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红色档案】1928年春,湘西北各族人民在贺龙、周逸群的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区,举行了闻名遐迩的桑植起义,从而创建湘鄂边革命根据地。1928年5月,为了加强对湘西地区党的工作的统一指挥,中共湖南省委决定将湘西北特委并入湘西特委。1930年7月4日,红四军与红六军在公安县城胜利会师。7日,两军前委召开联席会议,根据中央指示,红四军更名为红二军,二、六军合编为红二军团,成立军团总前委和总指挥部,周逸群任总前委书记兼军团政委,贺龙任总指挥,柳克明任军团政治部主任,孙德:青任参谋长。  相似文献   

2.
《湖北档案》2022,(12):13-16
<正>“穷人不怕穷,只要跟贺龙,跟着贺龙走,天下一片红。”这是至今流传在清江两岸有关贺龙到湖北长阳、五峰、巴东、建始等地领导工农打土豪、闹“土改”、建设苏维埃的歌谣。共产党带领劳苦大众翻身闹革命的义举,被土家山寨的老百姓亲切地称为“闹红”。1928年到1933年间,贺龙长期转战湘鄂边各县,也多次到长阳“闹红”,领导革命斗争,  相似文献   

3.
“我是山里伢”1911年11月14日,在武陵山中、澧水源头的桑植县樵子湾的一个小山村里,诞生了一个男伢子,他就是廖汉生。他的本名叫廖百俊,学名叫廖杰,名字中寄托了家族的希望,只是参加红军后,贺龙仍旧喊他的小名,于是“汉生”就成了一个红军战士响亮的名字。廖汉生10岁丧父,但他却是桑植县立高等小学堂最优秀的毕业生,在省城长沙深造数年后,便回乡开办新学。贺龙是廖汉生童年时崇拜的英雄,并一直在贺龙的呵护下就学成长,这为他以后参加贺龙的红军部队打下了基础。在贺龙极其艰难困苦的时期,家庭中有人指责贺龙:“你当过镇守使,当过军长,是有前程的。现在你当共产党、红脑壳,脱下将军服穿粗布衣,脱下皮鞋穿草鞋,图的是什么?”贺龙斩钉截铁地说:“我找  相似文献   

4.
1923年2月,孙中山平定了陈炯明的叛乱后,在广州重建大元帅府,决定组建“讨贼军”。所谓“贼军”,就是指北洋军阀直系曹锟、吴佩孚的部队,还有他们在各省的代理人,如四川军阀刘湘、杨森等。孙中山任命熊克武为四川“讨贼军”总司令,下辖三个军,其中贺龙为第一混成旅旅长。  相似文献   

5.
“老总,我带孩子们看您来了”(一等奖) 3月27日,贺龙元帅的夫人薛明,以八十高龄、有病之躯,携子女到元帅故乡——湖南桑植,参加贺龙同志百年诞辰纪念活动。在贺帅铜像前,薛明抑制不住热泪,一边举手致意,一边说:“老总,我带孩子们看您来了!”  相似文献   

6.
1936年7月初,红二、红四方面军在甘孜会师后,朱德主持召开红二、红四方面军领导人会议,宣布了红军总部作出的北上行动部署:“四方面军分左、中、右三路纵队北上”,“二方面军在甘孜稍事休整后,随左路跟进,分成两个梯队北上”。与会同志一致赞同这一部署。  相似文献   

7.
会宁会师     
红军长征中先后举行过多次会师,而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的会师,是其中规模最大、影响最广、意义最深远的一次会师。甘肃会宁作为红军三大主力会师、胜利结束长征的纪念地,是载入历史史册的一个耀眼闪光点。一、中共中央作出关于红一、二、四三个方面军甘肃会师的决策红一、二、四三个方面军会宁会师决策的提出,是有一个较长的时间过程的。1935年6月中旬,红一、四方面军在懋功会师。会师后,中共中央提出红军北上建立川陕甘根据地的战略方针,将两个方面军混合编为左、右两路军过草地北上。中共中央随右路军跨过草地,抵达班佑、巴…  相似文献   

8.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主席气势磅礴的《七律·长征》诗中,“三军”在诗词界曾有多种解释,后来毛主席一锤定音:指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为中心的中央苏区主力红军,即红一方面军;红二、红六军团,1936年7月到达甘孜与红三十二军即原红九军团会师组成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前两军曾转战湖南,其中红六军团进驻湖南省七个长征重点县市之一的新化县“锑都”锡矿山(今冷水江市).  相似文献   

9.
1936年4月初,贺龙率红二、红六军团奉命从黔滇边境出发,开始了穿越云南、横渡金沙江北上与红四方面军会师的行动。4月下旬,红二、红六军团在云南石鼓  相似文献   

10.
陈晔 《档案天地》2005,(6):9-11
1931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山西省平定县发动了著名的“七月兵变”(又称“平定兵变”),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四军。随后,起义官兵到河北省阜平县创建临时根据地,建立了华北第一个红色苏维埃——阜平县苏维埃政府。红二十四军和阜平县苏维埃成立时间不长。红二十四军在国民党反动派的阴谋迫害下,历尽挫折,但将革命的火种撒到了北方的土地上。  相似文献   

11.
采 访是获得新闻的基本手段 ,不论写作技巧多么高超的记者 ,如果他不是一个卓有成效的采访者 ,他也不会写出好的新闻。最有价值最有独创性的新闻作品往往都是来自成功的采访。总结十几年的新闻采访经验 ,对新闻采访技巧作一简单论述。技巧之一 :采访动机要正确新闻报道要客观、公正、真实。要做到这一点 ,必须把握好采访动机。为某一个人去“吹捧”的采访不宜搞 ;带着“敌意”的采访不宜搞 ;拿了人家钱的采访不宜搞。因为你带着这三种动机去采访 ,就不可能采访到真实、有价值的新闻。为吹捧某一个人去采访 ,那你就可能只看成绩不看缺点 ;带…  相似文献   

12.
近日,原国防部部长张爱萍将军手书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纪念馆”题字被如皋市档案馆收藏。红十四军是土地革命时期我党领导的江苏省内唯一的正规武装,在江苏革命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了铭记红十四军的光辉业绩,如皋市委、市政府计划兴建“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纪念馆”,使之成为永久性的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红十四军创建者之一张爱萍将军为该纪念馆题字。张爱萍、黄火青两位将军为红十四军的题词也被接收进市档案馆。“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纪念馆”题字入藏如皋市档案馆@周丽君  相似文献   

13.
一对红     
解放军报讯北京部队某部重炮连的五好战士,一九六二年只有十七名,去年激增到四十五名。他们开展的“一对红”活动,是促进五好战士大幅度增长的重要原因。“一对红”,就是由一个五好战士帮带一个同志成为五好战士。这个活动是在一九六三年年初,部队学习地方先进带后进的经验之后开始的。方法是在一个班的范围内,自由结合,你帮我赶。开始,全连只有十一对,后来发展到十八对。他们的经验说明,开展“一对红”活动,好处很多:先进帮后进的工作落实了。全连一九六二年的十七名五  相似文献   

14.
我是一名刚刚从基层调到师机关搞报道的新闻干事。就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里,我在思想上经历了从不敢搞报道到逐渐喜欢报道工作的过程。而让我下定决心要搞好报道工作的,是我前不久本不该去的军报送稿之行。 3月中旬,烟台市委书记焉荣竹到我们师现场办公,围绕提高“打赢”能力解决了一些困扰部队建设多年的“老大难”问题。由于当时我也在现场,深深被焉书  相似文献   

15.
1928年,贺龙领导的红四军仅剩91人、72支枪;1933年,贺龙率红三军从洪湖突围到湘鄂边区,1.5万人锐减至3000余人.在这两个困难关头,贺龙将目光投向了一个叫“黑洞”的“神兵窝”,两次争取一千多黑洞神兵走上革命道路.回首戎马生涯,贺龙将收编黑洞神兵视为“得意之笔”.  相似文献   

16.
石仲泉 《湖北档案》2016,(10):47-48
长征已过去80年了,但长征研究一直备受关注,其中仍有一些需要厘清的基本概念和需要澄清的模糊认识. ●为什么说红军长征是“3+1”的长征? 整个红军的长征是“3+1”的长征,即红一(中央红军)、二(最初称红二、六军团)、四方面军的长征,再加红二十五军的长征.  相似文献   

17.
最后一次“跑反”诸葛亮没有设过“空城计”,这故事是罗贯中妙笔创造,谭富英们唱出名的。解放战争后期,毛泽东同志确实设过一个“空城计”,并亲笔写新闻,吓退蒋(介石)傅(作义)军。当时《人民日报》正在“空城”中,搞了最后一次“跑反”。  相似文献   

18.
1934年11月16日,从河南省罗山县何家冲出发的红25军,开始了孤军长征。红25军历时10个月,转战万余里,经历了血战独树镇等著名战斗,成为长征中人数最少、最先到达陕北的一支红军队伍。鲜为人知的是,这也是一支被称为“童子军”“娃娃兵”的队伍,当年的战士们只有十三、四岁。在红25军长征81周年之际,我们再次回望这段历史时,他们铿锵有力的历史足音犹在耳边回荡。  相似文献   

19.
1936年7月1日,红二、六军团与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红军的力量空前强大了,无论是对付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还是克服恶劣自然环境带来的困难,都信心倍增.然而会合后,不和谐的因素尚在.张国焘仍坚持其与中央分裂的立场,并且想把二、六军团拉到他那边去.因此,两军会师后二、六军团领导入与张国焘进行了分裂与反分裂的较量.一、张国焘坚持分裂立场,反对党中央北上方针红二、四方面军会师后,北上是唯一正确的行动方向,这是环境、敌情和革命斗争发展需要所决定的,已为一、四方面军的斗争实践所证明,同时也是广大指战员的共同心愿,是党中央的期望.  相似文献   

20.
这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真实故事. 薄复礼是一位出生在英国曼彻斯特的瑞士传教士,早在1922年就来到了中国,在上海、重庆待了 一段时间后,最后落脚贵州遵义.1934年10月,在去往黔东南镇远的路上,薄复礼和夫人不期然与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团遭遇,成为红军的"俘虏".当时,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党中央、中央红军被迫准备转移,遂命红八军和红十六军组成红六军团,西征贵州,力图与贺龙红三军在旧州一带会合.红六军团共12000余人,军团长是萧克,政委是王震,军政委员会主席是中央代表任弼时. 这一扣留不打紧,却成就了将军与传教士的一段跨国友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