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潘小军 《教育探索》2012,(3):118-119
当前,多数高校辅导员队伍存在人员结构不合理、人员流动性大、管理制度不完善、职业化建设缓慢等问题.各高校必须高度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建立辅导员准入机制,建立健全辅导员培训机制、考核激励机制和流动机制,探索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职业化和专业化的可持续发展机制,努力培育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的辅导员工作队伍.  相似文献   

2.
针对高校辅导员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欠缺、教育培训机制不健全、科研意识和能力亟待提高的现状,重庆大学从建立健全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的保障机制、选聘机制、培训机制、考核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为进一步提高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水平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当前,在深入推进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的进程中,一些深层次的问题逐渐显现.因此,必须准确把握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建设进程中深层次问题,进一步完善学科专业培养和培训体系,完善制度保证体系,健全职业化推进机制,优化辅导员队伍建设机制和工作模式,建立完善专业协会组织,培育职业文化,加强国际交流,注重形成本国特色,从而大力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建设的水平.  相似文献   

4.
高校研究型辅导员培育是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必然要求,是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发展的应有之义,是大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迫切要求。现实中高校研究型辅导员培育工作存在学科专业不契合、事务性工作繁重、职业认同度较低等现实困境,亟需科学组织招聘,明确职业定位,确立研究方向,明晰职责范围,强化科研培训等,构建高校研究型辅导员培育的使然路径。  相似文献   

5.
从民办高校辅导员科研能力出发,研究民办高校辅导员科研能力提升面临的困境,包括辅导员自身科研意识薄弱、科研队伍限制和科研机制不完善。提出从主观意识和客观环境入手,提升民办高校辅导员的科研能力,从而实现其专业化和职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6.
辅导员职业化是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目标。辅导员职业化发展过程中主要存在队伍结构不合理、专业化程度不高、考核评价效能不高、对工作岗位认识偏颇等问题。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有效推进辅导员职业化发展:提高辅导员的社会地位,增强社会和个人的认可;严格辅导员的选聘制度,选拔一流的高素质人才;加强辅导员的培养培训,提高工作专业化水平;搭建辅导员的科研平台,促进理论研究能力提升;完善辅导员的考评机制,发挥考评的激励作用;建立健全政策制度保障,畅通辅导员的发展路径等。  相似文献   

7.
应用型本科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长效机制的构建,应严格选聘,建立基于胜任力模型的选聘机制;突出实效,建立基于实践的辅导员培训机制;立足长远,建立基于学生成长的辅导员科研机制;强化管理,建立基于职业化的辅导员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辅导员科研能力的内涵切入,分析了辅导员科研能力的培养是在专业实践中进行的,是基于实践的一种能力提炼,基于实践,指导实践;科研内容上,辅导员的科研工作包括研究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载体、途径,心理健康研究,校园突发事件研究,奖助贷工作研究,就业指导工作研究等.结合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建设指出培养辅导员科研能力对"三化"建设的意义,提出培养辅导员科研能力的路径包括培养自身科研意识,健全科研机制,减轻事务性工作负担.  相似文献   

9.
龚晓林 《教育探索》2011,(5):121-122
认真做好辅导员工作,努力使其职业化、专业化和科学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学好文件、明确职责是使辅导员工作职业化的基本前提;加强培训、提高素质是使辅导员工作专业化的的重要保障;建立机制、提高待遇是稳定辅导员队伍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0.
辅导员职业化是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必然要求。党和国家对辅导员工作有特定要求,辅导员职业化呈现出一定的特殊性。从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工作职责、工作要求、选聘标准四方面阐明高校辅导员职业化的基本特征,深入分析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存在的问题,从进一步提高认识,把握辅导员职业化的正确方向;严格准入制度,建立淘汰机制;落实政策,拓宽发展空间;加强培训与考核,促进素质提高等方面提出解决高校辅导员职业化的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11.
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辅导员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生事务管理乃至学校的改革、稳定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工作实践中,辅导员岗位职责的落实,辅导员的岗位培训、工作评价和激励机制、人员流动与发展机制等都还很不完善,岗位管理工作还存在着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应当从设定辅导员岗位角色、构建培养、考评和职业发展机制等方面入手,积极推进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  相似文献   

12.
高校辅导员承担着大学生政治思想素质培育、日常教育与管理、就业指导与服务、心理咨询生活辅导等一系列与学生成长成才息息相关的工作。要通过建立辅导员职业化管理机制,完善辅导员职业化工作模板等途径逐步使辅导员队伍走向职业化。  相似文献   

13.
杜修望 《考试周刊》2009,(26):33-35
高校辅导员工作神圣而重要,但面临许多困惑。要让高校辅导员工作成为一项神圣的事业,就需要从体制上、机制上和学校各方面进行改革,采取综合措施。第一要以职业化的视角看待辅导员工作,建设一支职业化的队伍;第二要培育职业荣誉感,树立职业价值观,让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感受到工作的快乐;第三要改进考核评估,促进柔性化管理,和谐校内关系,第四要加大投入,构建管理平台,促进科学管理;第五要加强科学研究和职业培训,提升素质能力。  相似文献   

14.
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是近几年来高校在辅导员队伍建设中普遍实行的先进机制。辅导员队伍建设职业化有利于辅导员工作职责的确定.有利于推进高校学生管理教育工作的创新,有利于促进高校辅导员的自我发展。辅导员职业化建设机制的建立,标志着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内涵机制建设的日臻完善与成熟.特剐是职责定位对于促进辅导员的自我发展,其积极意义和先进的价值取向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15.
论辅导员的综合素养与学习型辅导员的成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目标对辅导员的综合素养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这一目标的实现亟需辅导员队伍不断提升自身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思想道德素养、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实际工作能力素养。而学习型辅导员的培育和成长则是辅导员综合素养提高,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16.
辅导员是高等职业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力军,走职业化发展的道路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应通过成立辅导员协会,建设辅导员教研室,对辅导员进行分类培养与管理,建构符合高职院校实际的高职辅导员职业综合考评机制,逐步实现高职辅导员队伍职业化.  相似文献   

17.
研究生辅导员工作在研究生教育与培养机制中应当占有重要的地位.具体来说,研究生辅导员主要承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为研究生提供生活、学习及心理健康疏导等服务工作.目前,研究生辅导员工作存在着诸如:研究生辅导员工作的定位不明确,研究生辅导员的机制不够完善,以及在新形势下出现的新问题对研究生辅导员工作提出了新挑战等.面对上述问题需要对研究生辅导员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从体制上保障研究生辅导员的发展,使其实现专业化与职业化,同时研究生辅导员也要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在研究生培养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张欣 《平原大学学报》2008,25(1):130-132
职业化是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趋向之一。在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过程中,立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实际,准确把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从明确角色定位、健全工作机制、促进职业发展等方面促进辅导员职业化建设。  相似文献   

19.
目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存在辅导员速选任用非专业化、工作职责不明确、人员不稳定等问题.而且,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的现实条件已经成熟.为此,要采取明确辅导员的岗位职责、完善管理机制、加强领导保障等措施,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  相似文献   

20.
加强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措施.辅导员队伍建设还面临着薪酬偏低、职业倦怠、专业化程度不高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应从提高待遇、完善体制机制、建立辅导员职业化发展长效机制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