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俾斯麦是德国乃至世界近代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他能对德意志帝国的统一,建立和崛起产生重大的影响,与其性格因素是分不开的,尤其在德意志统一进程中,俾斯麦的性格特点几乎影响着全部过程的方向和进展,本通过剖析俾斯麦的性格特点对德意志统一进程的影响,揭示了历史人物的个性因素对历史发展所产生的重大影响力。  相似文献   

2.
在俾斯麦的领导下,近代德国通过王朝战争实现了统一。这种统一不是普鲁士单纯的领土扩张,而是德意志民族的统一,更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俾斯麦在统一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俾斯麦利用德国的内战的成果,在北德意志联邦作好战争准备之后,就挑动对法战争而后发制人,俾斯麦达到了目的,打败了法国,统一了德意志,建立了德意志帝国,“这是一个特种的革命”。德意志帝国就是这一革命的产物,俾斯麦功不可没,但他对法国攻城略地,勒索空前的巨量赔款,结下民族仇恨,播下新战争种子的罪过,应该受到严厉批判。  相似文献   

4.
普法战争中的俾斯麦蔡秉颀1862年,正当德意志经济发展把统一问题重新提上日程时,俾斯麦出任普鲁士首相。他的政治抱负是由普鲁士完成德国统一。在当时能够和普鲁士争夺领导权的只有奥地利,打败奥地利,把奥地利排除于德意志以外,成为统一成败的关键。但这一任务是...  相似文献   

5.
俾斯麦认为德意志的统一必须在普鲁士的领导下进行。他了解到德意志的强邻俄国和法国都不希望德国统一,而在德意志内部,奥地利一定会同普鲁士拚死争夺统一的领导权,因此,普鲁士要完成德意志的统一大业,非以武力和战争为后盾不可。1862年他在议会上说“德国未来不在于普鲁士的自由主义,而在于强权”,“当前重大问题的解决不是用空话和多数人的决议所能解决的,要解决它只有铁和血”。他撇开资产阶级和议会的反对,擅自支付经费,进行大规模的军事改革,加紧扩军备战。他认为只要实现了统一,资产阶级就会拜倒在他的脚下。俾斯麦扫荡了阻碍德国统一的内外敌对势力,迅速走上了以王朝战争统一德意志的道路。  相似文献   

6.
德意志民族争取国家统一的斗争 ,延续了 30 0多年 ,到 1871年俾斯麦领导的德意志帝国成立 ,才算告一段落。德国从一个政治上四分五裂的国家成为统一的帝国 ,从一个备受强邻欺压的对象突然间上升为欧洲强国 ,俾斯麦对德意志民族说来代表着一种成功的道路。但是 ,俾斯麦的成功是否像一些历史学家所渲染的 ,是“以黑格尔的意义上自身完成了历史的法则” ?或者一些苏联史学家所斥责的 ,是“狂热的反动容克”“为加强反对势力统治”所作的努力 ?很显然 ,这是两种完全对立的观念。自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中国史学界已经抛弃了这种绝对化的观点 ,…  相似文献   

7.
名相俾斯麦     
俾斯麦是普鲁士、德意志帝国乃至整个欧洲十九世纪最重要的政治家、外交家。他统一了德国,并维持了德国的稳定,使德国成为欧洲大陆第一政治大国。  相似文献   

8.
一战爆发时德国民众所表现的"八月激情"发人深省。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本文尝试从不同角度思考其中原因,首先提出普通人对战争的心理预期、好武的军事文化教育、年轻人反抗父辈及所代表的传统理念、物质文明的过度发展等是引发反常"激情"的诱因。同时,进一步认为统一后德意志民族认同的复杂性、德意志自由主义在帝国建立后的逐步退却、帝国政治的不成熟以及俾斯麦和威廉二世的个人影响等是产生这一现象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9.
奥托·冯·俾斯麦(1815-1898)出生于普鲁士王国一个中上等容克家庭。1862-1890年间出任普鲁士王国宰相及外交大臣,并于1871-1890年兼任德意志帝国宰相和外交大臣。俾斯麦执政期间,推行“铁血政策”,自上而下地完成了德国的统一,并使统一后的德国逐步确立起在欧陆的霸权,从而使他成为容克资产阶级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因此,本文就从俾斯麦“铁血政策”的形成、实践、结果及其评价诸方面作一初步的探索,以求正于同行们。  相似文献   

10.
19世纪60-80年代末,是普鲁士统一德国和俾斯麦帝国走上世界强权之路的时代。普鲁士和德意志的政治领域、社会经济、化生活都处在“统一”这一时代的历史任务之下。统一为德国近代城市化的初步实现莫定了基础。统一推进了德国近代城市化的进程。统一和近代德国城市化之间的关系是互相作用和互相促进的,而统一恰恰是一种决定性的助力。  相似文献   

11.
俾斯麦在外交政策实施中,坚持“小德意志方案”、排除奥地利、使德国走向了统一。此后又利用“大德意志方案”把奥地利又拉拢到自己一边,完全孤立了法国。这样,不仅使德国,而且使欧洲保持了近二十多年的和平与稳定。在一定意义上,他正因他所建立的条约和反条约体系,导郅 报来德国成为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  相似文献   

12.
1871年,普法战争结束,德意志第二帝国实现了统一,欧洲大国之间的关系由此发生了变化,法国成为德国无法和解的国家。为了孤立法国,保护德国的安全,避免因为恐惧和嫉妒加上仇恨而出现的包围性联盟,俾斯麦从德国的地理位置、历史传统和现实情况出发制定了积极有效的东方政策。  相似文献   

13.
<正> 1871年,奥托·冯·俾斯麦“把德意志扶上了战马”,从而使德国来到了“复兴的门口”。仅仅在一代人手中,在短短的20年时间里,德国人创造了人类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到19世纪90年代,德国的经济实力已远居英法之上,列位欧洲之首。德意志民族以崭亲的姿态登上了世界舞台,令世人瞩目。 俾斯麦时代,德国统一伊成,百业待举。因而巩固国家的统一。为恢复和发展经济创造条件的“大陆政策”得以长期稳定地执行。然而随着德国实力的不断增强,容克资产阶级已不能满足于国内狭小的空间和市场了。“年青强大了的德国带着刚刚觉醒了的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不满其他大国角逐世界霸权而要将德国的影响扩以全世界”。90年代,威廉二世皇帝的登极开始厂“德国争夺阳光下地盘”的  相似文献   

14.
通过外交努力达到某种目的,是近现代国际关系的基本特征之一。在德意志统一过程中,普鲁士首相俾斯麦运用灵活、巧妙的外交手段,积极争取分化、孤立敌国,各个击破。外交努力在德意志统一中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5.
本文客观阐述了德国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历史选择了普鲁士,普鲁士选择了俾斯麦,俾斯麦缔造了近代德国。并由此得出“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国家统一的前提是民族统一”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19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德意志统一大潮中,出身于资产阶级的拉萨尔,却担任了“全德工人联合会”主席,而后违背马克思、恩格斯的意愿。选择了与俾斯麦的合作,客观上推动、加速了德意志的统一。拉萨尔这样做的原因,在于其对德意志民族统一任务的认识、民族主义的影响及其贵族式的英雄主义情结。  相似文献   

17.
论俾斯麦统一德国过程中的外交策略邢来顺关键词德国,俾斯麦,外交30年战争后,德国的统一已“不光是德国的问题”①,而是一个牵涉到欧洲政治格局变化的国际性问题。换言之,德国要统一,不仅要具备必要的内部条件,而且必须在国际上得到其它欧洲列强的首肯或排除它们...  相似文献   

18.
马克斯·伦茨是德意志帝国兰克学派代表,他运用兰克史观对俾斯麦与德意志帝国创建史进行了研究。在伦茨的解读下,俾斯麦控制了民族运动而将德意志民族国家置于欧洲国家体系之中。伦茨论断19世纪德意志问题的解决并不是以制宪的方式而是参照列强政治角逐。在既有的德意志邦联的框架中,普奥之间的竞逐是无法避免的。在19世纪50到60年代发生的邦联改革争议是普奥战争缘由,争议的责任在于奥地利的政策。俾斯麦制定北德意志邦联宪法依据其处理德意志邦联改革争议考虑。他以联邦制民族国家的形式构建帝国符合兰克学派对德意志问题的解读。总体而言,俾斯麦转化政治革命中的民族主权原则以服膺于普鲁士的欧洲列强政策,在这一意义上,他实施了一系列政治外交行动而建立起德意志帝国。  相似文献   

19.
俾斯麦在担任普鲁士首相时期,运用了一系列高超的外交策略,先后发动三次王朝战争,实现了德意志国家的最终统一。与此同时,意大利也通过阶段性的努力实现了统一。虽然俾斯麦时期的德意关系对欧洲大陆整体国际形势的影响与其它列强相较稍显微弱,但对于为实现国家统一,民族独立的两个国家之间的联系与影响而言还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20.
問题解答     
问:十九世紀德意志统一的兩条道路中,为什么未能“自下而上”,而是“自上而下”地由貴族地主來完成? 答:列宁在“奥古斯特·倍倍尔”一文中,关于德意志统一的两条道路問題曾指出:“当时德国的统一问题已经提到日程上来了。在当时的阶級对比关系下,这种统一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实现,即或者是通过革命,或者是通过普鲁士王朝的战爭。通过革命,就是是由无产阶級来领导并建立全德共和国;通过普鲁士王朝的战爭,就是巩固普魯士地主在統一的德国中的领导权。”(“列宁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292页)在德国统一的过程中,自始至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