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妥善安置尘世间的恶,审美与道德具有了一致性。让天才担当道德使命,有如灵光乍现,是康德美学本土化的一项重大收获。在天才所构筑的灵动世界中,王国维在珍视审美质素的同时,  相似文献   

2.
在梳理儒、道、佛家体育美学思想的基础上,对儒家体育美学审美价值的反思,道家体育美学思想的审美判断和佛家体育美学思想的审美感知进行了阐述。研究认为,儒家体育美学的审美价值体现在个体生命的追求,道德价值的塑造和体育伦理的教化;在道家思想文化体系中,强调“身与物化”的审美价值取向,把阴阳、刚柔、虚实、动静等相对立的哲学概念范畴作为审美价值的判断标准;  相似文献   

3.
康德美学主题一直是康德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研究者们一般从康德哲学的角度去解释康德美学问题,他们认为康德美学是其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康德美学是用来沟通认识与道德之间的鸿沟的.而实际上,康德美学不仅起到了桥梁的作用,更起到了综合的作用.它通过"自然与自由和谐论"将纯粹理性和实践理性综合起来,其内在深意在于从人类学意义上完成其先验人类学的建构.其目标是用来沟通经验世界和超验世界,保持人的独立人格和尊严,从而完成自身道德人格的建构.但是由于康德是从先验的角度来阐释这一主题的,因而其美学是未完成的,但它却为未来美学的研究开辟了一个崭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皮亚杰创造了一种独特的研究儿童心理学的方法。他关于儿童道德判断和行为的理论独具一格,是他毕生六十年如一日坚持不懈对儿童心理研究的伟大成就,并在世界各国产生了很大影响。他关于儿童道德判断的研究,已引起我国心理学界的重视,并有不少心理学工作者从事皮亚杰儿童道德判断和行为理论的研究。这必将对我国德育心理学、儿童心理学、教育心...  相似文献   

5.
不同情绪唤醒对道德判断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问题提出在道德判断研究领域里,皮亚杰以及科尔伯格等的道德判断认知推理理论近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挑战。道德判断的认知推理理论过于强调认知推理对于道德判断的影响,而忽略了其他因素对道德判断的影响。一方面,针对科尔伯格的阶段理论,布雷西提出了道德同一性,他认为,道德同一性在独立人格的成长过程中来自于一种心理需要,使个人的道德行为和个人观念前后一致,  相似文献   

6.
研究中国美学的若干方法论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现当代美学,大体上说,是“西方美学在中国”,其时代大背景是“西方文化在中国”。这里的“西方美学”主要是指西方的传统认识论美学,而不是由康德道德形上学(神学)所突破的道德美学本体论。后者正是架接中国心性哲学美学,即道德形上学哲学美学的直接参照系。美学学科应有两种不同形态:哲学体系型美学与诗性智慧型美学。当务之急,是引入康德的美学智慧(美是道德的象征),去梳理、建构中国道德美学本体论;诗性智慧型美学是中国美学的特长,我们已洞开大门。我们面临着一体两面的难题:一方面要建构道德形上美学(外),另一方面又要相应地转换思维方式(内),“合内外之道”,这才是我们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简·奥斯丁的小说《曼斯菲尔德庄园》是一部引起了极大争议的作品,争议的焦点问题是小说所反映的道德问题.小说用大量词语在自足的文本小世界里构建了一个道德价值判断体系.曼斯菲尔德庄园里家庭业余演戏一节是构建这一体系至关重要的部分,最能反映各个人物的道德价值观.本文将从文本中找到支撑整个文本自足小世界的道德标准,并以奥斯丁给出的社会道德规范标准对各个男女主人公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赫尔巴特的美学思想在美学和教育学领域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和阐发,本文试图论证,赫尔巴特构建了一种美学人类学的视野,并将伦理学、教育学、文艺学等诸多领域的理论都纳入其中。这种美学人类学将以审美判断为核心的美学原理贯穿于有关人类实践的各方面基本问题中,尤其显示出“伦理学的兴趣”,他将伦理学的基本原则建立在美学的原理之上,提出了一种美德融通的机制,并将其最终指向了人的教化(Bildung)。以人的教化为目的的教育行动必须沿着审美的道路才能促成道德性格的形成,这也是教学和训育具有教育性的前提条件。在这样的美学人类学视野中理解赫尔巴特的教育学,才能充分彰显其教育思想的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当今美学转型研究之际,作为中国古典美学源头之一的孔子美学,其方法论的现代转型主要集中在以下三方面:首先在本体论研究上,摆脱了苏联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划分模式和西方传统本体论影响,转向非概念非现成性的方法;其次,走出认识论的主体性思维方式,在主体间之维建构存在论意义上的伦理美学;再次,在场—直观—体验的方法。在场就是立足诗意生活世界,孔子认为仁的实现就是成为活生生的道德人,他兼备价值和存在,参与天地的创生造化。孔子以"艺"超越道德概念,把心性修持和体悟当作入道之途径,这都说明孔子美学是在场—直观—体验美学。  相似文献   

10.
教育为本,德育为先。学生一方面具有很高的道德判断和道德知识,而另一方面是行动上的“道德矮人”。学生在理想的道德世界和现实的道德世界里成长、困惑、迷失、彷徨。问题出在哪里?原因很多,而最不易受人重视的是学校教育中的社会化行为在起着抵消作用,例如下面几种教育行为。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理性主义认为道德判断是一系列理性推理的结果,社会直觉模型认为道德判断更多是一种直觉加工的过程.双加工理论进一步明确和提升了情绪在道德判断中的作用,认为道德判断是情绪和认知平等竞争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从美学的角度谈《三国演义》并不自霍雨佳同志的《三国演义美学价值》始。但过去讲《三国演义》美学的文章,一般都局限在艺术美的范畴内,如讲《三国演义》的艺术形象美、抒情写景美、语言文字美等。《三国演义美学价值》一书则跳出了过去讲《三国演义》美学的圈子,对《三国演义》的美学作了全新的开拓。首先,该书一破过去的所谓《三国演义》宣扬的封建道德无美的陈说,认为《三国演义》里有两种道德:封建统治阶级的道德着眼于维持  相似文献   

13.
杨冬 《辽宁教育》2008,(1):20-21
道德判断是应用道德概念或道德知识对行动的是非、好坏和善恶进行评价的过程。道德判断是一种认识活动。一个学生的道德判断水平同他所掌握的道德概念和道德知识有关.在一定程度上同他的成熟和智慧有关。  相似文献   

14.
美学对人的人格完善和智慧养成具有重要融合功用。怀特海的美学思想蕴含了丰富的教育洞见和哲学理念,怀特海认为美学存在于生活中;美伴随并融合于品德修养中,促进道德的价值理解;人是自在自为地享受周遭世界的变动和变化,人的审美人格形成过程是有着自身的节奏。挖掘、提炼和解析其美学思想对于当代教育实践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能为提高个体审美能力、促进道德价值认同、完善审美人格和优化美育等教育实践提供学理依据。  相似文献   

15.
艺术是人类最最基本的活动之一。艺术是人类的一种创造的技能。它创造出一种具体的、客观的、感觉中的对象。这个对象能引起我们精神世界的快乐,并有悠久的价值。艺术活动的主要目的在于“揭示当今世界和未来世界之真理”。艺术具有认识价值、道德价值、社会价值和审美自身价值这四重价值。真正的艺术应该是功利主义美学和超功利主义美学的对立统一。  相似文献   

16.
体验:道德教育的本体   总被引:58,自引:0,他引:58  
知性论道德教育遗忘了生活世界和自然之境 ,而丧失了魅力源头。而今道德教育面临第二次解放 ,在回归生活世界和自然之境的前提下 ,诱发道德体验。体验是一种图景思维活动 ,道德体验是一种含有价值判断的关系融通性体验。道德体验论将教育者改称为“导引者”,受教育者改称为“体验者”,凸显道德教育的主体性、情境性和生成性 ,从体验活动和体验课程的融合上展开实践探索。在道德体验中 ,体验者可达成生态体验的境界。  相似文献   

17.
道德判断是应用道德概念或道德知识对行动的是非、好坏和善恶进行评价的过程。道德判断是一种认识活动。一个学生的道德判断水平同他所掌握的道德概念和道德知识有关,在一定程度上同他的成熟和智慧有关。  相似文献   

18.
<正>高尔基曾经说过,美学是未来的伦理学。基于一个一线语文教师的视角,笔者更愿意相信:美学是属于未来教育的!追寻世界各国语文教学的发展历史,清晰地呈现出一条由文学熏陶到语言实际运用的运动轨迹。文学教育、情感熏陶、"美"的潜化应该成为我们目前课堂上的很重要的目标之一。在审美世界,孩子的道德启蒙,应来源于对美的向往。  相似文献   

19.
熊元义认为:“冲击波”阶段的现实主义文学,虽没留下沉实之作,但它是现实主义文学的一次重要的重新出场;道德问题同时是一个美学问题,不是“在道德终止的地方,美学产生了作用”,而恰恰是在道德终止的地方,美学才止步的;审美理想的迷失,意味着精神“高处”的塌陷,而救治这种迷失的难点在于它其实是一种世界观的危机。他的上述观点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熊元义认为:“冲击波”阶段的现实主义文学,虽没留下沉实之作,但它是现实主义文学的一次重要的重新出场;道德问题同时是一个美学问题,不是“在道德终止的地方,美学产生了作用”,而恰恰是在道德终止的地方,美学才止步的;审美理想的迷失,意味着精神“高处”的塌陷,而救治这种迷失的难点在于它其实是一种世界观的危机。他的上述观点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