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①司马迁的祠墓在陕西的韩城市。祠内有他的塑像:束高发,穿红袍,长眉入鬓,双目炯炯——那眼神,有穿透历史烟云的明晰和超凡入圣的穆然;显著的还有那一袭长及心胸的须髯,给人一份文人的傲岸和学者的庄重。据说,人受过宫刑,胡须会随之脱光,而这尊塑像,依然大须飘拂——这大概是民意使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人讲究"三不朽",认为有三种方式能传承思想、延续生命,即"立德、立功、立言"。英国人则认为"立大功者得立像",立一座塑像就是最高褒奖。英国人喜欢立像。在伦敦街头走一走,各种塑像让人目不暇接——文人的、艺人的、哲人的;国王的、政客的、科学家的……我来英国前就有师长指点:"单是把伦敦每座塑像背后的故事  相似文献   

3.
<正>一有一种人天生吃不胖,还喜欢一脸遗憾地感叹:"今年最大的愿望就是能长1斤肉。"那就是我的同学兼对门邻居——郝帅。有一种人特懂得知恩图报,喝一口凉水都不舍得浪费,结结实实全长身上了,那就是我——王淼淼。其实我觉得我根本不算胖,我只是头围有点偏大,据说这是脑容量大的标志。要知道,我妈就是这款的。但我不明白的是,不都说大头娃娃一家亲  相似文献   

4.
偶像的话     
在那著名的古庙里,站立着一尊高大的塑像,人在他的旁边,伸直了手还摸不到他的膝盖。很多年以来,他都使看见的人肃然起敬,感到自己-的渺小、卑微,因而渴望着能得到他的拯救。在那著名的古庙里,站立着一尊高大的塑像,人在他的旁边,伸直了手还摸不到他的膝盖。很多年以来,他都使看见的人肃然起敬,感到自己-的渺小、卑微,因而渴望着能得到他的拯救。在那著名的古庙里,站立着一尊高大的塑像,人在他的旁边,伸直了手还摸不到他的膝盖。很多年以来,他都使看见的人肃然起敬,感到自己-的渺小、卑微,因而渴望着能得到他的拯救。  相似文献   

5.
罗丹砍手     
罗丹是法国著名的雕塑家。有一次,他花了很长时间,塑了大作家巴尔札克的像。刚塑完像,巴尔札克像的双手叠合在一起,放在胸前,姿态自然生动。罗丹也感到满意。第二天,罗丹把他的学生叫来,要他们对塑像提出意见。大家看了,一致认为塑像的两只手塑得最好,最为自然,最为显眼。罗丹听着他们的评论,眉头皱,随手操起一把利斧,将塑像的双手砍掉了。学生感到不解,忙问罗丹,为什么要砍去那双手。罗丹对他们说:“因为这双手太突出了。一件真正完美的艺术品,任何一个部分都不应该比整体更重要!”从此,这座断了手的塑像成了稀世珍品。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罗…  相似文献   

6.
善良的魅力 生活中有许多善良的人,他们的善举让我记忆犹新,难以忘怀。 一 这件事发生在两年前,一个夏天的黄昏。我正和爸爸妈妈在公园玩,突然下起了倾盆大雨,我们忙到凉亭里躲雨,却看见了这样一幕——一个穿着连衣裙、举着一把红色小雨伞的小姑娘,挣脱了她爸爸的手,向凉亭边的塑像爷爷跑来,费力地为塑像爷爷撑起了伞。  相似文献   

7.
阿炳的故事     
<正>我对家乡始终有一丝愧疚,而那一根弦,与民间音乐人阿炳脱不开干系。身为一个无锡人,我从小就对老乡"瞎子阿炳"充满了感情。这不仅是因为老师常在课堂上说起日本音乐家小泽征尔那句"这种音乐只应该跪着听",或是春游时在二泉旁的公园里能见到他的塑像与坟墓。每晚临  相似文献   

8.
德国数学家米勒(Miiller,1436~1476),曾于1471年提出一个几何极值问题:“假定有一个塑像,高h英尺,立在一个高p英尺的底座上。一个人注视着这尊塑像朝它走去,这个人的水平视线离地  相似文献   

9.
笔挺的西装,整洁的衬衣,手腕处衬衣袖口比西装长出一寸——规范的西装穿着和语言中时不时夹带的英文——“人都有自己的dream(梦想)”,让人从饶峰身上很容易看到“海归派”的标志。  相似文献   

10.
巴黎的鸟     
“啊——啊——”这是乌鸦的叫声。“咕——咕——咕——”这是鸽子的叫声。“啾——啾——啾——”这是麻雀的叫声。乌鸦、鸽子和麻雀是巴黎街头常见的三种鸟,其中鸽子数量最多。鸽子有各种不同的颜色,有黑的,有白的,有灰的……但爪子都是红色的。脖子上长着一圈彩色羽毛的鸽子十有八九是公鸽子,它们的体型有大人穿的鞋子那么大。麻雀一般是棕色的,只有人的拳头那么大。乌鸦全身乌黑,比  相似文献   

11.
为您塑像     
别问黄昏为什么将您悄悄掩藏别间流水是杏也知道您的去向孩子们的心早已化了稚弱的灵魂承受不了那催人泪下的优伤用青山为您塑像用绿水为您塑像教室中几十双小眼睛、褥湿了您遗留在讲台上的手杖用朴实为您塑像用执著为您塑像村民们的一层层脚印书写着对您无限的怀念和敬仰您带走的是一个匆忙您留下的是一个辉煌明天不会辜负您永恒的启示所有的微笑都会进人黄金的殿堂为您塑像@郑晋~~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耸立起一座又一座的城市塑像,这些塑像绝大多数是革命先驱、英雄人物的光辉形象:上海烈士群雕、王若飞塑像、顾正红塑像等,每一座塑像都是一部内涵极其丰富的爱国主义教科书。因为塑像上的革命先驱、英雄人物都有着极为生动感人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的斗争史迹.这些斗争史迹正是向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而每一座塑像又是一个光彩照人的爱国榜样形象,因为塑像再现了革命先驱、英雄人物当年斗争的风采,给学生一个活生生的感受,十分真实可信。于是,我们设计开展了“光辉的形象、爱国的心——革命先辈塑像瞻仰考察活  相似文献   

13.
例文二初秋的校园是迷人的,初秋校园的花坛更加迷人。一走进花坛,就能看见一座洁白的雷锋叔叔的塑像。雷锋叔叔塑像好像在微笑着说:“小朋友要好好学习,长大了要为祖国做贡献。”雷锋叔叔塑像头上戴着一顶雪白的帽子,帽子上的那颗鲜红的五角星特别引人注目。雷锋叔叔塑像的下面还种着许多美人蕉和君子兰。美人蕉的叶子像扇子一样,一片对着一片,顶端开着一朵鲜艳的大红花,远远望去就像一颗点缀在上面的红宝石。一阵微风吹过,美人蕉摇摆着身子,我真怕它的“红宝石”会掉下来。君子兰的叶子像舌头一样又细又长。在微风中,君子兰摇摆…  相似文献   

14.
3月18日晴翻开《安徒生童话》,我被精彩的一文所吸引,那就是——《丑小鸭》这篇文章。提起丑小鸭想必大家都会为它的苦难生活而伤心。丑小鸭是一只坚强的小鸭,在经历了千辛万苦之后,终于变成了一只美丽的白天鹅。那是因为它的心中有梦想,梦想支撑着它。我认识到命运其实没有轨迹,关键在于对美好境界、美好理想的追求。  相似文献   

15.
皎洁的月光笼罩着静美的大地,柔柔地洒在一尊洁白的雕塑上——那是一位身着洁白裙衣的美丽少女。在月光的沐浴下,她越显美丽、越显动人了。虽然少了一只手,可谁也不认为那是缺陷,因为她是人们心目中的女神——维纳斯。忽然,塑像化成一位少女,肌肤润白,身材丰腴,再配上绝世无伦  相似文献   

16.
曾听两位中学生朋友慨叹——“我那说脏话的毛病就像爷爷的胡子,剃了又长出来,怎么也除不掉。”“我也是。父母指责我凌乱,老师批评我粗心,但这鬼东西如同奶奶的白发,拔掉一根却长出几根。”也曾听说智者与青年讨论除草的故事——有一位智者问坐在杂草地上的一群青年:“怎  相似文献   

17.
人们游览寺院,常可在众多佛像中看到一尊袒胸露腹、笑容可掬的弥勒佛。它究竟在笑什么?又为什么要笑呢?这就给人留下了丰富的想象余地。如果再吟诵一下那塑像两旁饶有趣味的楹联,不仅可以开拓思路,还能领悟联中蕴蓄的诗情和哲理。  相似文献   

18.
24时电视机的荧光屏,看起来比12时的大得多.这里的24时和12时,指的是荧光屏的对角线长度,两个屏的表面积之比是不是4比1? 大雄宝殿里有尊巨大的释加牟尼塑像.有人说,只要把香案桌上那尊模样一样的小释加牟尼塑像一称,便能算出大释加牟尼佛像的重量.这是怎么回事呢?  相似文献   

19.
日前,一个高大的狼雕塑在深圳市某小学揭幕。这个名为《出征》的雕塑底座上刻着文字说明:东方是“羊”的教育,培养的是温文尔雅,逆来顺受、安于现状的人;西方是“狼”的教育,培养的是个性张扬,敢于挑战,不断超越的人。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世界里,我们要对孩子进行“狼”的教育,而不是“羊”的教育。(《大河报》)雕塑是造型艺术的生动体现,为某人或动物塑像,中外历来有之。如山东孔府的孔子塑像,四川广安邓小平的塑像,苏州的叶圣陶的塑像……塑像的目的是告诫后人,以这些曾经为人类事业做出卓越贡献的人为榜样,继承和发扬他们的精神,开创…  相似文献   

20.
传说古希腊有一个雕塑家叫皮格马利翁,他在一次雕刻少女塑像的过程中,对这尊塑像产生了深深的爱,日夜对着塑像倾诉着自己的期望,诚之所至,金石为开。他的真诚愿望终于感动了爱神,塑像变成了真人,与他相亲相爱,过着幸福的生活。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真诚的期望必然会产生良好的效果。在工作实践中,笔者也深深地体会到:期望是一种神奇的教育力量,如果教师能对所教学生寄予真诚的期望,那么,对学生在接受教育教学中的进步必有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