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子杂志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常凌翀 《今传媒》2006,(12):63-64
互联网发展到今天的web2.0时代,更加强调传播者与受众的平等参与和双向互动,网络传播区别于以往单向撒播时代的特质已经非常明显。以网络为发布平台的电子杂志,是目前中国领先全球的一项新型产业。借助Web2.0的热潮,自2005年风生水起,继门户网站、搜索引擎、博客之后,不到两年时间,电子杂志成为互联网业的又一大亮点,甚至与博客一道被誉为互联网时代的“绝代双骄”,一时成为业界和学界关注的焦点。如果说2005年是博客年,那么,2006年则是电子杂志年。2005年以来,电子杂志的种类和数量出现了爆炸式激增,其发行量也一路攀高。时至今日,各种电…  相似文献   

2.
彭虹 《新闻界》2007,(2):125-126
随着WEB2.0的兴起,电子杂志成为继网络博客后互联网的又一热门领域,并正在成为互联网经济开发的一项高潜力、高风险的新兴风险投资领域。电子杂志“采用先进的P2P技术发行,集Flash动画、视频短片和  相似文献   

3.
继2005年的“博客元年”之后,博客这个精灵被众多媒体评为2006年最热门的互联网现象,并被称作开启“全民写作”时代的电子英雄。当博客被越来越多的人当作口头禅时,它便成为人们的一种名副其实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它如同人们传统生活中的饭后甜点和下午茶,已经慢慢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习惯。新的社会环境和新的媒介生态促生了一个“博客时代”,技术等众多因素促使博客出现诸多新的发展态势,即博客的新闻化、博客的商业化、博客的论坛化。这被称之为“换上新媒介时代的多彩外衣”。[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王晓骏 《新闻传播》2010,(5):143-143
所谓博客现象是指人们在网络上利用博客工具创建博客网站、写网络日志的现象。作为继电子邮件、BBS和ICQ之后的第四种互联网沟通工具.博客对社会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国外学者对这个问题的研究较早。有“博客教父”之称的丹·吉尔默(Dan.Gillmor)针对博客这一现象提出了“草根新闻学”,并推出了个人新作《个人媒体》。而国内自从“木子美现象”以来,博客也进入了广大网民的视野,成为一种新兴的网络传播方式。那么,这种媒介技术的发展究竟会给我们的社会带来什么?  相似文献   

5.
集音频、视频、文本、图片、动画于一体,采用先进的P2P技术发行的第三代电子杂志一下子将刚刚从“读文时代”转到“读图时代”的读者推进了“感官时代”。乘着Web2.0的东风,在风险投资的追捧下,电子杂志风生水起、发展迅速,被公认为是继门户网站、搜索引擎、博客之后的“又一把互联网之火”。  相似文献   

6.
美国新闻博客的主要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春晖  贾甲 《今传媒》2005,(6):53-53
“Blog博客”是英文单词“Blog”的音译,来源于“WebLog(网络日志)”的缩写,简称网志。是继Email、BBS、ICQ(IM)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它是互联网发展到一定程度,在网络领域中新兴的一种信息传播方式,产生于美国。目前美国博客人气继续高涨,浏览量大幅上升,类别很多,比如战争博客、日记博客、知识博客、新闻博客、专家博客、技术博客、群体博客、移动博客、视频博客、音频博客、图片博客、法律博客、文摘博客等。新闻博客是博客形式中的一种。美国著名的新闻博客网站德拉吉报道网站从报道克林顿绯闻开始,将“博客”引入人们…  相似文献   

7.
张泉 《网络传播》2006,(10):55-55
博客之后,又一把互联网之火在我们面前点燃,电子杂志如雨后春笋般炫出,它肆意闯进网民(尤其是都市时尚青年)的视野,显示出与传统媒体分庭抗礼的自信。可以说,2005年是博客年,2006年则是电子杂志年。  相似文献   

8.
郝耕 《新闻知识》2006,(12):67-68
一、博客的特征近年来,博客风靡全世界,由于它使用简单、内容丰富,深受网民的欢迎,被喻为是“继EmaiI,BBS,ICQ之后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网络时代的个人读者文摘”和“信息时代的麦哲伦”,具有个人性、即时性、开放性、拿来主义等特征。除此之外,博客还具有如下特征:(一)思想共享。思想共享是博客发家致富的秘岌。方兴东在《博客论1.0版》就说道:“博客的出现,标志着以‘信息共享’为特征的第一代门户之后,追求‘思想共享’为特征的第二代门户正在浮现,互联网开始真正凸现无穷的知识价值。”思想共享把人们带入一个更加宽容与开放…  相似文献   

9.
电子期刊,目前有很多种名称:电子刊物、网络杂志、电子杂志、数字杂志、数码杂志、多媒体杂志。总的来说,都是指采用P2P或非P2P技术传输,内含声频、视频、Flash等多媒体表现形式,模仿传统刊物翻页样式的网络内容表现版本,被认为是博客之后“又一把互联网之火”。  相似文献   

10.
博客世界的发展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博客(blog),作为继E-mail、BBS、ICQ(IM)之后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以其“每40秒钟就会产生一名新博客”①的强劲发展势头成为目前互联网上最热门的词语。这样一个发展态势明显的网络新形式,受到它的追随者极大的赞誉,如硅谷著名的IT专栏作家吉尔默曾提出:博客代表着“新闻媒体3.0”。1.0指的是传统媒体或就媒体,2.0指的是通常所说的新媒体或跨媒体,而3.0就是以博客为趋势的个人媒体或者叫自媒体。博客自2003年步入中国以来,以其迅猛的发展势态引起了业界和学界的极大关注,关于论述博客的研究型论文层出不穷。而2005年10月7日,发生在新…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基于这两项技术的新媒体日益引发公众的关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成为继博客、帖子之后网络热点事件的又一发源地,其中尤以微博的迅猛发展最引人关注。2010年,微博的席卷之势让所有人刮目相看,2011年,微博更以208.9%的增幅,创下了中国互联网用户规模增速之最,以至于《人民日报》撰文指出:“从来没有一个平台像微博一样,如此彻底地激起人们的表达欲望和参与热情。”①中国传媒大学网络舆情(口碑)研究所发布的《2011上半年中国网络舆情指数年度报告》也显示,中国舆论的重心迅速向微博转移,网民爆料的首选媒体更多转向微博②。这种状况极大地满足了公民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监督权,也使得众声喧哗成为社会舆论场的常态,由此引发的舆论更为复杂多变。  相似文献   

12.
电子杂志盈利模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音频、视频、文本、图片,动画于一体,采用先进的P2P技术发行的第三代电子杂志一下子将刚刚从"读文时代"转到"读图时代"的读者推进了"感官时代".乘着Web2.0的东风,在风险投资的追捧下,电子杂志风生水起、发展迅速,被公认为是继门户网站,搜索引擎、博客之后的"又一把互联网之火".  相似文献   

13.
博客:网络传播的新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罗慧 《新闻记者》2004,(10):40-43
近两年来,博客及博客文化正成为互联网的热点,并被视为继E-mail、BBS和ICQ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 网络传播无国界,"博客不是全新的事物,黑客进一步的平民化,个人网站进一步的大众化,就是博客浪潮的生命本源。它将个性化的知识积累、信息过滤和深度沟通推向一个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14.
胡忠青 《新闻知识》2007,(11):79-81
近年来,博客的发展突飞猛进。博客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继E-mail、ICQ、BBS之后为广大网民所熟悉并拥有使用的一种新的网络形式,其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博客迅速发展和网民广泛参与,使博客种类多元化、内容多样化。在众多的博客中,有一类博客异军突起,它们的主人是记者,博客里发布、传播的大多是新闻信息,这就是记者博客。记者博客不仅是一种记者表达个人思想的空间,而且成为记者们新闻报道的辅助性手段。  相似文献   

15.
2009年,3G吵得沸沸扬扬,手机上网越来越普遍,速度越来越快,服务越来越多,在人们享受和畅想3G为生活带来的精彩的时候,2009年年底一场轰轰烈烈的手机“扫黄”运动在全国铺开。全国“拔黄毒、净手机”的行动也达到高潮。这不由得让人们想起了2003年底到2004年由“博客”发起的互联网扫黄运动,当时也正值“博客”刚刚开始,一场由博客网站发起的网络扫黄运动迅速在全国掀起波澜。  相似文献   

16.
Blog与创新·扩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经历了上一轮网络泡沫之后,互联网上再没有比Blog更激动人心的概念了。尽管三年前中国才开始出现少数Blog,但Blog扩散速度惊人,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创建自己的Blog。有媒体披露,目前中国博客的数量已经达到200~300万人。Blog正成为继E-mail、BBS、ICQ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  相似文献   

17.
博客是继Email、BBS和ICQ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是互联网发展的第四个里程碑。从2003年博客的"蠢蠢欲动",到如今的如火如荼,我国博客正处于急速发展期。根据艾瑞市场咨询的数据显示,"我国博客用户由2003年的20万增长到2004年的  相似文献   

18.
个人博客——记者的又一阵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历了互联网“博客元年”的2005年之后,博客(Blog或Weblog)已经成为广大网民所熟悉并拥有使用的一种新的网络形式。在国内新闻界,博客不仅作为一种记者表达个人思想的空间,而且成为了他们新闻报道的辅助性手段。今年“两会”报道中也掀起了记者个人博客热。其中央视部分记者“两会”期间在新浪和搜狐网开设个人博客。如王小丫的“小丫跑两会”、柴静的“柴静两会观察”、崔永元的“小崔会客”、马斌的“马斌读两会”和撒贝宁“小撒探会”等,同时凤凰卫视记者吴小莉、谢亚芳、闾丘露薇也在凤凰网开设了博客,并特别设立两会专题,其中吴小…  相似文献   

19.
张喆 《大观周刊》2011,(39):252-252
随着互联网发展的突飞猛进,以网络、手机,博客、播客、电子杂志、分众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越来越深入地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思维方式和价值观,这一变化对新形式下的社会动员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认清这一发展趋势,充分发掘和利用信息网络对社会动员的积极作用,拓展社会动员渠道,丰富社会动员内容,创新社会动员形式,改进社会动员手段,增强社会动员效果,成为社会动员亟待研究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20.
2002年8月8日由著名的网络评论家王俊秀和方兴东共同撰文,正式提出中文“博客”一词,此后,博客真正为广大中国网民熟知。在近几年内有巨大的发展。2005年被称为“博客元年”,2006和2007年被称为“博客井喷年”,它给普通民众提供了一个全自由的网上言论空间。博客可是说是继Email、BBS、ICQ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是网络时代的个人读者文摘,是以超级链接为武器的网络日记,代表着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工作方式,更代表着新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