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武振平先生是我学习杂文写作的第一位"启蒙老师"和"开手师傅".从1958年至今,他当了我50年的老师.在半个多世纪前,武老师担任解放日报副刊<朝花>杂文专栏编辑.他当时以"马文"的笔名,名噪一时,发表了很多有见解的杂文.  相似文献   

2.
先解题——本文副题中的“两结合”,指的是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两者相结合。七年前,一个出版过自己杂文集的某杂文刊物编辑,在某地参加高等学校的自学考试中,发生了这么一件事——考题:杂文的定义答案:杂文是文艺性的评论批分:0 这位杂文编辑兼杂文作者的答案,为什么得了“0”分呢?因为,阅卷的标准答案是:“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综合。”他的答案与“标准答案”不一样,所以就吃了个“大鸭蛋”。  相似文献   

3.
编辑和著作家不同,著作家要具有一方面的专门学识,或者对某种艺术有所修练;而一个编辑,则需要有广搏的知识,当然他需要对一个学科有些研究,但是更重要的,他要有锐敏的观察力和正确的判断能力.为了做到这一点,读书是不能少的,而且要根据自己的需要,不断地积累资料.编辑工作和资料是不能分开的.有经验的编辑,都有自己的资料卡片或大小本本.资料日积月累,随着工作时间的延长和年  相似文献   

4.
编辑同志: 我是个通讯员,爱好写杂文。我觉得杂文也有些新闻性,又带有文艺色彩。但究竟杂文、文艺、新闻这三者之间有何严格的区别,还有哪些联系,我弄不明白,请编辑同志给以解答。  相似文献   

5.
无可置疑,生活是杂文的源泉。但是世界这样大,生活处处有,杂文作者囿于一隅,不可能事事都亲历,处处去生活,杂文创作的源泉不就有被堵塞之虞,它的文路不就有变窄之险么? 其实并非如此。文艺史上的事实已经证明:一个作家和艺术家大都有自己的生活基地。鲁迅青少年时代生活在故乡绍兴,由于熟知了故乡的人、事,他后来所写的小说,大都取材于那病态的、家乡的人们。晚年,他生活在上海,他的杂文创作也多取材于上海的世态。老舍是现代京味小说的始祖。他的小说、戏剧虽京味浓郁,却也反映了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的社会面貌。一粒沙中见世界,在一定意义上,作家愈  相似文献   

6.
指路人和师傅 我到解放日报文艺部后,部领导黎家健同志是我的顶头上司和直接领导人,也是我从事文艺采访和编辑工作的主要引路人和师傅.他分配给我的任务,一是组织、编辑<朝花>副刊上的杂文等言论;二是参与重要的文艺战役性报道,如华东话剧会演、青年京昆剧团学员毕业公演等;三是机动采访,报道一些文艺界名人、新苗等.如巴金、刘海粟、林风眠、于蓝、沈扬、才旦卓玛、祝希娟等.  相似文献   

7.
杂文的尖·热·雅·短上海元三《文汇报》的《笔会》对1998年杂文写作的要求是:尖、热、雅、短。我觉得这颇有针对性,对时下重温杂文使命,重振杂文雄风,不无益处。我对此四者有如下的理解。“尖”者,尖锐之谓也。就是要触及时事,揭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8.
去年秋季以来,圈里圈外关于杂文的概念、杂文与时评的关系、杂文的地位、作用和创作艺术等话题见仁见智、议论颇多.作为《杂文报》的一位编辑我想就"时评与杂文的发展趋势"谈一些个人的看法. 首先,我同意"民主兴时评兴"这一总体判断.时评之所以兴,首先是它有广泛的紧迫的客观需要.当前我国正处在大改革时代,要让旧的东西逐渐消逝,新的东西稳步诞生,很多人往往不辨新旧和好坏,需要有人指引和启示.杂文和时评都能承担这个任务.  相似文献   

9.
“帮助记者过坎儿。”当我写下这个题目时,很有点忐忑不安,怕引起误解:你当过编辑,所以自抬身价,总觉得编辑比记者高明吧!其实,这并不是我当编辑的体会,而恰恰是我当记者时的体会。我认为,一般说来,编辑在政治理论、新闻业务及文化知识素养等方面,应当比记者更高一些,才能胜任编辑的任务;其次,编辑所处的位置,使他得风气之先,更了解全局和宣传策略;再次,即使编辑水平并不高于记者,但他是记者作品的第一读者,所谓“旁观者清”,也还是会有一些真知灼见的,这对记者的进步无疑是一种助推力。  相似文献   

10.
笔者的几位文友,有写小说、诗歌、散文的,有写通讯、大特写、大纪实的,有写汇报材料、领导讲话的,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不爱看杂文。在一起闲谈时,他们很少谈这个话题。但最近有些变化,其中一人对我说,这些天《中国青年报》上的老猫连写了不少杂文说得很过瘾;另一个说,《人民日报》上的金采藢的杂文写得不错,《羊城晚报》的微音、农民日报的官伟勋,都写得多得很……他们忽然注意起杂文,很明显是专栏杂文家引起的效应。我由此想到,报刊为个人特设杂文专栏有许多好处。首先是它能集中发表某个好杂文家的杂文,使他的个人风格迅速凸现出来。东报发一篇,西报发一块,会淹没所有杂文家的风格。没了个人风格,报纸也很难树立自己的风格。其次是能够形成职业杂文家,推出大手笔。你给了某个杂文家一个专栏,他不可能再像过去那样在业余时间随随便便小打小闹,想写了写一篇,不想写就拉倒。写出好文章也行,写出坏的也可以;有进步更好,无进步也无所谓。因为没有压力!有了个人专栏,编辑要催他,稿子太差要返工;读者要挑剔,自己要面子。于是他就会加紧学习,狠练功夫。杂文作  相似文献   

11.
1935年7月,一名刚从燕京大学毕业的新闻系大学生接管了《大公报》娱乐副刊《小公园》的编辑工作。当他看到“副刊在创作上不能与杂志竞争,而杂文的路又不甘走时”,就决定他的副刊“必须奔向一个对读书界可能有重大贡献的书评——一种比广告客观公允,比作品论浅显实用的文字”。这个年轻的大学生就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和  相似文献   

12.
我与商子雍     
彭庆杰 《今传媒》2009,(12):86-86
原《西安晚报》总编辑助理商子雍,是我在传媒界的良师益友之一。我与子雍相识于上世纪80年代初,他时任《西安晚报》副刊部杂文言论编辑。  相似文献   

13.
杂文的功能     
上文我们对杂文的特点作了简要的介绍,现在我们来研究一下杂文的功能。每种文体都有自己的功能。杂文这种文体的功能是什么? 六十年代初期,《人民日报》副刊上有个很有名的专栏,叫《长短录》。在这个专栏的编辑方针中有这么四句话:表彰先进、匡正时弊、活跃思想、增加知识。我认为,杂文的功能就是这四条。第一个功能:表彰先进。对于先进的人和事,表扬之,歌颂之,这是新时代的杂文应该担负的使命。就是在旧时代,也有不少先进事物。在鲁迅的杂文里,也有一些歌颂新事物的作品。比如,他歌  相似文献   

14.
《人民日报》副刊杂文创办于20世纪50年代初,“文革”时期被迫中断,粉碎“四人帮”后恢复.当年,杂文被视为《人民日报》副刊的灵魂,发挥了一定的风向标作用,得到许多知名作家和学者的热心支持,同时也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杂文作者.1990年创办的副刊杂文栏目“金台随感”,事实上成了全国报纸副刊的一个名牌栏目,刊发了不少精品力作,有力推动了杂文创作.我自1975年大学毕业起,30多年在文艺副刊编杂文、写杂文,亲历和推动了《人民日报》副刊杂文的繁盛.在30多年编辑生涯里,我经历了许多不平凡的故事.  相似文献   

15.
目录学是一门博览群书,必须具有真知灼见的学问。鲁迅先生在他一万多册的藏书中,就有不少是属目录学的书,这是他写作之余“随便翻翻”的书。有一次,他很坦率地说:“现在有一些老实人,和我闲谈之后,常说我书是看得很多的,略谈一下,我也的确好象书看得很多,殊不知就为了常常随手翻翻的缘故。却并沒有本本细看。还有一种很容易到手的秘本,是《四库书目提要》,倘还怕繁,那么“《简明目录》也可以,这可要细看,他能做成你好象看过许多书”。(《且介亭杂文,随便翻翻》)鲁迅  相似文献   

16.
要有名牌意识,要有自己的代表作我来出版社18年了,感到要当个好编辑是要能抓到重点书、抓出重点书,有高质量的名牌产品,有自己编辑的代表作。我常常想:名作家为什么有名,就是因为他有他的代表作。不光是文学家,艺术家也有艺术代表作;体育名星有体育上的拿手好戏;著名教授有各自的科研专长;所以编辑应该有编辑各自编书的代表作,有名牌产品。我们当编辑的,头脑中要树立这种意识,要把工作重点放到抓重点书、抓高质量的名牌产品上来。  相似文献   

17.
杨子才同志是一位足勤笔健的老记者,一位忠恳敬业的老报人,一位统领军事新闻大军的老领导。对于我来说,他则是一个让人尊敬的老友与为文做人的良师。子才同志除了履行好一个记者、编辑和报社领导者的责任,尽心尽力地办好报纸外,还在杂文及诗歌创作等方面付出了很大心血,写下了大量作品。他的洋洋九册《萤窗集》,足以说明他杂文创作之丰,令人感喟有已。子才的杂文,往往是从古人先贤的轶闻趣事起始,边娓娓道来,  相似文献   

18.
感激·惭愧·祝愿徐兆荣在中国,从事记者、编辑工作或是新闻教学与研究工作的,恐怕没有人从未读过《新闻战线》。由此说来,我是幸运的:我不仅有幸成为《新闻战线》的读者,同时还是一个作者;而我更以为得意的是,当我开始在《新闻战线》上发表文章的时候,还是个在校...  相似文献   

19.
在新闻界,大多愿意当记者,不愿当编辑;而我却对编辑工作情有独钟。在编辑工作中,不少人认为当编辑容易;而我认为,当一般编辑容易,当一名好编辑难。 我在光明日报理论部从事编辑工作已经21年。体会最深的可以概括为两句话:“静如处子,动如英豪;既  相似文献   

20.
关于期刊编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让我说些什么呢?咱们都是当编辑的,都是同行;我又编过几种期刊,跟各位可以说是小同行。我就说说我是怎么当起编辑来的吧。我生长在一个编辑的家庭里。我的父亲叶圣陶,大家都说他是文学家,是教育家,是语文学家,其实他当编辑的时间比干什么都长,花在编辑工作上的心力比干什么都多,就是没有人说他是个编辑家。我父亲一九二三年进商务印书馆工作,开始正式当编辑,到一九六六年离开人民教育出版社,这四十三年间,他几乎没有放下过编辑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