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温度是影响经济林分布的主要因素之一。各种经济林树种、品种的地理分布受温度条件限制。温度决定着经济林的自然分布,也对树木的生长发育、生理活动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关于对经济林要求温度的条件分析问题已经逐渐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众所周知,温度是约束经济林分布的一个主要因素。与此同时,温度条件影响着各种经济林品种和树种的地理分布。在很大程度上,温度不仅决定着经济林的自然分布,还对树木的生理活动和生长发育有着重要影响。简要分析了经济林的热需求以及冷需求,并深入研究了温度对经济林的伤害,旨在对经济林要求温度的条件形成直观地认识,更好地发展经济林。  相似文献   

3.
经济林是实现林业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结合的林种。经济林建设以其生产周期短、效益高、适宜农户经营的优势,成为沙区农业结构调整、开展多种经营的骨干项目。经济林基地建设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规模化经营及提高总体经济效益,经济林基地建设是我省西部沙区经济林发展和实现集约经营必由之路,本文根据西部沙区经济林的现状,提出经济林基地建设的初步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邓坤枚 《资源科学》2000,22(3):47-53
对我国经济(果树,木本粮食、食用油料)林1)资源的类型、数量、质量特征和开发利用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同时,探讨了经济林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如下的对策和建议:①把经济林的开发利用当作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来抓;②加强科技投入,提高经济林的优质良$经济林资源;开发利用;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经济林是中国特有的学科,包括经济林生产、科研和教学完整的体系.经济林不仅为工农业生产提供产品和原料,同时也为人民生活直接提供果品、油料、粮食及为人民健康提供重要药材等;并且经济林以其生产周期短、效益高、适宜农户经营等优势,在丘陵山区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中,作为开展多种经营的骨干项目,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就我国经济林规模化发展现状与其发展的前景展开讨论,旨在为我国经济林规模化建设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6.
提高特色经济林经济效益 加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根据云南山区面积大,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贫困人口多的现状,论述了在云南山区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林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作用,以及云南特色经济林发展历程、现状、存在问题等,并提出了提高云南特色经济效益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经济林是建设高产优质高效生态林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将生态林建设与经济林的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是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因此,分析当前我国经济林_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依据探讨推动经济林产业又好又快发展,提升林农增产增收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对我国经济 (果树 ,木本粮食、食用油料 )林1) 资源的类型、数量、质量特征和开发利用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 ,同时 ,探讨了经济林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出了如下的对策和建议 : ①把经济林的开发利用当作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来抓 ; ②加强科技投入 ,提高经济林的优质良种化程度 ,发展有国际竞争力的种类 ; ③大力发展和改造以及深度开发木本食用粮食、油料林等种类 ,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晋西山区红枣、核桃、仁用杏、苹果、梨、柿、山楂、花椒等经济林资源丰富,其产品在国内外均有一定影响。本文通过分析晋西山区林资源综合开发的内、外部因素以及开发现状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种植模式,指出综合开发利用经济林资源,是发展经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改善晋西山区贫困落后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目前经济林业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结合了作者多年来参与林业工作和项目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感悟,探索性的提出TJ2n强经济林建设的有效建议,对搞好经济林建设具有很好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1.
乌云塔娜,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经济林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助理、首席专家、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经济林栽培育种与林业生物技术创新研究,是全国木本油料学会理事、中国经济林协会杜仲分会副会长、中国仁用杏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杜仲产业促进会副秘书长、《经济林绿皮书》主编、《杜仲产业发展绿皮书》副主编.主持完成了我国特有天然橡胶和木本药用植物杜仲的全基因组精细图绘制,完成了仁用杏、鲜食杏、西伯利亚杏等8个蔷薇科植物叶绿体全基因组测序工作,建立了的仁用杏基因库和长柄扁桃异地保存基因库.  相似文献   

12.
经济林是商品林的一个分支,是以果、皮、花、叶、汁等为主产品的林种。它不仅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也有很好的社会和生态效益。而且在山区、林区发展经济林潜力很大,条件十分优越,是发展林区经济的新增长点,是值得重视,积极发展的新兴产业。  相似文献   

13.
浅议德钦县特色经济林产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钦县位于滇西北高山峡谷区,山高坡陡,耕地少,不宜发展农业机械化,因此、利用山区光照好和坡耕地多的优势,发展特色经济林,促进山区群众脱贫致富。分析德钦县特色经济林资源现状、种植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特色经济林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介绍了通辽地区主要经济林栽培树种——李子的园地选择、品种配置、规范化栽植整形修剪、土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技术。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河北省张家口经济林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找出其发展中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从而为其今后经济林产业的发展方向提供建议或对策。  相似文献   

16.
中国红豆杉属植物的濒危原因及可持续利用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理分布的局限性、竞争能力的脆弱性、天然更新的缓慢性、生境变化的无限性及粗放经营的掠夺性是导致中国红豆杉属(Taxus L)植物濒危的主要原因。可持续利用对策包括建立自然保护区、营建种植基因库及划建经济林开发区等。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研究呼和浩特市大青山山前冲积扇的自然条件 :土壤、植被、水文等前提下提出加快该区果树经济林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详述主要栽培技术及措施  相似文献   

18.
黄杰龙  王立群 《资源科学》2021,43(9):1863-1875
新一轮退耕还林在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农户增收方面被赋予重要期待。本文基于范围经济理论,利用贵州省的退耕农户调查数据,测算农户的间种的范围经济和范围利润水平,利用似不相关回归和面板Tobit模型分析间种对农户范围经济、范围利润和经济林管护的影响。研究发现,放松退耕地间种约束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其有效性的发挥还需进行相应的政策调整。具体表现为:①双作物间种的范围经济水平高于单作物间种,经济作物间种的范围利润水平最高。具体的,“经济林+豆类+薯类”的范围经济值最高,平均值为0.835;“经济林+豆类”和“经济林+烤烟”的范围经济水平最低,平均值分别为0.205和0.142;“经济林+豆类”的范围利润值最低,平均为-0.457,“经济林+烤烟”的范围利润值最高,平均为0.908。②间种强度与范围经济、范围利润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间种并非越多越好;间种强度每增加1%,经济林的成活率会增加3.0%,但随着间种强度的增加,经济林的成活率将逐步下降;③相比间种粮食作物,种植经济作物更不利于经济林的管护。本文研究结果可为巩固新一轮退耕还林成果提供现实依据和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随着西藏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经济林种植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文章分析了西藏高海拔地区经济林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以期对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实现经济林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张敏  王建  孙红叶 《西藏科技》2002,(12):26-28
西藏经济林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很大,经济林木的发展可以为果品系列化加工以及经济林木为原料的其它林副产品加工业发展提供充足的原料.通过在经济林区内发展种植业、养殖业、采集加工业,发展林粮、林果、林菜、果畜(禽)、渔畜(禽)、果畜渔等多种经营,最大限度地发挥经济林及其产地的综合效益,做到物尽其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