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毛细管电泳方法对敦煌莫高窟地仗盐害土样浸泡溶液中氯离子、硫酸根、硝酸根,钠离子,钾离子,钙离子,镁离子等无机离子进行了测定分离,探讨了毛细管电泳的常用分离优化条件对莫高窟地仗盐害土样中无机阴阳离子的分离分析影响.敦煌莫高窟地仗盐害土样浸泡液中无机离子的毛细管电泳测定分析结果与其他方法相比,具有分离快速、样品用量少、污染小等优势.  相似文献   

2.
综述了离子液体在自由溶液毛细管电泳、胶束毛细管电泳、微乳毛细管电动色谱、非水毛细管电泳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采用自行组装的毛细管电泳柱端安培检测系统,以肾上腺素为分离检测对象,系统考察了工作电极与毛细管末端对齐的距离、去耦器和工作电极的预处理等对分离检测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去耦器,工作电极和毛细管末端的距离为10~20μm,工作电极经在线预处理,可使肾上腺素得到良好检测.经过连续10次的电泳分析,重现性为4.5%,检测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4.
高效毛细管电泳 (highperformancecapillaryelec trophoresis,HPCE)是八十年代发展起来的分离分析技术 ,其具有分离效率高 (理论塔板数 10 5~ 10 6 )、灵敏度高 (可达fmol水平 )、应用范围广 (从无机离子、有机分子到生物大分子蛋白质、核酸 ) ,分离时间短 (一般不超过 4 0min)、需要样品体积小 (一般为nL级 )、柱子成本低、分离模式多等诸多优点。该技术的发展 ,为临床检验提供了新的分离分析技术 ,并迅速成为非常活跃的领域 ,在临床检验方面占有重要地位。毛细管电泳 (capillaryelectrophoresis,CE)主要有六种分离模式 :毛细管区带电…  相似文献   

5.
毛细管电泳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细管电泳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分离分析技术,本针对毛细管电泳技术的分离模式、检测技术及进样方去作了简要的介绍,并提出了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6.
综述毛细管电泳技术在麻痹性贝毒(PSP)、腹泻性贝毒(DSP)、神经性贝毒(NSP)及记忆丧失性贝毒(ASP)这4类贝类毒素中的应用,展望贝类毒素的毛细管电泳法发展方向。传统的毛细管电泳-紫外检测技术在贝毒检测中灵敏度比较低,通过改变前处理条件、选择不同电泳模式及高灵敏度的检测器等,将使毛细管电泳技术在未来贝类毒素检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用毛细管电泳安培检测法同时测定山楂中的芦丁、金丝桃甙和绿原酸的含量.考察了实验条件包括电极电位、运行缓冲液的酸度和浓度、电泳电压及进样时间对三组分分离和检测的影响.在实验条件为:以碳圆盘电极(直径300μm)为检测电极,检测电位为+0.95 V(vs.SCE),在50 mmoL/L硼酸盐(pH为9.2)的运行缓冲液中,芦丁、金丝桃甙和绿原酸在20 min内能完全分离.被测物浓度与响应电流在三个数量级范围内呈较好的线性,检测限分别为1×10-8、1×10-8和2×10-8g/mL.  相似文献   

8.
本文将常见无机反应归纳为七种类型,并把这些无机反应能否进行与离子能否共存有机地结合,有助于解决学生对离子共存试题感到解题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利用毛细管电泳电导检测方法探讨了电渗流改性剂、缓冲液组成、操作电压和进样时间等实验条件对氮磷分离检测的影响,并对两种品牌洗衣粉中磷的含量进行了测定.本实验对毛细管电泳法分离测定氮磷营养盐的试验条件选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毛细管电泳具有简单、快速、样品用量少和分离效率高等特点,日益引起分离科学界的极大关注,章简要介绍该方法的分离模式、进样技术和检测技术以及在中药分析中的应用,并展望其在中药材和中成药质量分析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矿物质水中无机阴离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离子色谱法分析了不同矿物质水中五种主要无机阴离子(氟离子、氯离子、硫酸根、硝酸根、磷酸根)的含量,探讨了无机阴离子的离子色谱法检测条件。结果表明,使用AS11-HE阴离子分离柱对五种无机阴离子进行分离,利用免试剂离子色谱仪系统,淋洗液全自动发生,选用OH-为淋洗液,最佳流速、柱温和池温分别为1.2mL/min、30℃和35℃,采用梯度洗脱,可在13min内同时分离检测上述五种无机阴离子,5种无机阴离子的分离度可迭5.59-25.88。方法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969-0.9994,检出限为0.06-0.45mg/L。该法具有简便、快速、灵敏、样品无需前处理等优点,可用于市售矿物质水中五种无机阴离子的同时分析。  相似文献   

12.
利用手性配体交换毛细管电泳模式,以手性离子液体(1-乙基-3-甲基咪唑L-酒石酸盐,EMIML-Tar)为手性配体拆分色氨酸对映体.考察了背景电解质类型及pH值、分离电压、检测波长、进样时间、手性离子液体与镍离子比例及浓度、SDS浓度等因素对色氨酸对映体手性拆分的影响,得到优化后的分离条件.在最佳拆分条件下,色氨酸对映体能够在12 min内达到基线分离.  相似文献   

13.
贝类毒素分析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总结麻痹性贝毒、腹泻性贝毒、神经性贝毒、记忆缺失性贝毒、西加鱼毒及Azaspiracids(AZAs)贝毒的检测方法,包括小白鼠生物分析法、免疫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质谱法、毛细管电泳法等。分析各检测方法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展望贝类毒素分析技术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14.
为高效、准确检测离子迁移谱中离子峰的峰位、峰宽和峰高等信息,确定离子峰对应的物质种类和浓度,研究基于小波的离子迁移谱信号的去噪方法和基于高斯拟合方法的离子迁移谱信号的重构技术,给出在离子迁移谱检测爆炸物的应用中的测试结果.实验表明,基于高斯拟合结合小波降噪的方法来分析离子迁移谱信号,能够准确还原因为信号峰的重叠而消失的离子峰,提高应用离子迁移谱定性分析物质种类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为生物学专业本科生开设"毛细管电泳快速分析蛋白质"开放实验的实践和探索,包括实验选题的意义、实验目的、实验内容以及实验结果与讨论.此实验可作为毛细管电泳快速检测蛋白质的教学实验.  相似文献   

16.
本文首先介绍毛细管电泳技术的基本原理,并分析了毛细管电泳技术的应用领域和它的应用模式,结合毛细管电泳的技术优势,分析了其在药物分析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离子色谱-脉冲安培检测法,对白酒中的游离氰化物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该方法在线性范围为1~100μg·L-1内,相关系数R=0.99997;对应白酒样品的方法检出限为12.5μg·L-1;精密度RSD为1.6%(n=6);回收率范围102%~107%.该方法快速、准确、精密度高,适用于白酒样品分析.  相似文献   

18.
离子色谱电导检测技术在有机电合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有机电合成中,实时准确地分析反应物、中间体和产物的组成及浓度变化将对电合成的过程评价和生产指导具有指导意义,对特定体系研发一种快速、有效的检测方法,则有更加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综述了离子色谱电导检测技术在一些有机电合成体系中对各物种的定性分析与定量检测的运用。  相似文献   

19.
毛细管电泳(CE)作为新型微量分析技术,具有高效、快速、样品用量少、可定性定量分析等特点,在生物、医学、食品、农业、环境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为生物学专业本科生开设"毛细管区带电泳同时分离BSA与单链DNA"开放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CE的原理及应用,提高实验技能,激发对新技术新方法的兴趣。开放实验利用毛细管区带电泳(CZE)同时分离BSA与单链DNA,并对可能影响分离的多种因素如电压、温度、缓冲液pH等进行了讨论,确立了实验的优化条件。此实验可作为"仪器分析"和"色谱分析"课程中同时分析检测蛋白质和单链核酸的教学实验内容。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质谱法(MS)、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LC-MS)、毛细管电泳质谱联用(CE-MS)法、光谱分析法等在多肽检测中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质谱检测多肽最大的优势在于稳定性、重现性好,准确性高.采用色谱或电泳分离技术与质谱联用可解决相同氨基酸组成但序列不同的多肽的检测.光谱技术检测多肽,通常无需样品预处理分离,且光谱技术设计的多肽传感方式灵活多变,但光谱技术往往需要借助其他方法才可对多肽进行定性分析,因此该方法不具有普遍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