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近年来,中国报业进入了集团化发展的新阶段,有关做强做大的要求和呼声日益高涨。"做强",主要是针对提升报业核心竞争力与市场  相似文献   

2.
不断创新时政新闻,做深做活做强时政报道,不仅是地市党报发挥政治优势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提升报纸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这几年,温州日报创新时政新闻报道理念,以"三早"(早知情、早介入、早策划)为载体,做深做活做强中心工作报道,获得了市县党委、政府的赞赏和肯定,也赢得读者关注和喜爱.  相似文献   

3.
政府采购一直是国家支持国产软件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中国软件企业来说,政府的政策支持非常重要,政府采购一方面保护了本国企业不受国外企业恶性竞争的影响,另一方面由于政府用户大规模的带头使用,使本国企业的产品有更多的实践机会,从而提高自身的产品成熟度和服务能力,提高了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张斌 《新闻世界》2011,(9):48-49
在信息传播立体化、多元化的时代,受众获取信息的渠道和内容日益丰富,作为主流媒体的党刊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党刊要提高核心竞争力,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赢得主动、赢得发展,必须在做大主题报道上下功夫。本文以《今日浙江》为例,对党刊如何加强专题整体策划、延伸报道触角、丰富各种报道形式作出探索。  相似文献   

5.
在期刊出版中,教辅期刊几乎占了半壁江山。因此,做大做强教辅期刊是发展壮大期刊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打造品牌,核心栏目发力打造品牌,是提升期刊核心竞争力之所在。打造品牌期刊可以先从办好核心栏目入手,任何一种期刊要满足所有读者的需要几乎是不  相似文献   

6.
品牌是一种高品质的象征,传达的是消费者对企业产品质量或服务质量的肯定和信任,那些百年老店、知名企业之所以能经久不衰,依靠的就是强大的品牌力量。但是在出版领域,品牌建设的历史并不长。出版与品牌随着出版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图书的销售开始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出版社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出版社开始在市  相似文献   

7.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推进,中国企业有了更广阔的舞台,过去三十年中国的市场经济日益完善,各类品牌从无到有,华为和中兴,三一和中联,苏宁和国美都算是各自行业的响当当的品牌,但是和国外名牌相比,它们或多或少都还存在一些差距,本文阐述了名牌战略意义和规划实施方案,通过描述品牌战略的目标和其为企业提高其自身竞争力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说明了企业推进名牌战略的必要性。并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刘玉 《新闻世界》2013,(10):72-73
当今“读题时代”,报纸特别注意“包装”标题。标题制作不单纯是一个新闻技巧问题,在激烈的报纸市场竞争中,它已成为吸引读者眼球,增强报纸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我们有必要研究报纸新闻标题的制作方法,特别是研究怎样提炼和优化标题。  相似文献   

9.
刘亚萍 《声屏世界》2011,(11):49-50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电视媒体赢利手段单一、抗风险力弱的问题成为国内电视台发展的瓶颈。电视媒体要在市场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必须在经营理念、发展战略、管理方式等各方面都要有所突破。如何不断从资源再生、资源创新中汲取养分。做大做强电视产业。以此提升电视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应是电视媒体尤其是城市电视台今后工作中相当长时期的一个战略重点和主要着力点。  相似文献   

10.
加入WTO,我们首先遭遇的竞争对手恐怕是港台的出版界,尤数台湾出版商。理由:其一,彼此出版的都是华文,且共同开发的都主要是中华文化的资源;其二,据调查,这几年台湾图书市场已渐趋饱和状态,台湾出版商抢滩大陆图书市场的欲望十分强烈;其三,台湾出版商进入中国大陆较早,对大陆出版业的体制、法规、资源乃至优势与弱点均有所洞识;其四,台湾出版业具有相当强的竞争力。据资料显示,全世界华文出版物的销售额为60多亿美元,台湾占20亿,三分天下有其一。  相似文献   

11.
媒介融合时代,深度报道仍是党报的核心竞争力所在。面对新媒体的冲击,党报必须通过提供独家的、高品质的深度报道,打造精品深度报道栏目,建立吸引读者的长效机制,培养读者对党报的追看习惯甚至阅读饥渴,进而提高党报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人民铁道》报将行业媒体的专业特征与社会新闻热点紧密结合,对行业新闻进行深度、精准、全面解读,提升了报纸的品牌效应,增强了报纸的市场竞争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相似文献   

13.
随着高速公路网络的迅猛发展,从省城通往各地市的时间越来越短,省城里的都市类报纸在各地市的覆盖面也越来越大,有的报纸甚至直接在部分地市办起了地方版。面对省城都市类报纸的冲击,地市报如何立足实际增强新闻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品牌是一种高品质的象征,传达的是消费者对企业产品质量或服务质量的肯定和信任,那些百年老店、知名企业之所以能经久不衰,依靠的就是强大的品牌力量.但是在出版领域,品牌建设的历史并不长. 出版与品牌 随着出版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图书的销售开始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出版社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出版社开始在市场细分上下功夫,着力于某一类图书产品的开拓、发掘,逐渐做出规模,形成品牌.  相似文献   

15.
在地市媒体的新闻报道中,往往地市所在地的新闻较多,而辖区内的县市等地方新闻较少。如何争取做大做强县市地方新闻,是地市媒体扩大传播力、增强竞争力的一个重要课题。地市媒体在做县市等地方新闻时。应着力融入地方,赢得地方受众。从而大力提升地市媒体在地方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眼下出版领域组建集团可谓方兴未艾。目前全国已经有16个报业集团,6个出版集团,3个发行集团,期刊集团也在积极筹备中,申请要求建集团的就更多了,生怕这一步赶不上就可能落后吃亏。当然,出版业发展到今天,面对愈来愈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对加入WTO的严峻挑战,从宏观上讲,我们需要造媒体的“大船”,需要有与国外媒体相抗衡的实力,创建更多具有世界影响的中国媒体;从微观上看,通过组建集团的方式,出版单位实现集约化经营,增强实力,提高竞争力,的确有它的必然性和必要性。从已经组建的集团试点情况来看,有的确实收到了初步效…  相似文献   

17.
<正>对报纸来说,越来越严峻的生存困境已是不争的事实,转型是必由之路。如果能在媒体融合的基础上,在内容生产和经营模式等方面进行全面创新,把经营"做大",把内容"做小",或许可以闯出一条报业自救之路。内容生产:与新媒体相比,报纸的"多而全"已不再具有竞争力,而"时效性""互动性"则是其明显的短板。面对新媒体的挑战,报纸唯有变"多而全"为"少而特"才能扬长避短。虽说"一报在手,应有尽有"现在仍是一些纸媒坚守的办报理念,但也有不少报纸另辟蹊径,根据自身的具体发展情况,开始尝试通过"瘦身"集中精兵强将办好"剩下"的其他版面,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在新媒体环境下,报纸以信息传播取胜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相似文献   

18.
为完成利润任务,很多短、平、快的图书也随之出笼,编辑因而陷于大量的编务工作中无法抽身。过多的案头工作占据了大量的时间,直接影响了选题开发的质量,导致恶性循环,编辑核心竞争力也随之降低。  相似文献   

19.
文化创意产业已在世界上岩起,为增强国际竞争力,我国适时做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战略决策。广播在文化创意产业战略实施中不可落伍,做强广播须抓住这一机遇,乘势而上。  相似文献   

20.
当前媒体进入了影响力制胜的时代,其核心竞争力必然来源于影响力。做强新闻影响力,包括三个方面:即做内容、做包装、做营销。做内容好的内容是魂,好新闻是做出来的,不仅要动手做,更要用脑去做,用全新的理念去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