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为了探讨师范人格的形成,本研究采用郑日昌编制的人际困扰综合诊断量表与艾森克人格测量问卷对武汉某师范高校文理科学生341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文科师范生在神经质N量表上的得分显著地高于理科师范生,在艾森克其它三个分量表上,文理科学生没有显著的差异;(2)师范高校生的人际困扰程度和神经质、精神质分别成显著的正相关,与内外向和社会掩饰性分别成显著的负相关;(3)内外向、精神质、社会掩饰性、性别对人际关系的总预测系数为43.9%,其中神经质对人际关系所得总分数的预测作用最大。  相似文献   

2.
主要探讨家庭教养方式、人格特征与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相关关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专制型、溺爱型和忽视型与人际关系呈显著正相关。(2)男生内外向、精神质上得分显著低于女生,而男女生在神经质、掩饰性上得分无显著差异。(3)内外向与人际关系呈显著负相关,而神经质与人际关系呈显著正相关。(4)专制型与精神质、忽视型与精神质、忽视型与神经质呈显著正相关,而忽视型与内外向呈显著负相关。(5)人格特征在家庭教养方式对人际关系的影响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了了解女性犯罪者这一特殊群体的人格特征,并探讨犯罪类型、年龄、文化程度和已服刑时间对她们的人格特征的影响,本研究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成人版对395名不同犯罪类型的女性犯罪者施测,采用SPSS10.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犯罪类型的女性犯罪者的内外向性(E)、神经质(N)、精神质(P)的得分均高于全国常模,掩饰性(L)的得分低于全国常模,具有高外倾性,高神经质,高精神质,低掩饰性的特征;不同犯罪类型和不同年龄的女性犯罪者的人格特征没有明显的差异;文化程度对女性犯罪者的内外向性(E)和精神质(P)没有明显的影响,对神经质(N)有明显的影响;已服刑时间的长短对女性犯罪者的内外向性(E)和神经质(N)没有明显的影响,对精神质(P)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采用UCLA孤独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281名贫困女大学生和145名非贫困女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表明:(1)贫困女大学生的孤独感与非贫困女大学生无显著差异.(2)理科贫困女生的孤独感高于文科贫困女生,年级差异不显著.(3)孤独感与社会支持、内外向、掩饰性显著负相关,与精神质、神经质显著正相关.(4)回归分析显示,神经质能正向预测孤独感,主观支持、内外向、客观支持能负向预测孤独感.  相似文献   

5.
当代大学生人际困扰及其艾森克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当代大学生人际困扰与人格特征的关系与现状,采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和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对290名高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文科学生在内外向E量袁上的得分显著高于理科学生。在其他三个分量表上,文理科学生没有显著差异。2)人际困扰程度与内外向、社会掩饰性分别呈显著负相关,与神经质呈显著正相关,与精神质相关不显著。3)神经质这一人格特质对人际关系所得总分的预测作用最大,模型解释总变异为37.8%,而内外向、精神质、社会掩饰性对人际关系的总预测系数为23.7%。  相似文献   

6.
高明  伍如昕 《教育探索》2005,(12):88-90
运用问卷法对180名初一学生施测,以考察初一年级中欺负行为涉及者的人格倾向特点。研究结果表明:初一年级中欺负者以高精神质为典型特征,受害者以内倾型为典型特征,欺负/受害者(既欺负他人又受他人欺负者)以高神经质、高精神质为典型特征。欺负者与受害者在内外向、精神质、掩饰这三方面均存在极显著差异,但在神经质方面与无关者相比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为了了解女性犯罪者这一特殊群体的人格特征,并探讨犯罪类型、年龄、文化程度和已服刑时间对她们的人格特征的影响,本研究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成人版对395名不同犯罪类型的女性犯罪者施测,采用SPSSl0.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犯罪类型的女性犯罪者的内外向性(E)、神经质(N)、精神质(P)的得分均高于全国常模,掩饰性(L)的得分低于全国常模,具有高外倾性,高神经质,高精神质,低掩饰性的特征;不同犯罪类型和不同年龄的女性犯罪者的人格特征没有明显的差异;文化程度对女性犯罪者的内外向性(E)和精神质(P)没有明显的影响,对神经质(N)有明显的影响;已服刑时间的长短对女性犯罪者的内外向性(E)和神经质(N)没有明显的影响,对精神质(P)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高职生人格特征对手机成瘾的影响,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调查了2 092名高职生的人格特征与手机成瘾状况,通过统计分析揭示出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手机成瘾和非成瘾的高职生在神经质、精神质和掩饰性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内倾型、高神经质和高精神质对高职生手机成瘾具有预测作用。结论是:高职生手机成瘾干预可以从培养其外倾型、宜人性、低神经质和低精神质等人格特征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大学生的焦虑症状,探讨人格倾向与焦虑症状的关系,为干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湖北省长江大学300名大学生采用无记名方式,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大学生的焦虑症状显著高于常模.大学生的焦虑与神经质有相关(.268★★P<0.01),与精神质有相关(.367★★P<0.01),与掩饰有相关(-.170★★P<0.01);大学生的内外向与神经质有相关(.369★★P<0.01),与精神质有相关(.133★P<0.01);大学生的神经质与精神质有相关(.286★★P<0.01),与掩饰有相关(-.276★★P<0.01).结论 大学生焦虑症状较为普遍.帮助大学生养成健康的人格,降低大学生的焦虑感,是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刻不容缓的任务.  相似文献   

10.
经济发展水平对高职生源心理影响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EPQ和UPI考察经济发展水平对人格与心理健康的影响,结果发现,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高职生源在内外向、神经质、精神质和掩饰性上均有显著差异,较发达地区生源基本处于两者之间.同时欠发达地区可能有心理问题学生的比例最高,咨询愿望最强烈,但是曾经接受过心理咨询和治疗的比例最低.  相似文献   

11.
在以往幼儿人格结构研究基础上探明幼儿人格发展的特点。使用幼儿人格调查问卷,由主要抚养家长来评定。结果表明幼儿人格除尽责性,其他各维度发展良好,表现出积极特征,此外幼儿的人格发展存在性别差异主要表现在和善性维度上,5岁组幼儿在和善性和探索性维度上显著优于3岁组幼儿。  相似文献   

12.
民族性格特征研究——对侗族农村初中生人格特征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侗族农村初中生的人格特征,通过采用中国人人格量表对220名侗族农村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侗族农村初中生与全国常模比较,人格特征存在着差异性;侗族农村初中生之间也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3.
采用Young编制的网络成瘾量表和卡特尔16PF量表,对随机整群选取的W市三所大学的285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有24名大学生为网络成瘾者(IAD),IAD发生率为8.4%;在IAD者中,男生比女生要多,且存在显著性差异;IAD组和非IAD组在人格特质乐群性、聪慧性、稳定性、恃强性、有恒性、怀疑性、忧虑性、试验性、自律性、紧张性等几个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人格特质中的忧虑性、乐群性、怀疑性、紧张性等四个特质纬度对网络成瘾具有较好的预测力.结论:大学生网络成瘾率为8.4%;大学生网络成瘾人数在性别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在专业、年级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网络成瘾组与非网络成瘾组在乐群性、聪慧性、稳定性、恃强性、有恒性、怀疑性、忧虑性、试验性、自律性、紧张性等几个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忧虑性、乐群性、怀疑性、紧张性等人格因子影响大学生网络成瘾.  相似文献   

14.
以自恋人格问卷量表为研究工具,调查分析了193名微博用户的自恋人格状态。通过比较组间以及微博活跃使用组组内自恋人格水平,发现不同活跃程度组得分差异较为明显,存在差异性,活跃组的自恋人格水平明显高于其它两组,并且存在性别上的差异。活跃者自恋人格问卷的各个维度之间存在得分差异,表现出在不同维度上的差异性。微博活跃者的心理特点可以在自恋人格上得以体现。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200名本科大学生网络游戏行为的问卷调查和16pf测试,探讨对网络游戏有不同爱好程度、类型偏好的大学生的人格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网络游戏爱好者与非网络游戏爱好者在怀疑性、世故性和实验性三种人格特质上的差异显著。(2)偏好不同类型网络游戏的大学生网络游戏爱好者有不同的人格特征。  相似文献   

16.
人格教育是幼儿教育的主题,也是当代社会的热点问题。本文依据人格的本质和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确定幼儿人格教育的目标;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积极的自我意识、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积极的情绪和情感、初步的责任感为幼儿人格教育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17.
论儿童的人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其沛 《中国德育》2006,1(1):9-13,62
人格是人的规定性,社会性是人的基本规定性。人从儿童期开始,就具有社会性,就具有人格。儿童的人格,处于全部人格发展的基础地位。它具有基础性、可塑性、动力性和稚弱性等特点。肯定儿童的人格及其特点,才能实施“人格化”教育,才能使儿童的“人格权”得到真正维护。  相似文献   

18.
理想人格,是关于人格特质及其构成状态的最佳想象与期待。通过对大学生现实人格和理想人格的词汇调查和分析发现,大学生倾向于对现实自我的服饰和外貌做出积极评价,对思维做出极端评价,对情绪做出更多的美感评价;大学生现实人格和理想人格的某些维度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和学历差异;大学生的现实人格和理想人格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理想人格教育是人们进行自我人格完善的重要途径和前提,因而理想人格的养成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个性是个体在生物基础上,受生活条件制约而形成的独特而稳定的具有调控能力的,具有倾向性、动力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不同文化背景下人的个性结构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韩国作为一个亚洲国家,在地域上与中国接近,但是两个国家的社会制度却截然不同,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个性的差异。对此,分析韩国幼儿个性发展的相关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评价,从而提出应将实证研究应用于教学与生活实践,并进行中韩幼儿个性发展的跨文化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运用卡氏16PF对264名师范学生的人格进行了测验。结果表明师范生人格发展总体呈正态分布,处于正常水平;不同性别学生A、M、Q4三项人格指标差异显;不同年级学生人格发展表现出各自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