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鲍辉 《地理教育》2014,(1):121-121
一、从雾到雾霾再到霾 雾是悬浮于近地空气中的大量水滴或冰晶,相对湿度一般大于90%,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的现象。雾按成因一般有两种:辐射雾与平流雾。辐射雾是由地面辐射冷却,使近地面大气降温而形成的雾。多出现在冬半年晴朗、微风的夜间和清晨。形成条件:①近地空气中水汽充沛;②地面辐射使近地面气温降低,利于水汽凝结;③风力弱,  相似文献   

2.
百科快餐     
为什么秋冬的早晨时常有雾白天,空气中可容纳较多的水汽,但是,到了夜间温度下降,空气中能容纳的水汽就减少了。因此,一部分水汽会凝结成为雾,在秋冬季节,地面散热较夏天要迅速,以至地面温度下降得非常快,这样就使得接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容易在后半夜到早晨达到饱和,凝结成小水珠,形成雾。所以,秋冬的早晨时常有雾。  相似文献   

3.
凝结现象在地面和大气中均能产生,不同的大气形势下形成的凝结物,会对人类活动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1.雾雾是由悬浮在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雾的形成条件是近地面空气中水汽充沛、风力微弱、大气层稳定,并有使水汽发生凝结的冷却过程和充足的凝结核,其下层与地面相连接。当温度降低到0℃以下时,雾就由过冷水滴和冰晶组成,温度愈低,冰晶所占的比例就愈大。雾对能见度的影响很大,妨碍交通运输的正常进行,尤其是对高速公路和航空运输影响显而易见。如机场有雾,飞机在起落时均会受到影响;随着汽车业  相似文献   

4.
大雾     
清晨醒来,大雾弥漫。走到外面去,呼吸着那浑浊的空气,人们感觉十分沉闷。我想:大雾是怎样形成的呢?我查阅了资料。 原来,雾是水汽凝结而成的。根据水平能见度的不同,雾可以分为重雾、浓雾、大雾、中雾和轻雾。根据成因的不同,雾又可以分为辐射雾、平流雾、蒸汽雾、上  相似文献   

5.
看雾知天     
雾是常见的一种天气现象。有人说:“雾是地面上的云,云是天上的雾。”这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因为,云和雾都是由于空气中的水汽受冷后凝结形成的,只不过它们出现的位置不同——云在天空出现,雾却笼罩地面。雾与未来天气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劳动人  相似文献   

6.
<正>一、雾霾对环境造成的危害雾霾顾名思义是雾和霾两部分组成,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溶胶系统,而霾则是由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等颗粒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而人们常说的PM2.5则是一些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2.5μm的颗粒,这些颗粒对雾霾天气的形成有促进作用,同时雾霾天气又进一步加剧PM2.5的集聚。雾霾带来的具体危害可分为两类。(一)雾霾对人类个体的危害  相似文献   

7.
《中学生物教学》2005,(12):56-56
<正> 雾是近地面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的凝结现象。雾的形成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近地面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充沛,二是地面气温低。秋冬季节,由于北方来的冷空气与南方来的暖湿空气经常在我国大陆交绥,在其交界处极易出现雨雾蒙蒙的天气。雾像一把“双刃剑”,于无声处给人们带来不少危害。雾是交通运输的“无情杀手”。出现浓雾时,眼前白茫茫,能见度很差,有时只能看到几米、几十米远的地方,使近地面阴霾低沉,视野模糊不清,这样的大雾,对高速公路来说,被称为无情杀手一点也不过分。据统计,高速公路上因雾等恶劣天气造成的交通事故,大约占总事故的1/4左右。对于航空,更是如此,为了旅客安全,遇有大雾天气,不得不关闭机场。据历史资料统计,国内航班因雾影响而不能正常起降的  相似文献   

8.
    
一天早晨,我吃过早餐,走出家门。啊!大雾天。大雾把整个县城严严实实地笼罩着。上班的叔叔阿姨来来往往,但只能听见人的说话声、脚步声和悦耳的车铃声。只有走近了,才能看清人们的脸。据说,雾是接近地面的水蒸气,遇冷凝结后飘浮在空气中的小水珠。雾一会儿分散,一会儿聚集,一会儿缓缓上升,一会儿滚滚向前。它变幻无穷,比孙悟空还厉害,孙悟空才七十二变,雾可是无数变法。我走在上学的路上,自己如同身处仙境一般。雾、房子和小树连在一起,就像玉皇大帝和皇母娘娘居住在天庭楼阁,这恐怕连最有才华的画家也画不出来。差不多到学校时,雾渐渐地变淡了,变薄了,像薄薄的绸纱一样随着晨风吹走了。它仿佛在告诉我们:“新的一天开始了。”雾$始兴县实验小学四年级@曾烈康  相似文献   

9.
空气中的水蒸气变冷,将会凝结成水滴,进而积聚成云,每片云会有数十亿计的水滴。当云变得越来越重时,就会形成降水落到地面。空中的降水一般分为3种,即雪、冰雹、雨。天气预报降水量的多少用毫米表示,如100毫米的降水量等于1平方米的范围内平均有0.1米深的降水量。  相似文献   

10.
奇妙的"气"     
冬天到了,我们这儿的天气变冷了,下雪了。我发现我们一说话,嘴巴就会冒出热气。我们对着玻璃或镜子哈热气,玻璃上就会出现一些薄薄的雾,用手轻轻地一擦,雾  相似文献   

11.
物质存在有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水这种物质也不例外,水在地球上可以以不同的形态出现,形成各种天气现象。因它的形成方式、形态和所处位置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景象和称谓: 露夏天和初秋,气温较高,水蒸发变成水蒸气快,空气中水蒸气多。在黎明前(气温较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花草、树叶,便凝结成小水珠附着在它们表面形成露。这是液化现象。 雾和云当水蒸气上升过程中遇到冷空气,就会液化成小水珠悬浮在空气中,在地面附近称为雾;如果这些小珠是在高空中形成并聚积在一起,就形成朵朵白云。即,雾和云都是液化现象。 雨云朵随风飘荡,互相结合,水珠逐渐  相似文献   

12.
弥蒙的雾     
近地面的大气降温时,便形成了低云一般的雾。来自陆地的温暖的大气经过寒冷的海上时,海上的雾气就形成了。在北极地区,雾就像从热水里上升的蒸汽那样从海面上升腾,称为海雾。  相似文献   

13.
一、提出问题 背景:实验中敞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立即产生大量的白雾;把盛有浓氨水的试剂瓶敞开,在瓶口却看不到白雾,这一“怪”现象令实验者始料不及,实难接受这一事实,因为它远远超出了他们的预想,但实验结果就是如此。同学们对NH3在空气中不能产生白雾的原因进行了多种分析和猜测。最后有关雾形成的原因和条件观点统一,总结为:雾的形成条件有三:①有小液滴,②有空气,③小液滴在空气中分散必须十分密集,达到肉眼可见的程度。因此,可以说雾是因小液滴分散到空气中形成的,但不能说小液滴分散到空气中一定能形成雾。尽管浓氨水挥发出的NH3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形成了氨水小液滴,但氨水小液滴在空气中分散的密集程度没有达到形成雾的最低标准,即肉眼不可见,所以无雾。  相似文献   

14.
德阳市地处四川盆地,是著名的辐射雾区。通常,规模大、时间长、能见度低的大雾出现于冬季。在我们十几年生活经历的印象中,几乎没有遇到过夏季浓雾。可是,1999年夏,德阳市连续出现了多次大雾,使我们深感意外和疑惑:这几场大雾究竟是怎么形成的?它是不是意味着自然界的某种警告?一、种类分析雾,按其成因,分为蒸发雾、锋面雾、平流雾、辐射雾等。德阳市水域不广,只有一条宽约100m的绵远河,作为蒸发面,而雾区远远超过这一水域,因此不可能是蒸发雾。据气象部门资料显示,出雾期间,无锋面活动,所以也不可能是锋面雾。由…  相似文献   

15.
讨论了广州雾日的时空变化.研究指出,由于广州近地层气温较高,加上城市热岛和干岛效应的影响,年平均雾日较少.34年的资料表明,广州平均雾日为4.8天,春季最多,冬季次之,夏季最少.1~4月为雾季,雾一股出现在清晨5~7时.50年代至70年代雾日增加,80年代开始雾日有减少的趋势.广州的雾可以分成4种类型:即辐射雾(占24%),锋面雾(占14%),平流雾(占14%)和平流辐射雾(占48%).最后指出,雾是稳定的象征,它与大气温度层结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司机朋友:你们好!知道我是谁吗?不知道吧!告诉你们,我呀,就是你们"谈雾色变"的雾呀!知道我是怎么形成的吗?这会儿,有些司机朋友又皱眉头了吧!其实呀,我和云都是浮游在空中的水滴和冰晶组成的水汽凝结物,只是我生活在大气的近地面层中,而云生活在大气的较高层而已。当空气中的水汽凝成水滴使水平能见度降低到一千米以内时,我就形成了。  相似文献   

17.
《少年科学》2010,(7):14-25
土拨鼠是欧洲阿尔卑斯山区最大的啮齿动物。但这些顽皮而又机灵的家伙并不为人们所熟悉。气候温暖时,它们在地面生活;天气变冷后,它们就躲到地洞里冬眠去了。  相似文献   

18.
雷电是夏季经常出现的强对流天气现象之一,是大气云层的自然放电现象。强烈的雷电,即雷击,常常击毁地物,伤害人畜,雷击同冰雹、洪水、龙卷风一样也是一种自然灾害。1雷电的产生夏季,空气对流运动旺盛。湿热的空气被强大的上升气流推到空中遇冷形成浓积云。由于冷暖气流的上下交换,对流加强,云滴发生强烈碰撞摩擦产生了电。一般正电荷往云的高处集中,负电荷却相反往下聚集。当天空中带电的浓云靠近地面时,地面突出物体的顶部就会感应出大量的异性电荷。由于云体内部之间、云体与地面之间带的电荷性质不同,这就形成了很强的电场。平均而言,云…  相似文献   

19.
编辑同志: 教材中关于雾的形成和云的形成是这样讲的:“从地面到高空气温逐渐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受冷会结成许多的小水点或小冰晶,聚集在一起飘浮在空气中,在低空的是雾,在高空的是云。”从字面上去理解好像是说雾可能是小水点也可能是小冰晶,也就是说它形成的温度可能在0℃以上也可能在0℃以下。但是我在另一资料中看到这样一段话:冬天的早晨,当你走出家门时,有时会看到大街上被“白气”笼罩着,使你看不清房屋和东西,有时连离你很近的物体也看不清了,这些  相似文献   

20.
穹顶之问     
咚咚 《少年月刊》2016,(6):34-35
问:什么是沙尘暴,什么是雾霾(mai),它们一样吗?答:如果是强风将地面上的沙尘吹起飘浮于空气中,让空气变得异常浑浊,能见度很低,就是沙尘暴。沙尘暴在北方的春天比较常见。而霾是由空气中大量的烟、尘等悬浮微粒形成的,霾经常伴随着雾,雾霾天时空气一般是昏黄色,而且多发生在冬季。沙尘暴和雾霾都是灾害性天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