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2011年入校的2813名大学新生的体质测试成绩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大学生BMI分型与体质特征进行比较研究,揭示其体质健康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男大学生的肥胖率与要高于女大学生,体重偏轻、超重、肥胖都影响着大学生身体形态、机能与运动素质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郭庆 《中国科技纵横》2010,(23):103-103
为了解我校学生身体形态状况,结合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发布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甘肃农业大学2008级、2009级大学生身体形态进行了调查评估,了解在校大学生体质形态状况,科学、合理地在教学中指导学生进行各项体育活动,提高当前大学生健康意识和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3.
《科技风》2016,(10)
采用文献资料、测试、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就高校女大学生不同身体形态对《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指标的影响进行分析。发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身体形态分组存在组内区间过窄,组间互相重叠的现象;体重对各项指标的影响是最大的,在肺活量上表现出高度正相关,在肺活量体重指数上表现出高度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内江科技》2016,(5):46-47
目的:分析抗阻训练对肥胖大学生骨密度、心血管代谢风险因子的影响作用,根本上提高肥胖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方法: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文献综述,发现抗阻训练可以改变身体脂肪组织和肌肉组织的平衡关系,减少脂肪堆积、增加骨密度及预防骨质疏松症等慢性疾病;改善心脏功能,有效降低血糖、血脂的水平。结论:合理的安排抗阻训练计划对全面改善肥胖大学生身体成分、骨质疏松的治疗与预防以及提高血脂代谢水平,降低心血管疾病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於爱民 《内江科技》2010,31(12):182-182,203
对高职院校女大学生按《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进行测试和比较研究,发现正常体重组女大学生的体质健康达标情况好于其他组,但在身体素质和身体机能状况评定方面却明显不如较低体重组的女大学生,呈现出一种倒置现象,并针对这种倒置现象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高校大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干预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整理各项调查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我国高校大学生身体素质不断下滑的主要原因,提出应对高校大学生体质下滑的多项干预措施,为提高我国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使其树立健康第一的观念、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表明,我国大学生的身高、体重等形态发育指标水平呈增长趋势,反应速度、力量的素质指标有所提高,营养状况得到较大改善,但学生耐力素质、肺活量指标长期持续下降,肥胖学生的比例明显增多,近视眼发病率居高不下,大学生的视力不良检出率高达75%以上,此外多数大学生生活制度无规律,自觉身体不适、疲惫、对社会适应能力差,还有一些大学生心理素质不高、抗挫折能力差,这些都已成为影响大学生健康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8.
周博 《科教文汇》2010,(3):144-144
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进行研究,分析了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的状况,并归纳大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研究发现,在经济快速发展、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状况下,高校大学生的体质却日趋下降,而认识不足、教育观念的限制、场地器材的制约、体育锻炼的影响、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影响是大学生体质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进行研究,分析了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的状况,并归纳大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研究发现,在经济快速发展、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状况下,高校大学生的体质却日趋下降,而认识不足、教育观念的限制、场地器材的制约、体育锻炼的影响、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影响是大学生体质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表明,我国大学生的身高、体重等形态发育指标水平呈增长趋势,反应速度、力量的素质指标有所提高,营养状况得到较大改善,但学生耐力素质、肺活量指标长期持续下降,肥胖学生的比例明显增多,近视眼发病率居高不下,大学生的视力不良检出率高达75%以上,此外多数大学生生活制度无规律,自觉身体不适、疲惫、对社会适应能力差,还有一些大学生心理素质不高、抗挫折能力差,这些都已成为影响大学生健康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11.
《内江科技》2021,(1):56-57
为了探究重庆市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状况,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访谈法对重庆市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进行调查研究。调查发现,重庆市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中存在学生的认知度不高、体质健康测试对学生的激励作用较小、宣传效果不佳、缺少监督管理等问题。对此本文建议构建体质健康信息传递渠道,将体质健康测试与公共体育课程相结合,邀请学工部参与体质健康测试监督管理,并将体质健康测试纳入各高校的二级学院/系考核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2.
面对大学生体质健康存在的问题,教育部制定了新体质健康标准。为切实提高大学生体质,做好新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工作,在教学实践基础上对大学生身体素质训练课程进行了探索和设计,以期为丰富和完善高校体育教育理论体系、指导体育教学工作科学发展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13.
通过多年从事对高校大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测试的工作中发现,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并不能真实反映和评价大学生体质健康问题。本文就测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测试者、被测试者及测试器材等多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并针对实际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建议,以便促进大学生体质测试结果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4.
通过多年从事对高校大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测试的工作中发现,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并不能真实反映和评价大学生体质健康问题。本文就测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测试者、被测试者及测试器材等多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并针对实际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建议,以便促进大学生体质测试结果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对1028例藏族和汉族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分析,探讨藏、汉大学生体质的差异。结果可见,藏汉大学生体质整体评价无显著性差异,藏族大学生身体机能显著性优于汉族学生。  相似文献   

16.
熊俊 《科教文汇》2020,(7):104-105
科技与经济的快速发展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大学生餐桌上的营养品增加了,但看手机的时间长了、运动时间少了、体质也下降了。虽然国家一直关注大学生的身体素质状况,但从体质测试的结果看,当前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情况不尽如人意,耐力及力量尤其差。本文以大学生体质健康为切入点,探讨体育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具体策略,以期促进高校体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提升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7.
<正>在生态校园视角下,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进行调研,对健身行为进行创新性研究。校园生态环境关系到大学生体质健康与健身行为,生态校园既是一个理念,也是一种责任,需要把生态校园理念全面贯彻落实到校园的各项体育活动之中,生态建设关乎每一个人的一言一行,在环境优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体质健康测试法和数理统计法,通过对广州市民办高校办学规模较大的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2011级和2012级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与广东省、全国测试数据进行系统对比分析,发现问题,提出解决办法,为今后的体育教学改革和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2005年华南师范大学全日制在校学生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状况进行监测.方法:采用测量法、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对体质监测项目成绩进行总结分析,并与全国同龄大学生各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学生的总体体质健康状况比较好,男生的优秀率比女生的优秀率高.偏瘦,营养不良的学生占25.08%,正常72.67%,超重1.64%,肥胖0.61%.华南师范大学男生的身高、体重、肺活量、立定跳远都明显低于全国同龄大学生平均水平(P<0.01),而台阶指数和握力则明显高于全国同龄大学生平均水平(P<0.01).女生的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全国同龄大学生平均水平(P<0.01).结论:应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心肺功能、肌肉力量素质的发展,采取有效的体育教学方法和手段,全面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20.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观察法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旨在探索体育作为干预手段来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与大学生体质健康行为关系,有效改变大学生不良的行为习惯,提高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结果表明:通过体育教学和课余训练作为干预手段,都能够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很好地改变大学生课余的运动习惯和生活习惯,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特别是参与课余训练队训练的大学生,表现更加突出,这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