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颖 《教育与职业》2012,(24):73-74
青年教师是高校教学、科研等工作的重要承担者,是高校教师队伍的主力军。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当前高校青年教师所承受的职业压力与日俱增。文章以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压力现状为研究内容,探究其压力来源,并提出相应措施,以期为加强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一些有益的信息。  相似文献   

2.
孙咏洁 《文教资料》2012,(18):133-135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女性进入高校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的人数逐年增加,女教师在我国高等教育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高校女教师的生存与发展状况已成为社会和教育学界关注的焦点。基于教育部2010年最新教育统计数据发现,在同等条件下与男教师相比,我国高等院校女教师普遍层次结构偏低,青年教师呈现"女性化"倾向,女教师高层次人才稀缺,高校女教师发展总体处于劣势。文章试图从影响我国高校女教师发展的自身因素、我国现实的社会因素和"马太效应"和"有限差别"理论三方面入手探讨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并提出促进高校女教师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普通高校专任青年女教师在社会中承担着教育者、研究者、知识分子的角色,在家庭中承担着女儿、媳妇、妻子、母亲的角色。对于精力有限、承受能力差的青年女教师来说,多重角色集一身产生的压力不可避免。持久超负荷的压力会严重影响青年女教师的家庭和睦和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生命,最终导致角色崩溃。问题解决的关键是抓住产生问题的内因和外因。采用内外结合的方法,由社会、学校、家庭以及个人等多方面形成合力,从而有效地消解青年女教师的角色压力,实现压力向动力的积极转化。  相似文献   

4.
女教师已成为高校教学工作中一支重要的力量,对高等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赢得了社会的赞誉和认可。但同时,高校女教师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她们的职业发展状况不容乐观。文章从社会、个体等方面分析了高校女教师职业压力产生的原因。充分认识高校女教师职业发展现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提高高校女教师的成就动机和自信心,挖掘她们的潜力,发挥她们的作用,实现女性教师职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高校青年教师队伍是高校人力资源系统中一个最重要的子系统。基于系统论的视角,分析当前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系统构建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制度体系,国家、社会、高校、青年教师"四位一体"协同推进,形成有利于青年教师发展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6.
高校女教师是高校教师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女教师的学术职业发展存在着高原现象,产生了较大的发展压力。其压力主要源自自身的角色冲突、超越自我设限、性别偏见和高校评价中的价值取向。为了缓解高校女教师学术职业发展压力,社会应改变对高校女教师的双重角色期待,高校应进一步营造女教师学术职业发展的有利环境,女教师自身也应增强主体意识,提高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7.
高校女教师是高校教师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女教师的学术职业发展存在着高原现象,产生了较大的发展压力.其压力主要源自自身的角色冲突、超越自我设限、性别偏见和高校评价中的价值取向.为了缓解高校女教师学术职业发展压力,社会应改变对高校女教师的双重角色期待,高校应进一步营造女教师学术职业发展的有利环境,女教师自身也应增强主体意识,提高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前,教师职业压力已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作为高职院校的青年女教师,她们的职业压力有其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多重角色间的冲突、教育改革的挑战以及自身的个性特征等方面。鉴于此,试图从自身的调节与努力以及学校的支持等方面提出调试的路径,以减轻高职院校青年女教师的职业压力。  相似文献   

9.
高校青年教师自身职业幸福感的实现不仅关系到广大高校青年教师身心健康的发展,也关系到整个高校教师队伍的稳定和社会的进步。而造成高校青年教师幸福感缺失的因素又是多元的。因而,提升高校青年教师幸福感应多管齐下:青年教师自身的主观努力、高校管理阶层的关怀支持、社会大众的认可尊重等。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压力问题越来越引起关注,试从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压力应对角度进行分析,从政府部门方面、高校方面以及教师个人三方面入手,分析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压力,以期在应对职业压力方面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1.
近十年来,我国普通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发展的特征为:人数规模逐年上升,但青年教师比重处于下降趋势;女性青年教师比重逐年上升并超过男性;职称结构呈椭圆形模型.针对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发展中存在的师德师风亟待加强、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有待提高、课题和研究经费不足、收入水平低等问题,从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优化队伍结构、全面提升教学科研发展能力及创新高校体制机制环境等方面探索了我国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未来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2.
高校女教师是高校教师队伍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在高等教育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是我国高等教育中一支不可忽视的主力军。但高校女教师因社会压力、家庭和个体因素易出现职业倦怠现象,为此,针对高校女教师职业倦怠现象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策略,对于改善高校女教师职业倦怠现象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3.
随着高校改革的深入,各高校对教师的素质水平要求逐渐提高,高校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职业压力日益增大。本文运用文献综述、问卷调查、逻辑分析等方法,针对河南省地方高校青年体育教师所面临的职业压力进行调查研究,发现职业压力主要来源于社会环境、教学环境和人际关系;考核、聘任与专业发展;科研与职称。提出一些缓解职业压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高校的青年女教师年轻蓬勃、科研能力强,而且具有女性独有的优势,在理论教学方面和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她们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着其教育、教学水平的发挥,加强高校青年女教师的心理健康扶助机制建设,构建以自身完善和外界扶助的心理健康二元教育体系,搭设以高校青年女教师为核心,以学校、家庭、社会环境为基础的"三位一体"的平台,逐步完善其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中十分必要和值得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崔剑  宋海燕 《文教资料》2013,(36):131-134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青年教师已经成为高校师资力量中非常重要的骨干队伍.青年教师群体有其职业共性,但在职称学科、任职情况、实践经历、教学收入、追求成功因素上存在显著差异,尤其是在教师职业发展方面青年教师承担了较大的压力,进而影响到个人的职业定位和成就动机.本文以宁波市四所高校的青年教师为例,探究影响职业倦怠与成就动机之间的各项因素,并从教师自身、社会和学校三个方面提出预防职业倦怠和提升成就动机的举措.  相似文献   

16.
高校青年教师作为教育者肩负着传播知识和教书育人的职责。由于其自身既是青年知识分子,又以自身的知识和智慧培养青年知识分子的特殊性,社会对其职业素养的要求也就与其他行业群体有所不同。在社会价值趋向多元化的时代条件下,全面提升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素养,既是青年教师健康成长的必备条件,也是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高校青年教师已成为支撑我国高教事业的主力军,他们的职业压力日益加深,严重影响着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影响着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当前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压力剧增,面临着收入、科研、职称等方面多重压力,国家、社会和学校,应高度重视,从物质和精神层面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18.
高校青年教师是承上启下的一代,是高校可持续发展的生力军,是国家教育事业的未来和希望。因此,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青年教师队伍就成为高校建设的重中之重。本文从高校青年教师现状出发,探讨以人为本提升高校青年教师职业能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考试周刊》2015,(63):152-153
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推行,我国高校青年教师数量和比例不断上升,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后备主力军,在数量如此庞大的背后,青年教师薪酬水平偏低且不合理,生活压力大。如何保证青年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使其成为学校持续发展的重要人力资源保障,高校管理者对此应引起重视。为此,本文对高校青年教师的薪酬状况和问题加以分析,尝试找出使青年教师薪酬具有激励性的策略,以为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和发展提供些许有益理论保障与实践支持。  相似文献   

20.
高校女教师以独特的魅力和风采,在教学、科研和管理中发挥着重大作用,体现了妇女"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在工作与生活中,她们承担着工作、家庭、生育和教育子女等多重任务,扮演多重角色,比普通职场女性面临更大的工作与社会的压力,她们的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影响和谐校园的构建。通过分析高校女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特别是具体分析高校女教师事业心理类型,分别从社会、家庭、个体等方面分析困扰高校女教师心理的诸因素,并提出改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