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东南亚与南亚地缘政治格局的最大特点在于均势 ,均势通常指国家间权力分配大体均等的一种态势。均势有两种 ,大国竞争型均势格局和直接对抗型均势格局 ,分别以东南亚与南亚为代表。形成原因是两个地区在地理、历史、现实和各国自身政策选择这四点因素的不同。这两种均势格局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仍会继续。中国在这两类均势格局中 ,应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 ,结合自身战略利益 ,积极扮演“参与者”与“旁观者”的角色。  相似文献   

2.
均势通常指国家间权力分配大体均等的一种态势。均势有两种,大国竞争型均势格局和直接对抗型均势格局,这以东南亚与南亚分别为代表。形成的原因缘于两个地区地理、历史、现实和各国自身政策选择这四点因素的不同。中国在这两类均势格局中,应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结合自身的战略利益,分别扮演“参与者”与“旁观者”的角色。  相似文献   

3.
三、雅尔塔体系的产物战后两大阵营的出现是战时国际关系发展的结果.战前的国际关系,基本上维持了传统的以欧洲均势为中心的格局。亚洲的日本是利用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去远东扩张,它的活动实质上仍是欧洲格局的扩大和延伸。美国在外交上奉行孤立主义政策,尽量避免卷入欧洲的纠纷,只想坐收渔人之利。苏联忙于自身的建设,又受到西方国家的孤立和包围,故使其国际地位和作用受到限制,所以,战前只有除苏联以外的几个欧洲大国是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主要角色。二战之后,由于德意日崩溃,英法也受到严重削弱,这就从根本上打破了以欧洲均势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美苏关系成为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的核心。在战争中,国际关系有两个趋势最引人注目,一是美苏关系的均势;一是英国对美国的依附。这两种趋势经过一系列国际会议和秘密磋  相似文献   

4.
均势原则是国际政治中一个古老的思想和话题。苏联解体后,世界新的力量平衡正在形成。而美国作为今日世界最重要的国家,企图在新的世界均势充当“平衡国”,然而世界格局朝着多级化发展的趋势以及现代均势与传统均势的巨大差别,使美国的企图难以实现。  相似文献   

5.
一、选择题20世纪以来的100年中,世界格局经历了一系列的演变,请回答1~3题:1.英法这两个昔日战场上并肩作战的盟友却在巴黎和会上怒目相对,甚至以退出和会相要挟,两国的矛盾焦点是A.远东与太平洋利益之争B.国联的组织方式和控制权之争C.海军军备及其比例之争D.欧洲大陆均势与霸权之争2.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所体现的国际关系的实质是A.帝国主义试图扼杀苏俄B.国际社会要求世界和平C.美国企图建立全球霸权D.帝国主义重新安排世界秩序3.当前的世界格局与20世纪初期、中期两次格局变化情况相比,···不同点是①…  相似文献   

6.
<正> 关于体系,世界近现代史上,曾经出现过维也纳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这些体系都是为了满足国际政治的需要而建立的。这种政治体系存在的基础是“均势原则”。所谓“均势”是体系内双方力量对比的一种暂时的均衡状态。纵观历史,“均势原则”往往是大国维持和追求霸权地位的一种借口和手段。二战后,两个超级大国建立起来的雅尔塔体系,就是“均势原则”下的产物。其实,均  相似文献   

7.
“均势”或称“权力均衡”是西方古老的外交准则.是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中重要的理论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并且在欧洲的历史中.特别是17至19世纪得到了实践.而且一直影响至今。均势及均势理论在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建立世界秩序奠定了基础.稳定了国际格局。  相似文献   

8.
“均势”(BIance of Power)是一古老概念。在中国、印度和希腊的古代战争中都曾出现过均势思想。十六世纪后,均势常被欧洲大国用来作为处理他们之间政治关系的一种手段。在近代国际关系史中,欧洲均势一般是指1815至1914年欧洲大国的政治关系,即各大国或大国集团力量对比的相对均衡状态,以及一种相互牵制和维持现存局面的政治结构。在这百年间的欧洲国际关系中,出现过三次均势时期,即1815年拿破仑帝国灭亡至1854年克里米亚战争爆发;1870年普法战争至1890年俾斯麦下台;1890年德皇威廉二世奉行所谓“新方针”至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本文拟对这三个时期的欧洲均势问题作一简析。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19世纪英国外交活动中的三个典型事例的分析,可以看出,当时外交政策的“孤立主义”特点及产生的根源是脱胎于传统的欧陆“均势”思想。这一外交政策对19世纪中晚期欧洲大国关系格局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将明代“后”与“妃”拆分为两个群体,在界定后妃关系格局及其涉及的“帝一后一妃”结构状态的基础上,剖析了“后弱妃强”的表征、特点以及促成这一格局的主客体因素,进而论述了“后弱妃强”关系格局的形成,对处于统治集团中心地位的皇帝的自身素质、后宫环境与政治文化乃至整个经济社会所发生的实际影响。  相似文献   

11.
冷战结束后,东北亚地区日益呈现出一超三强的地缘政治格局。在复杂的政治、安全结构制约下,美、日、中、俄以地缘政治为视角,纷纷采取均势战略,以寻求在东北亚地区的权力优势。它们的均势战略博弈导致了东北亚地区安全困境的产生,也影响了安全困境的解决。但软实力理论的出现和发展,使国际关系理论研究拓展到一个新的领域,成为理解国际关系变化和外交政策的一个新的理论视角。如果区域内各个国家都能重视软实力战略,那么各国就能逐渐由"零和博弈"向"竞和博弈"转变。因此,软实力理论成为了缓解甚至化解东北亚安全困境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东亚模式和拉美模式是第三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的两种发展模式,两种模式有各自的内容和特点,但总的看,东亚模式的经验多,拉美模式的教训多。两种模式同为资本主义性质的外源型现代化模式,因而也具备了一些共同点,如都出现了政治集权化,都重视改善当局与市场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就体系层面而言,世界历史经历了古典均势和现代均势两个基本阶段,并表现出各自的特点。冷战结束后,均势更趋复杂,但总的趋势是向多极均势转移。对亚太地区的均势,中国应有自己的认识和抉择。  相似文献   

14.
从能源安全与区域能源安全合作基本概念出发,分析了东北亚能源安全合作现状,指出能源增长的潜力与现实相悖,能源安全合作平衡性与主导权的争夺同在,能源安全合作的相互依赖与单边行动并存.提出实现大国关系良性互动、共同的能源安全政策及加强非核心能源安全是未来东北亚能源安全合作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全球性金融危机之后,亚太地区在全球政治经济格局的地位急速跃升。美国奥巴马政府一上台,就极为重视调整亚太战略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核心地位。经过近三年的缜密部署和细致经营,奥巴马政府的亚太战略已基本构建成型,对国际格局的进一步调整、亚太地区的局势新发展、大国关系的平衡等均产生深刻影响。更为重要的是,奥巴马政府亚太战略的调整引发一系列亚太地区新矛盾的产生,并对我发展亚太地区的周边外交关系形成掣肘。但是,中美之间友好合作、互利共赢的总体局面并未打破,维护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仍是中、美两个大国作为亚太地区主要力量的共同责任,现阶段的紧迫任务就是要用"大智慧"为中美关系定位战略性的合作新基础。  相似文献   

16.
科学技术是推动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动力,促进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是推动东北亚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政府和民间的科技交流与合作是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的两翼,两者互相补充,缺一不可。为此,应充分发挥大学的主导作用,巩固辽宁省在东北亚地区科技交流与合作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7.
艾森豪威尔当政期间,继续以东西方对抗的思维方式处理国际问题,先后对美国的南亚政策进行三次大的调整。尽管不同时期政策的侧重点各不相同,但是其基本出发点却一直保持未变——就是最大限度地利用南亚国家遏制苏联、中国等所谓的“共产党集团”。  相似文献   

18.
Comparative education in Asia is witnessing changing discourses, structural opportunities, and invigorated leadership. This article will review the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comparative education in Asia from a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 drawing on Bourdieu’s theory on the logic of social practice. After giving an overview of the historical roots of Asian comparative education, I will describe broadly its landscape noting developments in the last two decades since 1995, the foundational year of the Comparative Education Society of Asia (CESA). Four main themes are explored: comparative education teaching, professional societies, research centres, and specialist publications. With a baseline understanding of the infrastructures of the field in Asia and the power dynamics that shape them, I will propose an agenda for Asian comparative education to offer meaningful contributions to multipolar knowledge production in the field. Priority themes and directions will be highlighted to articulate a stronger Asian voice and leadership in an increasingly diverse and uncertain world.  相似文献   

19.
冷战结束后东亚地区出现各种不同类型的非传统安全威胁,推动了东亚地区非传统安全合作的进展.本文考察了当前东亚非传统安全合作的基本特征,分析制约东亚非传统安全合作主要因素,最后就目前合作模式提供了三种相互竞争的理论解释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