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市场经济就是用市场化的方式配置资源实现经济的有效增长。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国经济获得发展总是表现为技术进步基础上的实质性增长。然而,市场经济的实质是交换经济、货币经济、金融经济。在资源稀缺性的约束卞,一国能否借助于技术进步与金融成长,从动态上释放经济发展的能量,使得在同一资源投入条件下实现资源供给的增长,使得跨越自然资源增长的条件约束成为可能。这对于一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持续增长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2.
土木工程学是人类科学技术发展史上历史最为悠久的学科之一,也是对人类社会进步具有巨大贡献的工程学科之一。为了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人类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建造的建筑物和结构物反映了该时期社会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面貌,见证了社会历史的进展。  相似文献   

3.
连军  王初  胥宽 《科技与管理》2001,3(1):16-20
20世纪以来,企业技术进步已经逐步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动力,在回顾中国50年技术进步发展历史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中国各阶段技术进步的特点,综合评价各阶段技术进步的效果,并指出中国现阶段企业技术进步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技术进步的战略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进步战略模式是一国推进技术进步的重要途径。不同的技术进步战略模式,决定不同国家的技术进步速度。 从狭义技术进步来看,一个国家的技术进步主要来自于技术引进和自主技术创新两个途径。而技术进步战略模式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和经济发展阶段,采用某种途径来推动技术进步或者采用几种途径的有效组合来推动技术进步。一般情况下,当一国或地区的技术相对于别国和地区存在较大技术差距时,往往利用技术扩散和知识外溢效应引进别国的先进技术来推动本国或本地区的技术进  相似文献   

5.
徐雨云 《软科学》1990,(3):57-60
<正> 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主要工业发达国家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出,他们的进步,在相当程度上是依靠技术进步取得的。日本自1953年到1971年,国民经济发展平均每年增长8.3%,其中由于技术进步因素所占比例为55.2%。美国1948  相似文献   

6.
刘美娜 《科教文汇》2007,(5X):159-159
江泽民“七一”讲话中提到:“各国文明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世界各种文明和社会制度,应长期共存,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可见,人类文明发展是一个统一性与多样性的辩证过程,各种文明之间内在地具有统一性,正是这种又多样又统一的内在矛盾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本文试从文明的多样性、历史的统一性以及对当今世界的启示方面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7.
黄巧 《知识窗》2007,(7):58-58
发明创造推动着人类历史的进步,有意思的是,有一些发明创造竟然来自于梦的启发。在科学史上,就有四个关于梦中发明的趣闻:  相似文献   

8.
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的定量分析傅道臣关于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的定性描述有不少,人们业已认识到产业结构调整与变革对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有作用。要使这种认识发挥良好的作用,还需要一种度量方法,以测定与反映结构调整的效果,这恰好是理论上所欠缺的。本文以...  相似文献   

9.
档案是人们社会活动的原始记录,档案工作是维护国家和社会历史真实面貌的重要事业。广泛深入地开发档案信息资源,科学管理和有效地利用档案,对加快经济建设,推动科学技术进步,提高全体人民素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对档案信息利用的深度虽然与利用者本身所具有的文化素质、设计研究能力有直接的关系,但是与档案部门对档案的研究和信息开发的深度也有着更加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技术进步与政府宏观调控周军明,刘绮涛一、我国技术进步现状技术进步是现代经济增长的主动因是已为经济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证实的事实。我国目前已进入高速增长时期。中国经济能否扎扎实实地步入现代增长之路,能否在高速增长的同时,在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背景下实...  相似文献   

11.
科技发展中的“非进步现象”是指科学技术在发展过程中出现暂时的、局部的、相对的停滞或倒退现象。科技发展过程既有进步的一面,也有“非进步”的一面,两者共同构成完整的发展图景。这种“非进步现象”具有多方面的表现形式,它的成因主要来自科技内部与社会外部矛盾运动,同时它也对科技和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因此,研究这—尚未引起人们高度重视的现象,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历史上中西技术发展进行比较,可以看出技术进步之于经济增长的关系。文章运用了技术演化的模型研究与历史实证分析,指出由于技术进步改变了生产函数和增长模式,使得中西方出现了截然不同的发展轨迹。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提出当代中国的技术进步对策。文章认为,依靠技术进步对策可以实现技术产业化,并最终实现集约式经济增长和转型。  相似文献   

13.
“返乡”思潮是发轫于19世纪欧洲虚无主义批判的一种哲学主张,试图在古典时代寻求克服虚无主义的思想资源.在肇始于尼采和海德格尔的“返乡”思潮中,洛维特将虚无主义界定为历史哲学对意义的过度追问所导致的历史本体的消解,从历史观角度反思虚无主义,具有致思进路上的独特性.《世界历史与救赎历史》中,洛维特创造性地以倒叙方式将西方历史观嬗变整理为古典自然史观→神学救赎史观→进步史观的谱系,将历史哲学的弊病追溯至《圣经》造成的自然史观和救赎史观的分野,将18世纪启蒙哲学所营造的“进步”观念还原为基督教的神学概念“天意”,为我们今天反思进步观念提供了新的视角.洛维特主张否弃历史哲学、重返古典自然,他的返乡之路暗示了一种将以自然疗救历史的哲学取向,对于辩明历史和自然在现代性语境中的思想冲突也具有启示性意义.  相似文献   

14.
胡敬 《科学中国人》2006,(9):100-100
机械工程学是人类科学技术发展史上历史最为悠久的学科之一,也是对人类社会进步具有巨大贡献的工程学科之一。纵观近三百多年来世界经济社会发展史.可以说是一部灿烂辉煌的工业文明史.是一部技术革命和技术创新的历史,也是一部机械工程持续扮演主要角色的发展史。  相似文献   

15.
王晓薇 《科教文汇》2007,(11Z):122-122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学精神的培养是教育工作者的一个重大职责。在历史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创新欲望;培养学生坚强意志,坚定学生创新信念;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等途径,强化在历史学科教学中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高策  孙立真 《中国科技论坛》2004,(6):112-114,130
技术与人类的文明进程息息相关,对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迄今为止,人类技术进步大致经历了古代和中世纪、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技术革命四个阶段。本文着重对不同阶段出现的主要价值评价思想进行了回顾总结与探讨。  相似文献   

17.
张涛 《科学中国人》2009,(8):102-103
创新是人类进步的原点,它洞穿了的是时间,改变了的是人类的生活,缔造了一种延续的文明。任何创新的起点无疑都是历史沉淀的进步。  相似文献   

18.
中国技术进步的实证分析——兼论科教兴国的财政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我国的技术进步测算   假定技术进步是希克斯中性的,资本服务流量与资本存量成比例,国民经济的总量生产函数为:Y=A(t)*F(L,K),其中Y、L、K分别是真实产出、劳动和资本存量(不包括住宅资本),t为时间,A是生产率或技术水平,A代表技术进步。假设它为柯布——道格拉斯函数:Y=ALαKβ,其中α和β分别表示劳动和资本的产出弹性,两边取对数后变为:  相似文献   

19.
始终以世界眼光关注人类前途命运、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的中国宣言,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宝贵历史经验。从理论逻辑来看,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解放全人类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有机统一,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从历史逻辑来看,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将坚持胸怀天下、立己达人贯穿于不同时期,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从实践逻辑来看,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践行全人类共同价值、走好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为人类和平与发展贡献力量的必然路径。  相似文献   

20.
婚姻的禁忌     
《百科知识》2006,(5X):1-1
据有关部门预计,今年结婚人数将比去年增加10%~20%,“五一”期间结婚的新人与往年相比更多。因为农历上2006年是双春兼闰月的吉利年,去年和明年无“立春”,据说是“寡妇年”;今年是狗年,又有“狗年旺夫”之说……于是人们争先恐后地扎堆结婚。科学进步了,人们反而更迷信了吗? 看来在科学进步的今天,婚姻中的禁忌可真不少。[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