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改革开放后泉州天后宫与闽台妈祖庙以及其他宫庙之间构建起密切的关系网络。通过获取蕴藏于庙际网络中的社会资本,泉州天后宫进一步巩固了它在闽台妈祖信仰圈中的中心位置。由于庙际网络是通过信众间的往来构建起来的,庙际网络在给宫庙带来社会资本回报的同时,也很自然地惠及两岸信众,由此促进两岸关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妈祖宫庙楹联从明代开始流行。台湾的妈祖宫庙最为密集,在宫庙楹联内容方面,具有强调与福建湄洲祖庙的神缘关系、反映涉台历史事件以及彰显妈祖神职和可贵品格等特色;而在修辞艺术方面,则具有多用与水有关的典故、巧妙集用古文成句和大量使用嵌字形式等特色。探讨台湾妈祖宫庙楹联文化特色,可从一个侧面加深认识台湾与大陆难以割断的深刻人缘、神缘关系。  相似文献   

3.
简述目前海内外妈祖宫庙管理模式的现状。结合实例,对各种妈祖宫庙管理模式的优劣性进行分析,最后探讨妈祖宫庙不同管理模式的选择与提升问题。  相似文献   

4.
通过调查考察,简述仙游县枫亭镇妈祖宫庙基本情况,认为枫亭镇的妈祖宫庙在传播与分布上,不仅显示了妈祖信仰核心区的特色,也显示了妈祖信仰在地方二次传播和在地化的一些特点。该镇妈祖宫庙的修建、兴盛、中断、复建的历史过程与现状,不仅体现妈祖信仰特色,亦是当地民众生活的写照。  相似文献   

5.
莆田是海上和平女神妈祖的故乡,境内妈祖宫庙众多且分布广泛。特殊的历史背景和地理环境,使得这些妈祖宫庙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一些与众不同的特点;在妈祖宫庙方面,也存在一些与他处有别的特色,研究这些特点和特色对进一步弘扬莆田妈祖文化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乡土"作为地域特色和文化传承具有其深厚的生活积淀和鲜明的地域特征。在界定妈祖文化景观和乡土元素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选取妈祖宫庙建筑、妈祖祭典、妈祖服饰和饮食文化景观作为研究范点,对其所包含的乡土元素加以解读,并从文字、图像、音乐戏曲、民俗活动和现代信息媒体等五维形式探讨妈祖文化景观的表达,指出现代保护妈祖文化景观的乡土性是维护妈祖文化景观持续禀存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闽台古厝是中国传统建筑艺术宝库中精彩而辉煌的组成部分,以闽台传统古厝装饰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主要从装饰艺术语言、装饰内蕴和装饰艺术文化题材几个方面诠释闽台建筑装饰艺术所蕴含的内在文化精神,为更好的继承和发扬闽台建筑装饰艺术提供启示性元素。  相似文献   

8.
界定闽台妈祖体育文化的概念,挖掘妈祖生平故事中的体育文化因素,探讨闽台妈祖体育文化的内容,阐述闽台妈祖体育文化性质,并指出充分发挥闽台妈祖体育文化的资源优势,促进闽台交流,将为海峡经济区建设发展服务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9.
源自东南沿海莆田的妈祖信仰在马来西亚影响深远,从其宫庙的分布可见一斑。其宫庙大多与地域性会馆相结合,配祀神也带有明显的地域性等特点;其中妈祖信仰的社会功能独具特色,对当地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局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莆田学院学报》2015,(4):11-15
马来西亚的妈祖宫庙作为当地华人精神信仰的载体,随着妈祖信仰在马来西亚的传播和迁徙而逐步发展起来,而且个别宫庙还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其独特的文化功能特点在海外华人群体传播妈祖文化、形成宗教信仰认同、族群认同和文化认同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1939年夏,马一浮于四川嘉定乌尤寺创办“复性书院”,导引人群“复性”,书院之施设是其学术思想的一次集中阐释。笔者拟就“复性”思想与儒学价值体系的重建所可能形成的建构性意义作一商榷性的反思。  相似文献   

12.
泰华仙妃与妈祖相似,济世救民、保一方平安,香火延续至今。文章研究了泰华仙妃的传说、文化解释、官民对泰华仙妃崇拜的态度以及与妈祖的联系,所依据的史料主要是清代官修和民间私修史籍,包括碑文、地方志等。自元代至清代,海南民间对泰华仙妃的崇拜没有中断,并带有浓厚的道教色彩。自嘉靖直至清末,政府的态度与民间趋于一致,官府出资修缮庙宇、维持香火,泰华仙妃崇拜得以延续,这种繁盛的景象一直延续至民国  相似文献   

13.
晋江龙山寺是上百座台湾龙山寺的祖庙,其建筑屋顶形制严格,造型巧夺天工,题材丰富,装饰色彩艳丽,具有宗教、政治与民风民俗等多元文化内涵,体现了建筑因独特的地理环境与人文民俗所形成的装饰艺术。龙山寺屋顶装饰因屋脊位置与功能的需要所体现的装饰特征,其题材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使其成为闽南佛教传统建筑艺术的瑰宝,是佛教趋于世俗化的表现,折射出闽南寺庙屋顶宏伟大气、韵味别致的审美文化特征,对当代社会民间工艺的传承与保护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隋末玄奘居住的东都净土寺,在当时洛阳东城墙建阳门内,后来迁址于东城墙上东门内,武则天时改称大云寺,唐玄宗时改称开元寺,唐武宗会昌毁佛时废弃。玄奘所师从的景法师、严法师,不是普遍认为的净土寺僧人,而是东都内慧日道场的僧人。东都净土寺中珍藏着西域雕像,寺主参与翻译印度药方,一批杰出僧人举办高级别、大规模的佛学讲会,受到唐代朝野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塔尔寺和拉扑楞寺有着同一的宗教文化思想,以及相近的地理位置,但两者的视觉艺术却呈现极大的差异。文章主要对两者进行艺术上的横向比较,从两寺的建筑布局和建筑风格、建筑装饰图形、建筑艺术色彩等方面分析同一文化思想之下的不同艺术特点和成就,并找出塔尔寺和拉扑楞寺艺术风格的根源。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洛阳白马寺和北京东堂为例,从材质用料、空间布局、内部陈设和细部装饰等方面比较了中国寺庙与西方教堂在建筑艺术上的差异。文化审美观念是中西宗教建筑呈现显著差异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们审美意识的提高,生活质量的提高,个性化的居室装饰日益浮出水面。软装饰设计不仅要关注物质、技术与精神的融合,还要让居室的空间环境、陈设、工程结构、工艺与社会意识和文化素质、审美完美结合。使"屋如其人"。软装饰使居室装饰个性化,使主人的个性特征、审美情趣、文化内涵与居住空间达到一种天人合一、环境与自我浑然天成的境界。  相似文献   

18.
吴浚 《家教指南》2016,(5):63-70
筇竹寺五百罗汉人物造像,形神兼备、气韵生动、飞灵神动的艺术性并非偶然,与杭州灵隐寺、四川宝光寺在姿势、形态、服饰、体量等都有明显的承袭关系,传承过程中又不断创新,最终集夸张写意性、装饰民俗性、生动叙事性于一体。这些罗汉造像一反同时期五百罗汉造像的程式化风气,创造出自由多变、内外合一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9.
晋城青莲寺是艺术、科学与文化等有机融合的综合体,凝结着伟大深湛的艺术,渗透了与时俱进的科技,折射出丰富细腻的文化,为从不同阶段研究青莲寺科技、艺术与文化提供了较为详实的文献资料从科技、历史、文化等多方面、多角度对青莲寺进行深入的研究,可以使人们加深对它的认识、理解与爱护,对保护青莲寺这一古建筑遗产、建筑文化传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元将军庙,又称江王庙、老爷庙。该庙立于都昌县的鄱阳湖边,俯瞰鄱湖。老爷庙这片水域,发生过非常离奇的沉船和翻船事件。这些奇异的事件与老爷庙的传说相互交织,给作为守护这一方水域的老爷庙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明清鄱阳湖地区老爷庙元将军崇拜由来已久并逐渐演变为水神、湖神。究其原因有:国家构造神灵秩序,本土化神灵的固有优势,庙宇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及其灵异传说,百姓对民间信仰神灵的精神渴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