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陈芊芊 《新闻界》2006,(6):95-95,105
国际传播在广义上包括各种形式、各种信息的跨国、跨文化的交流与传播。狭义上只指以大众传播媒介为支柱,以国际范围内的受众为对象的国际间的信息交流与传播。本文所提到的国际传播主要指狭义上的国际传播。在我国,新闻传播按使用的语言和针对的受众对象这一标准分为对内传播和对外传播。对内传播是指用中文并针对国内受众而展开的新闻传播活动,对外传播就是用外语(主要是英语)开展的新闻传播活动,针对的受众是国际受众。  相似文献   

2.
《百家讲坛》传播效果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传播效果,是指受众的心理在传播前后发生的变化。它通常有双重含义。狭义上是指传播者带有说服动机的传播行为在受众身上所引起的心理、态度和行为上的变化。广义上是指传播活动尤其是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介的活动对受众和社会所产生的一切影响和作用,包括直接的、间接的、显形的、潜在的。大众传播活动都具有目的性,但能否产生预期的传播效果与媒介传播内容和方式是否能满足受众的心理需求、受众的特征、媒介的素养等有着密切的关系。近两年来,央视10套《百家讲坛》栏目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传播效果,引起了学者和广大观众的关注。这…  相似文献   

3.
杜永明 《新闻界》2002,(3):36-37
国际传播指是以民族、国家为主体而进行的跨文化信息交流与沟通,它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国际传播是指国与国之间的外交往来,包括首脑互访、双边会谈以及其他相关事务。狭义的国际传播是指以大众传播为支柱的国与国之间的传播,它是随着大众媒介的出现,随着信息全球化的逐步展开而兴起的。[1]本文主要探讨的是狭义的、以电子传播为主要内  相似文献   

4.
殷莉 《声屏世界》2009,(4):15-16
风险传播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风险传播是指对风险评估、风险预防、风险应对和应对结果的报道。狭义的风险传播是指在风险还没有变成现实的灾难之前对风险争议的呈现、发起及风险沟通,其目的在于达到风险信息与意义的传递与分享。本文的风险传播是指狭义上的风险传播。  相似文献   

5.
贾静文 《新闻窗》2015,(3):76-77
微传播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微传播是指以微博客、手机短信、彩信、飞信、QQ、MSN、户外显示屏、出租车呼叫台等为媒介的信息传播方式。狭义的微传播是以微博客为媒介的信息传播方式。以微博客为媒介的微传播,是去中心化的裂变式多级传播模式,传播碎片化信息,借以实现自我表达、交往需求与社会认知。1我们在这里采用"微传播"的广义定义,依据这一定义,如今流行的社交软件微信已然是微传  相似文献   

6.
一、研究设计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在传播学研究中,大众传播的效果研究可以分为广义的和狭义的两种.广义的效果是指大众传播的内容对受传者和社会所产生的一切影响和效果的总和;狭义的效果是指带有说服动机的传播行为在受传者身上引起的心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本研究主要通过公众调查,了解大众传媒(广州本土电视传媒)对广州亚运会的舆论引导在受传者(广州市民)身上所产生的影响和反应.  相似文献   

7.
李艳秋 《记者摇篮》2012,(12):16-17
在传播学上,新闻动机是指激发和维持传受者进行新闻传播活动,并导致该活动朝向某一新闻目标的心理倾向和动力。而所谓的"传播效果"通常具有双重含义。狭义上,它是指带有说服动机的传播行为在受传者身上引起的心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从这个角度衡量,传播效果指传播活动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传播者的意图或目的。广义上讲,不管传播者有没  相似文献   

8.
赵勇军 《新闻窗》2011,(4):111-112
新闻策划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新闻策划,是指新闻传媒的形象策划;狭义的新闻策划是指新闻采访策划,即新闻业务中的"战役"策划,指新闻传播工作者在一定时期内,为了达到某种传播效果,对具体的新闻事实的报道所作的设计与规划,  相似文献   

9.
正理清文化和文化产业的理念及范畴,是探讨纪念馆设置意义的一个基本问题。文化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狭义文化一般是指人类精神生活过程及精神生产的成果,它包括科学、理论、教育、文学、艺术等。相对广义文化,纪念馆属于狭义文化范畴。产业之于文化,  相似文献   

10.
大众传媒和传媒大众化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大众传媒,即大众传播媒介,是大众传播活动的中介物,广义包括的较多,狭义是指报纸、广播、电视以及通讯社、新闻性期刊等。传媒大众化,则是指媒介的传播形象、传播取向、传播定位。提出研究并重视传媒大众化倾向这样一个问题,是新闻理论及实践面临的一个重要的课题。传媒大众化,是指20世纪90年代以来传媒反映时代、反映时尚、适应大众的一种传播形态。传媒文化是社会大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包括媒介文化、通俗读物、流行音乐、广告文化及时装模特等亚文化,其倾…  相似文献   

11.
正中原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中原是指黄河中下游地区,狭义的中原又称中州,即河南省。本文所讨论的是狭义的中原。中原文化主要包括"根"文化、"中"文化、"农"文化及"商"文化等。影像是继文字、印刷之后影响力最大的传播工具之一,已成为当代最主要的文化传播符号。当前,网络为影像的传播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使影像在人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并时时影响着人们的观念和判断。因此,利用影像来传播中原文化,以文化带动经济的发展是建设中原经济区的首要选择。  相似文献   

12.
对于文化,虽然没有一个固定的概念,但多数人对此仍然有比较一致的看法,这就是承认文化有广义与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狭义的文化专指语言、文学艺术及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产品.……  相似文献   

13.
手机由于具有传播上的双向性、互动性以及外形上的便携性,在社会危机事件发生时作为人际传播的载体而异常活跃;同时又由于其信息传播的即时性、有效性,以及在现代社会中的普及性,成为解决危机、发布公共信息的一项有效途径:如此结合了小众传播与大众传播的手机,在传播中对危机的漫延与化解,使其呈现出一种传播形态与效果上的复合性。  相似文献   

14.
报网互动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报网互动是从媒介融合的角度而言,两者是媒体的互动;狭义的报网互动指的是报纸与网络上开辟某个专栏,这主要是栏目的互动。传统的纸媒与互联网的融合既是媒介进化的必经阶段,又是纸媒在电子传播领域的一次摸索性延伸。这种融合由媒介的进化与广大受众的共同需求所决定。  相似文献   

15.
科技以人为本,科技传播以人为本。大众传播是公众获取科技信息的最主要途径。从这一点上说,科技记者是广义的科普人员。本文明确以人为本在科技传播中的定位,以“百姓视角”为切入点,人新闻报道主体与受众主体两上方面,阐述了“百姓视角”是科技的出发点、影响力和宗旨所在。科技报道的百姓视角,强调对人的生命关怀、对人的本质关怀,努力建构报道主体与受众主体之间的新型关系,给现代受众新鲜的新闻体验。实践以人为本的新闻传播理念。  相似文献   

16.
刘荣 《编辑之友》2011,(8):76-78
网络出版的内涵有两种界定:广义上信息通过互联网向大众传播都可以叫网络出版,狭义上的网络出版是指出版单位通过互联网向大众传播信息的过程。本文采取广义定义,是因为个人化和互动性正是互联网区别于其他传统媒体的魅力所在,也是公众选择网络阅读的主要原因。这两点特性从网络出版物的外延分类  相似文献   

17.
从对话意识谈我国媒体对外传播的跨文化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外传播的跨文化特性 新闻既是一种传播文化,又是一种文化传播。①从文化学的角度而言,新闻传播是一种典型的大众传播文化。新闻传播文化的基本特征,在于它的传播性和大众性,这就要求这种文化在内容选择和传播手段上必须符合一定时代与公众的普遍要求,而且必须主要以新闻形式和大众传播媒介为载体进行文化的创造、传递与积累。  相似文献   

18.
文化是一个民族存在和发展的灵魂寄所和精神标志。文化的概念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上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上的文化,是指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我们平时所说的文化指的是  相似文献   

19.
现代社会对于不同形态的传播,在管理上是有所不同的。对于大众传播,要求传播者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接受相应的法律和道德约束。对于组织传播也有一定的要求和规范,而对于人际传播就不太一样,私人之间的交谈、交往和通信。  相似文献   

20.
传播学中,大众传播是指发送者将信息传播至受众。人际传播是指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有谈话、书信、打电话等,是社会生活中最直观、最丰富的传播现象。它们之间的差异是人际传播中存在反馈和交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