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 毫秒
1.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接触."教师在课堂上不是高高在上的教者,也不只是一个课堂的设计者,而是要以一个学习者的身份加入学生的学习中去,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  相似文献   

2.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的接触。”那么,师生间怎样才能做到心与心的交流与接触.教师如何施教才能让英语课堂生动有效?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加强情感交流不失为“上策”,其关键是要把握好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3.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指出:“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接触。”思想品德教师若能在教学中倾注情感,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能促进教学秩序稳定。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教学任务圆满完成。那么,如何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倾注情感呢?笔者认为。可以采用下面的方式。  相似文献   

4.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外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接触."这里的"心灵接触"说出了现代教学论的本质,指导我们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  相似文献   

5.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接触。"于是,我一改过去"镇压式"班级管理模式,微笑面对学生,营造爱的氛围,全方位调动学生的情感。严爱优生,厚爱"后进生",用爱来赢得学生的心。  相似文献   

6.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曾说过:“我们的工作,就其本质和逻辑来说,就是不断地关心儿童的生活,请你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你面对的是儿童的极易受伤害的、极其脆弱的心灵,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接触。”这段话是针对小学教师的,但它同样适用于不同层次的教师。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是被永远尊重的楷模,  相似文献   

7.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接触."教师在讲授新知之前怎样通过心灵的接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8.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古希腊普鲁塔戈在3000年前就指出:"头脑不是一个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为了每个学生能更好的发展,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我们在课堂中必须积极开展教学情境的创设。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若能巧妙地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  相似文献   

9.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存进行心灵的接触。”于是,我一改过去“镇压式”班级管理模式,微笑面对学生,营造爱的氛围,全方位调动学生的情感。严爱优生,厚爱“后进生”,用爱来赢得学生的心。  相似文献   

10.
吴明馨 《辅导员》2011,(27):41-42
我们常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来形容一个人的博学,可见"地理"对于人类的重要性。然而在平时的地理教学中我经常发现,不少学生不愿学地理,原因很多,其中之一就是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对头。实际上,学好地理并不难。我从一九九  相似文献   

11.
教学需要动机,教学需要激情。有位教育家说:"学校的学习不是毫无感情地把知识从一个人的头脑装入一个人头脑,而是心与心的交流。"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就必须改变学习态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表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的接触。"的确,知识只有通过情感才能更好地被学生所接受。初中英语"学困生"缺乏的并不是智慧,而是学习的动力与信心。因此,教师必须用自己的坦荡真诚去感动学生,去帮助他们找回学好英语的信心。  相似文献   

13.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仅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每时每刻都进行心灵接触。”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我特别重视与学生的心灵交流,而这种交流更多的体现在课堂教学的互动中,  相似文献   

14.
发挥情感效应 提高阅读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注重在阅读教学中发挥情感交流效应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人的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接触。阅读  相似文献   

15.
史群 《成才之路》2013,(12):68-69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表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地进行心灵的接触。"所以,在英语教学中我们绝不能按照老式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自以为是的灌输。课堂需要改革,教学需要热情,让我们一起来点燃学生的学习英语的热情,让他们快乐成才吧!一、改革课堂,建立新型的师生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有人说,语言不是蜜,但能粘住一切。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J.A.Comenius)这样说:"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这些都说明教师语言的重要性。儿童的智慧和热情都在他们的童真童趣里。对于小学教师来说,充满童真童趣的课堂教学语言具备"粘"的作用,能够打动学生的心,增进师生感情,促成学的主动、思的深邃。  相似文献   

17.
李云卓 《考试周刊》2014,(60):133-134
地理识图能力的培养对学好地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地理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正确引导学生认识地图。如何从图上获取更多的地理知识,让学生学会分析和表达图中的地理信息,做到对图像信息与文字信息自如转换,在头脑中进行空间定位,不仅是地理教师教学的重点问题,而且是学生学习地理的"瓶颈"。所以,要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就要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都有地理知识,形成独立的识图能力将终身受益。  相似文献   

18.
"有效复习"是每一位高三教师追求的目标之一。在高三总复习阶段,大家面临的一个困惑是,"讲这个就会这个,一变就不会了",即教师们常说的,学生的知识正迁移能力低。出现这种状况,一是源于教师为"分"而教,学生为"分"而学,教师急于给学生一遍遍复习那些只是考试有用的知识、解题技能,忽略方法背后的价值与意义;二是源于学生头脑中没有可以迁移用的知识结构,绝大部分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结构是一种类似于"书架"式的堆垒,其实,这是有知识而无结构,经不起复习冲刺的撞击。因此,需要站在方法论的高度指导学生学习,才能对高三地理进行有效复习。  相似文献   

19.
韩德营 《中国教师》2010,(Z1):219-219
<正>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学习——并不是把知识从教师的头脑里移注到学生的头脑里,而首先是教师跟儿童之间的活生生的人的关系。"成功的阅读教学对话能就展现这种活生生的人的相互关系,它们互动着,创造着,生成着,使课堂阅读成为了充满生命活力的精神家园,师生由此共同走向了一个敞亮的生命世界。  相似文献   

20.
在有关环境教育渗透的各个学科里,地理与环境教育的关系可以说是最为密切的。地理教育中强调的"人-地关系"与环境教育中所倡导的"理解和鉴别人类、文化和生物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基本一致的。因而,我在地理教学实践中,为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作了以下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