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9 毫秒
1.
课堂教学是学校体育教学中心环节和最基本的组织形式.原有的教育教学观念已经不合乎21世纪教育的发展趋势和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时代的要求,表现出不够全面与科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明确:教育应以学生为主体,发展学生的自主意识、自主能力、自主学习、自主生活,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精神.本文以一节复习课做尝试,旨在研究自主学习的可行性.通过实验,取得良好效果.同时结合从教的实践经验,探讨如何构建自主学习的体育与健康教育课堂.  相似文献   

2.
在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学中,所谓“辅差”是泛指对在体育与健康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中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进行辅导,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帮助学生树立克服困难的自信心,促进学生体育成绩转化,提高体育与健康课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袁铁锋 《考试周刊》2014,(5):113-114
"健康第一"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指导思想。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针对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和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作者结合课堂教学实践,提出有意识、有目的地采用情绪、兴趣、合作和社会性等有利于心理健康发展的教育教学手段,达到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过程。体育与健康教学要始终贯彻一个主题:健康第一,快乐体育,以学生为主。教师应重视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和终身体育的培养,关注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承认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需要,注意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教育是充满情感、充满爱的事业.如何读懂学生、读懂教育、读懂体育、读懂教材、读懂课堂,使体育面向学生终身发展,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奉献出既“好吃”又“有营养”的体育,让学生热爱体育,更加喜爱体育课,是新时期体育与健康教学对体育教师提出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6.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体育课程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以提高学生学会体育学习的能力”.自此,自主学习成为体育课程改革中的一大热点。然而在实践中,人们对自主学习的认识常常由于误解而陷入误区,以致出现了种种偏差。因此,本文试从自主学习的内涵和本质,通过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影响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培养的因素进行分析,并在实践中要处理的几个问题等方面进行思考和厘清,并与同行商榷。  相似文献   

7.
吴龙才 《考试周刊》2007,(13):120-121
随着教育的发展,体育课程与其它课程之间更趋于平衡。将开创性教育融入《体育与健康》教学中,使体育课成为关注学生身心发展,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健康发展的新生课程,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及独立锻炼身体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体育与健康开放性教学模式的提出,旨在摒弃落后的体育教学思想、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 创建一种既能促进学生体质和个性发展,又能培养学生自学、自主、自我评价能力,有益于终身体育的高效的体育与健康教学模式。其内容包括教材内容的开放、教学要求的开放、教 学组织形式的开放和教学评价的开放。  相似文献   

9.
刘鹏 《现代教育科学》2003,(4):46-46,50
一、体育与健康教学的功能定位 体育与健康本是相对独立,又具有因果关系的两个不同的概念.1999年6月,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国家基础课程改革纲要>中,重新对教学大纲进行补充和修订,其中将原来的体育课更名为体育与健康课.这门学科最大的变化,不只是增强健康教育内容,诸如运动营养、运动环境等内容,而是更加突出体育课程的健康目的和价值.传统观念中的体育教学,只具有单一的学科性质,只是作为学校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只是以身体锻炼和行为实践为主要特征,解决的又是传统意义上的体质问题,其本质就是运动教学.从规定教学内容上讲无非是田径和体操及球类几大类项目的排列组合和运动技术的相对集中、纵向的技术与技能衔接的连续性、横向的起止点固定化的递进过程.过重立足于学科建设,而忽视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和其健身、教育、娱乐、竞技等功能,也使学生失去了对"健康"真正意义的全面理解.  相似文献   

10.
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确保教师和学生练习的安全,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特有的教学任务之一,也是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体健康,完成教学工作的重要保证。学校体育伤害事故是指在学校从事体育课、课外活动和比赛时发生的人身伤害。发生伤害事故的类型大致分为三类:一是学生练习中自伤;二是学生相互误伤;三是教师受伤。  相似文献   

11.
一、前言新课标体育与健康课程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强调通过课程的学习过程,帮助学生提高抗挫折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使学生在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的体育学习过程中,增强自尊和信心,形成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实施新课标体育教学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何影响?  相似文献   

12.
运用实验法把研究性学习策略运用于<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对耐久跑项目的教学进行了实验性的研究.结果发现:通过研究性学习策略,使学生的体能、技能、智力及心理方面都有所提高,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3.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增强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必修课程。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规律,采用“寓教于玩”的教学策略.尤论对于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还是时于促进学生身心的协调发展,都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激发运动兴趣,培养终生体育意识。那么,怎样让学生在健康快乐的前提下,去学习掌握体育课中的动作和技术,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相似文献   

15.
实施分层教学,对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意识、主体意识等有着积极的作用;对提高学生的体育精神、合作能力、知识技能和方法、组织能力有着较好的效果;学生的体质健康得到明显的改善,使学生更加有效形成兴趣——爱好——特长——习惯的发展趋势,在原有基础上可持续地终身发展,真正为学生终身体育奠基。  相似文献   

16.
胡宇田 《教师》2012,(14):79-79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目标、内容与传统的体育课程相比有较大变化,因此,体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评价也相应有所变化。只有充分运用发展性评价,注重过程性评价,适时运用形成性评价才能比较客观地反映学生的体育学习状况,才能有利于学生的进步,促进学生体能的全面发展,体育与健康教学才能达到健康这一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7.
“体育与健康研究性学习课程”作为“研究性学习”和“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有效整合,是通过以体育与健康为主体的专题研究,让学生创造性地应用体育知识和基本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采用文献资料法、访问调查法等方法对“体育与健康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目标体系、内容体系、组织管理体系、评价体系及实施作了初步的理论设想,旨在顺应我国课程改革强调学习方式转变的发展趋势,同时也将为我国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建设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8.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与健康的课堂教学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呈现出了多样化的趋势,学生的学习体现出主动性、合作性、独特性和体验性的基本特征。学生的独特性,即个性。个性是指一个人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教育环境的影响下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特征,具体表现在气质、性格、智力、意志、情感、兴趣、爱好等方面。体育与健康课的对象是不同性别、不同性格的学生,他们的体能、智力、兴趣爱好差异很大。体育课堂应注意发展学生的个性。[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新一轮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需要建立一个符合时代要求的,真正促进学生和教师发展的体育与健康课程评价体系。因此,在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如何确定评价标准,如何科学合理地评价学生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是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为此进行了相关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20.
将自主、合作、探究三种学习方式有效地通过合理的教学评价、教学方法和教材的组织建成一套新型的学习模式,目的是适应《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尤其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宗旨。新型的学习模式确实改变了学生学习体育的态度,激发了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和积极性,融洽了学生之间的关系,调动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参与性,尤其是培养了学生乐于健身的良好习惯,同时强化了学生终身锻炼健身的体育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