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编辑室是文化流通中的一个特殊驿站,是各种文化交汇的大熔炉。从这个知识的大熔炉里,曾走出过许多昂扬世界的名流才俊:除思想文化界泰斗鲁迅,文学巨匠茅盾、巴金外,在文化建设上特别是在出版工作中做出卓越贡献的胡愈之先生也是其中之一。胡愈之先生(1896-1986年),是一位集编辑、记者、作家、翻译家、出版家于一身的少有的全才。他在我国文化领域特别是出版领域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巨大的,只因其“不愿把自己的事情写得太多”,或用胡绳的话说“他做的许多工作是人们所不知道的,后来他也从不和人谈起自己做过的这些工作”,…  相似文献   

2.
张元济 (公元 1867— 1959年 ),近现代最重要的出版家、编辑家之一,然而提起他,知道的人却不一定很多,因为他一生没有为自己留下一部专著,而他编辑的著作和他的编辑思想至今让人受益;他提携、培育的后生如胡愈之、茅盾等至今令人仰慕;他毕生倾注的事业——商务印书馆,由一个以印刷为主的工场成长为全国的出版中心,至今生机勃勃。冰心先生称他是“传播知识的大师”,叶圣陶先生说:“……商务的气魄所以这样大,是跟编译所的奠基人张元济先生分不开的”,茅盾先生说“将来的历史将纪录菊生先生这些对于祖国文化的贡献”,而张元济先…  相似文献   

3.
中国进步新闻出版事业的先驱者──胡愈之宗和胡愈之(189—1986),浙江省上虞县人,是我国进步文化出版事业的先驱者之一。胡愈之先生极为热爱新闻出版工作,还在上小学时,就与两个弟弟通过剪贴报刊上的文章,办起了一份家庭“杂志”。1914年考入商务印书馆...  相似文献   

4.
《今传媒》1995,(4)
记者见证了历史也成为历史的一部分──记新华社高级记者王兆麟卜元题记“人在景中不知景.记者见证了历史,也成为历史的一部分…但有一个永远不会改变的事实,就是记者无限记录自己的历史。”(香港记者张圭阳语)这是一个性格内向的“老学究”式的文化人,古板而缺乏幽...  相似文献   

5.
陈原先生以望八高龄,连续为文35篇,成《记胡愈之》一书,记这位出版界前辈的前辈的胡愈之先生往事。陈作的写法是“没有顺序,没有章法,没有造作,不是传记,不是评论,不是历史”。三个“没有”,三个  相似文献   

6.
陈原曾经写过一篇短文《三个读书人:一部“书史”》,说三个读书人构成一部中国现代出版的社会史:张元济──邹韬奋──胡愈之,这“实际上可以看作近百年中国社会史的一个侧面,甚至可以说,一个很重要的侧面”。近年来,或许是张元济与商务印书馆、邹韬奋与生活书店(后与读书、新知合并成三联书店)有着更为直接显见的联系与影响,关于二人的研究认识逐渐深入,胡愈之却几乎“泯然众人”了。然而在本世纪初二三十年代风云激荡的岁月,胡愈之与商务印书馆和生活书店都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并在它们的发展史上留下了自己厚重的足迹。胡愈之三…  相似文献   

7.
著名爱国人士、“七君子”之一、读书生活出版社创办人之一李公朴(1900~1946年)先生的这篇文章,大致写于他被国民党特务杀害前一个月的1946年6月间,是最近在胡愈之先生保存的信件中发现的。承胡愈老亲属胡序威先生提供,谨致谢意。胡序威写了《关于李公朴先生(怀念韬奋和愈之〉一文的说明》,一并刊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
刘英钦 《青年记者》2016,(35):106-107
今年是胡愈之先生120周年诞辰,论及先生在近代中国新闻出版史上的地位,往昔的意见是“少有的全才”.有论者认为,“全”只是其中之一,以全为基础的“专”方是更值得称颂的,故称先生为“精英式全才”似更恰当.胡愈之先生的“全”是有目共睹的,“专”却需要细细品味,其开拓创新的采写视野、独树一帜的编辑思想、人所未及的出版成就,是本文想要重点分析的.  相似文献   

9.
方婷 《新闻世界》2011,(10):155-156
胡愈之(1896-1986年)是中国现代史上众多杰出人物中其中一位,被夏衍称为"中华民族的脊梁"。在其新闻工作生涯中,他积累了丰富的新闻工作经验并形成了自己的新闻思想,其新闻思想在抗日阶段得到实践和发展。本文以胡愈之抗日时期(1931—1939)主办的报刊和撰写的文章为研究文本,探讨其新闻思想发展过程及思想实内涵。研究胡愈之在这个特殊历史时期的新闻工作经验和思想对于我们理解中国现代的新闻传播事业的建立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于现在的新闻工作也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刘杲 《出版史料》2010,(4):73-75
守文喜爱自己的命题:“社长是出版社的‘名片’。”他以此为题写作的应征文章得过奖励。如今他又用来做自己文集的书名。我觉得,这本记录了出版路上不断追问的文集,倒称得上是守文的一张别开生面的名片。  相似文献   

11.
在我的印象里,戴文葆先生总是那么忙,一年到头,他不是伏案工作,就是四处奔波。近几年里,就我所知,他为人民出版社,为三联书店组约、审阅、编就了不少重要书稿,而且是一部接一部:刚刚编完《宋庆龄文集》,胡愈之的文稿就又堆满了案头……。他还时常外出,曾经北上辽宁,西去宁夏、内蒙古、山西,南下江西、湖南、  相似文献   

12.
生活中常有这样一种情况,一些很想炫耀自己成名的人,结果成不了名,人们没有记住他们;相反一些不想成名的人,因其丰功伟绩,历史永远留下了他闪亮的名字.  相似文献   

13.
因为编选《徐迟文集》第六卷(文论卷)的需要,徐迟将他珍藏的一册50年前(重庆美学出版社1994年11月)出版的《美文集》交给了我。当然,用完后还要还给他的,而他也是要还给另一个人——他的老朋友、华裔法籍的画家赵无极的书的扉页上盖着一个刻有“赵无极藏书”的圆形印章。  相似文献   

14.
“我一生始终坚持这样一个信念:生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与(予),而不在于接受,也不是在于争取。”(巴金语)巴金(1904—),原名李尧棠,字带,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现年98岁,一位世纪老人。他出生在一个封建官僚主的大家庭,“巴金”是他1928年写完一部中篇小说《灭亡》时开始用的笔名(李的同学好友巴恩波投江自杀,为永远念他用“巴”作名,加上克鲁泡特金的金”,合成巴金)。巴金的童年是在父母的抚爱与教育度过的,尤其是他的母亲,巴金尊称“第一个先生”。在母亲的训导下,他每天背诵一首从《白香词谱》(舒…  相似文献   

15.
长者的风范     
古人说 ,转益多师是吾师。我从青年到中年 ,一直在太原 ,虽然也注意向周围的人们学习 ,但真正遇到高人 ,还是前几年定居北京以后。在北京 ,我认识了一些饱经风霜的老一代知识分子 ,从他们身上感到了一种大家风范 ,无论做人做文 ,都受到很多教益。1995年底 ,我认识了李锐先生。当时 ,《东方》杂志要搞一组关于顾准和《顾准文集》的专题 ,副主编朱正琳来电话 ,咨询找谁组稿合适。我在一次会上听柳萌先生发言 ,提到李锐向他推荐《顾准文集》 ,于是想到找李锐先生组稿 ,这样认识了李锐先生。李老一生饱经风霜 ,年逾八旬 ,仍然精神抖擞。我很…  相似文献   

16.
一九五四年夏,纪念了韬奋同志逝世十周年。当时由沈钧儒先生邀集了胡愈之、胡绳、徐伯昕、范长江、柳湜、史枚等韬奋的生前友好,组成了《韬奋文集》编辑委员会,商讨编辑出版《韬奋文集》的问题,曾在东总布胡同沈老家里开过几次会。当时决定先请范长江同志负责审阅韬奋所有的著作,提出编辑计划。长江同志接受了这个任务后,在他繁忙的行  相似文献   

17.
尚杰 《网络传播》2007,(12):86-87
想法的自由问题 王四新先生在他今年的新著《网络空间的表达自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中对“表述自由”做了专业化的讨论。所谓专业化,是指书中对网络空间的言论自由或表述自由从法律方面做了专业阐述,因为涉及的问题新且十分重要,所以很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18.
前辈的风范     
前辈的风范小鱼最近几年,我有幸参与编辑几位新闻界前辈的纪念文集,得益良多,主要是领略了先驱者的风范。已出版的纪念文集是《胡愈之印象记》、范长江的《不尽长江滚滚来》。即将编成的是刘尊棋的纪念文宾《不朽的忠诚》(暂名)。这三本文集集中了三位名记者亲友的环...  相似文献   

19.
这部书稿,最初是由黄苗子先生与我联系的。1979年5月23日.黄先生给我一信。说:“美国耶鲁大学中国历史教授黄仁宇先生.托我把他的著作《万历十五年》转交中华书局,希望在国内出版。”苗子先生颇有识见地提出,“这样做将对国外华人(此二字为编者所加一一编者注)知识分子有好的影响”.又说陈翰伯同志也有这一看法。黄先生的信最后说:“现将全稿送上,请你局研究一下.如果很快就将结果通知我更好.因为他还想请廖沫沙同志写一序文(廖是他的好友)。这些都要我给他去办。”  相似文献   

20.
走出死胡同     
走出死胡同李庄近来不少地方出现“追星热”,搅得一些青少年如醉如狂。“追星热”祸源之一是“捧星热”.一些传播媒介的少数人掀波推澜,有的简直是始作俑者。“星”是可以写的,他(她)的敬业精神、艺术造诣以至奋斗历史和健康的生活情趣,不少读者很关心,希望从中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