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过于肥胖和过早肥胖,对于身体发育及中老年期的健康都有影响,需引起注意。但现在很多青春少女为追求苗条身材而节食服药是不可取的。就体形而言,不同年代,不同民族对此有不同认识,或视苗条为俏,或推崇肥健为美,我国现代年轻女孩就是以苗条身材作为美的标准。  相似文献   

2.
过于肥胖和过早肥胖,对于身体发育有一定影响,需引起注意。但现在很多青春少女为追求苗条身材而节食、服药的做法则是不可取的。就体形而言,不同年代、不同民族对此有不同认识,或视苗条为俏,或推崇肥胖为美,现在的女孩们都以苗条做为身材美的标准,身材苗条柔美、婀娜多姿固然迷人,但只顾追求美,而忽视健康,这种美是短暂的。对处在青春期的少女而言,身体健康、精力充沛更为重要。所以在此提醒爱美的女孩们在减肥中注意以下几点:一是不要因胖而过于烦恼,要知道精神因素会导致内分泌紊乱,进而导致更胖或过瘦,乃至疾病。二是不要…  相似文献   

3.
通过问卷调查等方法对超重或肥胖的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超重或肥胖的学生喜欢吃油炸类和甜食的占79.85%,而以甜品饮料为零食的占61.54%,在日常习惯中吃一些高热量、低营养的快餐食品,使热量和糖的摄入大大提高,是造成超重或肥胖的主要因素;大约有一半的超重和肥胖初中生不愿意参与体育活动。运动因素、饮食习惯、对形体美的正确认知和社区环境改善是干预超重或肥胖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通过问卷调查等方法对超重或肥胖的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超重或肥胖的学生喜欢吃油炸类和甜食的占79.85%,而以甜品饮料为零食的占61.54%,在日常习惯中吃一些高热量、低营养的快餐食品,使热量和糖的摄入大大提高,是造成超重或肥胖的主要因素;大约有一半的超重和肥胖初中生不愿意参与体育活动。运动因素、饮食习惯、对形体美的正确认知和社区环境改善是干预超重或肥胖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青春期是人生最美好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孩子最富有朝气和活力。但不可忽视的是,青春期也是人生中最容易发生超重或肥胖的第三个危险期(前两个时期分别是产前期和儿童期)。青春期超重或肥胖与前两个时期的主要不同在于:第一,青春期如果发生超重或肥胖,那么,这种状况将在很大程度上延续至成年阶段。研究表明,多达80%的青春期超重或肥胖者将成为肥胖的成年人,  相似文献   

6.
肥胖的起因肥胖症按照其发病机理及病因不同,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由某种代谢性疾病或神经、内分泌系统疾病所引起的继发性病理性肥胖;另一种是由饮食不合理和某种生活、行为因素所造成的单纯性肥胖。儿童肥胖绝大部分属于单纯性肥胖.儿童单纯性肥胖的一个主要原因是饮食过多引起体内代谢不平衡、摄入热能超过消耗的热能,多余热能转化为脂肪聚积于体内造成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良生活、行为  相似文献   

7.
目的:筛选肥胖易感基因,探讨基因对肥胖形成的影响以及肥胖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美国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欧洲生物信息研究所(EBI)及其他公共数据库对肥胖相关基因进行检索,根据基因分子功能的不同,筛选出直接调控脂代谢的肥胖基因作为候选基因进行分析讨论.结果:筛选出与肥胖相关的基因总共233个,根据不同功能分类,直接参与脂肪的生成与分解的基因有11个,其余的基因在不同的组织中发挥不同的功能对肥胖进行调控.结论:肥胖是由多基因调控形成的,并没有发现肥胖是由单个基因突变造成的,有些基因与基因相互作用,共同控制着肥胖的发生,而有些基因与环境因素相互适应影响着肥胖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率不断上升,城市中每5个孩子中就有1人超重或肥胖。据统计,我国目前有2亿人超重,6000万人肥胖,其中城市超两成儿童超重或肥胖,北京6岁到17岁的青少年中,超重和肥胖者达到40%,明显高于全国平均值。  相似文献   

9.
张鹏  张春桃 《考试周刊》2008,(48):237-238
近年来,肥胖在我国城市学生群体中蔓延,我国许多城市的学生营养问题防治重点已从营养不良向肥胖、超重转移。肥胖与一系列的疾病或健康有关,尤其是少儿肥胖,所导致的负面影响有很多。因此,本文对运动与营养对身体成分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初中学生的特点提出了防治肥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肥胖已经成为人类的一个公共健康问题!目前,全世界每年约有100万人因饮食不当或缺乏运动而加入肥胖者的行列……1987年,在北京3万人中调查,肥胖发生率为10.5%。我国的肥胖人群正以每10年翻一番的速度递增。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胖子出现在我们周围,肥胖同学的体育成绩多不达标,他们经常气喘吁吁、疲惫不堪,上课爱打盹。肥胖的定义:肥胖就是全身脂肪组织普遍过度增生的一种慢性疾病小朋友们,你是否肥胖呢?请对照一下公式吧少年儿童标准体重(千克)=年龄×2 8(7~16岁)肥胖度=(现体重-标准体重)/标准体重×100%轻度肥胖:肥胖度20%…  相似文献   

11.
驱逐洋快餐     
"连洋快餐的来源地都在"驱逐"快餐了。中国的孩子和家长们面对洋快餐又该采取一种怎样的态度呢?"在英国最近的一次统计中发现,有30%的儿童肥胖或超重,全国的肥胖人数更是越来越多。对此,政府希望通过一项激进的战略,以应对流行性肥胖问题。该项战略将为那些放弃垃圾食品、选择健康饮食和生活习惯的人提  相似文献   

12.
分析上海市随迁中学生超重肥胖的社会因素,为预防和控制随迁中学生超重肥胖提供依据.采用随机整群分层抽样法,于2018年6月对上海市687名12~15岁随迁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测试,分析超重肥胖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及其与社会因素的关联.不同性别组间随迁中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为男生(58.6%)大于女生(44.6%),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13.35,P<0.05);不同来沪前居住地、来沪时所处阶段、在沪生活时长中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3.35,P<0.05);不同来沪前居住地、来沪时所处阶段、在沪生活时长中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1.89,7.278,24.29,P值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控制性别因素,随迁中学生来沪前居住地、来沪时所处阶段和在沪生活时长与随迁中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相关,来沪前居住地为农村的随迁中学生的超重肥胖率发生风险为城镇的2.68倍(95%CI,P<0.05),来沪时所处阶段为学龄前期的随迁中学生的超重肥胖率发生风险为学龄期的1.93倍(95%CI,P<0.05),在沪生活时长为>10y与5~10y的随迁中学生的超重肥胖率发生风险分别为<5y的2.62倍(95%CI,P<0.05)和1.25倍(95%CI,P>0.05).上海市随迁中学生的超重肥胖检出率与来沪前居住地、来沪时所处阶段、在沪生活时长相关.来沪前居住地为农村、来沪时为学龄前期、来沪时长越长均为随迁中学生超重肥胖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为了了解体育专业学生与非体育专业学生肥胖状况的差异,利用生物电阻抗分析法,对忻州师院体育专业和非体育专业187名学生的身体成分进行测试和对比分析,进而了解其肥胖状况。研究结果表明,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的男女学生BMI指数以及身体脂肪率均有显著性差异,不同专业男生体重也有显著性差异;非体育专业的学生发生肥胖和消瘦的几率均高于体育专业的学生,且肥胖类型中隐藏性肥胖比例较大。  相似文献   

14.
张晓丽 《生物学教学》2002,27(12):35-35
目前 ,肥胖人数逐年上升 ,肥胖不仅影响体型的匀称 ,而且会诱发多种疾病 ,危害身体健康 ,因而已成为很多人关注的问题。一般认为 ,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 2 0 % ,或体重指数 [BMI =体重 (kg) /身高2 (m2 ) ]大于 2 4者即为肥胖 ,医学上称为肥胖症。常见原因是由于摄入热量过多 ,多余热量以脂肪的形式储存 ,使脂肪细胞体积增大所致。一般体内脂肪细胞数目不增加 ,若在青春期之前发生肥胖 ,则同时会伴有脂肪细胞数量的增加。根据病因不同 ,肥胖可分为两类 :单纯性肥胖和继发性肥肆。单纯性肥胖最常见 ,无明显的内分泌、代谢病病因 ,是诱发…  相似文献   

15.
2006年9月,在澳大利亚召开的第十届世界肥胖大会上,一位医学专家指出,儿童肥胖或超重问题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变得如此严重,将来可能会有数以百  相似文献   

16.
有关专家长期研究发现,人类有10种特征与遗传有直接关系。1.肤色:肤色的遗传有“相乘后再平均”的特征,如果父母皮肤都较黑,子女就不可能有白嫩的肌肤。2.肥胖:肥胖是最容易遗传的,如果父母都肥胖,子女成为胖子的可能性为53%;如果父母有一方肥胖,则遗传率大约为40%。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宜春老年人超重、肥胖的患病水平以及肥胖相关因素,为预防和控制高血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某高校的离退休职工进行了体格检查和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300人,其中男性130人,女性170人,老年人超重患病率为19.3%(男性为20.0%,女性为18.8%);肥胖患病率为4.3%(男性为4.6%,女性为4.1%),男女之间超重和肥胖患病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不同饮食习惯高血压患病率不同,高脂饮食者高血压患病率较高(χ2=8.046,P=0.005).体重指数及腰臀比分别与收缩压、舒张压呈正相关(r=0.403,r=0.165和r=0.275,r=0.131,P<0.05)结论:肥胖已成为危害宜春老年人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应广泛开展肥胖健康教育工作,使人们了解健康知识,树立健康观念,建立健康生活方式,以降低超重和肥胖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赵伟  崔春  王剑 《天中学刊》2004,19(5):59-60
肥胖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心理健康,还与多种疾病有重要的发病学关系.本文从肥胖的分类、运动对人体的调节机制及运动减肥处方等几个方面进行探析,旨在为不同程度的肥胖者在减肥过程中提供较健康、科学的降脂减肥方法,以期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北京市智力落后学生营养问题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北京市878名在培智学校就读的智力落后学生营养问题的调查研究发现:(1)北京市智力落后学生体型偏瘦的为48%,偏胖及肥胖的达到29.9%,“双峰现象”明显。(2)青春后期及以后,智力落后学生偏胖及肥胖的比例高于40%,体重增加过快。(3)在不同程度或不同性别的智力落后学生中,体型偏瘦是排在第一位的营养问题,排在营养过剩位于第二位,但在不同的群体中有差异。(4)智力落后学生身体质量指数及维尔维克指数随年龄增长的趋势与普通学生基本一致;智力落后学生身体质量指数及维尔维克指数在各年龄段的均值并没有表现出男高于女的特点,与普通学生不同;在8-18岁间,智力落后学生各年龄段的身体质量指数及维尔维克指数的均值高于普通学生。  相似文献   

20.
美国联邦教育部数据显示,有15%的美国青少年超重或肥胖,有些州的青少年肥胖率还要更高一些。在美国,一个平均有20名学生的班级里,就有4个偏胖或肥胖的孩子,比20年前增长了两倍。统计表明,这些孩子30岁以后可能会患心脏病。更糟糕的是,如果不实行任何措施的话,15年以内,美国孩子将有3/4体重超标,成为“小胖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