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历史观和结构观是历史制度主义理论分析制度变迁的两个重要维度。40余年来中国高职招生制度按照依附普通高考、实施分类考试、构建职教高考的逻辑递嬗演进,经历了制度生成、制度分化、制度独立三个发展阶段。宏观的经济体制改革与教育体制改革直接推动了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与高职招生制度的生成。中国高职招生制度从依附普通高考阶段向实施分类考试阶段的变迁存在着明显的路径依赖,但是,构建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职教高考意味着必须打破路径依赖。打通利益调整之路与理顺变迁动力机制,是加快建立职教高考实现高职招生制度变迁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
新《职业教育法》的实施为建设高质量职教教师队伍夯实了法治基础,面对时代背景的重要转变,职业教育教师资格制度应顺时而变。当前职教教师资格制度变革面临资格规范相对滞后减损制度效力、资格条件较为单一阻滞制度效能、资格考试设计粗疏掣肘制度效度、资格认定尚待优化影响制度效果等现实问题,胜任力理论可为构建职业教育教师资格制度提供新视角。职教教师资格制度变革可遵循以下路径:以职教高质量发展为基点,构建职教教师资格制度体系;以教师专业化发展为导向,改进职教教师资格条件框架;以考察教师素质为重点,优化职教教师资格考试制度;以教师职业成长为目标,完善职教教师资格认定制度。  相似文献   

3.
职教高考是为了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人才而推出的一种考试招生形式。基于社会学制度主义,职教高考制度建设包括规制性要素、规范性要素、文化—认知要素,三者相互作用,是一个有机整体。当前我国职教高考改革面临以下困境:制度建设基础薄弱,职教高考认同氛围欠缺;制度供给不规范,职教生向上通道难打通;制度标准不统一,职教高考的范围设定存在局限性;制度评价体系不健全,素质技能匹配性不足等。为此,应提供社会制度保障,营造良好文化氛围;培育和增强内生动力,打通向上通道和流通机制;发挥合力作用,促进职普融通;改革评价制度,推动纵深变革。  相似文献   

4.
职业教育类型化发展需要重塑高职招生制度,部省共建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项目又进一步推进了招生制度改革,类型化发展对高职招生有体现技能考察、职业导向、招生类型多元化的诉求。通过对湖南、湖北、山东、浙江四省份4所高职院校招生制度实施现状的调研发现,高职院校招录偏好普高生源,招生考试形式为统考和校考相结合;高职招生困囿于尚未形成与普通高考双轨运行的职教高考制度、“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评价信效度不高、普通高考录取形式不利于职业教育类型化发展、招生过程忽视行业企业用人诉求等。因此,在职教高地建设背景下高职招生应加快落实职教高考制度建设、建立省级统筹的高职招生“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统一测评体系、设置招录普高生专业基础知识要求、开发职业技能测试成绩认定转换标准。  相似文献   

5.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人才需求向多样化和高素质发展,使高校招生的职能从过去单纯的选拔人才发展到人才选拔、培养和选备上来。而现有的高校招生制度主体是统一考试、按分录取,与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不相适应。近年来我国高校招生进行了自主招生试点、中学校长推荐、多校联考方式等多种模式的有益探索。笔者提出高校招生采取"开放两端、多次考试"模式,以多次考试,自主招生和注册入学等方式进行高校招生改革,逐步实现学校依法自主招生,学生多次选择,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  相似文献   

6.
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四川省作为改革的“先行区”,经历了探索、调整、萎缩、发展四个重要的历史阶段,并形成了以单招为主渠道、对口升学考试为辅的分类考试招生制度。但在考试招生改革工作取得一些显著性成效的同时,也呈现出招考科学性与公平性保障不足、类型教育考试特征不明显、“双轨并行”的上升通道不畅等现实问题。四川省亟待通过完善“职教高考”制度建设、优化考试内容与方法、构建双轨人才培养体系等举措探索独具地方特色的“职教高考”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7.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政策主要经历了以高考统招为主导的依附发展期、以高校自主招生为基点的多元探索期及以分类考试为核心的深度改革期。基于历史制度主义视角分析发现,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政策在历史背景与社会环境影响下呈现渐进式变迁特征,在政策构建成本与协同效应作用下表现出明显的路径依赖。此外,社会经济建设与产业转型升级是促使政策变迁的外部推手,高职教育内涵发展与个人价值诉求是推动政策演进的内在动力。未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政策应优化制度体系,加强政策导向;加强产教融合,完善评价体系;消弭社会偏见,破除“身份”门槛。  相似文献   

8.
高校是高等教育选拔人才与培养人才的实施主体,也是招生的责任主体。在全面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新形势下,正走向招生前台的高校须以遵循教育规律、育人为本为前提,不断增强基于构建现代大学教育制度视角的办学活力,优化结构办出特色,并与政府、社会建立协同共治体系,将"学术文化"与"决策文化"相统一,将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相统一,将综合评价招生的自主与自律相统一,进一步提高高校招生能力,为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尽其所能。  相似文献   

9.
在英国,是否被高校录取,往往以学生通过各种类型的学习和考核所获得的资格证书为依据。英国有各种各样的资格证书考试和很多的考试机构,而通过某些资格考试或水平考试就是考生进入高校的敲门砖。另外,英国还有高校招生服务中心来联系高校和考生,并处理一些招生事务。在录取的程序中,考生需要按高校的要求提出申请,高校根据考生的情况确定无条件录取还是有条件录取。它们对我国的启示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重视资格证书和水平考试;有专门招生服务机构;高校拥有招生自主权。  相似文献   

10.
现代化是指现代性不断增长的过程或者结果。考试招生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体现了教育治理理念的转变,促进了教育治理体系的完善和教育治理能力的提升,推动了政府主导、学校自主办学、社会多元参与的教育治理格局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以考试招生制度现代化实现了教育领域的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将中国式现代化作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路径,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这对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提出了新要求。持续推进考试招生制度现代化,应在坚持统一高考制度的基础上因地制宜推进改革,处理好科学、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融入绿色发展理念,重塑教育新形态。  相似文献   

11.
进入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必然会出现一系列的结构性转型,高校招生考试制度也面临着转型的挑战,主要表现为学生类型的多样化、入学意义的变革、学术标准的嬗变以及选拔原则的变化等。在理论研究和国际比较的基础上,考察有关发达国家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的改革与特点,对归纳和总结普及化阶段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整体方向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建国以来,我国高考招生制度历经多次变革:由高校自主招生改为统一招生,后又因统得过多,出现将自主权还给高校的呼声。时至今日,对于高校招生自主权的问题仍是政府和高校面临的共同问题。总的来说,高校招生制度可以分为三个时期:1949—1952年,各高校由单独招生逐步过渡到全国统一招生;1965—1970年高考制度废止,并以推荐制代替统一招生;1977年以后,进入恢复与改革发展阶段。一、全国统一考试制度的建立与发展:1949——1966年1.全国统一高考制度的建立1949年,全国所有高等学校都按建国前的办法招生:各高校自主招生、自行组织考试和录取工作,高…  相似文献   

13.
二战后,日本曾实行过四种大学入学考试制度。本文通过对日本大学入学考试制度变革的历史考察。总结其特点与发展趋势,并对其中存在的高考指挥棒问题、统一考试与体现特色问题以及加强升学指导与招生工作信息化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以期对我国当前的高考改革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通过入学考试评定学业成绩是日本自现代教育发端以来所实施的传统招生办法。目前日本已经形成一种以两次考试为基础,以多元综合为特征,融合东西方考试文化的高校招生制度,其关键是高校招生需要体现“什么样的考试观”。以多样化为取向的日本大学入学考试改革在改变“一考定终身”和避免招到“高分低能”学生等方面能为我国的高考制度改革提供了参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15.
从宏观角度将高校分层次办学,将实施高校梯度差异发展战略与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相结合,建立与高校分层次办学相适应的多样化的高校考试招生制度体系,不仅可以推进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宏观研究,而且也能为改革找出合理的路径。  相似文献   

16.
我国博士生招生制度自1981年建立以来,经过长期的发展完善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对高层次人才需求的变化,我国博士招生制度出现了招生主体多元、选拔方式陈旧等问题,究其原因在于管理体制僵化、管理定位模糊。因此,我国博士招生制度需要明确招生主体,回归学术本位,给导师、高校更多的高层次人才选拔自主权;尊重类型特点,明确质量导向,建立多元化的招生模式;改革管理体制,明确管理定位,激发人才选拔的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17.
我国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目标是建立中国特色现代考试招生制度。促进公平和科学选才是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的基本问题。高校考试招生制度设计应符合人才成长规律。要用现代社会治理体系的视角完善高校考试招生制度。2017年高校考试招生工作要把"稳中求进"贯穿始终。  相似文献   

18.
加拿大的高校招生考试制度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几经变迁,17世纪到19世纪的大学属于精英教育,大学和申请者的数量都较为有限,招生制度体现为自发零散的个校筛选;进入20世纪后的百余年,加拿大高等教育迅速发展,高校招考制度也变化迭出。二战前的各省多采取省级统考制,学生在高中阶段通过参加"初级入学资格"和"高级入学资格"的考试获得大学一年级和二年级的入学资格;二战后加拿大的高等教育迅速步入大众化阶段,省际间学生流动频繁,对国家统一外部考试的呼声日高,加拿大于1969年进行了历史上首次全国性的统一考试。然而由于缺乏信度和效度等原因,全国统考制仅维持了3年。此后,加拿大高校开始了综合选拔制的实践,即以学生的高中成绩为重要录取依据,选拔性招生与开放入学并存、高校自主招生与省内集中申请并行。目前,在高等教育普及化深入发展的阶段,如何在现有招生制度的框架内确保高校入学机会在社会阶层、种族、民族、性别等方面合理分布,成为政府和高校需要携手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马永军  袁潇 《职教论坛》2023,(11):30-38
在我国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促进职业教育类型化发展进程中,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起到了奠基性作用。利用CiteSpace5.8.R3c软件和Nvivo12软件对中国知网2013年至2022年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从2013年开始,高等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领域的相关研究处于稳定增长状态;研究热点关键词有“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考试”“职教高考”等;文献主要内容涉及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构建的理论基础、功能与定位研究、考试模式与内容改革、录取机制、国外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经验借鉴等方面。未来研究路向,需要运用更综合化的研究方法,加强对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理论体系和制度标准建设研究,强化考试招生制度对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职业教育类型化发展的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以及加强对相关利益主体研究。  相似文献   

20.
自主招生制度是大学准入制度的核心之一,在大学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受政治体制、法律传统、社会形态的影响,哈佛大学与复旦大学自主招生制度各有千秋。在招生机制上,哈佛追求学术独立,复旦注重政治功能;在招生标准上,哈佛强调能力,复旦侧重水平;在招生程序上,哈佛崇尚自治,复旦偏重法治;在招生来源上,哈佛取向开放,复旦看重地域;在招生考试上,哈佛主张多元,复旦倾向统一。总体而言,哈佛大学自主招生体现出大学自治的特色,复旦大学自主招生则具有政府主管的倾向。通过对二者的比较,为进一步优化我国高校自主招生制度改革作一些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