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世说新语》是一部有影响的笔记小说.本文从刘义庆的经历和交游、《世说新语》的内容、社会风气等方面分析其成书过程,得出《世说新语》既成于众手.又主编负责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古小说集《世说新语》简称《世语》,唐时期称《世说新书》,宋代改称《新语》。原为八卷,今本分作三卷。这是一部集汉魏晋南北朝传闻轶事之作。也是中国志人轶事小说的代表作。古代著名笔记小说之一。现题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撰。刘义庆生于东晋安帝元兴二年(公元403年),卒于刘宋文帝元嘉二十一年(公元444年),彭城(今江苏徐州市)人。他是刘宋王朝的宗室。父亲长沙景王刘道怜,是宋武帝刘裕的二弟,后来刘义庆给他叔叔临川王刘道规作嗣子,就袭封了临川王。但据鲁迅先生所说,该书并非出自刘义庆之手。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世说新语》“乃纂辑旧  相似文献   

3.
《世说新语》又称《世说》,南朝宋刘义庆及其门客撰,是一部笔记小说集,记载汉末至东晋的遗闻逸事。《世说新语》的艺术成就比较突出,它善于用素描式的笔法勾勒人物,揭示人物个性。鲁迅曾称赞它:“记言则玄远冷隽,记行则高简瑰奇。”《世说新语》的体制多为零章断简,文章短小精悍,并且它以史笔为  相似文献   

4.
《世说新语》用了大量文学艺术的编纂材料的方法,对后世小说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主要以《世说新语》的编撰问题为主要内容,探究了刘义庆主编的《世说新语》编撰形式,并研究了它对后世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世说新语》又称《世说》,南朝宋刘义庆及其门客撰,是一部笔记小说集,记载汉末至东晋的遗闻逸事。《世说新语》的艺术成就比较突出,它善于用素描式的笔法勾勒人物,揭示人物个性。鲁迅曾称赞它:“记言则玄远冷隽,记行则高简瑰奇。”《世说新语》的体制多为零章断简,文章短小精悍,并且它以史笔为法,旨在记载现实的人和事,同今天的新闻写作有很多相似之处。《世说新语》的短文章之所以能写得引人入胜,经久不衰,首先贵在简约,简约在下笔之先,也就是谋篇布局的技巧。例如《阮光禄焚车》篇: 阮光禄在剡,曾有好车,借者无不皆给。有人葬母,意欲借而不敢言。阮后闻之,叹曰:“吾  相似文献   

6.
南朝刘义庆著《世说新语》,以其卓越的思想和艺术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续作、仿作者历代不绝。降至明代,继何良俊《语林》、李绍文《皇明世说新语》、焦 《玉堂丛语》等著述后,又问世了专记清言俊语的《舌华录》,其作者便是生活于晚明的江南曹臣。  曹臣,字荩之,改字野臣,号文几山人。徽州歙县(今属安徽黄山市辖)人,出生于一个祖上“多以资雄”1的商人之家,时在明万历十一年(1583)。据方志记载,文几山实有其地,位于歙城西鄙30里处(康熙《徽州府志》卷二“歙山川”),因正德九年(1514)进士乡贤郑佐(官至参政)“建台其上…  相似文献   

7.
磊雨 《出版参考》2005,(11):5-5
南北朝时南朝宋文学家刘义庆(403—444)在著名的古代小说集“世说新语》中讲了一个故事,说东晋的蔡谟(他因被授以司徒,坚不肯就而被免为庶人)在江南见到一种状似螃蟹的蟛蜞,弄来烹煮了吃,吃后腹泻大吐,狼狈不堪。他后来把这件事告诉他的朋友谢尚。谢尚说:“阁下一生劝人博学苦读,自己却连《尔雅》也未读透。”他的意思是指《尔雅》中本有“蟛蜞”条目,说明那不是螃蟹,是吃不得的。  相似文献   

8.
论新闻的文学化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卫红 《新闻界》2005,(6):135-136
文学史上,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都带有些新闻的要素和特点,如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自居易的《琵琶行》杜甫的《石壕吏》等等,而在新闻史上能传承下来的新闻作品几乎都是成功运用了文学技法的作品,像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李大钊的《新纪元》、刘白羽的《沸腾的北平城》等等。其实,在中国新闻事业开创之初,报人就以文学笔法写新闻。试看下例:  相似文献   

9.
吕美荪编选的《汉文典古文读本》是历史上第一部女性编选的古文选本,此选本以文体为纲,作者为目,注重名典立法,显示出区别于当时流行的古文选本特有的特色。《汉文典古文读本》是吕美荪文论思想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0.
“窥一斑而知全豹”出自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现在,多用此句形容通过局部了解全部。2008年12月30日,《大众日报》刊登的《寿光8万农民工“寒冬”不失岗》,就是通过“窥”到的“8万农民工‘寒冬’不失岗”这块“斑”,知晓寿光市多年来坚持城乡统筹发展、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全貌。  相似文献   

11.
南朝人刘义庆写的《世说新语·管宁割席》是古代笔记小品中的名篇。研究新闻文体发展嬗变历史的同志把它视作消息的滥觞,说它除了“时间”与“地点”没有交待清楚外,五个W已交待了三个。“管宁割席”的确是一篇好文章,按照传统的说法,它是用鲜明的对比手法叙述了管宁、华歆始而同窗共读、继而分道扬镳的过程。文字不长,现引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古代文学的浩浩洪流中,《世说新语》(以下简称《世说》)是一部出类拔萃的杰作。它饮誉今古,蜚声海外,目前已成为一个国际性很强的研究课题。本文即是在广泛借鉴国内外学术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撰成的。一由于晋宋时代的文献资料所存无多,因而《世说》的许多基本问题至今仍然使研究者深感困惑,如它的作者、成书时间与过  相似文献   

13.
《唐雅》是明人胡缵宗所编的一部唐诗选本,共八卷,编于嘉靖二十八年,今存嘉靖二十八年文斗山堂刻本。共选唐诗1263首,分体按类编排。胡缵宗(1480—1560),字孝思,一字世甫。号可泉,亦号鸟鼠山人,著有《鸟鼠山人集》,是明中期较为著名的诗人,与李梦阳交好。  相似文献   

14.
蘅塘退士是《唐诗三百首》的编选者。他的《唐诗三百首》编成于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虽然这是读者层次较低的一种唐诗选本,所面向的主要对象为塾学子弟,但自问世后甚是流行,其影响远远超过了名家手编的唐诗选本。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爱读唐涛,一生渎了很多有关唐诗的典籍,其中有一部就是《唐诗三百首》,那是他从小读到老的一部唐人诗集。它也是被传统社会定格为最好的一家唐诗选本。  相似文献   

16.
朱正 《中国编辑》2005,(1):73-74
这是朱自清先生的一部选集。说到选本,我就想起他创造的“碰本”这个名词。他在《论中国文学选本与专籍》这篇文章里说:“我说的选本是指用心选出来的,有目的有意义的而言;至于随手检阅而得,只要是著名的人著名的篇。  相似文献   

17.
选本与炒本     
书多如海,皓首穷经,也难读了万之一二。于是,自古以来,就有各类选本,选择出类拔萃之篇什,让读者花最少的时间,有最大的收获,诚如鲁迅所说:“凡选本,往往能比所选各家的全集流行,更有作用。……但还在近则由选者的名位,远则凭古人之威灵,读者想从一个有名的选家,窥见许多有名作家的作品。(《集外集·选本》) 虽然选本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选本所显示的,往往并非作者的特色,倒是选者的眼光。”(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六》)然而,在中国文化史上还是产生过许多世代流传的优秀选本的。孔子的《诗经》,萧统等的《昭明文选》,冯梦龙“三言”,凌蒙初的“二拍”,孙洙的《唐诗三百首》,吴楚材、吴调侯的《古文观止》等等,所编选的作品  相似文献   

18.
温庭筠是词史上第一个大力制词的文人,其词作专录于《金荃集》中;《花间集》以选本形式保存温词,成为历代选本选录温词的母本。进一步考索这两部书对温词的选录情况,或为探讨温庭筠词体文学创作的成就与词史地位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9.
汉魏六朝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个承先启后的阶段,而魏晋六朝则是文学的自觉时代。这一时期的诗歌总集主要有明代张溥编的《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近人丁福保编的《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今人逯钦主编的《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这一时期诗歌的历代选本也不下百部,仅笔者所寓目的今人选本就达十余种。然因种种原故,诸选本虽各有千秋,但总有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近读到沈文凡教授主编的《汉魏六朝诗三百首译析》,颇有耳目一新之感。  相似文献   

20.
《古文观止》是清初吴楚材、吴调侯两人编选的一部古文选本,上起东周,下至明末,其选辑文章222篇。选材广泛,能照顾到各种文章体裁的多方面的艺术风格。“观止”二字出于《左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