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试论新闻特写的写作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新闻特写具有消息和通讯的特征,但它以描写为主要手法,要形象地告诉读者新近发生的事实和情景,这就说新闻特写又有别于消息和通讯的特征,这就是本文所要重点阐述的;身临其境的“现场感”;历历在目的“镜头感”;通过突出地刻画,将特征性的“镜头”放大,展现于读者面前,使之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睹其物,如临其境  相似文献   

2.
在呈现事实之外。新闻特写的另一个功能是传达评价意义。从评价理论角度看,这种评价意义的形成依赖于策略性地安排情感、判定和鉴赏三类态度资源。其中。情感走向、隐性的判定以及理想读者和作者共享的价值现是事件类新闻特写评价效果实现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3.
特写这种似乎介于文学与新闻之间的作品,与一般新闻作品的不同就在于,它是在忠实于事实的基础上,更形象地反映客观事实。本文就特写在进行文学性描写时应注意的几个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刘建明先生在其新《现代新闻理论》中尝试性地提出了自己的新闻定义;新闻是新近或正在发生的对公众有知悉意义的事实的陈述。该定义是新闻学研究的一个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5.
作为新闻文体的一种形式,新闻特写也具有很强的文学性。英语新闻特写在内容和语言上承载了大量文化信息,翻译时既要结合文本类型,以服务目的语读者为主要任务,传递新闻信息,又要表现出其独特的语言风格和文化内涵。译者要有强烈的文化意识,主要运用归化的翻译策略,辅以异化,两者有机结合,互为补充,再利用意译、直译、增译等具体方法,在英语新闻特写汉译中实现其文化属性。  相似文献   

6.
论新闻对文学表现手法的借鉴和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新闻对文学表现手法的借鉴和运用刘洪甲新闻文体如何更好地向文学文体借鉴、吸收有益的东西?在新闻写作中,如何恰当而巧妙地运用文学表现手法,把消息、通讯、新闻特写等新闻文体写得更生动、形象,富有魅力,使读者喜闻乐见?这在当今仍然是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这...  相似文献   

7.
学会写消息     
消息属于新闻类实用文体,是报纸、广播等传媒工具运用最广泛、最经常的一种文体。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特写、调查报告等,狭义的即指消息。学习写消息,首先应把握这一文体在内容方面的特定要求:真实与及时是新闻类文章的生命,是新闻区别于文艺创作以及一般记叙文的关键所在。作为新闻报道的事实必  相似文献   

8.
新闻采访是记者为收集新闻素材而进行的调查研究工作.提问是记者采访中最主要的获取信息的方式.记者的提问,决定其能否得到真实准确的新闻事实;能否将新闻事实挖深挖透,以及能否架起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的桥梁,打开采访对象的心扉.  相似文献   

9.
新闻与文学,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新闻是通过复制真实来张扬真理,匡正时弊;文学是通过塑造真实来扬善弃恶,倡弘正义。在歌颂真善美、鞭挞假恶丑这个终极目标上,新闻与文学殊途同归。新闻的文学性是人们的审美需求。为了增强新闻的形象性、可读性,高明的记者往往综合运用多种文学性修辞手法展现出新闻事实的魅力。  相似文献   

10.
对经济新闻价值特征的解析必须从新闻事实与传者和新闻事实与受众两个层面来进行.影响力是经济新闻价值的基本特征.而经济新闻的影响力又缘于经济新闻的思辨性特征.经济新闻的思辨性特征主要表现为解释新闻,探析本质;揭发矛盾,提出对策;指明趋势,超前预测等三个方面.经济新闻报道作为新闻报道中的一大门类,探明其价值特征,澄清其表现形式,对于进一步搞好经济新闻报道,促进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黄帝部族由西向东进入中原,定都有熊(河南新郑),在这一带留下了丰富的神话与传说,同时也有相关的地理神话,对河南黄帝神话与传说的研究有助于考察神话与传说的关系,同时也能反证上古史实。  相似文献   

12.
尽管学界一致公认,最早对校唐写本《文心雕龙》残卷者为日本的铃木虎雄,其后才有赵万里的校记,但事实上,早在铃木文章发表前三年(1923),傅增湘即据董康自大英博物馆摄回的照片作过校勘;1925年前后,黄建中、黄文弼、容庚又先后对校唐写本《文心雕龙》残卷,赵万里校记所据即得自容庚校本并黄建中所摄照片,且完稿时间实早于铃木氏。澄清这段史实并梳理相关问题,于《文心雕龙》研究史或不无小补。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篇爱情小说,《鲁公女》的奇特之处在于,它以人类婚姻大义中普遍存在的年龄阻隔而不是封建礼教作为主要矛盾冲突,并以想象的方式解决了这一矛盾,在同类题材的小说中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值得珍视。  相似文献   

14.
近代中国既有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又有人民前赴后继、不屈不挠地抗击外敌的壮举,朝中要吏黄爵滋就是一位著名的抵抗派人物。为了维护晚清政权,打击殖民者,黄爵滋在军事方面作了积极的努力。他提议清廷整顿军队,择良将统帅部队,用新法阅兵,以加强战备;他主张重视海权,采取造船铸炮等措施提高海防能力;他认为大敌当前,民心可用,人人皆可披甲。史实证明,黄爵滋是一位值得纪念的爱国者。  相似文献   

15.
董宏量的散文,在纷繁芜杂的当代散文园地是一个令人欣喜的存在,它继承了中国古代、现代散文的优秀传统,以沉厚的内蕴、绵厚的韵味和醇厚的语言,显示了宁静、清雅、精致的文学品质,代表了当代散文健康的发展流向。  相似文献   

16.
黄自先生是我国杰出的音乐家之一.他的经典之作<春思曲>、<玫瑰三愿>等既汲取了德奥艺术歌曲的精华,又结合中国民族音乐的风格,具有自己的演唱风格,成为中国音乐史上艺术歌曲的典范.  相似文献   

17.
史铁生的作品充满哲学气息的思考和独特的艺术魅力,为当代文坛画上了浓重的一笔。其文学创作富于理性而具有哲学思考、精彩而独到。文章通过对史铁生文学作品的阅读,去感悟史铁生文学创作中的生死观,并感受史铁生先生思想的宽度与生命的高度。  相似文献   

18.
黄自是我国近代音乐史上一位极为重要的作曲家、音乐理论家和音乐教育家。他的艺术歌曲风格清新,格调高雅,体现了鲜明的时代性、民族性特征,以及充满诗话意境的美学特征。其作品在传承我国优秀古典文化、作曲技巧等方面,为后人树立了典范。  相似文献   

19.
模糊性是人类语言的基本特性之一,它形式多样,用处广泛。文章从语音、词汇和语句三个层面对英语模糊语言进行了探讨,并指出英语模糊语言的运用可以展现出语言的柔性魅力、语言的幽默感、语言的弹性魅力和语言的修辞效果给交际带来诸多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20.
浅识黄宾虹的花鸟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宾虹是现代山水画大师,同时擅长花鸟绘画。他的山水画气势雄浑,富有神韵;花鸟画则淡、静、古、雅,意多闲逸。在其花鸟画中,所取物象不求形似,注重传达物象的内在美感和情趣。他强调书法入画,并把太极图的内在哲学原理巧妙地纳入绘画理法之中,在石涛的"一画"说之后提出了"一点"说,使中国画的笔法认识论重新上了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