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19世纪美国著名作家霍桑的优秀长篇小说<红字>是一部思想内涵丰富、底蕴深刻的多元主题作品.本文通过对作品中几个主要人物形象的分析和对作品中主人公在不同的遭遇面前所表现出来的不同行为、不同态度以及不同结局的探讨,论述了作家讴歌诚实、斥责虚伪的主题意识.  相似文献   

2.
张宝国 《文教资料》2009,(35):28-29
美国作家霍桑作品所反映的主题往往是“人人内心都充满了邪恶,个个都是伪君子”。其作品艺术特色主要是使用哥特式手法,有时神秘恐怖,难以确定,晦涩难懂.充满了大量的象征意义,以此揭示主人公充满矛盾的内心世界。本文探讨了霍桑的短篇小说《好人布朗》如何诠释其创作主题,如何反映其作品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3.
由于受社会、家庭及个人自身情愫影响,纳撒尼尔·霍桑的作品深受清教主义思想的影响,并在他绝大多数作品中都表达出一个主题,即原罪与救赎。本文对霍桑的几部代表作进行分析,分析这一主题的影响因素,并阐释其社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红字》是美国文学家霍桑的代表作,它充分反映了精神摧残和人们无法克制的对幸福生活的追求。《红字》中写作技巧的运用独具匠心,尤为突出的是象征手法的运用。本文就作品的语言叙述与小说的主题关系,透过小说的主题,体现霍桑的人格。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名文学巨匠,霍桑非常客观地说明了清教衰落的内在和外在原因,同时也以他独到的视角和犀利的笔触在作品中描绘了美国清教的排他性和残酷性。但由于所处时代和其个人的原因,清教在基督教发展史和美国历史上曾经发挥过的积极作用在霍桑的作品中却处于缺位状态。在研究霍桑的清教主题作品时,只有站在历史的高度,才能对它们进行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6.
《红字》是美国浪漫主义作家的撒尼尔·霍桑的一部重要作品。本文对这部作品中的主题与人物进行了探讨,指出霍桑通过巧妙地运用象征手法,揭示了加尔文教压抑下的人生扭曲与异化,从而努力弘扬一种冲破禁锢、跨越时空的生命意识。  相似文献   

7.
<红字>代表了霍桑创作的最高成就,作品中凝浓重的霍桑式的宗教死亡意识,作品中的三个主要人物都是经由犯罪、通过死亡而最终获得心灵的救赎.本文通过对三个主要人物命运的分析来探讨<红字>的死亡与救赎主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霍桑的短篇小说《唯美的艺术家》中的两个主题: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和艺术家与社会的关系。指出:这一作品在将艺术与生活进行对照的同时,强调了两者各自的优劣处。此外,作品在突出艺术家的超脱特点的同时,既突出了超脱的积极作用,又暗示了过分超脱的负面影响,这些都体现了霍桑的矛盾心态。因霍桑在这两个问题上的矛盾心态在其他作品中多有体现,故《唯美的艺术家》可谓霍桑矛盾心态的寓言化再现。  相似文献   

9.
而本文通过对比霍桑作品中两种颜色——极端之色与中庸之色的象征寓意来解读其人生观和道德观。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霍桑是一位精通中庸之法的道德家。  相似文献   

10.
美国著名小说家霍桑出生在曼彻斯特的萨利姆镇,他的祖先因参与17世纪的新英格兰屠杀清教徒而臭名昭著.霍桑非常清楚先辈所犯下的罪行,并以此为耻.这种埋藏心灵深处的意识使他认为人的本质是罪恶的,正是这种思想和经历,使他的许多著作都选择了道德这一主题.  相似文献   

11.
《红字》是美国的第一部象征主义小说,作品以生动的题材和独特的象征手法代表了霍桑创作的最高成就。本文分析了小说人物和情节中基督教原型的象征意义,揭示了霍桑的"原罪———赎罪———死亡———永生"这一创作主题。  相似文献   

12.
<红字>是美国浪漫主义作家的撒尼尔·霍桑的一部重要作品.本文对这部作品中的主题与人物进行了探讨,指出霍桑通过巧妙地运用象征手法,揭示了加尔文教压抑下的人生扭曲与异化,从而努力弘扬一种冲破禁锢、跨越时空的生命意识.  相似文献   

13.
霍桑是十九世纪美国最为杰出的浪漫主义小说家。霍桑的作品常把道德和历史内容巧妙地融入艺术手法之中。《红字》作为霍桑厚积薄发的作品,自1850年出版以来就备受争议,小说以十分敏感的私通为主题,将其思想隐退,以道德作为小说人物的救赎之路。而霍桑身怀清教主义的基因,同时也是超验主义时代的旁观者。小说是作者双重思想碰撞下产生的经典,通过分析文中所体现的清教主义思想与超验主义思想之间的冲突与融合,从而更好的理解霍桑思想。  相似文献   

14.
王友华 《文教资料》2008,(23):54-56
霍桑是19世纪美国杰出的浪漫主义小说家.虽然他生活在科学迅猛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急剧上升的繁荣时期,却对科学及其带来的后果持保守甚至悲观的态度.本文结合科学和宗教背景来分析霍桑以科学为主题的作品和其中的人物.  相似文献   

15.
19世纪美国浪漫主义作家霍桑,擅长用特殊命名法刻画人物以突出作品的主题。其代表作《红字》便集中体现了这一特点。在这部作品中霍桑对特殊人名和字母A的象征意义的运用,使作品蕴含多重寓意和多元主题。女主人公的名字白兰蕴含着美丽、激情、轻率、欲望灵魂净化以及对人性的研究等意义。丁梅斯代尔的名字含有"一个犯了通奸罪的人因性格怯懦把罪恶隐藏在阴暗的心中"之意。齐灵沃斯的基本寓意是"恶棍、复仇和冷酷"。白兰与丁梅斯代尔的女儿的名字珠儿有"珍贵、美好与纯洁"等人性善的内涵。字母A的含义随着主题的发展而发生变化,作品以字母A开始又以A结尾,字母A的不同暗含意义是为《红字》的主题模糊性服务的。  相似文献   

16.
本文探讨了十九世纪美国浪漫主义作家霍桑的代表作《红字》中关于原罪的主题。受殖民时期北美清教主义的影响,霍桑在作品中阐释了人性的善恶之争以及内心的矛盾。他用清教主义中“原罪论”等观点来解释十七世纪美国社会的黑暗现象,说明一切罪恶的根源来自于人的内心深处,并巧妙地运用象征手法来表达这一主题。  相似文献   

17.
论者多认为霍桑主要写人的罪恶,霍桑作品的主要特点是阴暗。在对霍桑长篇作品《七角楼》文本细读的基础上,从宗教文化角度出发对《七角楼》主要人物结局处理、对待财富的态度及小说中伊甸园意象的运用进行分析,发现霍桑作品还体现了比较积极乐观的一面——用爱来拯救世人的宗教观。  相似文献   

18.
霍桑的短篇小说《小伙儿古德曼·布朗》运用有限全知叙述模式、象征、反讽等陌生化的表现手法,通过表征模式不定,展示了主题的多义性和复杂性,使读者对作品回味无穷,同时也给这部作品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使这部作品具有了特别高的文学性和艺术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霍桑著名的短篇小说《年轻的古德曼·布朗》中所出现的人物、景物环境等各种形象,并揭示了这些形象后面所隐藏的深刻寓意。霍桑通过这些看似简单的形象充分揭示了小说主题“罪恶乃人类天性”。这也是霍桑小说创作的重复主题。  相似文献   

20.
霍桑以饱蘸情感的笔触展现了美国新英格兰地区的自然风光、历史传奇和风土人情,表达了自己内心深处浓郁的恋乡情怀,并通过回归、人性等主题的哲学思考展示了渗透在作品中的乡土情结的表征和底蕴,以及这种情结与浪漫主义创作倾向的交融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