工作有着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