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贾平凹在创作中塑造了众多女性形象,其中的女性之关显示出“客体化、欲望化”特征。他笔下多次出现的女性“自残”现象可做多重解读。女性的群体性“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不仅表现为自觉顺从男权秩序,也表现在忍受“自残”之痛,以争取生存和竞争的筹码;为了反抗男权,女性通过“自残”的方式毁掉美貌,打破自身的欲望化特征,以保持个人尊严,或祭奠男权秩序下脆弱的“爱与美”。  相似文献   

2.
以女性主义理论维度重新解读张抗抗的代表作《北极光》,“冰凌花”、“小鹿”、“北极光”三个意象,一方面蕴涵着女性对自身命运的抵抗与自我拯救,另一方面又表现出女性“寻找男子汉”的他救心理,及在虚幻的两性和谐图景中沉迷不能自拔的真实情状。  相似文献   

3.
马晓宇 《文教资料》2014,(31):143-145
在徐克的武侠电影中,女性抛却花瓶身份,成为江湖世界中一抹明艳的存在。拥有多元文化乡愁的徐克对于女性角色表现出温和、尊重而又中庸的态度。虽然徐克在人物形象和表现形式上均有所突破,但在原罪诱惑与两性关系的探索上,女性主体依然作为“他者”被介绍。刀光剑影中,女性终归还是带有奇观属性的诱惑者和“被看”者。  相似文献   

4.
生活磨炼了张艺谋,也赋予了他才华。当张艺谋以“赌徒”的文化心态,把自己的全部视点投注于电影事业时,实际上,他已经与女性形象结了缘。他由女性反观自身、观照人生之际,已经表现出他对于艺术独特而天才的追求。这追求使他在对传统文化与现代心理的交融中获得了一点深切感受  相似文献   

5.
作为台湾第四代作家,白先勇在文坛上享有“奇才”的盛誉。在他的小说主人公中,以女性形象居多,表现出他对女性的特别关注。本文就是在解析小说中女性形象的基础上结合了女性主义和人道主义的思想,以期更进一步发掘白先勇小说的文本价值,或许对白先勇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林语堂在小说创作中表现出鲜明的女性意识,他的小说把女性当作镜头的焦点,把传统文学中处于边缘地带的女性推到中心位置,并从各个角度加以审视、观照。但他又始终没有挣脱"男性本位意识"的局限。他的女性观既表现出尊重、崇拜女性的进步的一面,又表现出与男性本位意识藕断丝连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7.
师陀在他的《果园城记》中,自觉地表现出对女性的深切关怀。小说中表现出对女性与自然同一性的关注,批判了父权制文化下女性"他者化"的现象,展示出女性自我觉醒的受挫,企图构建一种女性与自然、女性与男性的新型和谐关系,呈现出作家强烈的生态女性主义哲思。  相似文献   

8.
王尔德被文学界誉为唯美主义作家、“现代第一人”,笔者认为他同时还是一位有着超前女性观的男性作家。19世纪后期兴起的女权运动和其家庭背景是王尔德女性观产生的主要原因。他的女性观在其作品和言行中均有表现。他所具有的女性观也应当是其“现代性”的表现。  相似文献   

9.
陈染的作品主题在于表现“女性的特殊存在”,表现女性所独有的心理体验,因而其笔触自然走向女性的内心世界.她的笔下的女性形象在现实世界给予女性的偏见、压抑及束缚中表现出内心世界的抗争,而这种抗争是如此苍白、困惑,甚至表现出心理畸形的特征,因而她们的意识是“残缺”的,生活方式也是“残缺”的。  相似文献   

10.
在以“革命”和“救亡”为主题话语的三、四十年代,少部分女性作家承袭着五四传统,创作出富有“性别批判”内涵的作品。其内涵主要表现在对女性意识觉醒的表现,对男权意识的批判与解构和对女性自身的审视与剖析三层面。她们在文化夹缝中进行性别抗争,为二十世纪女性文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将产国现代女性文学典范丁玲的创作放在西方女性文学史的大背景下,并置于中国现代女性精神发展历程中,进行考察,归结出中国现代女性美学特征及轨迹。文章认为,在女性寻找自我阶段主要表现为“自我性”,即以表现自我为目的,以自我表现为特征;在寻找男性阶段主要表现为对传统女性美学反叛的“反美学”,以及相应的雄性化美学;而在寻找整个世界阶段则表现为对前两个阶段美学的超越,显示出融合性和开放性特征。这些特征的演变,与现代女性心灵世界同构,又与西方女性文学同步,从而显示出丁玲的女性文学具有世界性。  相似文献   

12.
南非作家库切的长篇小说《耻》以种族隔离制度废除后的新南非开普敦为作品的地理背景,真实地再现出“白人至上”主义消退后黑人群体与白人后裔在这片土地上的相处状态。小说中一个个严酷的片段,不仅反映出后殖民时期的白人,尤其是白人女性在新南非的生活境遇,更表现出以露茜为代表的遗留在南非的白人后裔游走在“主体”与“他者”之间的身份认同困境。  相似文献   

13.
约翰·巴思是美国当代文坛上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作家,在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方面都为这一时期美国后现代主义文学做出了突出贡献,被誉为“美国有史以来最优秀的小说家之一”.他在《烟草经纪人》中通过塑造琼、玛丽等妓女形象,表现出对女性处境的同情和关注,映射出虚无主义的女性观.  相似文献   

14.
本借用女性主义学批评的理论和方法,对美国名作家霍桑在他的代表作《红字》中所表现出的女性意识进行探讨。在《红字》中,霍桑揭示出女主人公海丝特在清教男权社会中处于“边缘”地位,批判了男权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厌女意识;并且通过把女主人公海丝特的坚强和对不公命运的抗争同男主人公的软弱和对命运的无助进行对比,颠覆了男权社会把女性作为“客体”的传统观念,在自己的想象“红字”世界中为海丝特赢得了一个“主体”的位置。正是通过对海丝特这一女性人物的塑造表达出霍桑潜在的女性主义意识。  相似文献   

15.
在“五四”时期,巴金尊重妇女的意识在其作品中表现得十分明显。现代文学史上,以擅长塑造女性形象而著称的作家大有人在,而巴金则是其中极具特色的一个。他把自己真挚、纯真的情感倾注于他所塑造的女性形象之中,把圣洁的美德和深厚的爱都赋予她们,这是他心灵深处女性崇拜意识的反映。一、女性崇拜意识的表现如何看待女性,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尺。正如马克思说:“社会进步可以用女性的社会地位来精确地衡量。”在封建专制制度下,中国女性一直被反动的“政权、神权、族权、夫权”四道绳索捆绑着,被“三从四德”等封建思想禁锢着。然而,女性…  相似文献   

16.
叶圣陶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代有多方面贡献的文学研究会作家,女性是他早期小说的重要题材。他描绘了多种层次女性的生活与心灵,挖掘了女性的爱心,展示了女性心灵的美与善;并以之作为救治中国当时社会弊端的“药方”。既包含了“问题小说”作家的共性,也表现了他独特的视角与女性观念。其中不乏对传统审美的继承,也有明显的背逆。他早期女性题材小说富有“中国”的、时代的特征,也富有叶圣陶个人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90后”女大学生在女性主体意识方面与“80后”女大学生有很大的区别,在不同程度上表现出彷徨与迷失。大学是女性主体意识成长的关键时期,社会公共政策、高校、大众传媒要给予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8.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表现的最重要的思想就是他的先进的“女性观”。他以独特的视角,全方位的描写,成功地塑造了一群栩栩如生的突破传统观念束缚的女性艺术典型,充分展示了封建时代中国女性的精神世界和文化品格,表现了她们觉醒了的自主意识和叛逆精神,阐释了作者独特而进步的女性观。  相似文献   

19.
夏懿 《现代语文》2009,(10):105-106
男性作家有自己对爱的理解,从鲁迅的作品来看,他的爱的哲学中并不乏“母爱、童心、自然”,但与冰心等女性作家的纤柔、清新截然不同。在他的文风中,你可以体会到男性笔下深沉的爱、无语的爱。鲁迅曾自比“孺子牛”,他的作品有一种“牛劲”,而在他的作品中爱的表达可以说是“先出犄角后出头”,尖刻中透出深厚,朴实中显出深沉。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个政治失意、然而睿智圆通的知识分子 ,苏轼的一生是超越自我、超越困苦、对自由孜孜以求的一生。在“大我”与“小我”方面 ,他坚持“大我之利” ,表现了其人道主义和民本思想 ;在“从众”与“从己”方面 ,他独立特行 ,力排众议 ,不随波逐流 ;在“悲观”与“乐观”方面 ,他对个人得失不以为怀 ,表现出高超的幽默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