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们在手机上"看"原版报纸,将很快变成现实——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攻关,我国科技工作者日前研制出一套能在手机上原版再现报纸的新媒体手机数字平台。  相似文献   

2.
王林 《军事记者》2010,(10):49-50
数字报,国外叫报纸网络版或电子报纸,即E—paper或者digital edition。它是以互联网为载体,将传统纸质报纸的内容数字化后表现出来的一种媒体形式,最大特点是能够将报纸版面“原汁原味”地呈现在网上。  相似文献   

3.
周锋 《今传媒》2010,18(10):114-115
媒介的发展历史表明,每一种新媒体的出现都深深影响着以往的旧媒体。如今,在经数字技术催生而产生的新媒体的冲击下,关于"报纸消亡"的声音不绝于耳。数字新媒体的诞生改变了传统媒体的生态环境,重创了传统媒体的生存与发展,尤其是报业。但数字技术也为报业的涅槃提供了机会,这正是基于数字技术的媒介融合。  相似文献   

4.
出版业要走向数字出版,必须挣脱过往以"书"为主的出版思维,将"书"视为一种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服务",而非是一种"内容"——运用所有消费者会使用的数字工具来接触他们,打破旧的出版形式,凭借由电子书阅读器等硬件的功能设计,将内容激活,创造新服务。  相似文献   

5.
以网络、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的问世,使报纸这一传统媒体遭受到巨大的打击。所以现代报纸一般有两个转型趋势,一是变成数字报纸,在网上发行,可以说是为了尽快和新媒体进行融合;二就是变成免费报纸。“免费”将来会成为人们愿意从纸媒报纸上获取信息的唯一原因,这是一个趋势。蚓匕京娱乐信报》和北京地铁运营公司合作,向“地铁报”转型。北京地铁里每天有500万人的客流量,如果每5个人里有1个人拿起一份免费的《信报》阅读,那么《信报》马上就能成为北京日发行量最大的报纸。虽然发行没有任何资金回收,但是这样巨大的发行量,毫无疑问会吸引支撑报纸真正的大头——广告。  相似文献   

6.
都市类报纸要想在新媒体冲击下找到脱困的途径,就必须以市场化的理念来经营报纸,真正弄明白"报纸办给谁看、读者需要什么、怎样满足他们"这三个核心命题,并把服务读者变成一种自觉和习惯。  相似文献   

7.
<正>信息技术革命使全球报纸出版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作为内容产业核心价值的提供者,报纸出版业正在将这一挑战转化为新的发展机遇。发展数字报业已经成为未来报纸产业应对挑战的首选。许多报业集团开始将"电子报纸"列入振兴报业的发展规划中,也将成为将来报业发展的趋势。四川日报报业集团不仅顺应发展的趋势进行"电子报纸"等新媒体的尝试,同时还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历史资料实现增值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8.
一、手机出版的概念和类型 所谓手机出版,是指将已加工后的数字作品以无线通讯技术为手段,按照特定的付费方式向手机用户发布的一种出版形式.在这里,"加工后的数字作品"主要是由手机的内容提供商来供应的,包括报社、出版社、唱片公司、网络运营商等来提供,或者由移动运营商自己提供.数字作品的内容包括新闻、小说、漫画、音乐、游戏、图片等;"按照特定的付费方式"包括包月收费、按条计费和按流量计费等多种模式."发布"的意思主要是说它是一种大众传播行为,而不是一对一的互动.手机出版使手机从人际传播工具变成了大众传播媒介.  相似文献   

9.
传媒资讯     
国际电子报纸引发新的革命本月,比利时的财经类报纸 DeTijd 将开始出版测试版的电子报纸——内置有数字墨水的低能耗数字显示屏。这只是对试图成为报纸业界iPod 的电子化纸张技术的一次新的试验,包括纽约时报在内的其它报纸集团也在进行类似的试验。目前,电子报纸设备不能显示色彩,只能提供16种灰度梯度,而且显示屏不能弯曲。据英国的 Plastic Logic等电子报纸技术开发商称,他们正在开发能够弯曲,而且重量仅比一张纸重的设备,尽管这样的设备可能只能显示灰色,但它们却可能吸引一些广告代理机构的参与。  相似文献   

10.
面对互联网的冲击,很多学界和业界的主流声音认为报纸已经处在生命周期的衰退期。但在报纸整体遭遇唱衰的情况下,很多专家却看好本地化的报纸发展,如美国社区报研究专家Jocklauterer就曾说过:"对大报是危机,对小报意味着机会。"南加州大学安能博格数字未来研究中心发布的报告也认为,虽然报纸作为整体将"衰退",但是仍然有一些报纸会生存下去,这就是那些规模占据了两端(最大和最小)的报纸。该中心预测,  相似文献   

11.
报业"寒流"再次袭来.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弗朗西斯·加利2011年11月3日说,数字报纸将在2040年取代纸质报纸,而在美国,它们将于2017年消失."美国报纸六年后就消亡",这是自报纸被人称为进入"严冬"以来的最悲观的论调,自然又引起业内外重大震荡.中国报业怎么办?从接触到的一些纸媒管理者来看,并没有想象的那么悲观.笔者认为,要立足中国国情去思考,在这一前提下唯继续创新才是出路.全世界的报纸2040年会不会消亡,笔者无法判断,至于美国报纸6年后是否就消亡,笔者在一个论坛上与人争论过.我说从美国新媒体的发展和社会经济文化状况来看,肯定还会有一大批报纸跨台,但六年时间一闪而过,真的全部报纸在美国就消亡?不可能!大量报纸垮了,留下少量的稀有之物一定还会有人珍爱.  相似文献   

12.
苟凯 《中国传媒科技》2012,(21):40-42,2
在传统广告还是报纸支柱产业的今天,谈广告是否会成为报纸副业的话题,是否会让大家觉得"傻得可笑"……纽约时报的主要收入来源从广告主变成了订户——而这当中贡献最大的当属电子版用户。这是历史性的一刻,传统媒体以后也许再也不必像现在这样依赖广告了,广告有可能成为传统纸媒的副业。  相似文献   

13.
陆扶民 《传媒》2011,(9):31-32
在这世界上,目前还没找到一种死亡的媒介,就像电视出现时有人预言广播将会被淘汰,有谁会料到"汽车社会"的出现令广播生机盎然?我们有理由相信,在"2043年春季的某一天"清晨,报纸依然飘着墨香摆放在餐桌上。因此,考察报纸生存环境的变化,辨别当前报纸变革的方向和驱动力,对推动报业发展来说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报纸版面设计理念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纸版面的编排设计从操作上看属于技术层面的东西,这样就有了只要会画版,或者会使用相关的排版软件,编排人员就能够编排设计出高水平的版面来的观点。这实际上是对报纸版面编排设计的一种误解,因为在编排设计之前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它还涉及一些重要的排版设计理念,或者说是原则。本文将就这个问题谈一谈笔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辰目 《传媒》2007,(6):1-1
翻阅了一下本期的内容板块,前面是期刊"唱主角",后面是报纸"扛大旗".尽管对于世界期刊大会的回眸不乏精到之处,尽管我国的期刊产业也有强劲而又蓬勃的发展,尽管期刊人的姿态也还充满信心,但是一个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是,在数字化的征程中,刊慢于报.你看:报纸都在奢谈数字战略了,而期刊还在小心翼翼地进入,甚至有的期刊老总表示:现在的期刊发行市场稳定,或稳中有升,为什么要急着结缘"数字",弄得不好,可能还会功亏一匮;在数字版权保护技术与规制未充分完善的情况下,报纸已经卫星传输,即时可取了,而期刊更多地还是在走实物销售路线;报纸的数字化已开始形成自己的赢利模式了,而期刊还更多地拘泥于或陶醉于自己传统的纸质模式.这其中是什么原因呢?试分析之:  相似文献   

16.
任琦 《传媒》2012,(10):29-31
正编者:今天,中国报人已经听惯了衰亡的哀歌。但对他们来说,如何令传统报纸在多媒体、数字化的时代准确定位甚至重新创造自己的未来成为比担心更重要的事情。于是,我们看到国内的报业同仁纷纷把触角伸向不同的数字平台,而随着3G技术的普及与应用,这些数字平台将会拥有更强的承载能力。只是,这样的发展策略是否真的有效?全新的数字平台中,哪一种能够代表报业未来转型的方向?中国报纸媒体的尝试又进行到了哪一步?为了回答这些尚在争论中的问题,本期《报业观察》栏目策划了"报纸与新平台"专题,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郭乐天 《传媒》2007,(6):24-25
何谓"数字报纸"? 数字媒体是这两年中国传媒界遭遇"寒冬"之后的一个热门话题. 何谓"数字报纸"? 概括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闵大洪先生下的定义,"数字报业"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利用数字技术改造报纸传统的生产方式,包括印前、印刷、发行、管理等各个环节;二是利用数字技术"重塑报纸出版业的行业边界和业务形态,推动多元传播格局下报纸出版方式和报业经营模式的转型,实现报业核心竞争能力与信息网络传播技术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8.
舆论,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在报纸上"呼吁"一下,就叫"舆论"吗?未必.那只是个人或者报社的声音,未必能代表大多数人的心意. 毫无疑问,民意调查就是舆论的一种,而且是一种"精确的舆论",可以量化到小数点的舆论.它很清晰:赞威或者反对,一目了然.从这个角度来讲,民意调查这种"精确的舆论",似乎更具权威性,更具说服力.不管怎样,它是在用数字说话.  相似文献   

19.
正这是一个传媒业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伴随着传播新技术的广泛使用,当人们还在争论"报纸将死"会不会真的到来时,方兴未艾的新媒体已经势不可挡地在传媒产业中攻城占地,日益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新媒体做了如下定义: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网络为载体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介。由此可见,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数字电视等。而智能手机的普及,让  相似文献   

20.
当前,面对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的冲击,报纸在夹缝中生存举步维艰.尽管报业数字化势不可挡,一些报纸也投入人力物力开始尝试办网.但因观念滞后,人才缺乏等问题,目前很多数字报只处在照搬纸质版的初级阶段,简单地将封闭的报纸电子版照搬到开放的网络上,自然会遭遇吸引力和点击率较差的尴尬.如何办好数字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