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成容 《成才之路》2009,(16):98-98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发展的主体。”在作文教学中,学生是习作练笔的主体。因此,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要走出“教师导、学生作”、“奉命作文”、“应试作文”的怪圈,发挥学生习作练笔时的主观能动性。能不能让全体学生真正成为作文教学的主体,  相似文献   

2.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就教学和考试的分值看,占据了本科目的“半壁河山”,可以这样说,一个学生的语文水平如何,作文是很重要的衡量尺度,然而从笔者所在学校的语文教学看,作文一直是一个薄弱环节,原因何在?我的了解是:一些语文教师对怎样进行作文教学认识不足,导致作文教学基本上处于一种“放羊”式状态,作文考试也就“随遇而安”;  相似文献   

3.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如何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是实施新课程以来每一位语文教师急于探究的话题。语文教学如何从培养学生能力,开发学生智力人手,在作文教学中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思想呢?笔者认为以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为指导,转变作文评改方式,树立新的评价取向,构建新课程下的作文评改策略,是当前行之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从笔者所在学校的语文教学看,作文一直是一个薄弱环节。分析其原因,主要是一些语文教师,尤其是农村职业学校的教师,对怎样进行作文教学认识不足,导致作文教学基本上处于一种“放羊”式状态。而且为了达到提高学生语文考试成绩的目的,采用开“大处方”的办法,把大作文、小作文、日记、周记、背名文等统统抛给学生,却不对此加以任何指点,抑或是走马观花、笼统地说几句草草了事。这种做法,不仅没有成效,反而增加了学生的作业负担,并使学生对作文产生畏难、厌烦情绪。  相似文献   

5.
单衍训 《现代教育》2003,(17):54-54
当前语文教学的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是作者内心生活、思想积淀的自然再现,是现实生活中最普遍的一种交流感情的方式。作文的本质属性决定了作文的主体是学生。作文教学中必须确立自己看、自己想、自己写的学生主体意识。要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必须激活他们内心深处的生活、思想积淀,使他们愉快地敞开心扉,自主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6.
谢敏 《现代语文》2011,(9):104-105
作文,一直被称为中学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可以说,作文能力低下的话,中考,高考是必败无疑,但在实际教学中,这“半壁江山”几乎成了“残山剩水”,学生的作文能力低下早己引起社会的惊呼。笔者在几年的作文教学中深切地感到:要想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指导学生写好作文,语文教师要喜欢动笔和善于写作。作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首先要是一个喜欢写作的语文教师!  相似文献   

7.
作文教学是每位语文教师都会感到头痛的事情。教师指导学生半天,讲了很多方法和技巧,可是学生交上来的作文却总是不尽如人意。自己辛辛苦苦地把成堆的作文改出来,发到学生手里,可本子发下去后,学生根本没有多少人看。这些都是我们语文教师心中的“难言之隐”。  相似文献   

8.
作文教学必须改革,这早已成为语文教改中一个不争的事实,但如何批改学生作文一直是困惑广大语文教师的一个难题,它是作文教学改革内容中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作为语文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突出这一重点,长于引导学生突破这一个难点,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说,传统的作文批改方式,即全班数十篇学生作文,仅由一个教师去批改,拿一把尺度去衡量,是作文教学中的一座“围城”,那么,要跳出“围城”,去开辟一片新天地,在异步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引导学生自改、互改,是“风景这边独好”,不失为一个有效的办法。一、异步教学的有关理论对学生作…  相似文献   

9.
徐琳 《语文天地》2009,(5):30-31
“语文难教.作文难改”.说明了语文教学难在作文的批改。学生一直误以为修改作文是老师的事.学生写完了便完事。教师辛辛苦苦地批改.而学生却往往只看分数.并不能认真体会教师批改的意图。因而。造成了作文批改劳而少功、写作兴趣索然的现象。那么,如何摆脱这种现状呢?笔者认为。变单一为多样,化被动为主动.做到“百家争鸣”.既可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又可提高学生的作文兴趣。  相似文献   

10.
作文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长期以来作文教学却“流派迭出纷纭而莫衰一是,方法层出不穷而徒劳无功”。当下,在新课标指导下的作文教学,理论上确立了“以人为本”、“关注生命”的概念,教师主观上想找回失落的学生主体意识,但如何为之,亟待在实践中探讨。笔者以为,作文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记性”,引导学生的“悟性”,追求学生的“灵性”,这是开启今天小学作文教学的一张金卡,是新课程实施背景下作文教改的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11.
张小燕 《考试周刊》2011,(90):63-64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是语文的“半壁江山”。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历来是一个难点,令教师“头痛”,学生“害怕”,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成为当前语文教师必须探讨的课题。如何把学生视为“苦差”的作文变成他们的“乐事”呢?下面我就来谈一谈这些年来在这些方面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2.
李岚 《新课程研究》2009,(11):143-144
《九年全日制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每一位语文教师部应该把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点。但是,“教师教学难、学生作文难”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小学作文教学,使作文教学由语文教学的重点成为既重又难的“焦点”。作文教学除了作文本身难之外,学生对作文的畏难情绪和厌学心理也是致使学生越学越难的重要因素。本文就如何提高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质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覃启祥 《广西教育》2007,(12A):20-20
多年以来,“作文难”一直是一条紧紧地套在不少山区中小学语文教师和学生身上的绳索,不少中小学语文教师苦苦“挣扎”了数年仍无法给自己“松绑”,于是无奈地摇摇头说,由于山区的条件太差,学生见的世面太少,实在没有东西可写,作文教学实在难以打开新局面。对于“山区条件太差,没有材料可写”的观点,笔者不敢苟同。这里,笔者从四个方面谈谈山区中小学教师如何结合山区的优势进行作文教学,打开山区作文教学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4.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就教学和考试的分值比例看,占据了本科目的“半壁河山”,一个学生的语文水平如何,作文是很重要的衡量尺度,然而从本人所在学校的语文教学看,作文一直是一个薄弱环节,原因在于:语文教师作文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教学方法陈旧,无系统,无科学性,导致作文教学基本上处于一种“放羊”式状态。因此,学生作文质量低,用时多,提高慢,语言枯燥,空话假话连篇,每逢作文时,颇有大难临头之感,苦不堪言。  相似文献   

15.
张发和 《教育革新》2009,(10):26-27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但同时却是一个难点。“老师怕教作文,学生怕写作文”已经成了一种普遍的现象。弄清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并分析解决的对策,有利于我们教师更好地进行作文教学,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质。  相似文献   

16.
“作文教师”是指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所扮演的角色及所发挥的主导作用。学生语文水平怎样,作文是一个重要的衡量尺度。那么,“作文教师”在学生作文训练过程中,应在哪些方面发挥作用呢?  相似文献   

17.
李娟 《生活教育》2012,(15):51-53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据着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虽然写作应该是学生性灵的抒发,虽然教师也花了不少时间和精力,然而长期以来,作文教学一直困扰着语文教师和学生,有不少的学生视作文为不可跨越的天堑,找不到写作的动力与乐趣,作文教学的成效并不理想。  相似文献   

18.
作文课一直是语文教师颇为头疼的,也是压在学生肩上的一座大山。学生怕写,教师怕教,源于一个“难”字。为了解决学生作文难的问题,教师就要做好作文教学的前置工作,为作文教学开辟易路。叶圣陶老先生曾在《教师下水》一文中说过:“语文教师教学生作文,要是教师经常动笔,或者作跟学生相同的题目,  相似文献   

19.
语文素质是民族素质的“根”,语文素质如何直接影响学生其他素质的提高,“教会学生学习”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不可缺少的因子。从理论上说“教会学生学习弥补了教学论长期的管教不管学的空白.从实践上说教会学生学习的教与学两者间找到了结合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书本的基础知识.最重要的是教给学习方法,给学生以“如何学”的启示。作文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有意识地授以学生观察方法的指导,是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在写作时常遇到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一个老大难问题,新课标对作文提出的创新要求更让许多老师和学生头疼。用什么有效的办法来解决作文“难教”、“难学”的问题,是摆在每一个语文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作文教学不需要大刀阔斧地弃旧从新.而应该在继承中发展。下面是我在作文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