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唐文 《出版参考》2006,(5):43-43
有个富人一生气就跑回家去,然后绕着自己的房子和土地跑三圈。后来,他的房子越来越大。土地也越来越广,而一生气,他仍要绕着房子和土地跑三圈.哪怕累得气喘吁吁,汗流浃背。当他已经很老了.走路都要拄拐杖了.他生气时还要坚持绕着土地和房子转三圈。  相似文献   

2.
有个富人一生气就跑回家去,然后绕着自己的房子和土地跑三圈.后来,他的房子越来越大,土地也越来越广,而一生气,他仍要绕着房子和土地跑三圈,哪怕累得气喘吁吁,汗流浃背.当他已经很老了,走路都要拄拐杖了,他生气时还要坚持绕着土地和房子转三圈.  相似文献   

3.
28场连胜,10次KO(指击倒对手获胜)对手,在<武林风>连续3年挑战国外职业散打高手而不败,这就是山东省嘉祥县人王洪祥创造的传奇记录."王洪祥"这3个字,已经成了不败的象征,成为中国功夫对抗外国高手的代表,有人称他创造了一个"新武林不败神话".  相似文献   

4.
一头拉磨的老驴,在那里年复一年地拉着磨转圈圈。突然有一天,主人解开了它身上的套索。谁知,这头驴长期习惯绕着磨台转,竟忘记了如何走直线。 在我们生活中,像这样的“蠢驴”也不少。他们墨守成规,抱着前人的成就不放,开口闭口“继承”某某的“传统”或“精神”,甚至端出祖先的教条来训斥那些具有创新精神的人。这些只知继承不知创新的人到头来也只会像那蠢驴一样,只知道绕着圈圈跑而不敢越雷池半步。这样的人过于保守了。只知循规守矩导致失败的例子屡见不鲜。1941年12月8日,跃跃欲试的大不列颠远东舰队在皇家海军上将菲…  相似文献   

5.
郭和平:练就卖鞋"一眼准"功夫 "你穿39码的鞋子,"在江汉路中心百货一楼鞋类柜台,还没等记者报出尺码,老售货员郭和平就一眼看出记者所穿的鞋码. 卖鞋"一眼准"的郭和平,在武汉各大商场无人不晓.但很多人不知道,郭和平用了8年时间才练就了这双"神眼".  相似文献   

6.
古时候,有一个叫爱地巴的人,他一生气就跑回家去,然后绕自己的房子和土地跑三圈.后来,他的房子越来越大,土地也越来越多,而一生气时,他仍要绕着房子和土地跑三圈,哪怕累得气喘吁吁,汗流浃背.  相似文献   

7.
戴军 《出版参考》2014,(3):25-25
刘欢老师是一个很认真的人,歌坛20多年,真正的个人演唱会就开过两次。有一次大型演出,欢哥在唱歌时,导演设计了这么一个场景:舞台上铺上干冰,左右两边各出一组舞蹈演员来,欢哥站在中间唱,姑娘们围着他,一圈又一圈地转,正转、反转,变幻着各种队形转,转得就连宇航员估计都受不了了。歌唱到一半,欢哥就有点恶心想吐了。  相似文献   

8.
从事档案工作多年的同志都知道,我们党历来强调务实,强调说实话,办实事,讲实效,解决实际问题,像江泽民书记要求的那样"在实干上下真功夫、苦功夫、深功夫",才能把档案工作实实在在地做好.  相似文献   

9.
<正>一男子要跳楼,其妻大喊道:"亲爱的别冲动,我们的路还长着呢!"男子听后,嗖地跳了下去。警察对其妻说:"你真不该这样威胁他!"  相似文献   

10.
正妙笔点睛,神采横生。这不仅出自画家非凡之手,也常常源自作家的神来之笔;但是你是否知道它还是报纸总编辑们必备的功夫?天天报纸的编辑记者都要把大量采访报道送到总编辑手中,总编辑"看大样"时,不但要删繁就简,选精拔萃,排兵布阵般安排版面,还会忽然亲自动手动笔,为某一篇文章重起一个题目。别小看这个改题。这一改,如同点睛一样,往往使一篇文章要义陡现,精神突显,好像睁开眼睛。文章便抓住了人。  相似文献   

11.
一善于采撷的人,知道如何去用群众的思想火花,编织智慧的摇篮。我不善于采撷,而这次也未想到要采撷,战士们闪光的思想和乐趣丛生的谈笑,却如一把智慧的钥匙,打开了我朦胧的心扉。那是35年前的事了-1947年夏天,在全国解放军"百万族旗大展开"之时,我跟战士们一起,依依告别沂蒙山区,向着鲁西南挺进,由内线作战转人外线作战。战士们刚刚从阎王鼻子山上  相似文献   

12.
章睿齐 《湖北档案》2007,(12):34-34
我们一直倡导要多读书,读好书;却很少提及要读自己,读懂自己。读别人不易,读懂自己更难。 古希腊伟大哲学家苏格拉底的“认识自己”是对千百万人通向成功的忠告。世界上到底有多少对手,到底有多少成功的路子,恐怕是难以计数的。但有一个对手,有一条路子,我们必须要认清,这就是我们应该辩清自己,了解自己的优点和弱点,知道自己该把脚踏向何方?  相似文献   

13.
这应该是我最后一次看这本书了,看了5遍,就像自己也绕着地球看了5圈,漫长的旅途也该累了。和从前一样,这是一本温暖心灵的幸福散文,不同的是,这一次,是人在旅途。书中的航海图上,我们可以  相似文献   

14.
我孤陋寡闻,并不知道好莱坞大片《功夫熊猫》拍了续集,看了赵半狄抵制《功夫熊猫2》的广告,我才知道——至少在我这里,赵半狄的"抵制"在客观上等于替《功夫熊猫2》做了宣传。这真够窝囊的。看着照片上赵半狄那夸张而尴尬的姿势,我都替他难受,脑海里面联想起来  相似文献   

15.
天猫赌局     
当一个人坐上了赌桌,看见对手不断下注,可能除了怀着赌一把的心情跟着下注以外,也别无选择。在"双11"这个由商家一手营销出来的购物狂欢节中,天猫一家就收获了132亿元的交易额。不过,在天猫这个132亿元的漂亮账单中,又有多少是老杨和张大力这样的水军团队制造出的虚假泡沫?虚假繁荣在2012年"双11"五折促销开始的第一分钟,有1000万人涌入了天猫和淘宝,  相似文献   

16.
最近又一位"大师"火了起来.在沉寂了多年之后,由于一位成功商人和著名演员的拜访,江西的王林大师以及他周围的若干政商人士再度被推到了公众面前,引发一系列"隔空戳人"的微博骂战,剧情堪称狗血淋漓. 我对这类"大师"的神功一向是不信的.前些日子一位经梧太极的高手阎芳,在视频中把她的弟子们隔空打得像猴儿般跳,我就直接给看成了耍猴的.王林大师和阎芳大师都说过同样意思的话,这般功夫须信则灵,需要有一定的修炼基础才成,也就是说挨打也得有一定功夫方能被打得出百般花样.如其这样,我等还是不去自讨苦吃了罢.  相似文献   

17.
当今一些年轻编辑责任意识淡薄,应具备的知识匮乏,不知道达赖喇嘛是谁,不知道"四人帮"是哪四个人.对此,陈益民先生在<一代不如一代?>一文中慨叹道:"你总不能辩解说:'四人帮'垮台时他们还没出生,不知道是哪四个人情有可原吧?如此不知深浅.却率尔揉瓠,把一个神圣的编辑职业当成了'编辑营生'随意就干了起来."(<文汇读书周报>,2005年12月23日第3版)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交媒体的兴盛,粉丝文化出现了新的表现方式,国内粉丝圈群引进了韩国粉丝圈群的一套组织架构和运作方式,形成一种具有严密纪律,以偶像为中心的群体自组织—"饭圈"。以"参与感"和"沉浸式"为特点的社交平台使"饭圈"有了接近"偶像"的可能性,她们不是精英文化所描述的无理智的"少数人""底层人"。相反,饭圈内部有着严密的组织架构,高效的分工配合,饭圈成员充分地发挥着自身所长为偶像服务。而这种现象的出现不仅有着深层的心理原因:粉丝们在饭圈活动的参与中产生的自我认同,以及与志同道合者产生群体身份认同。还有着深刻的现实原因:社交平台的广泛运用为"饭圈"与"偶像"之间的互动提供了空间,以及伴随着女性主义的女性消费力量的崛起。在这后现代原子化的时代,"饭圈"这个"无组织的组织力量"能够瞬间聚齐人群,可以说是当今最完备高效的青年自组织,如此,对"饭圈文化"的文化研究也就显得必要了。  相似文献   

19.
自从全国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以来,青岛城阳广电中心高度重视,迅速行动,精心组织,广大干部职工特别是一线新闻工作者秉承“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深入基层、深人群众,真正将笔触放在基层,把镜头瞄准群众,推动了“走转改”活动扎实有效深入地开展. 周密部署,走得深入 “走基层,才能知道‘依靠谁’;转作风,才能知道‘我是谁’;改文风,才能知道‘为了谁’.”  相似文献   

20.
每个新加坡人都热爱功夫格斗吗?根据卡尔·道格拉斯的研究,在1974年美国的迷恋功夫电影的高峰期时,美国每个人倒确实都热爱"功夫格斗"。许多学者对中国武侠电影在美国社会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然而另一些学者则认为,美国电影在其作为一个超级大国的崛起过程中,扮演着美国的软实力战略的一部分;十分遗憾的是,少有人探讨中国武侠电影在亚洲地区的影响。今天,中国在全球秩序中的崛起已然是不争的事实,而中国电影也已经越来越流行,并且其亦作为"软实力"也进入了中国的官方话语中——正如旨在安抚别国情绪的所谓"和平崛起"。本文旨在从新加坡观众的角度探讨中国武侠片在产生中国传统文化的吸引力和中国电影力量在提升中国软实力方面的潜力。有证据表明,中国的武侠片确实是一种宝贵的软实力资源,同时也是一种可以继续在亚洲推广的很有前途的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