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周金晶 《考试周刊》2013,(71):178-179
化学学科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现代化学在理论、方法、应用和实验技术等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同时,作为现代科学体系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现代化学正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本文就如何在中学科学教学中渗透可持续发展理念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教育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20世纪9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教育虽然取得了一些进步,但进展不大.国际上有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分析,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教育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障碍和问题,这些问题具有普遍性,是每一个国家和地区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过程中都必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科学课程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是学科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教育,是科学教学渗透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重要内容,文章从科学教学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关系,科学课程如何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教学中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几个原则等问题展开探讨并提出学科教学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渗透性、实践性、系统性原则。  相似文献   

4.
针对当前学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学生工作改革与发展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价值主导,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可持续发展"的学生工作定位是构建可持续发展和谐社会的重要推进剂.本文对学生工作科学定位与可持续发展进行初步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5.
针对民族高校化学化工学科在办学中存在的不足,论述了在高等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而我们又面临诸多不利因素情况下,怎样实现民族高校化学化工学科可持续发展.文中提出办学特色是民族高校化学化工学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提高教学质量是民族高校化学化工学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绿色化学新知识、新技术是民族高校化学化工学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学科交叉融合是民族高校化学化工学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可持续发展在过去十年里不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陷入了困境,其重要原因之一是可持续发展的词义模糊,造成人们在什么东西应维持、什么东西被发展、在多长的时间可持续等问题上难以达成一致.为避免可持续发展走入歧途,西方一些严肃的学者和激进的环境运动者便想用可持续性这样一个严格的科学定义来替代意见分歧的可持续发展,这个概念既强调自然界作用于人类活动的各种限制又强调社会的能力/机会.由可持续性定义的可持续发展应该是能自我平衡协调和不断创新的理想状态.它由可持续性目标(状态)、可持续性转变和与之配套的方法和措施三部分构成.其中,可持续性转变的过程是联系可持续发展目标和方法的关键.但是对它的研究却十分薄弱,目前研究可持续性转变各种方法都有创新,但又都有缺陷.  相似文献   

7.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可持续发展意识是社会建设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知识经济呼唤素质教育,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要素之一,也是知识经济对社会建设者的要求。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化学学科的知识特点,对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思想教育。  相似文献   

8.
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国外学者就对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研究,并将这一理论应用于各个领域,特别是对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的观念,是一个极大的冲击.而在我国以普通中学和中学教师、中学生以及各学科教学的视角,关照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研究并不多见.怎样使受教育者的各项能力得到培养,特别是培养未来人才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应该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9.
文章认为建立可持续发展学是深化理论研究、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实践及其科学创新的需要;在论述可持续发展学是研克“自然—经济—社会”耦合系统中人类与生存环境系统共同进化和协调发展规律的科学的基础上,对其研究内容、学科性质、学科体系和理论基础及其发展前景等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认为传统的学科评价主要着眼于当前,即基于学科历史建设和发展成就对现状作出判断,但对学科未来发展潜力或态势关注不够。基于知识生产视角构建了学科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从成果生产力、资源竞争力和团队支撑力三方面构建指标体系来反映学科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对三所大学法学学科的实证分析显示,该指标体系能够有效反映学科未来发展趋势,可作为学科诊断及改进的工具。  相似文献   

11.
科学技术发展的伦理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的发展带来巨大进步,但也令人类的持续发展面临许多困境,如:科技的危险程度与其强大程度成正比,现代科技的发展带来新的富有挑战性的伦理问题,传统的伦理价值淡化甚至消失,人的异化不可避免,系统危险增加,等等.因此,必须全面理解科技与伦理的联系,科技与伦理相互渗透、和谐发展,推进人类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技工作者必须建立将科技造福于人类的伦理观,这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内蒙古案例的开发研究发现,案例教学法是内蒙古高校可持续发展教育多元目标实现的一种成效显著的教学方式。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宗旨在于情感与价值观的重塑,并以此促成符合可持续发展教育核心思想的坚定行动。  相似文献   

13.
可持续发展系统(PREES)由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等系统助记词其要素构成,其关键是实现系统的持续发展与系统内部各个子系统及其要素之间的协调。对于PREES系统,可利用灰色系统理论方法模型,建立持续协调分析定量模型。以桂林工业为案例进行实证研究,其结果符合桂林市工业发展实际,具有较强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但又有其自身的行业特点。本文对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作了初步的理论解析,提出了交通可持续发展是由外部要素和内部要素组成,并分析了外部要素和内部要素对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及它们的相互作用。最后得出了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的几点结论。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evaluates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raduation track at TU Delft. This track can be followed by all students of TU Delft. It consists of an interdisciplinary colloquium ‘Technology i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300 h of self-chosen courses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a graduation project in which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integrated. 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numbers of students that follow the track, with the results of a questionnaire among the students, and with the jobs students have found after graduation. Our main conclusions are that about 50 students start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rack each year, which is more than initially intended; that two thirds of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raduates completely integrat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to their graduation project; that the students feel that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ertificate adds value to their graduation and that many of them find jobs withi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ield.  相似文献   

16.
西方马克思主义内容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但其中不乏有发展观的理论,社会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人的发展等理论在西方马克思主义中都有体现,深入理解西方马克思主义中的发展观理论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当代中国和社会发展动力上,科技进步已被提高到战略高度。我们党把科教兴国战略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并举体现了我们对科学技术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的科学认识。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内涵透视出其实现目标主要有三:经济目标、环境目标和社会目标,这三个目标直接内含了科学技术进步的要求,历史和现实都证实了科学技术的进步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18.
传统GDP是人类解决国民财富核算问题的一座里程碑。但二战以来,不合理的经济增长方式所导致的全球环境恶化、资源枯竭等问题使它面临严重挑战。如何从传统GDP向可持续发展GDP转变,成了国际学术界广泛探讨的理论问题。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传统GDP虽然有了显著提高,但片面追求传统GDP的短期行为也导致自然资本过度折旧,社会资本存量锐减,人力资本效率低下。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可持续发展GDP在我国同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国外可持续发展GDP的很多思想和成果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借鉴的。概括和总结国外相关研究,可以发现可持续发展GDP沿着可持续发展———环境可持续发展三角———机会可持续发展的轨迹演进;而建立可持续发展GDP,首先应扩展传统资本的外延,使其在人造资本的基础上纳入自然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然后对四大资本进行实物度量和价值核算,在不同资本价值互补和替代的基础上计算可持续发展GDP。对于当代中国来说,可持续发展GDP经过改造可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指标体系,用来指导我国的宏观经济运行。同时,也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开发提供了借鉴和研究的起点。  相似文献   

19.
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一个关系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举措,从第一次理论提出到取得今天的理论和实践成果,仅仅用了三十几年的时间,相对于人类发展史上的其他理论而言,可以说是一日千里。中国虽然在发展背景上与西方发达国家有很大的差距,但在奉行可持续发展战略上却是始终如一,并且在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上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虽然国际国内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与实践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只有坚定不移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与实践,人类才会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相似文献   

20.
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际可持续发展教育是在可持续发展运动中成长起来的。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教育是从环境教育中逐步演化而来的。从总体上看,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实践与理论研究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存在若干薄弱环节。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基本理论包括主体教育理论、可持续发展教育理论。推进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主要途径有:广泛宣传可持续发展的知识,开展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师培训,关注公民环境教育和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