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真诚的守候     
星期五下午,送走了我那四十个学生之后,教室里一片寂静,我拖着疲惫的身体满怀期望地翻开学生的成长记录簿。这是我与学生一周一次的心灵间的对话时间。“老师,谢谢您!是您让我明白这个世界是多么美好!因为有那么多关爱我的人——爸爸、妈妈、老师、同学!同时是您让我懂得:一个受人尊敬的人,必是十分尊重他人的人……”  相似文献   

2.
王治国 《教育文汇》2007,(11):59-60
又是周一。不少爱美的女同事都将头发烫了。或雍容富贵,或俏皮活泼,真的十分养眼。我坐在办公室里,手捧着教本.眼却不时瞅瞅她们,心里不免“汹涌澎湃”:该怎么给我的“马尾辫”变变脸?  相似文献   

3.
我的每一天,从周一至周五是老师和父母做主。到了双休日,是“我的地盘我做主”,我当然把它安排得既充实又快乐了!  相似文献   

4.
周桃珍 《学前教育》2007,(11):56-56
每次提笔拟定“表扬栏”内的“候选人”名单时,我都常常感觉无所适从。确实,“表扬栏”一周一换,班级中有四五十个孩子;谁的进步更大?表扬谁更合适?无形中这成了我们教师每一周的难题;  相似文献   

5.
真诚的守候     
星期五下午,送走了我那四十个学生之后,教室里一片寂静。我拖着疲惫的身体,满怀期望地翻开学生的成长记录簿。这是我与学生一周一次的心灵间的对话时间。“老师,谢谢您!是您让我明白这个世界是多么美好!因为有那么多关爱我的人——爸爸、妈妈、老师、同学!同时是您让我懂得:一个受人尊敬的人,必是十分尊重他人的人……”一行行清秀工整的字眼欢快地蹦了出来,是费辛!顿时,我泪眼模糊——从担任初一班主任开始,通过观察,我发现我班有不少学生十分顽皮,不良行为习惯由来已久,甚至连家长都难以对付,所以家长虔诚地把孩子送往我们这所全封闭寄宿…  相似文献   

6.
有问有答     
《少年儿童研究》2010,(6):56-58
怎样让孩子克服“周一恐惧症”? 儿子今年上五年级了,平时是个听话的孩子,只是一到周一就不愿意去上学。每周日下午,我就发现他情绪不好,要不急躁要不失落。现在小孩周末休息得也少,我怕孩子也有所谓的“周一恐惧症”,又不知道怎么开导他。我该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7.
向连 《班主任之友》2013,(11):21-21
小A已经连续好几个周一没有按时交作业了,这周周一的缺交名单中毫无疑问又有他。当天再补做是我的老办法,学生马马虎虎地补做,我辛辛苦苦地守,末了,我或语重心长或言辞激烈,对他们进行再教育。哄他、批评他、吓唬他,我招式耍尽,黔驴技穷。他却总是“百毒不侵”,一切照旧。  相似文献   

8.
海小花 《宁夏教育》2009,(11):61-62
一颗种子落地,播种人总能在秋天的阳光里品尝到果实的甜美滋味。这个道理我是从我的第一届学生身上体会到的。现在,当我看着这些可爱的学生正在为即将到来的中考拼搏时,我心中满是欣慰。我很理解他们。这段时间学习压力相当大,几乎一周一次的模拟考试,他们都在竭尽全力。每当我走进教室时,孩子们疲惫的脸上也会露Ⅲ笑容,这笑容是灿烂的。  相似文献   

9.
周一,纪律班长冯涛到办公室找我,“老师,刘超把张清的书扔到男厕所里去了。”  相似文献   

10.
<正>第一次听到方有林教授的“一周一书”读书活动,我觉得这个提法特别好,读上去朗朗上口,好听好记。我甚至还和方教授冒昧提议:“您贵姓方,您的阅读推广活动或者也可名之曰‘读书有方’?”作为“一周一书”活动的亲历者,我不吝于承认自己的菲薄:我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虽然“身在此山中”,但对方教授阅读推广活动背后的思考并未深思。近日,方教授《阅读力晋级:“一周一书”启示录》出版,拜读之后,我意识到了“一周一书”这个概念的不可取代性及其背后深刻的学理性因素,许多实践操作背后所依托的思想殿堂在我眼中也逐渐连成一片,呈现出清晰的图景。  相似文献   

11.
石星星 《湖北教育》2004,(23):23-23
星期一上午的课——难上!一边是经过双休日休整后精神抖擞、蓄势待发的老师,一边是尚未收心、迷迷糊糊直发愣的学生,课自然难上。一般到周一下午,情况才会稍稍好转,众老师无奈地称此为“星期一现象”。为帮助学生告别”星期一现象”,尽快进入学习状态,我对周一的晨会课进行了改革。  相似文献   

12.
七彩少年     
王菁 《小学生》2008,(12):5-5
娟是红色的。 “哦,终于放学了。”我拖着疲惫的身体挪出了校门。此时我的天空成了灰色,一切都是那样的黯淡无光。 “喂,瞧你那样,简直是刚打完360场败仗回来的。”娟突然从背后冲了过来。  相似文献   

13.
这是一位美国教师的杰作。一个周末的下午,他让全班学生每人在两张纸上列出班上其他同学的名字,名字间备有空格,然后把每位同学的优点写下来。这个特殊作业占用了一节自修课。放学前都交给了老师。到了周一,老师把分别写有每人优点的表格发给了学生,有些人还用了两张。看得出,全班同学每人的脸上都露出了笑容。有人在小声地说,“真的吗?”“我从来都不知道别人这样看待我。”“我没想到别人竟会这么喜欢我。”此后,虽然再也没人提起过那张纸,但班里的情况却大为改观。同学们和睦相处,好学上进,朝气蓬勃,学习成绩也提高了许多。…  相似文献   

14.
<正>我喜欢在干干净净的桌子上学习,但凡见了谁的桌子不干净我就很不舒服。我班的陈老师也常让我们有空时给自己的桌子“洗洗脸”。今天是周一,陈老师又发动同学们给自己的桌子“洗脸”了。给桌子“洗脸”的行动开始了,我自己的桌子其实已经挺干净了,  相似文献   

15.
仓真 《师道》2003,(3):29-29
这是一位美国教师的杰作。一个周末的下午,他让全班学生在两张纸上列出班上其他同学的名字,名字间备有空格,然后把每位同学的优点写下来。这个特殊作业占用了一节自修课。放学前都交给了老师。到了周一,老师把写有每人优点的表格发给了学生,有些人还用了两张。看得出,全班同学每人的脸上都露出了笑容。有人在小声地说话:“真的吗?”“我从来都不知道别人这样看待我。”“我没想到别人竟会这么喜欢我!”此后,虽然再也没人提起过那张纸,但班里的情况却大为改观。同学们和睦相处,好学上进,朝气蓬勃,学习成绩也提高了许多。学生们…  相似文献   

16.
内疚的信任     
周一的第一节数学课,我照例检查家庭作业,志青悄悄地来到我面前,很急切地对我说:“胡老师,我的家庭作业完成了,但我把它忘在家里了,没带来。”  相似文献   

17.
刘雷 《中学文科》2006,(3):85-85
周一那天的班会课,主题是“学会宽容”。我先抛砖引玉:“宽容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话没说完,一学生站起来打断我的话:“老师,请问对小日本就应该宽容吗?”顿时教室沸腾了,一切来得那么突然,让人始料不及。这时我静下来说:“今天咱们也谈谈小日本,来个刘雷答大家问,好不好?”“好!”  相似文献   

18.
刺猬     
今天是周一,我像往常一样早早地来到教室,就在我刚踏进教室的一瞬间,学生们“哗哗”地响起来,他们都笑哈哈地看着我,那表情就如同在“欣赏”一件宝贝,一下子把我弄得莫名其妙。于是我问:“怎么啦?老师有什么好笑的吗?”没想到这一问,笑声更加响亮了。“老师的头发在放电啊!”一个声音喊道。  相似文献   

19.
异乡岁月     
王宇 《教学随笔》2010,(1):51-51
那是上辅导班住校生活最快乐的时光,上完晚自习,已是9:30了,我疲惫地走回宿舍,像面条似的躺在床铺上,一会儿就睡着了,幸好荣把我叫醒,“我说你这么快就睡着了,快起了。”说着把我拽了起来。“你给我唱首歌怎么样?”荣说,我一下子惊得坐了起来,差点把头磕到上铺。“你发什么神经,全世界都知道我唱歌的技术如狼嚎,怎么你——”“你就给我唱个,反正你也吃不了亏。”“当然要唱了,我们都听着。”慧也要来捣乱,我无奈地摇摇头,唱起来,“自由飞翔——”一下子可不得了,全宿舍都沸腾了,跟着唱……我想睡觉了,不料,上铺的雪儿,讲起了鬼故事。窗外的风呼呼地刮羞,忽然一阵风把窗帘掀起,吓得我们瑟瑟发抖,  相似文献   

20.
冯晓红 《教育文汇》2006,(11):29-30
周一早上第一节班会课刚刚结束,我走进办公室正要坐下来,就听见门外一阵嘈杂的声音由远而近,“走,到老师那儿去,你又惹事了。”“别拉我,我什么事都没干。”“你还死不承认.值日老师都看见了。”这中间有一个声音我太熟悉不过了,难道又是他?我刚刚费尽口舌跟他讲了一大堆道理,他不是说要改过自新的吗?怎么连两分钟都没坚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