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从强化感觉到个性表达,色彩的运用是吴文英创作词的重要手法。梦窗词是一个五彩斑斓、红香翠妩的色彩世界。梦窗词中往往表现出随意赋色的着色方式和密丽华艳的色彩组合艺术特征,构建了华美凄婉的词风,开辟了瑰奇明艳的审美空间,进一步开拓出密丽幽深的词境。色彩的敷绘亦成为吴文英奇思、孤高的个性表达,成为吴文英独特人生境遇和创作思维的表征。  相似文献   

2.
说吴文英词     
吴文英是南宋词坛一位多产的词人。在我国词史上,吴文英引起过不少争论,他的词一向被认为隐晦堆垛,另外一些人却对他极其推崇。客观地说,吴文英的词善用典故,体物入微,遣词清丽,实为难得。文章分析吴文英赠尹梅津词,总结梦窗词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西麓,本名陈允平,号西麓.他在世时,词名已然不小,时人将他和吴文英并称.虽然西麓词在词坛上的地位和影响不及当时的王沂孙、张炎、周密等词家,但西麓词对后世词家的影响同样也是不小的.一是对清代浙派词人和常州词人的影响;二是在考证清真词的原韵上,对于佐证清真词、规范清真词之格律有一定的价值;三是历代词人词评家对西麓词有所偏爱,或称赏其词或品评佳句.  相似文献   

4.
西麓,本名陈允平,号西麓。他在世时,词名已然不小,时人将他和吴文英并称。虽然西麓词在词坛上的地位和影响不及当时的王沂孙、张炎、周密等词家,但西麓词对后世词家的影响同样也是不小的。一是对清代浙派词人和常州词人的影响;二是在考证清真词的原韵上,对于佐证清真词、规范清真词之格律有一定的价值;三是历代词人词评家对西麓词有所偏爱,或称赏其词或品评佳句。  相似文献   

5.
在宋代词史上,常将草窗词与梦窗词并列,合称“二窗”。大致的观点都认为周密的草窗词和吴文英的梦窗词创作风格比较接近,二人同属婉约派,同以雅正、合律的词学规则为典范。然而,两人的词作在风格、意境等方面也存在着差异。论文主要围绕他们的相似和相异两方面展开论述,以期较之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窥探二窗词的真实面目。  相似文献   

6.
南宋词坛,吴文英是最受争议的词家之一。其词晦涩难读,其生平事迹素来鲜有载述,而其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情事经历也一直扑朔迷离,少有流传。吴文英词作中大量的怀人恋情词究竟是分祭苏、杭二妾还是情悼一姝,学界考论纷纭,留有不少空白和疑点。而这对于进一步解读吴文英的生平和词作风格特征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7.
黄阳华 《贺州学院学报》2008,24(3):28-30,35
南宋词坛,吴文英是最受争议的词家之一。其词晦涩难读,其生平事迹素来鲜有载述,而其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情事经历也一直扑朔迷离,少有流传。吴文英词作中大量的怀人恋情词究竟是分祭苏、杭二妾还是情悼一姝,学界考论纷纭,留有不少空白和疑点。而这对于进一步解读吴文英的生平和词作风格特征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8.
吴文英是南宋词坛名家,他的词自南宋起就备受关注。通过阅读清代词论家对吴文英词的品评鉴赏,发现对吴文英词在清代的评价经历了三个时期:从清初的显现词坛、清中后期被词论家重新认识,而确立其宋四家之一的地位,直至清晚期跃至词坛顶峰。分析这三个时期的批评轨迹及原因,有助于我们了解有清一代的词坛面貌,对梦窗词也会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骚雅词派"是崛起于南宋中晚期的一个重要词派.其文学主张与创作实践,大都植根于《离骚》,崇尚雅丽、讲究音律为其基本宗旨."骚雅词派"的创作活动大致可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以姜夔、吴文英为代表,后期的代表词人有张炎、蒋捷、周密等人."骚雅词派"不仅推动与促进了"乐词的复兴",而且对于元曲的兴盛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宋元之际的王沂孙是一个颇有几分奇特色彩的词人。他的词,当时朋辈张炎赞作“琢语峭拔,有白石意度”。“自中仙去后,词笺赋笔,便无清致”(《琐窗寒》)。另一挚友周密亦以“玉笛天津,锦囊昌谷”见许(《踏莎行·题中仙词卷》)。但此后数百年中王沂孙及其词可谓声名寂寂,直到清代,经以寄托言词的常州词派大力推崇,复又声名陡振。常州派倡始者张惠言既已叹赏“碧山咏物诸篇,并有君国之忧” (《词选》),后继者周济更推之为宋词四大家之一,与周邦彦、辛弃疾、吴文英共同“领袖一代”(《宋四家词选目录序论》),并称赞  相似文献   

11.
宋词夜意象约出现8千多次,隐含在其中的审美精神因词人创作倾向不同而各显风姿,柳永夜意词表现出传奇小说精神,周邦彦意象词中灌注了苦恋意识,苏轼喜欢作月夜意象词,吴英则偏重于朦胧夜意象的营构。  相似文献   

12.
梦窗情词本事考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英早年在临安曾经与一位歌伎有过一段将近十年的恋情,时间是1222-1232年间。这就是他一再提到的西湖十年。随着吴英进入苏幕和这位歌伎的去世,这段情事很快就结束了。梦窗情词基本上就是对这一段情事的追忆,因而濡染上了中年时期的沉郁悲凉色彩。  相似文献   

13.
周是汉武帝时代政治舞台上极为重要的人物。司马迁、班固为这样的政治人物立传,却各具匠心。《史记·酷吏列传·杜周传》与《汉书·杜周传》相比较,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差别:一是形制有别,二传皆为纪传体,但形制稍有差别,司马迁将杜周与其他酷吏合为一传,而班固并没有把杜周列入《酷吏传》,却另为《杜周传》。二是取材有别,司马迁单取杜周事迹,连缀为传,而班固却附记杜周子嗣,资料丰赡。三是立意之别,司马迁主要着眼于个体之"士"与大历史观,认为杜周是依赖于汉代酷吏制度而存在的,班固则着眼于宗族发展和西汉历史,认为杜周是武帝时代极为重要的政治人物,也是杜陵杜氏家族的崛起者。  相似文献   

14.
南宋浙江词人吴文英用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究习考察南宋词人吴英的全部词作,可得出吴英词韵有17部的结论。探讨其各韵部之间的关系及其独特的方音特点,可为近代汉语语音,汉语方言史、汉语语音史的研究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15.
唐周嬗代是中国中古历史由贵族中心走向寒族中心、由武人政治走向文治的重要事件,对唐代社会影响深远。裴炎作为拥唐势力和关陇贵族残余的代表人物,与对武则天的斗争恰是社会转型时期相权与皇权、贵族与寒族矛盾冲突的集中体现。裴炎被杀成为唐周嬗代的转折点,从而进一步稳固了武则天执政的大局。  相似文献   

16.
张九龄晚年被贬荆州,既是其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亦为其创作的转折点。虽“惟文史自娱”,有孟浩然、裴迪、李泌等与之诗酒唱和,但毕竟为放逐之臣,身历楚境,直接感受到荆楚文化氛围,深受屈原的影响是其必然。综观张九龄的作品,其中充满了一种达观、超然的精神,这与他少年聪慧,潜心学植,深受老庄思想的影响不无关系。“九龄风度”是“并庄屈之以为心”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7.
《陈情表》"拒绝"艺术的语用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情表》的题旨是"辞不就职",不符合会话的"合作原则",但其作者李密充分运用"礼貌原则"中的同情准则、一致准则、赞誉准则和谦逊准则,辩证处理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的关系,博得了会话对象晋武帝的同情与嘉许,成功地实现了其言语行为的目的。其"拒绝"艺术有很高的语用学价值。  相似文献   

18.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所载《难蜀父老》的创作背景及讽谏主旨,都不十分明确。从宋至今,人们从各种角度对《难蜀父老》的主旨提出不同看法。作于汉武帝元朔二年的《难蜀父老》,有着主开发与反开发以及担心汉武帝开发西南夷决策转变的政治背景与创作心理背景。其讽谏主旨是借晓喻天子之意,打消汉武帝开边的犹豫,坚定汉武帝开边的信心。司马相如对汉武帝开发西南夷意义的论述,在"中国"与四夷关系处理上,是对羁縻文化政策的重要补充,给汉武帝开边决策提供了文化意义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19.
宋末遗民词人周密的送别名作《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所表现的情感倾向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词中有没有对贰仕新朝的朋友的羡慕值得探讨。结合周密的人生经历来看,他的理想人格与现实人格间有深刻的矛盾。这一矛盾决定了他写作时的心态,以此为导引可以感受到他为完成理想人格形象而经受的苦痛和牺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