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毛泽东是一位具有深厚历史素养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家,他的史学思想博大精深。他的历史观来源于马克思的辩证唯物史观,其史学思想包括:历史发展矛盾论,历史发展动力论,历史发展整体论,历史研究目的论,历史研究方法论五大方面。他的史学思想对建国后史学研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其史观、史识、史学研究方法推动历史研究取得了大批成果,对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做出了贡献,同时由于其历史局限性和不适当的政治运动,对建国后史学研究也造成了一些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
孔子一生从事文献整理和教育工作,他在整理文献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对以往史学作了反思和审视,形成了许多重要的史学认识,对后世史学影响深远。而孔子作《春秋》,是借记事以明义、垂言以立教,寄寓了自己的政治理想,蕴含了"微言大义",《春秋》从多方面创立的史学传统,对我国传统史学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20世纪80年代以来,江泽民多次发表有关历史研究、历史教育和历史学习的思想,身体力行促进史学的发展。这些活动和思想对当代史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推动马克思主义史学中国化发展到新阶段: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不仅要在全球化视野下研究中国发展道路并构建具备较强理论影响力和学术阐释力的分析框架和解释范式,而且还要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的历史形态和现实模式,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这两项任务是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当代史学,尤其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的新内容和新的学术增长点。在完成这两项任务的同时,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将形成深具中国民族特色而又为国际史坛所认可的基本特征和学术品格。  相似文献   

4.
周秦诸子的言论与著述,蕴涵对于历史的深刻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礼坏乐崩、分裂动荡的社会环境致使周秦诸子通过总结历史以阐述政治主张,决定其历史认识既有着零碎性与片断性、政治性与实用性、主观性与随意性等方面的特点,也存在因为史料搜集、史学思想、治史方法等方面的原因而导致的局限.周秦诸子历史认识的特点与局限,对中国古代史学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西汉时期经学对史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汉时期,儒家经学成为统治阶级的主导思想和正统学术,对史学产生了深刻影响。一方面,经学的繁盛为史学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为史学编撰准备了宝贵的文献资料和著作形式,丰富了史学的历史认识和历史理论。另一方面,经学的独尊又使史学失去了独立的人格意识和认识模式,导致史学地位下降,沦为六艺之末,妨碍了史学的进步和成长。这可以从司马迁、刘向等人的著述中得到证明。  相似文献   

6.
西欧中世纪是基督教处于“万流归宗“的历史时期,浸没在神学中的西欧史学取代了古典史学,成为宣扬上帝主宰人类命运的宣传工具.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世纪历史学的全面倒退,相反,基督教史学通过改造西方古典史学使之在许多方面的思想都具有创始性.它所开创的世界整体史观,历史进步史观以及历史时间观等史学新观念,对近现代西方史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我们认为基督教史学在西方史学史中应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7.
从现代史学的角度看,孔子史学思想的特征表现为:以民本主义为核心的人文史观,以"《春秋》之义"为表现形式的史论结合方法,以"训诲史学"为宗旨的史学目的意识。孔子的史学思想奠定了中国历史学科的基本模式,并高出了希罗多德的史学思想,甚至在某些方面就是整个古希腊的史学思想也无可比拟。  相似文献   

8.
“仁”的思想是孔子儒家学说最富有特色的重要精髓,在孔子思想学说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中华民族的文化和思想观念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从“仁”产生的历史渊源入手,分析“仁”的本质内涵,具有积极的历史进步意义。  相似文献   

9.
傅斯年是近代著名历史学家,“史料学派”的创始人,其“史学只是史料学”的思想对近代史学的发展影响甚大。傅斯年史学思想的研究一直是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的重要内容,近些年来,这一领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主要体现为傅斯年史学思想来源研究日趋深入,史学思想内容研究日趋完善及史学思想评价的日趋客观。来源方面,学界摆脱了傅斯年的史学思想仅受到西方兰克史学的影响的单一认识,认为其史学思想的提出与西方其他史学思想的影响也密不可分;内容方面,纠正了以前对“史学只是史料学”的片面认识,从而更为全面地认识了傅斯年的史学思想;评价方面,更为客观地分析了傅斯年史学思想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但是,傅斯年史学思想的研究就整体而言仍显薄弱,主要表现为论著的相应缺失和论文质量的尚需提升等。  相似文献   

10.
《史记》记载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来源与事迹,意在说明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知识和理论体系是中华文化的传承,彰显其尊周循礼的积极入世的精神。司马迁的史学观是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先进思想,同时,司马迁有宣扬儒家主张的思想倾向。  相似文献   

11.
天人观是李柏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李柏继承儒家传统《易》学思想,提出了天人不离、事天静一之说;另一方面,又吸收心学与张载关学,以尽心知性知天为进路,提出天心人心不二、天地仁民爱物等观点。展示了身处明清易代之际的李柏对个体精神安顿的追求,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政治与史学恒相依相赖,互为利用,政治为历史编撰和史学研究提供动力和保障,史学则为政治欢呼,论证,鼓噪,政治刮什么风,史学就下什么雨,唐前五代史是唐朝初年官方组织编撰的正史,它因政治而作,倚政治而成,具有强烈的经世致用,为现实政治服务的色彩,突出地反映了古代史学与政治的这种关系。  相似文献   

13.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重要思想,但其中的"天—人"关系实际上应该包括"天—人"和"天—地—人"两套系统。这两套系统从先秦开始起源不同,在汉代,其差异又以天地祭祀之争的形式表现出来。在宋明理学各家之间的差别也可以从这两套系统的相异中找到根源。  相似文献   

14.
春秋时期的天人关系出现了极大的转变,完成了由天命中心论向人本主义的过渡。《左传》深刻地反映了这一思想转变,体现了春秋时代在敬奉天道的基础上,以“德”为基础,将“敬天重人”和“保民重民”结合在一起,高扬人道的价值,理性地构筑天人关系,并且对后世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5.
《左传》和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都试图从人事本身寻求历史变化的原因,体现出鲜明的人文主义特征。《左传》承认神、自然与人事之间的内在联系,在神、自然与人之间的张力关系中主张以人为本;而修氏《伯战史》则否定了神、自然与人事之间存在必然联系,强调天人相分。两书都从人事本身寻求到了历史变化的最终原因。《左传》认为,历史的变化实际上就是民心向背转移的反映。民心,即善是推动历史变化的根本原因。伦理道德与历史的变化是一致的。而修氏《伯战史》则强调人性中的贪欲、权力欲等欲望在历史中的作用,把"恶"作为最终推动人类历史变化的原因。正义等伦理道德与历史的发展是相背离的。两书以上历史思想及特征,根源于中西古代的思想传统。  相似文献   

16.
“天地之性人为贵”这一命题,首由《孝经》提出,至汉代被固定下来。此命题的产生有其历史根源。“天生烝民”便肯定众民都是天之所生。周代以来的重民思想,则强调了民众的作用。先秦儒家提倡人伦道德,人文精神得到了大发扬。传统解释人何以贵主要有两点:一是讲人体象天地,奇妙无比,二是讲人具社会意识,与万物相区别。从天人合一观念中衍生的对人的价值的肯定和平等思想,在封建专制时代,特具积极意义。古代文学中表现的人间平等观念,人与自然和谐一致的观念,重视人命的观念,都受到“人为贵”这一命题的影响。在历史上,这一命题还具有反对偶像崇拜的意义。这一命题的现实意义是:人必须自尊、自重、自爱,才能建立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才能向理想的社会迈进。  相似文献   

17.
世界问题作为存在问题的展开和具体化,在海德格尔思路历程的不同阶段形成主题。具体表现为:前期以此在与此之在的反正关系表现出来;中期以技术世界与艺术世界的反正关系彰显出来;后期以天、地、人、神间的反正关系表现出来。这些思考展现出海德格尔思想的主题是实现世界世界化、物物化的状态。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哲学史上产生重大影响的往往是体系化的思想。秦王朝统一中国前夕编撰的《吕氏春秋》,以“法天地”为原则,综合道家、阴阳家等建构起了一个天道论体系。秦汉初期,儒家学派虽然遭到“焚书坑儒”的打击而退居民间,但以《春秋公羊传》为代表的经典注解之作,崇奉孔子“作新王”为万世立法,建构起了一个以儒为本兼融各家的王道论体系。董仲舒在吸收前人思想的基础上,将天道论、王道论体系合而为一,建构了一个天人合一的大一统的思想体系,在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深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两宋时期的史学在中国史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从史学思想的角度考察宋代史学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一个突出的现象就是史学出现义理化的发展趋势.这一史学趋势的盛行,促使两宋史家对史学的内涵、性质与功能等问题重新加以思考,提出了一些不同于前代的史学范畴.如何评价宋代义理史学的利弊得失,不仅对于正确认识宋代史学至关重要,而且对于全面估量传统史学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天人思想在中国早期思想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春秋时期出现了极大的转变,完成了由天命中心论向人本主义的过渡。《左传》深刻的反映了这一思想转变,体现了春秋时人在敬奉天道的基础上,高扬人道的价值,理性地构筑天人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