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最早熟悉“刘婧”这个名字是在一年前。在大量的来稿中,一个以“小卡洛”和“尤丽”为主人公的系列童话引起了我的注意,作品下面的作者简介是这样写的:刘婧,河北省衡水市第三中学学生,自小学四年级开始发表作品,至今已创作三十多万字,先后在《小学生优秀作文选》、《少年文艺》、《科幻世界》、《同学》、《课外生活》、《新民晚报》、《钱江晚报》等十多家报刊发表科幻小说、童话和绘画作品等等。刘婧的文字活泼而清新,作品中既有正直品质的流露,又有对生活的思考,这在同龄的孩子中是不多见的。我经常想:她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精灵…  相似文献   

2.
赵静 《现代语文》2004,(5):36-36
喜欢留着俏皮的短发,喜欢踢足球,更喜欢写作,而且大多写的是关于魔法一类的曲折离奇的故事。她就是沪籍女孩刘婧,现在就读于全国名校衡水市衡水中学理科班,而且还是团支部书记呢。刘婧从小学四年级开始至今“战果”累累:多次在《儿童文学》、《少年文艺》、《科幻世界》等刊物发表童话、科幻小说。在美国《世界日报》、法国《欧洲时报》发表散文等作品。《作文大王》、《全国中学优秀作文选》特邀她为“卡洛的世界”、“刘婧童话连载”专栏作者。《童话王国》、《中学生》等10多家杂志,还先后推出了她的专集或长篇连载。并有作品入选全国女…  相似文献   

3.
刘婧,河北省衡水中学年仅16岁的高二学生,上四年级时开始发表作品。几年来,已在《儿童文学》《少年文艺》《科幻世界》等刊物上发表了三十多万字的童话;还在美国《世界日报》、法国《欧洲时报》等世界知名报刊上发表散文和科幻作品。先后推出《魔法镜子》等四部长篇童话,共一百多万字,还与别人合著出版过5本书。目前,她已是数家报刊的童话专栏作家,2001年10月,被评为第四届“全国中学十佳文学少年”。刘婧如此优秀,与良好的家教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4.
今年14岁的衡水女孩刘婧,从10岁开始在国内外十多家报刊上发表作品,创作了40多万字。这些作品大都是科幻或童话体裁,作品中的人物多是身具魔法的。目前,她创作的《魔法天  相似文献   

5.
羞涩星空     
刘婧,自小学4年级开始创作,先后在《儿童文学》《少年文艺》等报刊发表童话、科幻小说;在《初中生优秀作文》《新民晚报》等报刊发表作文;在《青少年文汇》《中外名星》等报刊发表绘画;《作文大王》杂志“小卡洛的世界”童话专栏作者;作文《未命名的友谊》已由延边教育出版社出版;童话专著拟出版发行。获《21世纪中学生作文》2000年度征文一等奖,《科幻世界》1998、2000年度校园科幻小说征文优秀奖、二等奖。作品一改改?刘婧没有多少人听说过这名字,因为它早在历史长河中沉淀了,但有好事者却把它从历史的黄页中翻…  相似文献   

6.
追求完美     
多年以前,我也曾给《东方少年》杂志投过稿子,但没有登过,而我阅读过的《东方少年》却一本不少地保留下来,后来就成了女儿的读物,这是刘婧接触最早的文学书籍。也正得益于此,女儿产生了浓厚的读书兴趣,从认识字至今,她读过的书大概已有200多部。读书时,刘婧习惯把自己的所思所想记在日记本中,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就没间断过,也正是这一习惯,锤炼了刘婧的文字,也锻炼了刘婧的写作毅力。刘婧是从小学四年级开始写作的,她写的第一篇童话发表在上海的《小朋友》杂志上,后来,又多次在其他各大杂志发表童话、科幻小说,没想到由此…  相似文献   

7.
14岁的女孩刘婧,从10岁开始就在国内外十多家报刊上发表作品,创作达40多万字。这些作品大都是科幻或童话体裁,作品中多是身具魔法或本领高强的人物。如《魔法天使》、《魔幻现实》、《魔法镜子》等系列,除了在一些刊物上连载外,已有北京、香港、台湾等十五、六家出版社准备出版。究竟是什么使她与“魔法”结下了不解之缘呢?  相似文献   

8.
刘婧是从小学四年级开始写作的,她写的第一篇童话就发表在上海的《小朋友》杂志上。后来,又多次在《儿童文学》、《少年文艺》、《科幻世界》等杂志发表童话、科幻小说,没想到由此竟引起出版界的关注。香港突破出版社书籍编辑杨碧瑶给刘婧寄来了约稿信,说非常欣赏她的创意、想象力和  相似文献   

9.
刘婧: 新生代作家,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在第五届宋庆龄奖学金评选活动中当选,并代表河北省11名获奖的中学生赴上海参加颁奖大会。在中央电视台建台四十周年征文活动中,绘画作品获央视绘画优秀作品奖,系衡水市惟一获此殊荣的中学生。在第四届“雨花杯”全国中学十佳文学少年的评选中,高票当选,系华北地区惟一获得此荣誉的中学生。在中国作家协会儿童委员会、《儿童文学》杂志举办的全国中青年作家小说擂台赛评选活动中,参赛作品《家庭日记》获得该次大赛第四名。系国内惟一获此殊荣的在校生,也是河北省惟一的获奖者。在由中国少年工作委员会、日本黑马出版社联合举办的“首届中日友好儿童文学奖”的评选中,获优秀作品奖。……文/袁文慧  相似文献   

10.
王国华 《初中生》2010,(8):16-19
我从小学起就开始发表作品。那时候喜欢看《少年文艺》、《儿童文学》等杂志,读多了就想写,于是试着给报纸投稿。1986年10月,我在《少年智力开发报》上发表了第一篇作品:童话《聪明的狐狸》。编辑是李霞老师。其后的几年问,她又给我发表过不少作品,使我在中学时代就成了校园名人。  相似文献   

11.
近一二年来,我先后在《初中生优秀作文》、《全国中学优秀作文选》、《新民晚报》等报刊发表作文数十篇,同学们既羡慕,又感到奇怪,便问我:“刘婧,你何时写了这么多的作文?”  相似文献   

12.
回头看,才意识到从创作第一篇童话至今,已经有五个年头了,其间,有数不清的喜悦,也有说不尽的痛苦,因为写作的过程,就是不断把自己的血肉拿出来晾晒的过程,痛苦总是要在喜悦的前面。所以说,要过写作关,就必须过痛苦关。我是从小学四年级开始写作的,大概是5月份的一天,我参加学校组织的故事征文比赛,有一页草稿掉在了家里的地上,被父亲偶然拾起,父亲看了以后,觉得不错,就让我把全文抄出来后,寄给了上海的《小朋友》杂志。很快,杂志社就寄来了用稿通知单,我的第一篇童话就这样发表了。从此,我就开始了以“小卡洛”为主要…  相似文献   

13.
我喜欢看热闹:街上有人吵架,弄堂里发生了一件新鲜事……我都喜欢挤过去看个究竟。看得多了,脑子里挤满了各种各样好玩的事;想得多了,这些好玩的事自然而然地便变成了我的作品。 比如有一次,两个大胖子在吵架。一个在门外大声吼:“你敢出来吗?”另一个在门里大声吼:“你敢进来吗?”两个人吼得厉害,却都不敢动手。我觉得挺好笑的,后来就写了一篇幽默童话《门里门外》。 所以说,看热闹是可以看出许多有趣的童话来的。  相似文献   

14.
我从小学起就开始发表作品。那时候喜欢看《少年文艺》、《儿童文学》等杂志,读多了就想写,于是试着给报纸投稿。1986年10月,我在《少年智力开发报》上发表了第一篇作品:童话《聪明  相似文献   

15.
野军 《小学语文》2013,(6):44-45
对低幼儿童文学作品的写作,三十多年来,我坚持强调:。作品除了注重文学性,还应该注重社会效果,也就是作品的教育性,要多给小读者写反映“真、善、美”的故事和童话。应该说,《棉鞋里的阳光》是我作品中比较成功的一篇。这篇作品发表于1996年12月24日的《小学生拼音报》,后被人民教育出版礼选人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下册)》中,并受到了全国亿万小学生和他们的老师欢迎。我在网上看到众多老师悉心撰写的教学提纲和案例,还有许多小学生写的学习体会,非常感动。  相似文献   

16.
河北省衡水市第三中学初三学生刘婧可是一个远近闻名的小才女。她是河北省作家协会年龄最小的会员,曾与别人合集出版过《未命名的友谊》、《一个人的太阳系》、《格调女生》等五本书。在第四届“雨花杯”全国中学十佳文学少年的评选活动中,她成为华北地区惟一获此殊荣的少年。如今,她还担任着几家报刊童话专栏的特约撰稿人……  相似文献   

17.
陈胜 《中学生电脑》2008,(10):12-13
自2007年在新浪开博以来,因其文笔老练.写作风格独特.拥有了大批读者。他生性叛逆,谈到自己时,时常这样介绍自己:“我是一个逆天而行的人。”曾撰文《韩寒和巴金.“90后”更需要的是韩寒》,体现“90后”一代对中学语文课本选文的思考。先后在全国多家杂志报纸发表《偷窥社会》《游离》《死在白杨树下的女孩》等数十篇作品,在青春文学届引起了不小轰动。《落花时节泪纷纷》《三米阳光》两部新书即将出版。  相似文献   

18.
我是在网络上认识李晓艳的,那时她是个高三学生,偶尔在一个叫童话世界的版块露面。因为职业原因,通常当我出现在网络上时,我都觉得自己像一头警觉而敏感的猎犬, 细心地嗅闻着哪儿冒出天分与灵性的气味。当我发现李晓艳的童话时,很难相信这出自一位中学生之手,我立刻给她发了消息:“《少年文艺》想采用你的童话《小耗子阿蘅与小洞的故事》,可以吗?”从此就认识了晓艳。在这之前,她从来没有发表过作品,但从一开始我就认定,这位只有18岁的女孩会崭露头角,会“写出来”的。因为,童话对于她来说是生命最内在的需要。她把自己的经历、希望与创痛,都写在了童话中。在最天马行空的想像中,有着生命最真实的底蕴。如今,《小耗子阿蘅与小洞的故事》已被选入由中国作协儿童文学委员会编选的《2003年度最佳童话》中。本期我们发表的是她的第二篇童话,一个美丽而忧伤的故事。此外我们还请李晓艳写了一篇小小的自传《童话——天使的翅膀》,想必读者朋友会从中看到一个女孩成长的心路历程,那是一个破茧为蝶的过程。从2004年开始,我们每期将挑出一篇精彩稿件,在刊出之前先邀请一些读者“先睹为快”本期我们邀请了启东中学南京分校的同学参与这个活动,他们诚恳真挚的感受附于文后愿意加入《少年文艺》“先睹为快”行列的读者朋友、班级、学校请与我们联系,《少年文艺》致以诚挚的谢意! 本期主持:章红  相似文献   

19.
报告文学《一个冬天的童话》发表后,曾经引起不少人对其主人公遭遇的同情和关注。最近,它的作者遇罗锦又在《花城》(八二年一期)上发表了其新作《春天的童话》。关于这部长篇小说的得失,刘光等三位读者在写给《中国青年报》的信(见《中国青年报》82年5月2日第一版)中,说他们读了这部作品后“大失所望,我们失望于作者,也失望于编者。我们百思不得其解,《春天的童话》究竟要给人们什么?”信中说,文学,尤其是社会主义的文学,应当给读者以希望,而不应当使读者惶惑、悲观,消沉。《春天的童话》名曰春天,却弥漫  相似文献   

20.
童话是真的     
萧袤 《小火炬》2013,(12):19-20
我发表的第一篇作品,就是童话。那是1988年,发表于上海《童话报》,编辑张丽杉。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我一直坚持写童话。常常有读者好奇地问:"萧袤老师,你为什么这么喜欢写童话呢?"想了想,大概有这么几个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