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3 毫秒
1.
主要考点包括:春秋战同时期的社会经济;春秋战国时期土地所有制的变迁;两汉时期的经济制度;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经济;南北朝时期的均田制;隋唐时期的社会经济;隋唐时期的经济制度;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从新课程考试大纲来借鉴,主要是必修二“古代中国经济”的专题式考点: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古代中国手工业;古代中国商业;“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2.
人教社2003年版《中国古代史》教材在战国、秦汉、魏晋时期的插图上,均将黄河注明为“河水”,在隋唐时期的插图上则注明为“黄河”。这给学生造成很大的误解,以为黄河是隋唐时才开始由清变黄的。实际上,黄河不是隋唐时才变“黄”的,“黄河”这一名称也不是隋唐时才开始有的。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史的课程内容,从时间跨度上来说.是从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开始。到1840年鸦片战争之前。“2011版课标”中国古代史内容是按照历史发展的时序,分为七个历史时期。即史前时期、夏商周时期、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宋元时期和明清时期。  相似文献   

4.
以十六国时期战争中的军粮问题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战前军粮筹备、战时军粮供给对战争的影响。认为粮食对根据地的选择有制约作用;军粮补给状况是交战双方制定相应征讨策略的重要依据;军粮供应危机的化解是战争能否取胜的关键。十六国时期,征战双方在军粮问题上展开的一系列颉颃,展现了军粮在战争中的复杂性和丰富性。  相似文献   

5.
【目标导学】主要考点包括: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春秋战国时期土地所有制的变迁;两汉时期的经济制度;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经济;南北朝时期的均田制;隋唐时期的社会经济;隋唐时期的经济制度;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从新课程考试大纲来借鉴,主要是必修二古代  相似文献   

6.
何妨 《新高考》2006,(7):65-68
[学法点津] 1.本专题包括中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的科技、史学、教育、文学、艺术等方面的成就。本专题的重点是:以中国古代历史上居世界领先地位的科技成就、隋唐时期光照四邻的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宋元时期繁荣的科技文化成就。本专题的难点是:中国古代文化、政治、经济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思想最自由的时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隋唐时期是我国古代思想的大繁荣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在这一时期也获得了新的发展。因此,对这两个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研究,把握其发展的继承性和创新性,对于当今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东北地区是中国古代边疆治理中的重点区域。随着封建王朝统治者海洋意识的增强,东北海疆的特殊地位逐渐显现。在经略东北海疆时,隋唐王朝统治者以疆域拓展为基石,通过政区设置、军政结合等方式开展经略活动。隋唐时期对东北海疆的拓展与经略为后世东北海疆的整体轮廓打下了基础,为东北地区留下了丰富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9.
毛晓华 《新高考》2008,(2):29-31
一、考点梳理 (一)古代商业发展概况 1.宋以前的中国商业:中国人很早就懂得经商,商朝人以善于经商而著名,所以后人将从事商业活动的人称为“商人”。春秋战国时期,出现许多商品市场和商人;商业由官府控制的局面也被打破。秦汉时期中外贸易逐渐发展起来,出现了著名的商业中心,如长安、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商业大幅发展。隋唐时期除都市商业发展外,农村集市贸易也发展起来,为商业服务的柜坊和飞钱相继问世。  相似文献   

10.
【目标导学】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既包括国家之间的政治关系与人员往来,也包括经济、科技、思想与文化的交流。文明史观背景下的历史复习,尤其需要注意中外思想与文化的交流及其影响。本专题涉及的主要考点集中在中国古代三个时期:两汉时期、隋唐时期与明清时期,需要关注的主要交往国家与地区  相似文献   

11.
周怀宇在《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安徽隋唐时期历史发展的特点》一文中指出,安徽古代有三个重大发展时期,即两汉,隋唐及明清,这三个发展时期中,隋唐五代发展尤其显著。隋唐五代时期安徽社会发展的特征和动因,突出表现为以下几方面:其一,安徽区域经历的隋代统一战争、隋末农民战争、唐代反击安史叛乱这三次战争,改造了安徽的社会结构,  相似文献   

12.
朱可 《中学历史教学》2007,(1):72-75,80
中国古代的科技文化一直遥遥领先于世界,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的主流是开放大气的。本专题的主要内容包括先秦直到明清时期的科技文化(不包括思想史的内容)及两汉、隋唐和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本专题史实丰富,需要识记、归纳、概括的内容较多,复习时应注意线索的梳理与史实的整合。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典文献学源远流长,主要的四个发展时期中,隋唐时期的典籍发展在类别的广泛性、思想的丰富性上最为突出,流传下来的典籍数量庞大,具有很强的研究价值。典籍的发展以隋唐时期为代表,因为隋唐时期是我国古代经济、政治、文化的鼎盛时期,这个期间文献体裁的发展最为迅速,处于一个文化的交融时代,为典籍在这一时期的迅速发展提供了优秀素材。  相似文献   

14.
隋唐时期是古代中国一个繁荣昌盛、兴旺发达的的阶段。社会稳定,经济高速发展,文化百花齐放,统治者思想开放从而促进了各个领域的全面发展,如经济合作,技术交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以及艺术领域中的诗歌、绘画、雕刻、书法等方面都有着突出的成绩,特别是在音乐艺术方面因大量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融合兼并,使隋唐时期成为中国古代音乐发展的又一个艺术高峰。这个时期不仅有着正规的政府音乐教育机构——太常寺,宫廷管辖的教  相似文献   

15.
本专题主要涉及中国古代的政治和经济制度,主要考点包括西周的分封制、春秋战国时期土地所有制的变迁、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两汉时期的政治经济制度、南北朝时期的均田制、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北宋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和科举制的发展、元朝的制度以及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等内容,内容多且相互交错,在复习时应该理清思路,把握方向。  相似文献   

16.
中国佛教在隋唐时期迅速勃兴,作为这个时期社会历史和化发展的结果,佛教广泛地影响着隋唐及以后中国的政治、社会、学、艺术、哲学甚至于生活观念等诸多方面,这是对中国儒学思想影响的社会基础。借鉴本土的儒学“心性论”,佛学完成了中国化的过程,丰富了中国古代儒学思想,其中禅宗的思想对中国儒学的影响最为深刻。  相似文献   

17.
背景材料:“神六”飞天、中国和平崛起、借鉴大国兴衰高考考点:中国古代科技成就、近现代科技发展(背景)、文艺复兴时期近代自然科学产生、17—20世纪初的自然科学成就、三次科技革命等一、中国古代(以唐宋为例)——产生领先于世界的辉煌科技成就表现:从秦汉开始,古代世界的科技中心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是在中国。中国封建社会的科技在唐宋时期发展到一个顶峰:如隋唐时雕版印刷术和火药的发明,宋代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划时代发展;天文历法方面(唐僧一行与《大衍历》及实测地球子午线长度、元郭守敬与《授时历》及天文测量);沈括与《梦溪…  相似文献   

18.
主持人语:中国的古代数学散发着灿烂的光辉,隋唐时期也曾有过“算学博士”制度的辉煌。但是,这一切在近代基本上被抛弃了。到了20世纪,中国的数学教育,完全重起炉灶,全盘照搬国外。数学课程、教材、教法,先学日本,继学欧美,再学苏联,现在则崇尚欧美的后现代数学教育。  相似文献   

19.
一、世界科技中心的五次转移 (一)中国(以唐宋为例)1.表现:从秦汉开始,中国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是古代世界的科技中心。唐宋时期的科技成就发展到顶峰,如隋唐时雕版印刷术和火药的发明、宋代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划时代发展、天文历法的高度成就(唐僧一行《大衍历》及实测地球子午线长度)、沈括与《梦溪笔谈》等。  相似文献   

20.
专题概说 在近年来的高考《考试大纲》中,对于中国古代经济史知识删减较多。从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阶段来看.只保留了春秋战国、隋唐、明清三个时期的经济史内容。从考查依据来看,春秋战国和明清都属于社会转型时期,前者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后者是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转型的根本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