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提出了一种基于由热扩芯光纤构成的马赫-曾德干涉滤波器的新型多波长可调谐环形腔掺铒光纤激光器.马赫-曾德干涉滤波器由一段掺镱光纤和两根实验室自制的热扩芯光纤熔接而成.当马赫-曾德干涉滤波器中的掺镱光纤受到980 nm激光二极管泵浦时,滤波器的干涉条纹将向长波长方向漂移.利用该可调谐滤波器构建一个环形腔掺铒光纤激光器,获得了11个激射波长同时输出,每个激射波长的信噪比都超过40 dB.通过改变掺镱光纤的泵浦功率,激光器的激射波长可调.  相似文献   

2.
多模光纤的出射场被描述为高斯-谢尔模型,利用菲涅尔公式分析多模光纤准直器的出射光场,得到其光强按高斯分布的结果;同时计算了多模光纤准直器的工作距离.对该器件的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3.
在光纤通信系统中,由于光纤的吸收和色散,光信号随着传输距离的增加而衰减,并产生波形畸变,使误码率增高,信息传输质量降低,限制了通信距离.为满足长距离通信需求,必须对光信号进行中继放大处理.光纤放大器具有输出功率大,增益高,工作频带宽,放大特性与偏振态、数据格式及系统比特率无关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DSF光纤参量放大器(DSF-FOPA)的带宽增益特性,利用四波混频功率耦合方程进行分析,并对相位匹配条件进行了讨论.在小信号条件下,采用对称抽运时,得到了不同参数对放大器的带宽和增益的影响情况.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大的抽运功率、短的DSF光纤及宽的波长间隔可以拓宽放大器的带宽.  相似文献   

5.
激光混沌信号的宽带、随机和不可预测性,使其具有天然的屏蔽性和保密能力,成为保密通信的优选光源。混沌同步作为混沌通信的基础,是混沌通信的研究热点。基于长腔的混沌光纤激光器,实验研究掺铒光纤放大器输出的混沌激光与光纤激光器的同步特性。结果表明:通过改变偏振控制器和泵浦电流,混沌光纤激光器与掺铒放大器在很大的范围内具有同步特性。  相似文献   

6.
在光纤通信系统中,由于光纤的吸收和色散,光信号随着传输距离的增加而衰减,并产生波形畸变,使误码率增高,信息传输质量降低,限制了通信距离。为满足长距离通信需求,必须对光信号进行中继放大处理。光纤放大器具有输出功率大,增益高,工作频带宽,放大特性与偏振态、数据格式及系统比特率无关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利用飞秒激光微加工技术在单模光纤—多模光纤—无芯光纤"三明治"光纤结构的无芯光纤端加工菲涅尔透镜,从而形成了新型光纤光镊.对该光镊结构的出射光场以及不同条件下的光阱力变化进行了数值计算,通过实验验证了理论的可行性.这种光纤结构可用于粒子捕获、操控以及微流控分析等领域.  相似文献   

8.
为了减小光纤陀螺仪输出信号中的漂移误差,对小波变换和小波包变换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比较,建立了光纤陀螺仪输出信号的数学模型,分析了其输出信号的误差特性,在详细分析比较硬阈值和软阈值小波滤波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半软阈值作为滤波阈值.并在实验室环境下分别对光纤陀螺静态和动态输出数据进行了半软阈值小波包滤波实验.对光纤陀螺实时测量信号的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半软阈值小波包滤波方法对光纤陀螺仪输出数据进行处理,静态和动态输出信号误差均方差可以从5 (°)/h减少到 1 (°)/h,有效地消除了光纤陀螺仪中白噪声和分形噪声的影响.该方法比小波滤波方法更加有效地消除了光纤陀螺漂移误差的影响,且能够满足光纤陀螺仪输出高精度和实时处理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自1977年首次用多模光纤成功地进行了光纤通信试验。0.85微米波段的多模光纤为第一代光纤通信系统。1981年又使用1.30微米多模光纤的通信系统,为第二代光纤通信系统。1984年实现了1.31微米单模光纤的通信系统,即第三代光纤通信系统。90年代初期又实现了1.55微米单模光纤通信系  相似文献   

10.
基于利用电压型运算放大器(OUA)的主极点,设计单输入—多输出的电压模式全有源双二阶滤波器结构,这种结构通过直接选择不同的输出端,能实现低通、带通、高通滤波功能,且滤波器的参数可通过调节OTA的跨导增益来进行调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