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从中央到地方,从综合到专业,各级各类报纸不断扩版,“扩版热”一热再热,报纸版面逐渐增厚,中国报业进入“厚报时代”。  相似文献   

2.
如今,我国的报纸也变得越来越厚。许多报纸已由过去传统的四版,或者八版,变成现在动辄十几版,几十版。有人预言,我国报业已经进入厚报时代,报纸变厚正成为一种趋势。厚报时代背景下,报业的发展环境、竞争格局、营销手段等都会发生深刻的变化。作为我国党报体系最基层“一族”的县市报,其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从自身实际出发,迎接和应对厚报时代的报业竞争,营造发展的优势,这是县市报必须思考和解决的课题。把握报业趋势,走出具有县市报特色的扩版之路近年来,有不少县市报,主要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县市报积极运作扩版…  相似文献   

3.
李铁 《新闻窗》2006,(3):38-40
经过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的几次报纸扩版浪潮,“厚报”已成为一些报纸经营策略的首选。目前,全国不少综合性报纸都是厚报,几十个版已成为当前报纸的常态,超过100版的报纸也开始出现,报业步入了“厚报时代”。  相似文献   

4.
潘虎 《青年记者》2007,(10):89-90
三年前说中国的报纸传媒处于困境,很可能被人贴上杞人忧天的标签,但经过2005年中国报业经营“多事之秋”:从第二季度起各地报业集团纷纷呈现“熊市”之态,下半年一路走低。特别是北青传媒2005年上半年净利润仅17万元,同比下降99.7%,经营业绩几乎一败涂地,中国报业广告经营面临“拐点”、报业经营进入“微利时代”,成为学和媒体专家使用频率最高的词语,鞭挞报纸传媒经营之罪的言论逐渐多了起来,更有甚,预言报纸传媒必将被新兴媒体彻底取代,沦为“社区小报”,仿佛中国报纸传媒一夜之间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作为报业经营的一大支柱一报纸广告,在经历了2002、2003年高达30%%的黄金增长期之后.增速开始逐渐放缓。2005年,传媒业更是拉响“报纸广告寒冬来临”的警报,报纸广告的增长速度甚至低于经济增长速度,被称之为“中国报业广告发展的拐点”。一直到今年上半年.广告形势还在下滑,出现负增长的报纸越来越多,报业广告再次陷入衰退之中。  相似文献   

6.
中国报业的春天刚刚开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黎勇 《青年记者》2006,(3):13-15
2005年上半年,伴随着国内各主要大报广告的普遍下滑和以三家门户网站为代表的网络媒体广告的飞速增长,一种悲观的情绪开始在整个中国报业的经营者之中弥漫。“中国报业的冬天提前来到了!”在这种低落的氛围中,一声来自北京的凄厉的叫喊,让那些在报业改革的洪流中趑趄前行的业者,更感到了几分悲凉。中国报业的冬天真的到来了吗?就在报业“冬天论”话音未落之时,2005年报纸广告旺季也随之到来,各地的报纸广告陆续恢复生机。到2005年国庆、元旦前,广州、深圳、上海等地的多份主流报纸单日、单月广告收入连连创下新纪录。进入2006年,随着对2005…  相似文献   

7.
全行业危机来了,报刊仍然活着 正所谓:“报业生死一纸间”。从2004年开始。报纸也出现了衰退迹象,市场空间逐年缩小。到了2005年春天,全国报业市场出现拐点,内地各大报社的广告营业量平均跌幅达15%以上。  相似文献   

8.
21世纪,中国报业进入厚报时代。广东的报纸在全国率先扩版,也率先进入厚报时代。目前,“广州日报”日均56版,“南方日报”日均24版,“羊城晚报”日均36版,“深圳特区报”日均40版,“深圳晚报”日均64版,“南方都市报”日均88版。这些报纸表现出高成本运行,大量的广告成为报纸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类专刊专版不断涌现等鲜明特征。  相似文献   

9.
在我看来,受报业竞争愈演愈烈的形势所逼,报纸不断进行版面“扩容”(扩版)是一种大趋势。一般认为,报纸的新闻表达形式、新闻价值取向和报纸的体制改革属于报纸的“内部革命”,而报纸的版面“扩容”属于报纸的“外向性”竞争。版面“扩容”即通俗所言之“扩版”有三种形式:一是增加报纸  相似文献   

10.
报业“拐点”中都市报的创新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二伟 《新闻界》2006,(3):83-83,77
2005年被称为中国报业的“拐点”,平面媒体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据中国人们大学传播媒介管理研究所的抽样统计,国内报业集团今年上半年营业额大幅下滑,广告收入大都下跌10%-30%,跌幅在40%以上的也不在少数,平均跌幅超过15%。①作为平面媒体主力军的都市报更是首当其冲地受到了影响,很多过去经营状况良好的报纸今年惨淡经营、入不敷出,“都市报的冬天提前来到了”。②关于都市报生存危机及其发展走向的讨论不绝于耳。一度风光无限的都市报究竟怎么了?为什么遭遇如此尴尬境况?能否走出目前的困境、延续辉煌?困扰都市报的问题及其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1.
进入21世纪,对于报业的盈利状况,虽然人们还不时能听到“报业是暴利行业”,“投资回报高”等说法,但不少媒体经营普遍感到经营越来越困难。种种迹象表明,报纸已从所谓“暴利时代”进入了“微利时代”。2005年岁末在报界甚至流行着一种悲观的情绪。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受新媒体冲击,报业广告销售持续下滑,报纸发行量急剧减少。2012年上半年,中国报纸广告收入同比下降7.4%;国外大批报业集团关门破产或大量减少发行量。伴随着国内各主要报纸广告的普遍下滑,一种“报业的冬天提前到来”的悲观晴绪开始在整个中国报业中蔓延。  相似文献   

13.
先来看两组数据:2006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和清华大学联合推出了《2006年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称"包括报纸和期刊在内的平面媒体广告在2005年出现了惊人的下滑,平均跌幅达到15%以上;国内报业集团今年上半年营业额大幅度下滑,广告实际收入大多下跌10%至30%,跌幅在40%的也不在少数。报纸广告在传媒业所占市场份额从过去的位居前列下降到了第6位。"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全面推进,我国的报业竞争自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愈演愈烈。报业市场已成为国内传媒业竞争最激烈的一个市场。所谓“新闻大战”、“扩版大战”、“周末版大战”、“发行大战”、“报价大战”、“广告大战”等竞争,早已司空见惯。而所有这些大战背后最核心的较量乃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报业的第一资源,也是报业的竞争之本。  相似文献   

15.
《青年记者》2009,(14):60-60
2009年已经过半,报业的经营情况如何? 2月份广告跌幅达25% 据中国广告协会报刊委员会对全国50家重点报纸的统计,与去年同期相比,大部分报纸1、2月份的广告收入下降了25%左右,跌幅为有史以来最大,一些报纸的广告降幅甚至达到了35%。《湖北日报》2008年的广告收入增长了15%,今年上半年只实现了7.2%的增长。  相似文献   

16.
“报纸发展区域化”既是近年来我国报业发展的空间走势,也是报纸在产业化运作中的某种“区域轰炸”——广告式操作方法。这种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报业的发展态势,不仅包含了地缘位置层面的意思,还包括报业经营理念上的含义。从第一层意思字面上解释,是指地方发行的报纸,但其另一层意思也包括针对特别目标受众群体发行的报纸。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区域不仅是对报纸发行地理上的划分,也可以说是对受众群体进行了划分。这是传播模式改变后,受众主体地位提高,也是报业在经营上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7.
当前,报业市场的竞争已日趋白热化,“扩版”、“变脸”成为触目可及的关键词。而生活专刊作为报纸扩版热中一支生机勃勃的力量,已得到了很多报社领导的认可与重视。许多贴近百姓、生动活泼的优秀专刊,也获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对地方性党报而言,专刊的内容无疑增加了报纸的可读性与贴近性;而生活服务类版面的出现,不仅改变了报纸单一呆板的政治宣传面孔,  相似文献   

18.
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我国报业的发展进入了以规模竞争为特点的市场扩容阶段,扩版增张成为报业竞争的一种常规手段。“厚报时代”的来临带来了海量的信息,也使报纸的内容呈现出多层面的立体架构,以满足读多层次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陈雯 《新闻窗》2007,(2):32-32
一份高品质的报纸应该是“理念优秀、内容优质,形态优雅”的“三优”报纸,这一新的评价标准是读图时代世界报业潮流的一种趋势定位,也是新时代报业进入市场获得成功的“准入证”。  相似文献   

20.
今年我国报业广告收入与去年同期比较实际上的跌幅大约应该在20%左右!这是一个极为严峻的状况。如何解读这种状况呢?尤其不能绕开的问题是:报业是否至此真的进入了无可逆转的"寒冬"?报业能否救赎?何以救赎?报业如何做好经营?这些都是媒体人尤其是报人们非常关心的问题。报纸是特定的传播价值的生产方式报纸不仅仅是"一张纸",它是一整套内容生产和传播过程——从信息的筛选把关、到加工制作、再到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