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国家退耕还林还草的基本措施是“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根本目的是防治水土流失和土壤沙化。重点要退的耕地有,粮食产量低而不稳、水土流失严重的坡耕地,特别是陡坡耕地以及易造成土壤沙化的耕地。国家退耕还林还草的政策有:(1)国家向退耕户无偿提供粮食补助。每667平方米退耕地每年补助粮食(原粮)的标准是,长江上游地区为150公斤,黄河上中游地区为100公斤。(2)国家给退耕户现金补助。按退耕面积,每年每667平方米补助20元。(3)国家向退耕户提供造林种草种苗费补助。种苗费补助标…  相似文献   

2.
采用ViewGIS为工作平台,在大量采集有关地理信息的基础上,对文县2004年退耕还林规划设计作业图、文县地形图等相关栅格图进行矢量化后,创建点、线、面等新的矢量图层,建立退耕还林空间数据库(图库)、造林小班属性数据库、乡镇基本情况属性库等。通过数据接口,把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链接起来,并通过建立“0LE”图层,嵌入设计说明书,农户兑现花名册等档案,达到了退耕还林工程规划设计、工程验收、兑现补助等档案的可视化、直观化、动态化管理与实时查询,实现了退耕还林工程数据管理操作一体化和多源信息管理一体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乡村教师补助政策演进经历了四个阶段:萌芽阶段(1949-1977年)、初步发展阶段(1978-2002年)、全面化阶段(2003-2012年)、精准化阶段(2013年至今)。分析乡村教师补助政策的政策文本,发现其是在曩昔政策的基础上小幅度逐步调整的结果。基于林德布洛姆的渐进主义决策模型,我国乡村教师补助政策具备现实性、稳定性与连续性三大特征。我国乡村教师补助政策可借鉴渐进主义模型中的三原则,从考察曩昔乡村教师补助政策的有效性、精准推进乡村教师补助政策前沿化以及聚焦乡村教师补助政策发展现代化三方面调整政策内容,为乡村教师的物质保障决策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4.
省内简讯     
《河北教育》2014,(6):8-9
22个连片特困县乡村教师获生活补助 河北省教育厅、省财政厅日前联合下发了《关于落实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的实施意见》,决定从今年4月份开始,在涞水县、宣化县等22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县实施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为所属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含特殊教育)边远公办学校在编在岗(含特岗教师)的乡、村和教学点教师发放生活补助,不包括县城所在地学校教师。  相似文献   

5.
我国西北地区生态环境恶化严重,湖泊缩小或干涸,沙漠化日益严重,主要原因是人满为患、人为破坏.有关方面应对此高度关注,控制该地区人口过快增长,做好退耕还林、还草工作.  相似文献   

6.
我国西部地区在实施退耕还林还草过程中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逐渐显现出一些问题,如退耕农牧民的退耕行为波动较大,支撑点相对薄弱。因此,西部地区应选准、选好退耕还林还草的切入点,处理好“退”和“还”的关系,整体渐进、重点突破;要不断完善与退耕还林还草有关的政策保障机制和法律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7.
本分析了退耕还林(草)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经过10多年的实践,陕西省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成效显著,但在幼林抚育、科学经营、提高经济收益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建议明确相关政策,适度提高补助标准,实行规模经营和科学管理,不断提升工程效益,巩固建设成果,进一步促进陕西省退耕还林工程的可持续经营。  相似文献   

9.
过度农垦是乌兰察布荒漠化的直接原因之一,但不是深层原因。荒漠化的深层原因是影响和制约人们活动的政策。考察乌兰察布50余年的历史,在不同时期执行了不同的开荒、禁荒政策,呈现出阶段性变化。只有弄清历史上乌兰察布关于垦殖的政策及其成因,才能从深层次上认识荒漠化的不断扩展,才能制定出对症下药的、科学合理的治沙方案,才能更好地保护祖国北疆的生态安全。同时也有利于人们对现阶段实施的“退耕还林(草)、退耕还牧”政策认识的深化和巩固,避免政策出现反复。  相似文献   

10.
地处山区的漾濞县秀岭乡共有两个民办教师。今年建立的乡政府,了解到去年民师报酬中的集体补助部分没有兑现,决定马上补给。过去这个乡每人每月只补助8元钱,从八四年起,决定每人每月补助24元,加上国家补助部份,不低于公办教师的收入。并决定当月、半年、一年领皆可。为利于教师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退耕还林工程补助期满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分析,从宏观上提出了政策性建议。退耕还林工程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的一项重点生态建设工程,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工程量大任务艰巨,补助期满后有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12.
为加强退耕还林工程管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引导和帮助广大退耕农户发展退耕还林的后续产业,保护好农民发展非公有制林业的积极性。2005年3-4月,呼伦贝尔市林业局林政科、林业工作站组织人员深入扎兰屯市、阿荣旗、莫旗、鄂伦春旗等地,对退耕还林工程进展、政策兑现、管护措施、后续产业发展、确权发证和林权流转等问题进行了调研。调研组采取走访农户、现地查看、调阅档案、召开座谈会等方法,先后召开座谈会8次、走访9个乡镇、9个村屯、16家退耕户和12片地块。一、退耕还林工程取得的成效2002-2004年,扎兰屯市、阿荣旗、莫旗、鄂伦春旗四旗…  相似文献   

13.
陆良县民师报酬落实较好。目前,在全县范围内,85%以上的民师社队每月补助20元,龙海山区的一些乡村每月补助10元,三岔河区的清河乡每月补助25元。具体办法是采用固定工资加浮动奖。如清河乡,每月的固定工资20元,浮动5元。社队的补助,有的按月兑现,有的按季兑现,也有半年一次  相似文献   

14.
根据固原地区生态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目前退耕还林(草)试点建设经验与教训,提出该地区在今后的生态环境建设中应大力发展知识密集型草产业,建立科学的、高层次高效益的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5.
福建省财政厅、教育厅近日发出通知,在全省实施城乡低保家庭入园幼儿保教费补助政策。 《通知》规定,保教费补助对象为在全省幼儿园入园的农村及城市低保家庭幼儿,每生每年补助1000元,按学期发放。保教费补助资金原则上按照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免除学杂费确定的补助比例,由省、市、县(区)政府共同承担,省直幼儿园保教费补助资金由省级财...  相似文献   

16.
《云南教育》2007,(8X):15-17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以下简称新机制)实施以来,各地按照国务院要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证了新机制的顺利实施。但随着改革工作的进一步推进,各地也陆续暴露出一些问题,如一些农村中小学校还存在不同程度的乱收费、农村中小学预算工作不够规范、补助寄宿生生活费政策(以下简称“一补”)落实情况不理想等,需要引起高度重视,认真研究解决。  相似文献   

17.
黔西北地区水保型禾草筛选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贵州黔西北地区不同立地条件对禾草的生物生态学特性及水土保持性能的要求,对搜集到的黔西北地区45种水保型禾草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进行了系统研究,并采用模糊评分法对不同禾草进行了综合评分,筛选出了适宜于黔西北地区种植和发展的宜安草、草芦、鸭茅、毛花雀稗、苇状羊茅、扁穗雀麦等优良水土保持型禾草,为黔西北地区不同生境退耕地退耕还草、治理水土流失、发展草食畜牧业提供了科学的草种选择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朱赣鹰 《成才之路》2012,(21):59-59
西北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特征是"干旱",因此,教学应围绕这一点来进行。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明确西北地区的范围和地形特点。(2)理解西北地区自然景观的递变规律,并探讨其成因。(3)明确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及气候与地形、植被、河流的相互关系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4)明确西北地区的分布及我国主要的牧区。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读图能力。(2)用联系的观点认识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相似文献   

19.
三峡库区退耕还林必须坚持的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搞好退耕还林还草,尽快恢复林草植被是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建设的前提,是库区农村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选择。三峡库区退耕还林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政策引导与农民自愿相结合,坚持生态效益优先,坚持因地制宜,坚持与农民增产增收相结合,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坚持综合治理,坚持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相结合等原则。  相似文献   

20.
化雨 《宁夏教育》2013,(12):4-4
从教育部获悉,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财政部决定对连片特困地区义务教育乡村学校和教学点工作的教师给予生活补助。生活补助是针对乡村教师工作岗位的补助,不计入五险一金和退休费的计算基数,教师在岗时享有,离岗后自动取消。据介绍,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所需资金由地方财政承担,中央拨付综合奖补资金。地方将作为落实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的责任主体,自主实施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具体实施时间、补助范围和对象、补助标准和资金来源等,均由各地结合实际情况确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