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陈荣燕 《林区教学》2009,(12):28-29
“灰色学生”是一群特殊的教育对象,指的是班级中所谓的中等生。他们平时默默无闻、少言寡语、独来独往,因而很少受到外界关注。由于缺少沟通和关爱,他们往往缺乏自信,有严重的自卑倾向,内心世界处于封闭或半封闭状态,个人能力长期得不到提高,而且存在向“后进生”转变的可能性。从温情关爱、放大潜能、注重激励、搭建平台四个方面关注“灰色学生”,使他们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2.
这是学校中一个非常“典型”的班级,有很多个性的学生。怀着好奇的心理我当上了该班班主任,进入班级前我作了一份调查:全班共有学生43人,女生35人,明显阴盛阳衰。其中:独生子女35人,有11个家庭离异,6个是单亲。这些学生要么在父母百般呵护之下,要么在父母严厉管教之下,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心理脆弱、缺乏约束等毛病。所以,他们更需要我们的帮助、理解和关爱。作为班主任,工作就从四“qing”开始。  相似文献   

3.
这是学校中一个非常“典型”的班级,有很多个性的学生。怀着好奇的心理我当上了该班班主任,进入班级前我作了一份调查:全班共有学生43人,女生35人,明显阴盛阳衰。其中:独生子女35人,有11个家庭离异,6个是单亲。这些学生要么在父母百般呵护之下,要么在父母严厉管教之下,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心理脆弱、缺乏约束等毛病。所以,他们更需要我们的帮助、理解和关爱。作为班主任,工作就从四“qing”开始。  相似文献   

4.
(一)培养真人求真谛 ,批判伪君驳伪装。(二)逼迫学生用脑 ,越用越糟糕 ;诱导学生用脑 ,越用越灵巧。(三)教师光有“红烛”精神是不够的 ,现代教师还要时时为自己“充电”。(四)一个班集体就像满载的客船 ,快中慢三类学生处于船的各个部位。聪明的船长会让他们协调发展 ,同舟共济 ,决不会嫌弃船尾客落后而把他们推下大海 ,使船失去平衡。(五)授知不如启智 ,启智不如激情 ,激情不如励志 ,激发学生树立远大志向 ,培养充沛的情感 ,再传之以科学的求知方法 ,这是成功教育者的秘诀。(六)立于鸡群的鹤固然伟大 ,但我更敬佩的是立于鹤群…  相似文献   

5.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的学习离不开兴趣,而兴趣的培养是多方面的,在高职物理教学中,关爱鼓励、新奇实验、耐心诱导、风趣的语言等对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课堂教学中我们要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知之”、“好之”,更重要的是“乐之”。下面我从四个方面阐述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7.
从安逸舒适的环境里走出来是有风险的——尤其是作为领导者的你,要让你的同事从他们安逸的环境中走出来。下一代教师领导者是这样的:他们要么用新的理念去提高教与学,要么抵制改革——如果他们认为改革对学生不利。有时,教师领导者的观点与同事一致;有时与学校管理者合流。凭借他们,学校管理者可以领导更有效的改革尝试。偶尔,他们向同事提出难以解决的问题或者强行进行改革而陷入孤立。教师领导者负有重任,他们要确保改革在教室扎根,提高所有学生的学习。他们也代表学校良知。他们深深地关爱着学生,关心着学校制度的制定,思考着学校现实与…  相似文献   

8.
一、关爱学生,对全体学生负责教师教书育人,应是面对全体学生。教师从踏进校门的那一天起,必须关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促进他们在品德、智力、体质各方面都得到发展。然而,现实生活中一些教师却并非如此。有的偏爱优秀生而歧视后进生,有的把罚站作为一种常用手段,严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进取心,有的批评学生不是耐心开导,而是威胁恐吓。凡此种种,不仅伤害了学生的感情,而且造成了师生对立,教师在学生中丧失了应有的威信。教师要爱生如子。“金凤凰”要爱,“丑小鸭”更得爱。惟有爱生如子,才能换来桃李芬芳。教师对学生的关爱,既是敬业精神…  相似文献   

9.
在与随班就读学生交往的过程中,我发现他们缺少的并不仅仅是知识,因为自身的特殊性与世俗的偏见,他们自卑、孤独。他们更需要的是理解和关爱。这种理解和关爱不应该是蜻蜓点水式的,应该如春雨般“润物细无声”。要使这些孩子学会合群、学会自信、学会微笑着面对生活,我们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0.
减轻学生的负担充分体现了关爱学生、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教育部下达“减负”令已经快十年了,“减负”工作的确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然而,到底减什么,减多少。怎样减,至今依然存在着一些似是而非的思想上或工作上的误区,要么断章取义,要么矫枉过正。因此,重新解读“减负”的本真内涵,拨开迷雾,走出误区,实施素质教育,显得非常迫切。  相似文献   

11.
我国清代著名教育家颜元曾提出:“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无论从教育思想还是教育方式看,这都是正确的。后进的学生并非一无是处。在他们身上,缺点的后面往往也存在着易被忽视了的“好的东西”。教师的眼睛不能被学生的表面后进所遮蔽。教师应该深入了解后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好的东西”,并使之巩固、发展,用他们的“好的东西”去置换他们“不好的东西”。教师在看待后进生的进步时,应该“纵看”而不要“横比”。要知道,后进生的一点点进步,对  相似文献   

12.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小学生的形象思维处于优势地位,好奇心强,喜欢具体形象,不喜欢干巴巴的理论说教。因此,教学时我往往采用录音、录像、幻灯、图片等手段,把教学内容具体化、形象化,把被感知的对象形象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刺激他们的感官,激活他们的思维,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如教“我爱五星红旗”时,首先让学生初步认识五星红旗是我国的国旗后,向他们提问:“五星红旗上的五颗星代表什么 ?红色又象征什么 ?”学生很惊奇,情绪激奋,兴趣盎然。这时,我不失时机…  相似文献   

13.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英语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英语持久的兴趣,让学生不断处于较浓的学习兴趣之中,让他们乐学、善学、会学。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的发展,离婚率逐年提高,那些被冠以“小皇帝”“小公主”的孩子,常常会因父母的离异,一下子从幸福的巅峰跌入痛苦和孤独的深渊中,心理也处于极度焦虑和茫然之中。此时,他们最需要的是老师和同学的关爱,否则,极易形成孤僻、乖戾和自卑的性格,甚至影响他们的一生。作为一名班主任,我们应尽可能地减轻由于父母离异带给这些学生的心灵创伤,使他们愉快健康地成长。一、奉献一片爱心由于“单亲学生”的生活缺少阳光,缺少关爱,他们往往对日常生活中的人和事都比较敏感,常常认为别人轻视甚至厌弃自己。对于这样的学生,如果你…  相似文献   

15.
郑丽芳 《现代语文》2014,(10):120-121
阅读,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可以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更可以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可以说,语文因阅读而精彩,学生因语文而修身养性。因此,语文教师不仅要重视阅读教学,更要加强阅读教学。本文结合教学实际,在重视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提出一些实施阅读教学的建议。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才能提高学习的热情。语文不是无情物,当学生对阅读有一定的兴趣,语文自然学得好。所以,当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一定要先学会调动学生阅读的兴趣和自主性,让学生从“被动”阅读变成“主动”阅读,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我要读”的欲望。而这个过程实现的关键,往往取决于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6.
要让学生“乐说”巴盟乌拉特前旗五完小王文华一、激发“乐说”的兴趣知之不如好之,好知不如乐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尤其对于欢蹦乱跳的一年级学生来说,他们有着浓厚的说话兴趣、旺盛的求知欲,而要让学生“乐说”,其关键在于老师如何激发他们“乐说”的兴趣。首先,...  相似文献   

17.
“内驱力”与语文学习天长市城南小学嵇启华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就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形成一种内驱力,使他们“好学”、“乐学”。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是形...  相似文献   

18.
摘要: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在教育评价中往往把那些行为表现和学习成绩较差的同学称之为“问题学生”。从素质教育的视角看,这些学生的成长只不过比其他同学要“慢”一些,如何关爱他们考验着从教者的师德。教师应该从关爱“问题学生”开始,让这些学生得到更多的关爱和鼓励;信任和赏识他们,让他们能够和其他同学一样经历完整的教育过程。  相似文献   

19.
心理学家认为“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爱是一种最有效的教育手段,教育的过程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的施展,更是充满了人情味的心灵交融,用关爱之心来触动学生的心弦,“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爱去温暖学生,用情去感化学生,用理去说服学生,从而促使他们主动地养成良好的习惯。  相似文献   

20.
所谓的“双差生”是指纪律差、学习差的学生。这类学生.老师头痛,学校厌烦。因此.一直以来学校对这类学生要么一棍“打死”。置之不理,听之任之,放任自流;要么则干脆开除,把他们推向社会。孰不知.学校是教育场所,起教书育人作用,家长把子女送来.就是要我们教好他们.怎能轻易把他们推向社会呢?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把他们教好.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善待他们.才能把他们转化呢?笔者认为.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